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行工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代表大会论文,工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加强调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1.加强工会自身建设的调研
过去区和街道(社区)工会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按以往惯例,参加工代会的代表在选 举产生了新一届工会委员会之后,代表的使命即告结束。在长达5年的任期中,工会主 席和工会委员会通过何种渠道和机制来保持与基层工会会员的密切联系,如何有效地实 现会员群众特别是代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对工会工作的民主监督和民主 参与,如何更好地倾听和反映会员的呼声、愿望,代表和维护企事业单位职工、社区职 工,特别是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新建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一直成为困挠工会加强自 身建设、改善工作作风、履行工会职能的一大难题。尤其是2000年原上海黄浦、南市两 区“撤二建一”后,基层工会干部和会员群众时有反映,与区总工会机关的距离拉大了 ,区总工会机关工作人员与基层同志也大多不熟,工作难度更大了。社区工会也因为新 建企业大量涌现,工作对象不断拓展而与基层职工有一定距离。为此,区总工会主席室 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调研后一致认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是进一步加强工会组织的群众 化、民主化建设,要善于突破,进行制度创新,应构筑工会代表的经常性参与、监督两 级工会工作的平台即探索社区和区工会代表常任制,以加强代表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 力度。
2.统一区总工会和社区两级工会干部的思想认识
对于探索社区乃至区工会代表常任制,在区总机关内部也有个思想统一的问题。在区 总工会工作研讨和部长例会上也有不同的声音。有的同志认为,《工会章程》并没有规 定地方工会要实行代表常任制,没有必要把自己“套牢”。我们通过对“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的进一步学习,大家加强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最后就此达成共识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工会的组织体制也要与时俱进,也要进行制度创新,只要 不违背大的原则,应该进行探索,工会组织必须代表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应面 向群众、面向基层。探索工会代表常任制是紧密联系区总工会机关、社区工会与基层和 会员群众的有效手段,如区级层面的条件暂不成熟,可以先在社区工会试行,在总结经 验基础上再在区级层面逐步实施。
二、选择试点,总结经验,全面推广
我们首先在人民广场社区工会进行试点,帮助社区工会制定实施方案,起草文件。实 施后,又及时总结经验,进一步规范操作,制订《规范实施社区工会代表大会代表常任 制的意见》,明确社区工会代表常任制的涵义和职权。在此基础上,区总工会召开了现 场经验交流会,并在全区各社区(街道)工会加以实施。
《实施意见》指出:社区工会代表大会代表常任制,是指在社区工会代表大会闭会期 间,根据工会工作需要,在社区工会委员会领导下,有组织地行使会员代表权利的制度 。代表的任期与该届工会委员会的任期一致。
《实施意见》将社区工会代表的职权归纳为四项:
一是审议决定权:包括对社区工会发展规划、工作目标、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报告、 经审工作报告、有关职工劳动保护、权益保障等社区工会重大决策或涉及社区职工切身 利益的重大问题的决定有审议决定权;
二是评议监督权:包括评议社区工会及主席、副主席的工作业绩,工作作风,进行对 社区工会工作满意度和主席、副主席信任度的测评,提出奖惩建议;
三是推荐选举权:推荐选举社区工会委员会委员、主席、副主席、经审委员会委员、 主任,推荐社区工会聘用的干部;
四是民主参与权:经常保持与本单位会员群众的密切联系,注意听取会员的意见,及 时向社区工会反映,热心为会员说话办事,开展“献计献策”活动。
1.以大会与代表专门工作小组相结合,完善工会代表常任制的组织形式
社区工会代表常任制的组织形式,采用代表大会形式与闭会期间建立相关职权的专门 工作小组相结合。
(1)工会代表大会每年两次分别安排在年初和年中,主要任务是听取社区工会工作报告 、社区工会正、副主席述职,评议社区工会工作及社区工会正副主席,对社区工会工作 的重大决策进行表决,对社区工会工作提出建议。
(2)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为了加强对社区工会日常工作的监督与参与,各社区工会设 立了各种专门工作小组,如:民主评议监督小组——对代表的测评意见与合理化建议进 行分析,提出汇总意见;劳动法律监督小组——对企业开展工资协商谈判和集体合同的 签订、履行及劳动保护情况进行巡查研究,提出工作建议;职工生活保障小组——对社 区困难职工和帮困互助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议,等等。
专门工作小组由5~8名代表组成,为使每个代表都能参与社区工会的管理,专门小组 的成员实行轮流制。每年轮换一次,组长由代表推荐选举产生。专门工作小组每季度活 动一次。
2.建立工作制度,确保代表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力度到位
为加强社区工会代表常任制建设,各社区工会还制订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努力使代表 常任制建设规范化。如:
(1)调查研究制度。围绕社区工会中心工作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有针对性进行 调查研究。专题调研一年不少于一次。
(2)代表巡视制度。对社区工会代表决议的贯彻和提案落实情况,代表专门小组开展巡 视检查。一般每年活动不少于一次。
(3)代表培训制度。每年组织代表进行一次工会工作形势任务和业务知识培训。
(4)代表质询制度。建立社区工会主席与会员代表热线或社区工会主席接待日,接受代 表的日常质询。通过“代表大会上评”,“巡视检查后说”、“集中问题专题议”等形 式为工会代表提供更多发表意见的机会。
