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新思路——以产业倾斜为主导的工业化反梯度推移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梯度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发展战略论文,新思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 (2002)04-0029-05
20世纪是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时代,经济发展乃至工业化主要依靠天然要素条件来推进,因而发展战略大多偏好“区域”。在以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为主导的21世纪,经济发展以及工业化将从依赖传统天然要素条件转向依靠新的知识和信息因素,故经济发展战略将突出强调“产业”这个中心。正是在这种新的条件下,传统的自然资源障碍、区域空间障碍甚至物质资本障碍都有可能被扫除,知识资本将主导和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物质资本投入产出的“报酬递减律”将会被知识资本“报酬递增律”所取代,生产要素将由以往仅在一国一地区内优化配置转向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所有这些都表示,新世纪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及工业化推进带来新的重大机遇。由此,笔者认为,中国经济在新世纪应该突出产业倾斜的思路,采取“工业化反梯度推移”发展战略,以充分运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这种外部经济条件实现超越式发展。
一、知识经济将带来人类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这个概念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流行,并随即成为发达国家制定21世纪发展战略的理论指导。
在20世纪中叶,由于计算机和激光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以及后来半导体的发明所导致的微电子技术的诞生,便开始了现代数字化信息革命,进而引发了一场在人类文明史上空前的高科技革命,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获得了巨大的突破和发展,其对经济增长越来越起到了主导作用。正是这种高技术创新,孕育着一种新的经济即知识经济。20世纪初,全世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5%依靠技术进步,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达国家便已达到70%~80%。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是由知识产业提供的,从事于脑力和智力劳动的白领工人的就业量已占到总就业人数的80%以上。这说明,发达国家的生产方式已经发生质的变化,知识经济的潮头正在形成。
知识经济的实质就是经济的知识化和知识的经济化。前者是指产业经济结构的高度化,由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不断向知识密集转化,形成高附加值的产业结构;后者是指知识由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转化为内生变量,经济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最终起主导性的推动作用。由此,知识经济最重要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和灵魂。知识经济是以创新的速度和方向决定其成败的经济,这就改变了物质资本的决定地位。在知识经济的运动中,创新贯穿于一切过程和一切方面,包括知识和技术的生产与使用,都需要创新,否则经济增长就会停止和衰退。目前,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国际竞争已经越来越明显地表现为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的竞争,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先决因素。因此,目前发达国家已不断加大对研究与开发的投资,一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在3%左右, 其目标是要在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数量和质量上占据优势。
第二,高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基础和支柱。知识经济就是高技术产业经济,没有对高技术的广泛使用,根本就不会有知识经济。高技术具有与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相融合的特征,因而又称为高科技。高科技直接面向市场,以最快的速度、最少的环节转化为生产力,形成新兴的支柱产业,能加速推动经济高幅度增长和产生极为丰厚的附加价值。1981年至1992年在发达国家制造业的产值中,高技术产业的产值已增加到25%,10年间增长了1倍多。在高技术产业中, 信息产业又起到了支柱作用。如,美国的信息产业产值1997年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全球信息产业总产值2000年已达到1.2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一大产业。
第三,学习是知识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人们对知识汲取、加工、使用都需要经过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习对于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始终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一个大学生在毕业时,其所学的知识就有60%已过时了。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将成为人们终身的需要,借以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因此,知识经济是学习型经济,企业、家庭、社会组织都将是学习型的。这样,教育便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基础产业”,教育投资也将不断追加。
