浅析温针灸联合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体会论文_马政涛,林喆,黄明魁

浅析温针灸联合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体会论文_马政涛,林喆,黄明魁

1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南岗分院针四科;2黑龙江长江肾病医院;3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50001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温针灸联合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47例周围性面瘫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用手、足阳明经穴位为主对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留针期间,温针灸下关及颧髎两穴,同时配合内服牵正散,观察其疗效。结果:47例患者中有34例痊愈,8例显效,4例有效,总有效率达97.87%。结论:温针灸联合内服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具有一定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温针灸;牵正散

周围性面瘫,即西医所称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常表现为单侧面部表情肌的运动障碍。患者常出现口、眼向一侧歪斜,不能完成抬眉、闭眼、鼓腮等临床症状,因此,也被称为“口僻”、“吊线风”[1]。西医临床治疗常选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营养神经药等,但效果大多不甚理想。中医在周围性面瘫上的疗效确切,兼具操作简便、副作用小等优点,为患者广泛接受。笔者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运用温针灸联合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47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7例患者均为于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确诊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19例;年龄23~65岁;所有患者均为初次患病,病程在2~8d;其中,右侧患病34例,左侧患病13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神经病学》[2]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①起病较急,发病前可能有感冒或受风史,少数可出现耳前或耳后疼痛;②临床症状表现为:单侧表情肌活动僵硬,额纹消失,眼裂增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不能完成鼓腮或吹哨动作等,少数可出现舌前2/3味觉异常;③排除由于其他病因所导致的继发性面瘫。

1.3 治疗方法

1.3.1 针灸治疗 ①针刺:采用局部取穴联合循经远道取穴的方法,以手、足阳明经的穴位为主,如:患侧阳白、攒竹透鱼腰、承泣、颧髎、下关、迎香、地仓、颊车、人中等穴和双侧风池、翳风、合谷及外关穴;每次选用面部穴位5~6穴,非面部穴位2~3穴,交替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面部穴位均采用28号毫针直刺0.5~0.8cm,非面部穴位采用30号毫针直刺0.8~1.2cm;急性期适当减少面部穴位,予浅刺以控制刺激量;常规消毒后,以右手持毫针进针,捻转行针至患者得气后,留针约30min。②温针灸:留针时,于下关及颧髎两穴行温针灸治疗,将一段长约1.5cm,直径约2.0cm的艾条段插于针柄上,点燃,待燃尽后去掉艾灰后再插另一段;每穴每次共2段艾条;在温针灸期间,若患者感觉面部温度过高且不能忍受,则用纸片垫于面部以防止烫伤。每日1次,5天为一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嘱患者休息2天以保持穴位的敏感性,4个疗程后结束治疗。

1.3.2 中药内服治疗 牵正散即白附子、僵蚕、全蝎等分为末,各50g;每次取上述粉末3g,以黄酒调匀后加热水适量冲服,一日2次,7天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

1.4 疗效评价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制定评价标准。痊愈:患侧面部肌肉活动自如,基本无僵硬感,眼睑可完全闭合,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无口角歪斜;显效:患侧面部肌肉功能基本恢复,眼睑闭合不完全,用力后可完全闭合,患侧额纹及鼻唇沟变浅程度减轻,但与健侧仍稍不对称,口角基本无歪斜;有效:患侧面部肌肉功能减弱较明显,可能出现连带运动,眼睑用力仍无法完全闭合,患侧额纹及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无效:患侧面部肌肉无力明显,额纹及鼻唇沟消失,眼睑无法完全闭合,仅有轻微口部活动。

2 结果

47例患者经4个疗程治疗后,有34例(占72.34%)患者痊愈,显效8例(占17.02%),有效4例(占8.51%),无效1例(占2.13%)。治疗总有效率达97.87%。

3 典型病例

患者李某,男,32岁,2013年10月28日于我院门诊就诊。主诉:右侧口眼歪斜3日。患者3日前骑摩托车下班后,自觉右侧面部肌肉活动略僵硬,当时未予重视,第二天早晨发现右眼闭合不全,嘴角歪斜,刷牙时,水沿口角流下,自行热敷后未见缓解,遂至我院就诊。查体:患者右侧眼睑无法完全闭合,留有约0.4cm的缝隙,双侧额纹及鼻唇沟不对称,口角向左侧歪斜,鼓腮时出现漏气,伸舌居中。舌脉诊:舌红,苔薄、白,根部稍厚,脉弦。诊断为:周围性面瘫(右侧)。该病因风邪入络、寒凝经脉所致,治宜疏风散寒、温经通络。治疗选取右侧阳白、攒竹、颧髎、下关、地仓及双侧风池、合谷穴进行针刺,留针期间配合下关及颧髎两穴进行温针灸治疗。同时口服牵正散,每日2次。经治疗25天后,面肌功能基本恢复,继续治疗3天以巩固疗效。

4 讨论

周围性面瘫属中医“中风”范畴,以肌肉纵缓不收等症状为主要表现,主要由机体正气亏虚,面部脉络空虚,风寒之邪趁机侵袭经脉,以致经气闭阻,血行不畅,气滞血瘀使经脉失于濡养而致。西医对其发病原因的解释基本与传统医学相一致,认为是由于某些原因(如:吹风、病毒等)影响了面部的血液供应,面神经因缺血而产生炎性水肿,压迫了血管使缺血进一步加重所致。有研究[4]表明,针刺能加快面神经水肿的消散,从而减轻其对于面部血管的压迫,尽快恢复血运,从而起到治疗作用。从经络学说来讲,面部是阳明经循行的部位;作为多血多气之经,选取阳明经穴位为主进行针刺治疗,能激发经气,推动血行,气血调和则经脉获得濡养,从而恢复肌肉功能。温针灸作为传统医学中一个很有特色的治疗方法,联合了艾灸与针刺的特点,使艾绒燃烧所产生的热量通过针灸针直达穴位。正所谓“血脉得温则行”,艾灸的温热作用能温通经脉,祛风散寒,除了能达到“鼓邪外出”的作用之外,还能使血液运行加快,气血顺畅。牵正散是治疗“口僻”的经典方剂,最早出现于《杨氏家藏方》。全方仅用白附子、僵蚕、全蝎三味药,用药虽少但组方严谨。方中,白附子主入足阳明胃经与足厥阴肝经,性温,味辛甘,有祛风定痉、解毒散结之效;僵蚕与全蝎同属动物药,皆归足厥阴肝经,具入络搜剔之功,能起到熄风止痉、通络止痛的作用。三药并用,用黄酒调服后,起到温通血脉、祛风散寒、止痉的作用。临床应用表明,三法联用,相辅相成,在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上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且简便易行,费用低廉,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69-71.

[2]王维治.神经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1-8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王斌.王建文.串刺针法配合电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1(1):47-50.

论文作者:马政涛,林喆,黄明魁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7

标签:;  ;  ;  ;  ;  ;  ;  ;  

浅析温针灸联合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体会论文_马政涛,林喆,黄明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