(5)代表激励制度。对积极行使代表职权,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并有突出成绩的会 员给予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奖励。
(6)代表替补制度。社区工会代表在任期内对原选举单位会员负责,接受原选举单位的 监督。对违法乱纪和严重失职的会员代表,可以罢免其代表资格。社区工会代表因故离 开原选举单位,不能继续履行代表职责时,代表资格自然免除,由原选举单位另行选举 替补。
三、提高层次,提升水平,注重实效
1.总结经验,明确四项职权
我们根据地方工会机关的特点,又吸收本区已经实施的社区工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经 验,起草了《关于黄浦区工会代表大会代表常任制的若干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明确四项职权:
(1)选举与确认权。每届区工会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选举新一届区总工会委员会、经 费审查委员会(以下称“两委会”),在届期内选举本区出席市工会代表大会或代表会议 的代表;确认本届区总工会委员会全体会议对“两委会”成员增免以及其他需要代表大 会确认的事项。
(2)评议监督权。①设立代表专门委员会,监督、质询“两委会”及其工作机构的日常 工作;②评议和测评“两委会”及其工作机构的工作,撤换或罢免不称职的“两委会” 成员。
(3)审议通过权。每届工会代表大会的第一次会议听取审议通过上一届“两委会”工作 报告;每年听取审议本届“两委会”年度工作报告,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4)巡视参与权。代表可定期或不定期参与区总工会专项调研和代表巡视、质询等活动 ,发挥代表联系会员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倾听和反映会员群众的呼声和建议。
2.完善组织,设立专门委会
代表常任制的组织形式,采用代表大会与闭会期间建立相关职权的专门委员会相结合 。
(1)代表大会每年1次,主要任务是听取工会工作报告、评议工会工作,对工会工作的 重大决策进行审议并提出建议。
(2)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为了加强对区工会日常工作的监督与参与,我们建立了由部 分代表组成(占代表的40%)的6个专门委员会。每个委员会8~9人,专门委员会相对应于 区总工会各部室的职能设置:一是民主管理委员会,二是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三是职 工生活保障委员会,四是职工教育和劳动保护监督委员会,五是非公经济工会工作委员 会,六是工会资产及企事业委员会。专门委员会正副主任由区总机关以外的工会干部担 任,专门委员会在区总工会常委会及主席室的领导下,在区工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区 总工会重点工作实施调研、质询和监督,区总工会各职能部室接受专门委员会的质询和 监督。
3.健全制度,发挥代表作用
区总工会各职能部室接受专门委员会的质询和监督,并为其业务培训、组织联络等活 动开展负有职责。
(1)联系沟通制度。区总工会分管主席和职能部室与对口专门委员会不定期举行联系会 议,报告工作,听取意见。会议每年1~2次。
(2)调查研究制度。围绕全区工会中心工作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有针对性进行 专题调查研究,为区总工会常委会及主席室献计献策。专题调研每年1次。
(3)巡视检查制度。对区工会代表大会和区总工会有关决议、文件的贯彻和落实情况, 开展巡视检查,并提出检查意见。代表巡视每年1~2次。
(4)代表质询制度。在代表大会召开期间进行质询,闭会期间则通过区总工会设立的代 表热线电话等,对区总工会工作进行日常质询。
(5)代表受训制度。加强代表培训,组织代表参加工会干部(代表)双月讲座和业务知识 培训辅导讲座,为代表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区总工会工作创造条件、提供方便。
4.积极探索,接受评议监督
我们边定规章、边作探索,力求把代表常任制工作落到实处。
(1)会议参与。2002年1月和7月,我们分别召开区工会一届二次和一届三次代表大会, 审议通过了《关于在企业改革中加强工会工作的意见》等文件。
(2)巡视质询。组织代表对区属企事业单位的“两法一条例”学习贯彻情况进行巡查。
(3)书面咨询。我们以书面形式征求代表对区总工会“两委会”及区总工会工作的意见 ,特别是重点工作以及区总工会需进一步加强的工作,请代表对区总工会的工作进行点 评,并对今后工作提出建议。
(4)评议监督。我们在各社区工会实施代表常任制后,普遍推行了一年一次对社区工会 工作进行无记名测评的做法,强化了代表的监督作用。今年4月,在区工会一届四次代 表大会上,代表们对区总“两委会”的工作也将进行无记名测评。
(5)业务受训。组织代表参加工会干部双月讲座及有关业务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代 表议事能力和工作水平。
(6)强化专委会。我们注重发挥各代表专门委员会的作用,听取区总工会职能部室工作 总结、汇报,研讨今后工作。
5.及时修订,不断丰富内涵
通过工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行,今年1月,区总工会一届六次全委会又对《关于黄浦 区工会代表大会代表常任制的若干暂行规定》进行了修订,在实践中予以不断完善。比 如,增加了“代表大会的名称、主席团、届期和召开”、“大会确认内容”、“撤换和 罢免不称职两委会成员”、“代表增补”等,增设“提案审查委员会”,负责对提案的 审查,其主任由区总工会办公室主任兼任,并对提案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将“专门委员 会组成”人员由原“7~9人”调整为“7~11人”,增加专门委员会成员的免除及增替 补等内容。
四、实行工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效果
探索代表常任制的实践证明,试行代表常任制有利于防止工会脱离群众和行政化倾向 ,增强了工会的“民主办会”意识;试行代表常任制有利于加强对工会民主监督的力度 ,增强了工会的服务意识;试行代表常任制有利于反映工会会员的愿望和呼声,增强了 工会的群众意识;试行代表常任制有利于代表关心参与工会工作,增强了会员的主人意 识,代表们由衷地说:“‘撤二建一’后,我们原来担心区总与基层距离可能会拉大, 现在实行了代表常任制,使我们感到很亲切,区总与我们的距离更近了,区总工作与我 们也更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