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调整我国地区经济结构的思路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结构论文,新形势下论文,对策论文,思路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地区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把握现阶段我国地区结构结构的特点和变动趋势,合理调整和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进而促进全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90年代以来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变化的特点和趋势
进入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伴随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国地区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90年代以来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变化的基本背景
1、市场机制对地区经济结构变动的作用逐步增强。进入90年代,特别是1993年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市场机制对地区经济活动的作用范围逐步扩大,调节作用逐步增强。市场体系的发育,要素市场的开拓,大大增强了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削弱了地区经济的封闭性;企业制度改革逐步确立了企业作为经济主体的地位。这些都促使各级地方政府在地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更多地考虑社会需求,更多地使用间接调控手段,引导企业通过市场竞争确立比较优势,按比较优势选择产业和产品发展方向。
2、各地区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增大了经济结构的调整空间。 进入90年代,特别是1992年以后, 各地区都进入了新一轮高速增长阶段。1991—1995年经济增长速度超过12%的有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等13个省(区、市),不仅东部沿海省份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以前经济增速较慢的中部省份,如安徽、江西、河南、湖北等省份经济增速也进入全国前列。经济总量的扩张,必然要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各地区调整经济结构的空间增大,有条件在更大范围内选择结构调整方向。
3、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为各地区开辟了利用国外资源、资金、技术调整经济结构的新途径。沿海一些省市和内地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形成和发展了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产业、新产品,使产业结构有所改善。沿边一些省区在发展边境贸易的同时,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如东北图们江区域和云南澜沧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取得进展,推进了所在区域的工业化进程。
(二)90年代以来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了多方面有积极意义的变化
1、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取得进展,第二、 三次产业比重有较大提高。与1990年相比,1995年全国所有省份第一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都有下降,其中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西藏等11个省(区、市)下降了8个百分点以上。相应地,第二、三产业比重都有所提高,除西藏、贵州、海南、湖南、江西5省区外,其余各省份第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已超过70%,其中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辽宁、黑龙江和山西等省份,这一比重超过80%。近年来,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1995年与1990年相比,有20个省份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有所提高,其中北京、天津、上海、海南、陕西等省份上升了5个百分点以上。 由于第三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全国各省份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都有明显提高,其中北京、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甘肃等省份提高了8个百分点以上。
2、多数省份的第二产业中, 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比重有所提高。与1990年相比,1995年各地区工业内部结构都发生较大变动,东部地区采掘业和资金技术密集度较低的加工工业比重下降,而资金和技术密集度较高的加工工业比重上升,明显上升的行业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子、仪器仪表、黑色冶金、化纤、医药等,明显下降的行业有煤炭采选、石油天然气开采、食品制造、纺织、化工、电力等;中部地区基本表现出与东部地区相近的发展趋势,明显上升的有交通运输、黑色冶金、医药等,明显下降的行业有煤炭采选、石油天然气开采、食品制造、纺织、电力等;西部地区采掘业比例上升,而竞争力较弱的食品制造、饮料制造、医药等趋于下降,明显上升的行业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子、电气设备制造、煤炭采选、石油天然气开采、化工等,明显下降的行业有食品制造、饮料制造、医药、黑色冶金等。
3、各地区工业内部所有制结构变化较大, 非国有经济成分发展较快。1995年在各地区工业所有制结构中,东部地区除北京外,其他省份国有经济比重均低于45%,其中广东、浙江、福建、江苏等沿海省市仅为20%左右,而这些省市多是原来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新兴工业地区;中部地区除黑龙江、内蒙古、吉林在60%以上外,其余均在38—53%之间;而西部省份除四川外,国有经济比重仍在60%以上,其中青海、西藏和新疆高于70%。就外资企业和港澳台资企业的地区比例而言,东部地区占89.35%和91.97%,中部地区占7.48%和6.15%,西部地区仅占3.17%和1.94%,而且省际差异尤为明显,广东和上海的外资企业分别占到全国的20.72%和19.67%,广东的港澳台资企业占到全国的42.21%,而西北部份省区几乎是空白。
与1990年相比,各省份国有经济比重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下降约20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下降约16个百分点。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东部地区其他经济(主要是外资和港澳台资企业)比重上升约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城乡个体经济上升近10个百分点。一些地区非国有经济成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加大,譬如,天津和上海的外资企业已占到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的30%和27.3%,福建和广东两省工业总产值中分别有41.3%和24.5%是由港澳台资企业创造的;江苏、浙江和山东等省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较大,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省区则是城乡个体经济增长较快。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不仅表明当地经济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更重要的是表明一些地区在体制转轨和市场化进程方面取得进展。
