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图书质量与编辑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编辑论文,质量论文,图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出版工作正出现阶段性转移,即从总量增长为主要特征的阶段向优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阶段转移,提高图书质量是实现这一阶段性转移的核心和关键。编辑,由于其在图书出版各环节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编辑创新是出版优质图书的重要基础和中心环节。没有创新内容、创新形式的图书算不上好图书,同样,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编辑不是好编辑。
编辑创新是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缺乏创新意识,编辑会在认识、捕捉、鉴别好选题、好书稿、好作者方面显得乏力,更谈不上发掘有生命力的新选题、有前途的新作者。而有了新的编辑意图、方案等,却没有付诸实践的能力,那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可见,二者是相互统一、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并共同构成优质图书出版的重要前提。因此,编辑创新是提高图书质量的一个不可忽视、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编辑创新是优质图书出版的重要基础
图书的生命力在于质量。优质的图书应该而且必须是有创意有创造的,亦即创新。创新不仅构成优质图书的重要基础,而且是评价图书优劣与否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标准之一。图书创新包括诸多方面,既包括新学科、新理论、新知识,也包括各学科发展的新体系、新观点、新方法、新成果;既包括新资料、新信息,也包括新角度、新题材;既包括新品种,也包括新系列新规模;同时也包括新的包装等等。当然,所谓的新,是有原则有方向讲主流的,即是符合主旋律的新、是科学的艺术的新。总之,要像邓小平同志要求的那样,做到有新内容、新思想、新语言和有份量,这应是我们坚持的图书质量标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创新,既是创优的前提,更是创优的灵魂。
编辑创新不但体现在图书生产的产品上,而且贯穿于图书出版的全过程,是出版优质图书的中心环节。图书质量是由书稿质量和出书质量两个方面构成,书稿质量是指编辑制定的选题是否精确、组织作者是否得当以及审读书稿能力的高低。出书质量指编辑对书稿是否精心加工,校对是否认真细致,装帧设计是否精美。可见,图书的创优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编辑工作处在图书生产过程的中心环节,通过它,对外沟通作者和读者,对内联通装帧、出版、发行等各部门。正是因为编辑工作所处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编辑创新在出版优质图书全过程中起着贯通全面、举足轻重的核心作用。
随着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编辑这种贯通全面的角色就更突出。编辑的功能将愈来愈扩大、延伸,编辑创新在图书创优中将担负起越来越主要的责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外部环境看,它表现在编辑职业进一步社会化、编辑劳动进一步科学化、编辑规范进一步标准化和编辑手段进一步电脑化。依托信息传播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图书的形式已从有纸跨向无纸电子图书。电子图书的出版流程中,编辑的基本方式未变,但是纸、墨印刷的工艺方式已被光、电显示的传播方式所取代。据报道,美国目前已出现了出版社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把图书传送至用户的无纸化“连机发行”形式。有研究者预计,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连机发行将成为21世纪主要的图书发行方式。从图书的今后的发展来看,所谓图书,意味着它是一种不定期的、达到相当篇幅的、以图文符号传播信息的出版物;印刷或非印刷不再是它的本质性区别;印刷与否,取决它的传播方式。编辑劳动正在出现的进一步社会化、科学化、规范化和电脑化的发展趋势,使编辑的功能在迅速扩张。与此相应,编辑创新也必然会随着这一变化对我国未来的出版事业、乃至信息产业和科学技术文化事业发展水平产生重要影响。
从出版过程看,它表现为在图书的出版形式链中,编辑职能的再扩充、扩大其至取代其他链环。例如,在传统的出版形式链中将全部图书生产流程归纳为三块:编辑、出版、发行。然而,电脑排版的兴起,特别是轻型桌面排版系统在出版中的广泛应用,对传统的编、排分离的观念和工艺规范形成巨大的冲击。电脑排版丰富的变化功能和迅速的自动调整功能,使编辑设计允许在排版、改版中延伸。这对于编排的观念是一个突破。编排合一,印刷和发行的自成一体,是报纸出版的普遍模式。
