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珏
(温州市鹿城区人民医院 浙江 温州 325000)
【摘要】 目的:探讨鹿城区人民医院尿路感染患者检出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的住院患者尿培养分离出的150例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ATB鉴定系统进行鉴定,采用Kiby—Bauer纸片扩散法检测耐药情况。结果: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产 ESBLs株占49.3%,其对抗生素有着多重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的敏感性很高,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等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对不同药物的耐药性有所不同,产ESBLs株耐药率较高,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产生,达到有效的治疗。
【关键词】 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中图分类号】R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1-0184-02
1.资料与方法
1.1 菌株鉴定及药敏实验
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TB半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配套反应板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 K- B法,根据 CLSI2010年版标准进行结果判定。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 ATCC25922由浙江省临检中心提供。
1.2 产ESBLs株表型确证实验
按CLSI 2010版推荐标准,头孢噻肟(30?g)和头孢噻肟/克拉维酸(30/lO?g)、头孢他啶(30?g)和头孢他啶/克拉维酸(30/lO?g),对两组中任一组药物,在加克拉维酸后,抑菌圈与不加克拉维酸的相比,增加值(大于等于)5mm时,判定为产ESBLs。阴性质控菌株采用大肠埃希菌25922,阳性质控菌株采用肺炎克雷伯菌700603。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 WHONET 5.4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
*
2.结果
150株大肠埃希菌检出产ESBLs74株,占49.3%。非产ESBLs76株,占50.7%。产ESBLs株耐药率普遍高于非产ESBLs株。其中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对头孢类、喹诺酮类、单酰胺类均有较高的耐药性。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有很高的敏感性。150株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情况具体见表1。
3.讨论
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并侵犯泌尿道黏膜或组织而引起的炎症,是细菌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感染。其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本次结果显示,150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74株,占49.3%。非产ESBLs76株,占50.7%。大肠埃希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不同,其中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96%)。头孢类抗生素从一代至四代耐药率分别为头孢唑林(72.7%)、头孢呋辛(69.3%)、头孢他啶(49.3%)、头孢吡肟(39.3%)。对头孢西丁耐药率为18.7%,对庆大霉素耐药率为46.7%,对氨曲南耐药率为56.7%,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为66%,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超过50%,但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均不超过10%。头孢类抗生素中以头孢吡肟耐药率最低,原因可能是因为第四代头孢菌素对 β-内酰胺酶亲和力较低,应用时间较短,且能快速地通过细菌的外膜屏障与 PBP结合而发挥较强的抗菌作用[2]。但产ESBL菌株对头孢菌素天然耐药,即使体外药敏显示敏感,临床也不提倡使用。头霉素类药物对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只有24.3%,说明头霉素类抗生素含有对 ESBLs酶相对稳定的7a-甲基侧链有关[3]。产ESBLs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普遍高于非产ESBLs株。产ESBLs菌株往往同时携带氨基糖苷类、喹喏酮类和磺胺类耐药基因,造成多重耐药性,增加临床治疗难度[4]。本次结果也表明,产 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喹喏酮类的耐药率要高于非产ESBLs株。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指由质粒介导的以能水解青霉素类、所有头孢菌素类及氨曲南等抗生素为特点的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是产生ESBLs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5]。加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0%)、头孢哌酮/舒巴坦(10%)远比其他不加酶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低,说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有效抑制ESBLs的活性。已知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治疗产ESBLs多重耐药菌最有效的药物。本次研究中,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7%,为所有抗生素中最敏感的一种,对于危重感染的患者建议临床首先考虑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来治疗。
论文作者:孙珏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
标签:头孢论文; 大肠论文; 耐药性论文; 菌株论文; 抗生素论文; 西林论文; 亚胺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