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思考_可持续发展论文

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思考_可持续发展论文

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观论文,伦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1999)04-0037-04

1992年7月在联合国主持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各国首脑庄严签定了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1世纪议程》。根据联合国大会精神,我国于1994年3月率先制定了中国人口、 环境与发展的白皮书——《中国21世纪发展议程》,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是要充分认识和妥善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使它们协调一致,求得互动平衡。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引起了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专家、学者对此发表了许多著述、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试图审视一下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伦理含义。

一、可持续发展观承认并尊重环境、资源的价值,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价值观

可持续发展观把人与环境视为同一个发展系统,不仅重视人的生存与发展,也重视环境对人类的支撑与服务价值,尊重生态环境的存在价值,保持大自然生物圈的生态平衡。这是因为同一生态系统内部以及各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的转化循环保持输入、输出平衡,是有机生命体生长、发育和运动的前提。人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生态系统中,并且是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影响、干预和改造生态系统的社会因素。人类只有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才能通过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使自身得以生存和发展。

坚持人和自然的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恩格斯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9 页)我国古代也有古朴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即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宋代儒师程颐指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程氏遗书》卷二上)这一古朴的生存伦理思想告诫人们,人和自然界相互依存,人类不应该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而恣意破坏自然界的平衡;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惩罚。“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荀子强调了自然法则对人类的制约作用。儒家典籍中也告诫统治者:“动必以道,静必以理。动不以道,静不以理,则自夭而不寿,夭孽数起,神灵不见,风雨不时,暴风水旱并兴,人民夭死,五谷不滋,六畜不蕃息。”(《大戴礼记·易本命》)即是说,如果不遵从大自然的“道”和“理”,则会给自身和人类带来种种祸殃。

自然生态环境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它为一切生物和非生物提供了生存和生成的时空;为一切生物提供了生存的生活资料;为一切非生物的形成提供了生成条件;对一切物种的更新和物质转换有着特殊的功能价值。地球生态环境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长河,也正是由于地球的形成,才创造了适合生命起源和进化以及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自工业革命以来,传统的经济发展观一直驱使着人们为了自己的物欲追求,忽视自然界固有的规律性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价值,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从而形成了现代社会的尖锐矛盾:一方面是经济快速增长的高度工业文明,另一方面又把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推向举步维艰的困境。我国经济发展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采取了围海造田、开山造田、毁草垦荒等手段,结果虽然粮食产量增加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土地的沙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灾害频繁。特别在“左”的思想指导和一系列违背科学规律的口号的鼓动下,日益增加的人口数量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滥施开发,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一系列恶果。在水土流失方面,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 万平方公里,风力侵蚀面积188万平方公里, 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仅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即达43万平方公里,注入黄河的泥沙量每年使下游河床增高5~10厘米。水土流失造成地力下降,粮食减产, 大量反复使用化肥,又造成了土质恶化。此外,水土流失还带来了河床升高,湖泊、水库严重淤塞等问题,引发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在水资源污染方面,据报载,1993年全国的废水排放量达355.6亿吨,相当于12.7 个密云水库的蓄水量。据统计,我国目前已有82%的江河、湖泊受到程度不同的污染,在131条流经城市的河流中,严重污染的26条, 重度污染的11条,中度污染的28条。在沙漠化方面,由于滥采乱垦、滥挖乱伐和过度放牧,致使沙暴、大风、洪水、干旱等灾害肆虐,数千里沃野被沦为沙丘荒滩。据统计,目前我国沙漠和沙漠化土地已达153.3 万平方公里,占有国土面积的15.9%,超过了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在农药污染方面,目前我国因“三废”污染农田达1000 万公顷, 农用化学品污染达90多万公顷,农药污染农田约1500万公顷。由于大量施用、滥用农用化学物质,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使土壤、水体和大量农产品受到污染,使有机质减少,土壤板结,农产品质量下降,同时还大量杀伤益虫,致使害虫猖獗,生态平衡失调。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人类在现实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必须摒弃传统的人统治自然、征服自然的价值观,因为这种价值观将人类与自然摆在对立或对抗的地位;进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统一发展的价值观,以此来调整传统的生产观念、消费观念、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观通过对环境、资源价值的确认,要求我们重新规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使人类的共同利益关系得以合理的调整。可持续发展观把道德——调整人与人利益关系的准则,延伸为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对传统道德观念的突破和拓展。

二、可持续发展观坚持公平性原则,确立了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与义务

公平历来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理想价值目标,它是公正精神、正义原则等伦理规范的体现。可持续发展观所追求的目标正是公平利用自然资源,公平分配物质财富,公平承担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责任和义务,以达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共同繁荣与进步。

