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苍县中医院内一科 四川广元 628200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糖尿病治疗中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的应用效果。将2015年3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方式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注入胰岛素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并对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糖尿病治疗中胰岛素泵持续注入胰岛素的方式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不同给药方法;应用效果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是因为患者血糖代谢紊乱,导致患者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1]。临床上根据糖尿病的病理机制不同,一般将其分为Ⅰ型和Ⅱ型。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采用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其中常见的方式为胰岛素皮下注射和胰岛素泵持续注入两种。本研究对糖尿病治疗中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3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男26例,女24例,患者年龄在23~78岁,平均年龄(46.82±7.58)岁。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患者年龄在25~79岁,平均年龄(46.92±7.49)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基本资料相比P>0.05,符合对比研究的要求。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其常规治疗,并对其进行饮食控制、运动指导等。给予对照组患者胰岛素皮下注射方式治疗,其中主要是让患者在餐前半小时注射胰岛素,每天的总量控制在0.5~1.0U/㎏·d。
试验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注入胰岛素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中主要是将胰岛素泵入胰岛素泵中,然后将连接导管与皮下针头相连,每日的胰岛素用量仍然控制在0.5~1.0U/㎏·d,其中一半为基础用量,另一半为追加用量,分别于三餐前进行给药,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患者的用药量进行调节。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对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进行统计,并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发生情况。
1.4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其中分别采用百分率(%)及()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完成对两组数据组间对比的统计学检验,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如表1所示。
2.3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2例发生低血糖,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9例发生低血糖,发生率为18.00%。试验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
3.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2]。根据临床上对糖尿病的研究,其主要是因为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导致患者的血糖不断升高,从而引起各种临床症状。在糖尿病患者病情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导致其多个器官受累,并最终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因此,在糖尿病患者发病后必须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目前,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胰岛素是主要药物,其能够让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调节,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胰岛素皮下注射是胰岛素的常规使用方式,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让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但根据临床实践,皮下注射的方式操作复杂,并且患者在长时间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因为注射次数过多而导致注射区域发生感染,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4]。胰岛素泵是模拟人体健康胰腺分泌胰岛素的胜利模式的一种装置,其能够根据人体的血糖变化持续进行胰岛素的输注,让患者的血糖保持在稳定水平,从而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并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胰岛素泵在夜间注入微量的胰岛素,能够让患者夜间的血糖控制更加方便有效,减少患者夜间发生低血糖的几率,并控制胰岛素的使用量[5]。这样不仅能让患者的治疗更加方便,还能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得到提升,因此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
本研究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明显优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及血糖达标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说明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胰岛素泵给药的方法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董元彬. 糖尿病应用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的治疗效果研究[J]. 糖尿病新世界,2015,22:13-15.
[2]韩晶辉. 胰岛素不同给药方法治疗儿童Ⅰ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6,08:100-101.
[3]李律秋. 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效果对照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18:3190-3192.
[4]姚丽萍. 糖尿病应用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的治疗效果研究[J]. 糖尿病新世界,2016,23:47-48.
[5]王俊宏. 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影响的临床探讨[J]. 糖尿病新世界,2015,10:122-123.
论文作者:吴彬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0
标签:胰岛素论文; 患者论文; 血糖论文; 两组论文; 低血糖论文; 对照组论文; 糖尿病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