知识经济的上述内涵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谋取生存和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必将发生重大变革。
首先,反映在消费需求方面,知识资本已成为需求创造的决定因素。从经济学意义上看,知识经济是“过剩经济时代”的产物。因为从一般意义上分析,无论是农业经济,还是工业经济的增长,都需要知识,且知识的作用也是很大的。然而,由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处于“短缺经济时代”,物质资源稀缺导致供给不足。这样,知识的作用尽管很大,但也只是围绕提高单位物质资本的产出率来进行,以弥补物质资本的不足,增加市场供给,自身并未形成完全独立性和主导性的价值。随着物质资本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在知识资本的辅助下),市场供给能力大幅度提高,以至普遍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市场需求问题突出,生产力发达的国家相继进入“过剩经济时代”。这种结构性转换使需求创新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在这里,需求创新与短缺时代的需求不足是有根本性区别的。后者受收入制约,只要收入增加便可实现市场供求均衡。而需求创新则是受消费欲望的制约,只有大量地、更高层次地运用科技知识去进行产品创新(含服务)和产业创新,才能满足人们经常变化着的消费欲望,达到市场供求的均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知识资本才最终摆脱了以往被物质资本规定的被动地位,对经济增长形成独立的主导性地位。
其次,反映在生产供给方面,知识资本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以往传统经济学一直把知识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外部条件,认为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只有一个形态,即单纯同质性的货币资本,将其视为经济增长和财富增加的基本来源。对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种生产要素,一般把土地作为自然的、天生的生产条件;把劳动力也看成是同质的、原生的人力;而对资本则认为是“被生产出来的生产手段”,是一种能带来经济增长的物质投入。其实,在生产力现代化不断发展的条件下,资本形态已发生重大变化。因为技术变革已成为经济增长和财富增加的重要来源,其贡献率已越来越高,目前发达国家70%左右的经济是靠技术变革所取得的。而技术变革包括技术的研制开发和技术的教育与培训两个方面,前者是技术创新生产,后者是技术传播使用,这二者都与知识和人的创新能力有直接关系。技术要靠人们所掌握的知识去研制和开发,而技术本身也是知识,人们掌握了技术知识,便能强化自身的素质能力,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国民收入水平。这意味着单一、同质性的资本形态已转变为多元、异质性的资本形态,不仅有货币资本(即物质资本),还有知识资本(包括技术资本、信息资本和人力资本)。特别是知识资本具有某种无限性,即使用过程中的知识资本不仅不会消失或磨损,相反还会在使用中不断积累、改善和创新。同时运用知识资本既可显著提高对现有物质资源的利用率,又可突破现有物质资源的结构而创造出一些新的物质(如新材料、新能源等)。正是由于知识资本的这种无限性,致使生产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才可以突破物质资源(其价值形态可看作物质资本)的有限性,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进而达到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改变生产要素投入的报酬递减率而形成知识资本投入的报酬递增率。生产方式的这种重大变革,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模式有可能出现重大调整,借助高新技术的快速传播和技术及信息的外溢性,突破某些物质资本的制约,由不可再生资源为主的传统工业化向以知识资本为核心的现代工业化跨进。
二、全球化将实现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提升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国际经济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所谓全球化,就是当代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的空间界限以及制度和文化的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的一种全方位联系、交换和互动的客观历史进程及其趋势。在这里,全球化与原来我们讲的国际化有所区别。国际化是各个民族国家从自身的需要出发通过国际贸易的途径而参与国际经济过程;而全球化则是人类通过直接投资跨越民族国家的界限形成全球性的经济活动。也就是说,国际化的根基是民族国家,而全球化的根基则是全球整体,是无国家界限的。
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是多极化时代的产物。当原苏联解体,东欧发生剧变之后,全球出现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和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作为政治概念的美苏两极对峙消失了,而作为经济概念的相互协作增强了,以往的军事争霸变成了当今的经济竞争与联合。围绕综合国力的提高,国与国之间形成了全方位分工与协作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化态势。据统计,1994年美国对原欧盟12国的直接投资达到2511亿美元,而同年原欧盟12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也达到2731亿美元。不仅各发达国家间的直接投资全面增加,而且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也急剧增加,用以开发和占领新兴市场。例如,美国在1989年到1992年间的直接投资,对拉美地区增加了34%,对亚洲(不包括日本)增加了56%,分别相当于对欧洲投资增幅的1.3倍和2.1倍。于是,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资金、技术和市场上高度融合,经济利益错综交织、互相影响、相互依存,并朝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方向发展。
