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长沙市糖尿病研究所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活方式护理管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诊治的9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下增加了生活方式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死亡率、致残率及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结果① 治疗效果 实验组预后效果相比对照组(术后常规处理)明显更好,其中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致残率例及死亡例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 心理状态评估 实验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明显更轻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活方式护理管理干预糖尿病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同时可以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脑出血;生活方式;护理管理。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于老年人,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据统计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几率比普通人群高1.5~2倍。脑出血、肺部感染、压疮等都是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并发症[2]。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出血后病情危重,其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有临床研究表明,手术解除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出血者的血肿压迫患者及脑细胞损伤是最为有效的方式。且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治疗效果能获得明显改善[3]。本研究旨在探讨生活方式护理管理干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的预后效果,以期为其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诊治的9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男50例,女46例;平均年龄(48.23 ± 2.43)岁,按照临床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年龄、性别和疾病程度等一般资料有一定的可比性,无显著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①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体温、呼吸、心电图和血压的监测,若出现血压居高不下呼吸加深,或出现一侧瞳孔忽大忽小,及时通知医生,并对症采取抢救措施。②监测血糖 因术后会产生激素应激效果,导致伴有糖尿病患者严重的代谢紊乱,胰岛素的使用量也会更多,所以要定时监测血糖值,如血糖值升高>10mmol/L,及时通知医生对症给予处理,确保血糖能波动在正常范围内,从而有利于伤口愈合。③呼吸道管理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持续低流量供氧,遵循医嘱常规雾化吸入,定时嘱咐并协助病人翻身拍背,清醒患者鼓励其自行咳痰;若咳痰无力者及昏迷患者要遵循医嘱给予及时吸痰,以防发生肺部感染。④引流管的护理 确保引流管通畅,同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及其颜色,准确记录引流量。当出现引流液较多,颜色鲜红时,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处理。⑤ 上消化道观察 观察胃内容物及大便的颜色是否异常,如果发生颜色异常要及时汇报给临床医生,遵循医嘱并给予及时的处理。⑥ 常规饮食护理 叮嘱患者家属给予低糖、低盐、低脂饮食,多吃富含纤维素食物,无法饮食患者需留置胃管。
1.2.2 实验组是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生活方式管理护理干预。目的是使患者形成规律的饮食、选择合适的运动以及能够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由于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是一种慢性病,需长期治疗,患者及其家属心理压力大,经济负担重,易对生活失去信心。患者极容易病人产生焦躁、恐惧不安、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护理的干预是需要的。第一:心理护理是患者配合医护人员的关键因素,首先要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医患沟通是最最有效的方式。通过沟通不仅能够了解患者的病情,而且能够知道患者的担忧及顾虑,有助于对症下药,建立起患者个人健康档案。其次根据需要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一般情况对于病情的未知是患者及家属最担忧的。因此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是重要的部分,可通过治疗效果良好的病人为例,详细讲述积极配合治疗取得效果,让患者树立起与疾病作斗争信心和决心[4]。第二: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定期开展健康宣传,同时嘱患者养成规律服药的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定时饮食,同时设置专门的热线供患者及其家属咨询。第三: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和不同体质进行适当的运动,运动方式有慢跑、游泳、健身操、散步、太极拳及家务劳动等。为了避免低血糖发生,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饭后血糖较高时进行,并且要持之以恒。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培训,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1.3 指标评估
比较对照组及实验组术后一个星期后的治疗相关指标的评估,包括空腹血糖水平、致残率、死亡率。同时评估两组护理患者的心理状况,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病人焦虑和抑郁状况,评分越高则代表焦虑和抑郁状况越严重。
1.4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x2检验;另例(n)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展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护理治疗效果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护理治疗效果列表
比较9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出血的患者(各48例),如表1,实验组术后施行生活方式护理管理进行护理干预,预后效果相比对照组(术后常规处理)明显更好,其中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致残率例及死亡例率更低。经统计数据分析,两组不同处理方式的关键指标预后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表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出血的患者术后施行生活方式护理管理进行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预后,是有重要意义,适合临床推广。
2.2 心理状态评估
比较9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出血的患者(各48例),如表2,术后施行生活方式护理管理进行护理干预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数相比对照组(常规处理组)患者明显更低。且两组不同处理方式的SAS和SD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0.05;(P=0.041<0.05)。结果表明实验组病人焦虑和抑郁状况明显更轻微,心理健康状况更良好。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的慢性疾病,临床上多见于老年患者,随着生活条件及饮食环境的改变,病人呈年轻化且逐年增加的趋势[5]。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出血的患者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极易产生悲观心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出血的患者术后并非只依靠药物治疗就能完成,需要长期的定期的血糖控制及随访。在这种情况下,护理就成为了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出血的患者术后的组成部分。而生活方式护理管理已经成功运用于多种慢性疾病的护理治疗,在本文进行研究探讨。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术后施行生活方式护理管理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例及死亡率例,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工作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颜佶,张玲霞.生活方式护理管理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8,32(03):473-475.
[2]李云露,陈莉丽.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对策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5):261.
[3]宋明秋.综合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30):134-135.
[4]蒋文平.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36例临床护理[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8):245-246.
[5]段建霞,何召玲.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17):46-47.
论文作者:向瑞芳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患者论文; 高血压论文; 脑出血论文; 糖尿病论文; 术后论文; 实验组论文; 生活方式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