1.可持续发展观在确认环境、资源价值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人与环境、资源有同等生存与发展的权益,实现人类与环境、资源生存与发展权力的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要处理好人、环境、资源之间的互动关系,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样才能保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状态。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既要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又要保证环境、资源基础获得相应发展,人类在消耗环境、资源的同时,必须兼顾对环境、资源的补偿和投入。也就是说,人类不仅要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造福于自身,还要注意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关爱和回报,实现人、资源、环境的和谐互动。

2.可持续发展观强调机会、利益均等,正确处理好当前与未来、今人与后人利益关系。可持续发展观的这一代际伦理思想表明:利益分配的公平原则不仅体现在当前和当代,也要兼顾未来与后代,现代的发展不能对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环境、资源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不仅属于当代人,也属于子孙后代,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这片古老的土地,当代人必须对之珍惜和养护,给后代人留有休养生息的余地。如果我们从狭隘的利己主义出发,无所顾及地暴殄天物即便有幸逃脱大自然的惩罚,那么,留给我们子孙的也只会是一个满身污垢、地狭物薄的贫瘠世界。这对他们公平吗?因此,我们“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3.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为实现人类社会的高度文明,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可持续发展既然是一种机会、利益均等的发展,因此,它要求“地球村”的所有村民,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为了保护共同生存的地球,建立真正的全球伙伴关系。世界各国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及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但同居“地球村”,任何地区、区域对环境的破坏,迟早都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危害。因此,国家不分大小、贫富都拥有合理利用本国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权力,同时,又应本着对全人类负责的精神,自觉地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

当今世界范围内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在:(1 )资源分配不均,人类利用公共财富不公平。据统计,当今发达国家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的1/5,却消耗着世界资源总量的2/3;而不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4/5,只消耗资源总量的1/3。特别是一些国家和地区是在危及他国、他人利益的条件下,寻求自身的经济发展。这种国际间的不公平,造成世界各国以至许多国家内部各地区之间发展严重失衡,甚至带来经济衰退和社会矛盾激化,极大地妨碍着现代经济健康、协调、持续发展。(2)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全球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差距扩大。 据统计,占世界总人口20%的最贫穷人的收入已由占全球总额的2.3 %下降到目前的1.4%;而占世界总人口20 %的最富有人的收入则由占全球总额的70%上升到85%。而造成目前一系列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责任在发达国家,至今仍是一些污染物的最大排放者。一些发达国家有意回避或模糊这些责任,甚至企图把这一历史责任转嫁到发展中国家,这是极不公正的。为此,1992年6 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提出了“世界各国对保护地球有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在这次会议上,许多有识之士指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与发展领域的新的、额外的资金援助和优惠的、非商业性的技术转让,这并不是恩赐,而是对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的投资,是南、北国家为保护地球而进行的合作和互相帮助。这些原则和呼吁体现了联合国宪章的平等、公正精神,反映了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的渴求。可持续发展超越了文化与历史的障碍,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目标。世界各国的国情不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也不相同,但各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必须适当调整国内和国际政策。只有通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才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三、提高人的素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实现由非理性的盲目发展向理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转变,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0页)努力改善和提高人的素质,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

1.大力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当今国际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科技同经济发展日益密切融合,教育、科技的发展,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从生态学的意义上讲,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就是认识和开发环境的能力。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愈高,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开发能力愈强,人的自我控制、理性认知能力、科学决策能力等愈强。据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介绍,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达1.8亿, 占世界文盲总人数的1/4。 文盲人口又大部分集中于农村,文盲、半文盲占农村人口的23.5%。据1990年人口普查10%抽样资料推算,全国各类专业和技术人员共3442万人,仅占在业总劳动力的5.3%。而美国同类比重达15%,法国为15.5%。从上述统计资料可以看出,我国人口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低下,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换言之,大大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已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2.大力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可持续发展观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人与环境、资源的关系,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把民族利益、当前利益同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统一起来,为我们的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工业革命促进了人类文明,但也相应地带来了“现代文明病”,许多国家开始认识到单纯的经济增长已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相反,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市场的扩张和争夺,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因而,引起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呼唤。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正在从事着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我们在迈向21世纪的进程中,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伟大战略,思想战线任重而道远。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在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48 页)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我们要特别警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对环境、资源的破坏作用,防止小团体主义、地方主义对整体、全局利益的冲击。加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生态环境道德教育,教育和引导人民珍惜国土资源,爱护环境,增强全民族的环保意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标签:;  ;  ;  

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思考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