编辑职能向排版、校对扩张,甚至向印刷、发行扩张,这一发展趋势本身就意味着编辑的主体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更多地渗透到图书出版各环节,对优质图书的出版起着越来越显著和主要的作用。
二、编辑创新的主要特征
1、系统性。
编辑创新突出地表现在其系统性上,如编写大型工具书、类书、百科全书、丛书等。因此,有规模成系列是编辑创新的基本特征。一方面,这是由于图书功能的特殊作用决定的。当今反映传播积累和促进人类思想、科学文化的重要手段除图书外出现了报刊电影广播电视而且还会出现其他新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图书功能的发挥面临了一种挑战,它要求图书出版不能墨守成规而要适应新形势、研究新途径,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世界许多国家盛行百科全书、年鉴、大型丛书、文库、全集等“出版热”,表明了图书出版正朝着其他手段不能代替的方面发展。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编辑作用的特殊性决定的。因为设计、组织大型的精神生产工程,通常总是由编辑来承担的。为了完成设计和组织的任务,编辑必须对已有的精神成果(特别是各类学科的发展状况)进行必要的总体分析;对作者队伍进行一定的调查研究并向作者进行广泛的咨询和动员;还要规定工程大小“部件”的规格、要求。这一切最后又必须变成用明确的文字表达出来的包含有编辑宗旨、编辑计划、组稿计划、编写要求、审稿流程等内容的设计方案。有了这些共同的依据,复杂细致的组稿、撰写活动才能实际展开,而且这些设计思想和组织方案的科学水平,又会在很程度上决定工程的整体质量。《辞海》的1989年装订版比1979年版所以能大大增加容量(增加13000余词条、250万字),大大提高了科学质量,就是编辑的设计思想有了很大变化的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同样如此,它的工程浩大,收录地名十万个,总字数1500万。编辑部为它制定的设计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编辑工作细则》规定了词目类别、采词标准、词目内容和字数、基本编写体例、插图和审稿、定稿,全文六章、三十六条、49项,共20万字。
2、整合性。
编辑创新的整合性主要表现在“化零为整”和“推陈出新”上,即把已有的选题或旧有的单项品种通过提炼后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品种、一个新系列、一个新规模,以产生某种整体效应,起到化“平常”为“神奇”的作用。如《重现的鲜花》把1956年反右派时被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的短篇小说组合成一本书;编辑为组合这本书所下的功夫主要是收集、选择,通过反复的构思确定了一个精彩的书名,结果书一出版就受到了国内外的热烈欢迎。贵州人民出版社“古代名著全译丛书”,最初是1984年开始出单品种,未成系列也未用系列名称,1990年开始他们考虑集束出书,并将过去散出的几种也并入丛书。这是把过去的旧品种纳入新系列。
3、时代性。
把握时代的脉搏和主流,适应时代的需要,是编辑创新的显著特征。只有站在时代的高度,弹奏时代的最强音,才能创出优质图书。在我国,时代性表现为:一是指高扬主旋律。如爱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时代主旋律的一个最强音。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紧紧抓住这一主题,出版了《国情十知道》、《我爱你,中国》、《我爱祖国我爱家乡优秀作文选》、《社会主义好》,分别印了上百万、上千万以至几千万册。二是指具有能反映新时代的思想水平、学术水平和艺术水平。如堪称建国以来重大的文化出版工程——新型类书《中华大典》的编撰就不仅是一部在收集资料和成书规模将超过古代所编的大型类书和丛书,而且还是一部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大型类书。三是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广西人民出版社的《县级领导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分上、中、下三册)一套书第一次集中了全国1000多个县(市)的领导,一道笔谈如何发展农业和农村工作问题,它的出版,恰逢党的13届八中全会召开之时,对贯彻全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精神,起了有力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该书为此获得第七届中国图书奖和第三届桂版优秀图书特别奖。
4、补白性。