全球化不仅是多极化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现代条件下,发展必然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全面实施以高技术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起到了先锋作用。到目前,全世界已有二十多个国家相继宣布“信息高速公路”发展计划,使信息技术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和全球性流动的趋势。由于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制造、加工、运输、交易等每个过程,极大地提高了贸易、运输的效率和生产的标准化程度,因而推动了生产的全球化,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当前,全球正在形成以世界市场为载体的整体经济体系。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追求最大的利润,取得相对持久的竞争优势。目前已经显现出的现象集中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生产全球化的体系正在形成。由于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产业化,改变了传统的国际分工模式,从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发展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国际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分工;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产业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领域分工发展。而且,国际分工机制也有重大调整,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分工,向企业主要是跨国公司经营的分工和地区贸易集团成员内组织的分工发展,即水平型的协议性分工。这种新的分工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各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或一个环节,生产出没有国籍的“国际产品”。这样一来,就突破了以往国家和地区的界限,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更多的或者说主要的是同一产业的一部分生产环节在国际范围内的转移。可以充分利用各国、各地区的诸种优势,缩短周期、降低成本、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可能改变以往国际分工中所处的殖民经济地位,通过参与全球生产一体化,发挥自身的特有优势,参与“国际产品”平均利润的形成,分享国际比较利益。
二是国际直接投资、融资活动遍及全球。我们知道全球化是以国际直接投资为杠杆展开的,投资现已成为整个世界经济增长的新支点。1991年至1996年,全球直接投资年平均增长11%,而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平均仅增长7%,只及投资增长幅度的63.6%,并且国际投资主体和吸收投资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1990年至1996年的国际投资额中,发达国家所占的比重由93.2%下降到84.9%,发展中国家由6.7%上升到14.8%;在吸收外资额中发达国家由82.2%下降到59.6%,发展中国家则由17.4%上升到36.9%。国际投资的快速发展,使金融也日益国际化,各国金融正在逐步融合在一起。近年来,西方国家的大银行大规模合并与收购,在世界排名200名以内的银行间自1993年以来就发生了25次合并。与此同时,世界金融市场迅猛扩大,目前,世界资本市场上的短期资本已达到8万多亿美元,为各国外汇储备总量的3倍多。从1995年起,世界外汇交易额已上升到世界贸易额的60倍,现全球日外汇交易额已达到1.2~1.3万亿美元,而世界日实物交易额只相当日外汇交易量的4%左右。正是由于国际直接投融资活动的发展,使跨国公司的活动也进一步加强,数量剧增,控制力增强。目前全球的跨国公司已有6万多家,其中发达国家占80%,发展中国家约占20%,而且,跨国公司之间采取多种形式,组成新型的“战略联盟”。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直接投资的一半以上以跨国企业并购形式进行,形成了一种“无国界经济”。因此,跨国公司现已控制世界贸易的60%、世界生产的40%、世界直接投资的80%,其作用已覆盖到了世界各个地区和领域。
三是世界多边贸易体制不断发展。随着各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增强,世界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已越来越大,以至贸易增长率远远超过经济增长率。以1990年为100, 世界货物出口指数从1985年的56上升到1995年的144,而同期生产指数仅从86上升到107,出口指数的增加值要比生产指数增加值多67;1990年至1995年间,世界出口额年平均增长6%,而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仅增长1%。同时,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从1985年的380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亿美元,现已达到2万亿美元左右。世界贸易的快速发展,推进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建立,标志着一个以世界自由贸易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对所有成员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正式建成,将进一步规范世界各国的国际贸易行为,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当然,这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参与世界贸易的市场更加广阔,其规则也更加规范和公平了。
三、中国经济在新经济条件下可实施反梯度推移发展
