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视角下的施工管理论文_袁建成

绿色建筑视角下的施工管理论文_袁建成

陕西建工第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32

摘要:以绿色建筑为视角,对绿色施工及其应用意义进行探讨,并就模式滞后以及施工标准未明确等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同时从能耗把控、资源利用以及污染管控和体系优化等多方面对施工措施进行总结,以期对推动建筑施工向绿色化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制约因素;具体策略

1.绿色施工管理的特征

建筑工程中的绿色施工主要强调的是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作为工作人员需要使用科学、合理的绿色管理技术与设计方法,通过使用环保性的施工技术与精细化的管理措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高效。在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基础上,实现能源的节约,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影响,从而便于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与施工水平的提高。绿色建筑施工与普通的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的原材料是不一样的,其环保的性能更加的明显,其节能性的效果也更好。

在绿色建筑施工中使用创新行的建筑材料,例如:在对建筑的围墙与室内装修过程中使用的隔墙,可以再建筑维护的时候使用水泥珍珠岩保温砖,这样可以提高建筑物的隔热效果。另外,还可以确保建筑物的节能与环保性能得到提升。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质量与性能对建筑后期的使用具有重要的作用【1】。

2.推进绿色施工的相关制约因素

2.1参建单位未能深层理解绿色施工

目前,绿色施工仍属起步时期,与绿色施工相应的技术、评价等标准较为欠缺。此外,部分单位仅对“表面”绿色施工进行关注,如施工降噪以及降低扰民程度等,其未对绿色施工实现深层、全面理解,对于部分施工也仅为被动接受,并不能掌握高含量的“绿色”技术。而且施工招标虽需要企业满足相应环保认证,但未要求其将绿色施工相应技术和管理等与施工过程相融合。

2.2奖罚机制相对欠缺,无法调动施工积极性

目前,不管是政府还是建筑业在奖惩方面仍较为欠缺与滞后,部分建筑建设未对绿色建筑、施工等进行明确要求,仅以绿色建筑为基准进行创新奖等的设置。而诸多大奖则未涉及绿色施工等,上述奖项可对知名度以及竞争力等实现有效扩展与增强,而绿色施工奖项的有无对其知名度等影响甚小这便使得政策以及绿色方案等执行较慢,无法使企业高层对绿色施工等进行重视。使得施工积极性和针对性都无法得以高效调动。

2.3未能明确“绿色”施工、评价等标准

建筑业仍未以绿色施工为基础进行评价体系、标准等的完善,因此,无法对绿色施工进行明确,而奖惩机制等也就无法针对绿色施工进行制定。再加上施工标准以及组织设计等未能实现有效规范,即便存有建筑设计,也很难确保其全过程实现绿色化。此外,监督单位也仅能对文明施工以及建设安全、质量等进行重视,无法从绿色施工出发构建相应的监督机制。

3.建筑以绿色施工为基础的具体策略

3.1对施工能耗进行有效把控

对施工能耗进行有效把控,即可确保资源实现高效利用,还可于多层面对施工污染进行控制。节能降耗对施工来说极为关键,可从如下方面着手:(1)要对能源利用进行强化。(2)对无谓浪费进行规避。例如,对施工设备等进行选择时,不能仅从设备效率及其价格出发,还需将其能耗纳入选择考虑中。(3)还应确保施工设施得以合理应用,以维修书等为指导进行保养与修理,在保障高效运行的同时,对其能耗进行把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4)企业还应对建筑前沿进行关注,以资金预计为导向进行节能设备等的引入。(5)还可对岗位责任等机制加以推行,组织专人对办公室以及现场相应电器进行管理,确保闲置电器得以及时关闭,从而对能耗进行极大限度的把控。

3.2确保水源、建材等得以高效利用

绿色施工需要水源、建材等得以高效利用,从而对施工无谓浪费等进行规避。对用水器具等进行选取时,应对其节水能力等充分考虑;还应对多类水源实现分类利用,加强污水池等的建造,使诸如污水和雨水等得以及时收集、净化,使其应用在诸如灌溉或者是除尘等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工作上。此外,还应对水源使用等进行实时监督,可进行水表等的安装和设置。而选取建材以及装修材料时,要确保其可再生,并通过回收系统等对施工废物实现高效利用,同时加以分类并储藏。

3.3对施工相关污染加强管控

绿色施工需要对建设与环境关系进行协调处理,可从如下层面进行施工:

1)施工必然会存有扬尘,尤其是风力过大或者是水分过低时极为严重。为对扬尘所致的空气污染等进行高效管控,企业应从扬尘生产源与其扩散途径着手,可对现场道路等进行硬化处理,还可以淋水等方式来避免扩散。

2)土方以及基础工程等较易存有泥浆,施工时需要对该类污物进行控制。泥浆控制可从工艺以及技术方面对泥浆产生进行管控,需要及时拟制相应预案使其得以固结,避免对居民出行等产生阻碍。

3)绿色施工还应对废物处理多加重视,若其存有再利用价值则可回收。此外,施工时不论是设备运转还是运输工具都会存有持续噪声,需要对其进行管控。施工方需要以公众生活为基础进行考虑,对施工设备、工艺等实现更新与优化,自觉降噪,确保施工更富绿色环保及和谐性。最后,光污染等容易受到施工忽视。例如,针对电气焊,可通过恰当围护等措施对其刺眼光芒等实现降低与消除。

3.4对施工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

绿色施工本质则是以科学、持续发展的原则对传统施工进行审视,其着重对污染以及资源节约等进行管控,确保施工更富环保、经济。因此,对施工评价进行研究,对其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可对施工实施等进行正向指导与检验,确保施工向着环保节能的轨道前进。目前,部分施工工艺无法与绿色建筑契合,而新型工艺等愈加广泛,所以必须以上述工艺为基础对评价标准进行明确和统一,以绿色施工作为工艺创新的导向,保证创新更富绿色性。

3.5推进施工管理向着创新转化

对施工管理来说,不论是管理方式还是模式都需及时创新并紧跟时代,才可使企业存有长期生机。同时,企业应以员工个性出发,对其积极、创新等能力进行调动,同时配以技术教育,确保管理效率得以有效强化。此外,企业还应对员工进行绿色施工概念的灌输,对其绿色认知等进行强化,为施工向着绿色发展打下基础【2】。

结语

总之,绿色建筑必须以绿色施工为基础,后者可确保建筑和环境融于一体。施工方应正视诸如模式滞后以及奖罚欠缺等问题,从能耗及污染把控、模式创新以及体系构建等出发,以施工质量、工期以及安全等建设目标为基础,推动施工向着绿色转化,在对管理水平进行强化的同时,确保建筑质量、企业效益等得以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大江,石灵,徐国芳.基于精益建造的绿色施工管理模式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5,42(01):69-73.

[2]李惠玲,高心蕊,崔旭翔.多方参与的绿色施工项目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14,35(11):38-41.

论文作者:袁建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  ;  ;  ;  ;  ;  ;  ;  

绿色建筑视角下的施工管理论文_袁建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