所谓补白,是指填补空白。产生图书出版的空白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和宇宙的无限,在人类面前永远存在一个未知的领域,即空白地带。科学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认识未知,即不断地填补空白,从而开辟人类认知的新领域;二是由于读者的需要总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所以在出版物和读者之间必然会出现空白地带,需要编辑去发现、去填补。补白性的创新常常使编辑成为学科发展新天地的发现者和开拓者。如爱因斯坦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得到德国《物理学年鉴》的编辑支持,及时发表,促成了相对论的问世。新途径、新品种的挖掘、开拓更是如此。例如近年来文摘形式的发展(从文摘形式的广泛采用到文摘报刊的兴办;从首次文摘的倡导到文摘学的研究)就都是由编辑作出的创造;微型小说、纪实文学等新文体的发展,也都是编辑倡导与支持的结果。
三、提高编辑创新的途径
1、树立敬业精神。
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是编辑创新的动力。一个人对事业的热爱、对工作的迷恋,必然促使他积极思考问题,勇于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设想;而且不满足于一得之功、一孔之见,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大凡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都是对事业充满激情,专心致志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人。相反,那些不热爱本职工作的人,工作必然缺乏热情和进取精神,更谈不上会有什么创新活动了。树立敬业精神,对于编辑创新具有特殊意义。因为编辑工作是一项很艰苦的脑力劳动,从事这项工作的编辑人员,如果不具备“为人作嫁,甘之如饴”,不求名利、甘当“无名英雄”的思想品德,就不会热爱本职工作,从而无法激活编辑的创新意识,也就难以编出有价值、有影响的优秀图书。
2、建立丰富的知识储备。
深厚的文化专业水平和广博的知识素养,是滋润编辑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土壤和基础。因为丰富的知识储备可以使人产生广泛的联想,使思想灵活和敏捷。一个编辑如果知识贫乏,处理书稿时就很难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也就很难提出创新的选题,编辑出高质量的图书来。许多大学者、大思想家、大作家如孔子、爱尔维修、狄德罗、黑格尔、马克思、茅盾、郑振铎、叶圣陶、鲁迅、胡适、巴金等,都曾经做过刊物或出版社的编辑,唯其学识渊博,他们的编辑工作自然出类拔萃。
3、改善思维方式。
编辑要跳出狭小的思维框架,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使思维具有多向性和独创性。思维的多向性要求我们变单向性思维为多向性思维。如编辑至少应该学习这几种思维方式的特长:求新、求快、求准的记者型思维方式;求异、求优、求廉的经营型思维方式;以及学者型的逆向思维方式。思维的独创性要求我们养成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独立思考是编辑进行创新活动的必要前提。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的编辑,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才能根据同一社会需要,提出不同的选题;根据同一选题,提出不同的组稿方案;根据同一组稿方案,提出不同的编辑角度,从而搞出有特色高质量的图书。
4、总结实践经验。
“实践出真知”这句老话对编辑创新是同样适用、同样必不可少的座右铭。它要求我们在编辑工作实践中摸索,不断寻求、思考、体会和发现,随时总结经验、积累经验。我们每人都会有自己的实践经历,唯善于总结经验者,才会在编辑工作中不断出新。编辑与学者、作者不同的最大特点之一是:他既是一个具有高深学问的学者,同时又是一个出色的实践活动家;他所从事的工作,既是意识性很强的工作,同时也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从选题策划到编辑加工等一系列工作无一不是非常具体的,非编辑亲自动手就办不成。一切创新意识,要变成优质图书,没有创新能力是不可能的。因此,通过实践来提高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一条主要途径。
就编辑工作实践看,首先要积极参与选题策划和组稿活动。通过这一活动,编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大增强,编辑队伍素质迅速提高,好选题好书层出不穷。其次,从各种学术业务活动和科研实践中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编辑自己应该主动争取参加各种业务和学术活动,参加各种科研成果和著译作品的鉴定和评奖活动,这类活动对丰富编辑的知识储备和提高编辑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各级有关领导更要为他们参加这类活动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