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运用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桂红

汉中市人民医院 桂红摘要: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消化道住院病人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接受消化道内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前SAS、SDS评分差异无显着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总体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和依从性,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健康教育;消化内科;护理运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1-ZYM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膳食结构的变化,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由于消化系统疾病的特殊性,患者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和长期的维持,以确保疾病的治愈和避免复发,其中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由于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护理干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消化内科患者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消化内科住院病人的护理效果。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系统健康教育的临床成本,并通过随机对照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住院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80 例 2016 年 6 月 ~2017年 6 月在消化内科住院的患者。纳入标准:患者对研究完全知情,

且通过院伦理道德委员会审查;都确诊为消化系统疾病,符合住院治疗指征;无精神疾病病史;语言沟通、思维能力正常;能够积极配合护理人员进行工作;排除标准:恶性肿瘤患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急危重症病人;多器官功能衰竭。用随机数表法把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男 22 例,女 18 例,年龄 18 岁 ~72岁,平均年龄(42. 5 ± 3. 6) 岁,病程 6h ~ 15 年,平均病程(1. 5 ±0. 9)年,疾病种类为胃、十二指肠溃疡 18 例,胃炎12 例,肠炎 5 例,消化道出血 5例;观察组男性 21 例,女性19 例,年龄 18 岁 ~ 79 岁,平均年龄(42. 0 ± 5. 1)岁,病程6h ~14 年,平均病程(1. 9 ±0. 5)年,疾病种类为胃、十二指肠溃疡 20例,胃炎 11 例,肠炎 5 例,消化道出血 4 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上具有可比性(P >0. 05)。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普通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饮食健康教育:由于消化道内科疾病发生与饮食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饮食健康教育,根据患者未明确的消化系统疾病,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指导患者科学饮食。②心理健康教育:消化性疾病多为慢性疾病,具有治疗周期长的特点。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消极的心理情绪。护理人员仔细观察患者情绪的变化,为患者消除消极情绪,及时与他们沟通,沟通过程中使用鼓励性、安慰性的语言,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及时进行心理指导,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③药物健康教育:服药依从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对于药物依从性差的患者,护理人员讲解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并监督患者按时定量服药。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干预1周后的焦虑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DS、满分100分、焦虑评分越高焦虑程度越高)和抑郁状态(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AA、100分、抑郁评分越高、抑郁程度越重)。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量表,21分,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和患者满意度(选择最满意、不满意和不满意之一)。

1.4 数据处理  

将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 α=0.05 。当 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和睡眠质量对比方法为 t 检验。满意度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 SAS、SDS 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 SAS、SDS 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 05),干预后都有所降低,但对照组患者干预后 SAS、SDS 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1。

2.2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评分

干预前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护理总满意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及生活质量、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 <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2。

表 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 SAS、SDS 评分结果

表 2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评分

3.讨论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教育活动,促进人们自觉地运用健康生活方式,消除有害因素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与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改善这些因素。有效的健康教育不仅可以缩短治疗周期,而且可以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消除有害因素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识,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的特点,认为消化系统疾病主要与患者界定的日常生活、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因此,开展系统可行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主观上避免危险事件、禁忌因素等,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治疗依从性,缩短患者的治疗周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效地避免风险事件、禁忌因素等。降低消化系统疾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保持良好的医患关系、护患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4.结束语

实验结果表明,加强健康教育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下降,睡眠质量提高,满意度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进一步说明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加强健康教育具有良好的效果,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需要不断提高对患者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林超. 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运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0(9):2571 -2572.

[2]李改霞 . 健康教育模式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J]. 吉林医学,2015,36(7):1463 -1464.

[3]罗孝鑫 . 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8):2833 -2835.

论文作者:桂红

论文发表刊物:《大众医学》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  ;  ;  ;  ;  ;  ;  ;  

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运用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桂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