4、各地区工业企业规模和技术结构都有一定程度的变化, 但是相互间差异较大。企业规模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企业组织形式以及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而且也影响到市场竞争能力。从各地区大中小型企业在全国所占的比重来看,密集和稀疏程度极为不同。大型工业企业数量和产值均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上海、辽宁老工业基地和广东、江苏和山东新兴工业省份,而近年来工业增长速度较快的浙江省没有大型企业。小型工业企业产值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山东、上海、四川五省市,占全国的42.76%。 大型企业工业产值平均规模最高的是上海(3889百万元/个),最低的是海南(1324百万元/个);中型企业平均规模最高的是江苏(776百万元/个),最低的是西藏(195百万元/个),小型企业平均规模最高的是江苏(88百万元/个),最低的是西藏(10百万元/个)。1995年与1990年相比,东、中、西三大地带均呈现出大型、小型企业比重小幅提升,中型企业比重略有下降的态势。一些地区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开发新产品,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5、一些工业行业和产品在完成数量扩张之后, 在地区上出现了生产的集中过程。在经历了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工业发展阶段后,一些工业行业特别是竞争比较充分的行业,原有的卖方市场逐步转变为买方市场,最终不得不在一些优势企业生产的名优产品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的情况下,形成了生产的集中过程。我们对19种主要工业产品进行了集中度分析,以产量居前4位的地区产量之和与行业的总产量之比(C4)计算集中度,由于产品的属性不同,集中度存在很大差异,C4在35.35%—93.27%之间,但是1995年与1990年相比, 多数产品地区的集中度都有明显提高,它们是手表、电风扇、缝纫机、自行车、电视机、彩电、电冰箱、洗衣机、化学纤维、布、生铁、平板玻璃、水泥、化肥、金属切削机床等15种产品,仅有钢、成品钢材、汽车、小型拖拉机等4 种产品的集中度有所降低。又如1995年,广东、四川、江苏、上海的彩电产量分别达763.92万台、309.13万台、148.35万台和111.77万台,分别占全国的37.1%、15.0%、12.2%和5.4%,合计接近70%; 广东省收音机产量占全国89.5%,照相机产量占82.0%,手表产量占79.9%,电风扇产量占61.7%,日用精铝制品占58.6%;浙江省的金属切削机床占产量占全国57.8%;全国缝纫机产量的64.4%集中在上海、广东。产品生产的地区集中度提高,主要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三)低水平重复建设带来的产业结构趋同是地区经济结构变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当前地区间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问题仍很严重, 加剧了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延缓了生产的集中过程。一些地区片面追求高速度、高产值,盲目上项目,铺摊子,重复投资,重复建设,使地区间结构趋同问题较为突出。从产业层次上看,工业领域的重复建设较为严重,第三产业领域虽有基础设施重复建设问题,但还不具有全局性,总体上大部分地区还存在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但工业领域,特别是价高利大的加工行业和产品,重复建设较为普遍,也最为严重。从产品层次上看,目前全国30个省(市、区)中,产品生产重叠较高的有: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以及纺织品、啤酒、卷烟、塑料、化肥、自行车、钢铁、摩托车、化学纤维等,主要集中在一般加工工业领域。从资产性质看,传统体制带来的国有经济部门化和地区化,使得国有经济的重复建设较其他所有制经济更为突出。
2、一些地区在产业发展上求全、求多、求大, 优势产业和产品不突出。我国各地区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但是受传统的自成体系、自求平衡的发展模式的影响,一些地区没有从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出发,确定产业、产品的发展方向,盲目地求全、求多、求大,优势产业和产品不突出。在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大多数省(市、区)都将汽车、电子、机械、石化等选为本地区的支柱产业,虽然在产品上可能各有侧重,但是重叠程度之大,也是投入能力和市场容量难以承受的。这有可能在更高层次上形成新一轮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造成生产力的更大浪费。目前确定的支柱产业,特别是汽车、石化等均属规模经济显著、附加值高的行业,但是我国的生产集中度较低,而且近年来呈下降的态势,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如:汽车,世界先进水平的企业年产量为100万辆,而我国最大的汽车厂年产量只有18万辆;炼油,世界平均生产规模为500多万吨,最大炼油厂年产3000 多万吨的,国内最大企业不到900万吨,平均规模仅为160多万吨;乙烯生产装置,世界最大规模90多万吨,平均规模30多万吨,而我国平均每套仅为21万吨。1996年全国新上大中型汽车项目52个,小型项目34个,仅江苏、安徽、山东三省就分别新上11个、10个和6个汽车项目。
3、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能力闲置, 使一些地区经济运行不畅。1996年,我国的一大批国有工业企业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生产过剩。例如,煤炭积压1亿吨, 手表积压1000 万块, 自行车积压2000万辆等等。据有关部门最保守的估计,1996年全国的工业产品积压金额,大约三、四千亿元。由于产品积压,企业的开工率必然大幅度下降。国际上一般公认,一个行业的开工率降到75%以下,就算是发生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而1996年,我国棉纺业、炼油业的开工率只有70%,普通机床、铜加工、烟酒等行业的开工率只有60%左右,家电行业(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和铝加工工业的开工率只有30—50%。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全国94种主要工业产品,有61种生产能力过剩,开工严重不足,其中有35种开工率不足50%。
二、调整和优化地区经济结构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既是地区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调整,也是地区间利益格局的调整。我们必须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全国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全局需要出发,按照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和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确定调整和优化地区经济结构目标和指导思想。
(一)调整和优化地区经济结构的目标