时代的发展和变化,需要对经济发展战略有新的调整和改进,而且经济本身的发展也会对发展战略提出新的要求。笔者提出,新经济条件下中国经济反梯度推移战略,一方面是根据21世纪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新情况,可以更加主动和充分地利用外部经济条件实现经济的超越发展。另一方面也是通过总结以往经济发展战略的得失,根据区域经济自身发展的规律而提出来的。美国经济学家埃德加·胡佛70年代就区域经济的发展,总结出一个带有规律性的趋势: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初始发展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分布、集中经济的水平和交通运输的成本三个方面。随着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变化,其后续的发展变化将更多地依赖于区域间的比较优势驱动,主要包括自然差异、人文差异、经济差异和组织体制差异等所构成的比较优势不同。目前,中国经济已经历了初始发展阶段,进入到了工业化的中期,且又正面临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这样一个新经济的重大历史机遇,因此,实行以产业倾斜为主导的工业化反梯度推移战略是中国经济二元结构转化的后续发展战略。他强调从自然、人文、技术、经济和组织体制差异中寻求自身的比较优势,培育自身的经济增长点和核心区域,以达到追赶经济之目标。
我们知道,区域二元结构就是处于高梯度的核心区与处于低梯度的边缘区并存的一种空间结构,二者之间的经济联系便产生了梯度转移的经济运动,这是一种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然而,这种梯度转移的经济运动是仅仅一种形式还是多种形式?是否就只是处于高梯度上的核心区向处于低梯度区的边缘区转移?边缘区可否抓住某种机遇,借助某种力量,在某些方面大规模开发并向核心区反推移呢?!这个问题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多争论,便形成了梯度推移与反梯度推移理论。
梯度推移论的基本观点是,在一个大的区域内,由于资源、地理以及历史的原因,经济技术的发展在各地区间总是不平衡的,客观上形成了经济技术的梯度。然而有梯度就必然会有空间的梯度推移。首先扶植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加快发展,然后再逐步依次向二级梯度、三级梯度的地区推移。随着推移速度的加快,地区间差距就可以逐步缩小,区域的二元结构便可最终消除。这种推移之所以能进行,一是作为扩散地的核心区有内在动力和外在的市场压力,愿意或主动进行推移;二是接受地的边缘区有吸收扩散的需要,因为扩散有助于边缘区经济技术的发展。
反梯度推移论则认为,尽管地区间存在经济技术水平的梯度,但这种现有的生产力水平的梯度顺序,不一定就是先进技术引进和经济开发的顺序,是梯度推移还是反梯度推移,只能由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来决定。如果低梯度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比较好的外在经济效应,且又有市场的需要,并具备必要的条件,就可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进行大规模开发,实施超越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便可向高一级梯度的地区进行反向推移。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边缘区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不甘长期处于被动、依附和永远落后的地位,而会抓住机遇,运用有利的外部条件,突出自身的优势,进行超常规的发展,试图赶上发达地区。另外,还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梯度推移不仅不可能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别,反而还会在一定时期扩大这种差别。其原因就在于处在高梯度的核心区所扩散的技术和产业,主要是核心区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更新时所淘汰出来的那些已进入衰退状态的技术和产业,或者是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种梯度推移只能导致核心区集中发展高技术产业,而边缘区主要发展低技术产业的“部门—空间”分工,使得边缘区长期处于落后状况,而且差距会越拉越大。应该说,这是边缘区的生产者、经营者和决策者所不能长期接受的,他们必然要想方设法改变这种局面。于是,人的主观能动因素对产业区位的选择便会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再者,边缘区虽然从总体上经济技术落后,但并不是所有的都落后,由于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平衡,仍会有相对先进或条件优越的产品甚至产业。而且先进的技术往往都具有某种“外溢性”,可以学习和引进。以上这些都可以通过合理组织,而实现超常发展。
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说,反梯度推移的实质是产业革命。主要表现在充分利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所形成的外部经济效应,在工业化成长阶段的秩序上,超越某些传统阶段,大规模开发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产业,甚至优先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向现代工业化阶段的跨越。此外,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上,把外部经济效应同自身的优势条件结合起来,加快经济结构高度化的进程。例如,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和工业,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梯次,以及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等等。所有这些,都是直接的或间接的工业化的反梯度推移,是产业倾斜战略。其基本思路都是集中地、充分地运用内外力量,选择某些先进产业、优势产业或带动力强的产业进行突进,以求在较短的时间里缩小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并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和高效发展。应该说,这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思路的一次重大的变革和创新。
标签:知识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梯度转移理论论文; 梯度下降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市场战略论文; 经济学论文; 全球化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 新思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