现阶段我国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是:继续推进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使之继续发挥拉动各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促进各地区通过市场竞争,确立和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抑制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鼓励各地区以资产为纽带,进行企业间的联合兼并和跨地区投资,建立和发展地区间合理的产业分工关系,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二)调整和优化地区经济结构的指导思想
1、从全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全局需要出发, 确立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与前一时期是不同的,80年代初期主要是扭转轻重工业比例失调问题,80年代中后期则是要消除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问题,新一轮全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比以前要复杂,既要对传统产业进行较大规模的改造,又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既要解决一些产业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又要促进生产的集中和规模经济的发展;既要解决国外产品挤占国内市场问题,又要着力提高我国优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就要求加强对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当前尤其要加强对各地区过剩生产能力的退出和生产集中过程的引导,加强对已经出现生产过剩的产业领域进入的限制,加强对规模经济要求高的竞争性产业发展的调控。同时各地方也要从全国经济发展全局需要出发,努力做到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产业发展方向的选择既要有利于发展本地经济,更要符合国家对本地区在全国产业分工定位的需要。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发挥市场机制在地区结构调整中的积极作用。调整和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和开拓市场的需要,确定发展哪些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经过多年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机制已经在不少行业和地区逐步形成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有利于通过竞争来选择各地区的优势产业和生产主体,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各地区优势产业的竞争能力,从而有利于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我们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又要注意克服其缺陷。
3、鼓励企业跨地区联合兼并, 增强企业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必然要突破一省一市的界限,跨地区投资和发展。要结合国有企业改革,通过跨地区、跨部门的投资、联合、兼并,组建企业集团,带动国有资产存量优化重组,逐步解决资产存量“大而全,小而全”问题。在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领域,要以现有骨干企业和国家重点项目为核心,有选择地注入资本金,重点扶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兼并和淘汰落后企业;在竞争性产业领域,要逐步使企业成为投资主体,并在国家产业政策约束下自主发展。
4、把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作为重要任务, 通过结构调整发展各具特色的地区经济。我国疆域辽阔,地区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不能按照同一结构模式来发展经济,都市区和地域广大的省区,沿海省份和内陆省份,资源省区和加工省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等都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比较优势,通过市场竞争确立优势产业和产业发展方向。就全国而言,要建立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但是各个地区不能搞全方位、全门类经济,不应追求自成体系,而应在优势资源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通过用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开发市场,不断扩大再生产,提高市场占有率,并通过优势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区经济。
5、将调整地区经济结构与缩小地区差距结合起来, 通过结构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地区差距扩大与结构趋同并存,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特征之一。一个时期里,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尤其是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扩大较为迅速,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而对地区结构趋同问题注意不够。事实上,差距扩大与结构趋同是相互关联的。从一定意义上讲,结构趋同是导致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欠发达地区不顾当地条件和优势,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中,只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只会加剧地区差距扩大。因此,我们要将调整和优化地区经济结构作为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统筹规划,帮助欠发达地区选择适合本地条件的发展重点和优势产业,国家再给予必要的支持,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6、增量调整和存量调整并举,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调整。 受现有体制的制约,对已经形成重复建设的资产存量进行调整,难度比较大。但对新增投入一定要严格把关,国家投入部分要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来执行,对国家不能直接掌握的社会资金投向,要积极引导,减少投资决策的盲目性。在目前每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2 万多亿元的情况下,不能低估增量调整的作用。要鼓励各地区从实际出发,选准投资目标,开辟各具特色的经济增长点。特别要注意研究潜在的市场消费热点,形成生产供给能力,填补未来可能出现的市场缺口。
三、调整和优化地区经济结构的主要对策
当前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地区结构不合理,重复建设严重,地区经济运行不畅。制定地区结构调整政策必须从现存的问题入手,采取多方面措施综合治理。
(一)在已有布局基础上,促进产业发展和产品生产的地区集中进程
要根据各类产业的技术经济要求和对资源市场条件的需要,鼓励规模经济要求高的产业进一步向优势地区和优势企业集中。就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等支柱产业而言,除建筑业属于遍在性产业,各地都要发展以外,其余产业对规模经济的要求都较高,要按照基地化生产和建立产业经济区的思路,集中布点,搞规模经济。汽车工业应选择若干生产和技术条件好的大中城市重点扶持和发展,在2010年前后,形成3—4家年产规模在百万辆以上,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机械、电子工业要依托现有主要生产企业,发展大型生产基地;石化工业主要是改造扩大现有布点的生产能力,形成大型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工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要重点发展一批有全国意义的重点产业区。
(二)促进东西联合,鼓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
由于历史的原因,东部沿海地区轻纺工业过于集中,加工地远离原料产地,劳动力、土地价格升高后,企业已难以消化,成本上升,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势在必行。这既能促进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并为东部沿海地区结构升级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又能有效克服地区结构的雷同。国家要继续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继续促进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产业和产品。要继续抓好农业部的乡镇企业“东西合作工程”,轻工总会的“携手工程”,纺织总会的“东锭西移”,同时研究其他行业,特别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和产品向中西部的转移问题。
(三)加大中心城市结构调整力度,带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
我国现有城市数量640个,1995年全部城市国民生产总值52167.8万元,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89.54%,其中市区部分占67.78%,全部城市工业产值78831.8万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85.79%,其中市区部分占68.04%。在这些城市中,100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32个,其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城市的比重都接近1/3。可见,只要将全国城市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抓好了,就能带动全国的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加强中心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一是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中心城市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发展有特色、有优势的第二产业,转移成本高、污染严重,不适合中心城市功能的某些产业,发展多种形式的第三产业;二是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培育和发展各类市场,促进区域市场的发育和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三是要发展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经济区和城镇体系,使之成为我国先进工业和高科技产业的主要载体,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的主要载体。
(四)在发展新兴工业区的同时,加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开采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工业化发展时期,新兴产业的兴起往往伴随着一些新工业区的形成和传统产业、老工业区的衰退,使结构性矛盾在老工业基地、资源开采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我们要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新兴工业区优先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开采区的改造和结构调整问题。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开采区是国有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从目前国有企业的情况看,80%以上的亏损额集中在煤炭、纺织、森工、军工、机械等部门,大部分下岗人员也集中在这些行业。而这些行业主要集中在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开采区。这些地区只有加快结构调整和优化,搞好国有资产重组,加快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分流富余人员,才能摆脱困境。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地区的结构调整对全国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有全局意义。
(五)完善国家产业政策,研究制定全国重点行业生产力布局纲要
要进一步完善国家产业政策,过时的政策要调整,尚没有涉及的要尽快增加,要尽快制定各行业合理经济规模标准,根据适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在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行业形成必要的企业进入壁垒。当前,要特别重视研究制定重点行业生产力布局规划,引导各地区按照发展各具特色的地区经济的要求,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形成特色经济。选择若干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由国家投资主管部门向各省(市、区)公开招标,通过公平竞争落实项目布点。
(六)加强区域经济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促进结构调整中的地区协调
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劣势产业的退出和优势产业的发展往往要突破行政区划界限,从更大范围来考虑。加强区域经济规划工作,促进各地区联合发展优势产业,共同研究和解决结构调整问题,有利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地区间协调,避免出现新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在新的形势下,原有区域经济规划,内容上必须有新的拓展,要以结构调整为中心研究制定规划,并加强实施力度。
(七)切实把好各个地区新建项目的审批关,加强和改善投资的计划管理
新开工项目的审批,要严格把关,凡属全国生产能力过剩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一律不再批准。对那些由于生产不配套、市场发生变化、工艺落后等原因不能正常投产的项目,要逐个研究解决办法,分别处理。对那些规模不经济、技术落后,投产后必然出现亏损的在建项目,要坚决停下来。改变单纯按照项目投资限额划分审批权限的办法,依据行业性质,重新划分投资项目审批权限。加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信息发布工作,引导投资行为,减少投资决策的盲目性。
标签: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江苏经济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建设投资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