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析论文_黄丽珍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析论文_黄丽珍

广西省崇左市龙州县龙州镇城西小学 532400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生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能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为主,进而使学生能真正的将英语看成是一门语言来运用,而不是单纯的将英语看出是学习的科目。但是在当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多种的问题,需要广大的英语教学工作者结合教学实际,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出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

前言: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的学习兴趣为根本的起点,充分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全面发展,并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重视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以使学生能从英语的角度养成语言表达的习惯,做到汉语与英语之间的正确切换。

一、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英语学习缺少兴趣

小学生正常接触英语的时间是在小学三年级,而因为汉语拼音的先入为主,导致学生容易将二者进行混淆。而在教师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只是重视学生的英语学习,当学生出现基本的语法错误时,经常把学生的错误归咎为学生不认真地听课所致,并不对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化解,以致于学生的英语学习一直处于混乱的状态,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教师不重视对学生的英语思维的培养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通过学习《英语课程标准》中得知,我国的英语教育只是重视学生的知识的学习和灌输,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和英语思维的培养并不关注。而且有些教师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大量的英语知识,必然会形成正确的英语思维逻辑[1]。但在现实中却发现学生因为缺乏教师有效的学习引导,常常出现“中国英语”的表达方式令人发笑。但这其实是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学生无法从英语的课堂中理解正确的英文表达方法所导致的。

(三)教师的教学手段缺乏创新

英语本该是自由表达、充满创新与活力的课堂,但是由于受我国应试教育所提倡的整齐划一的影响。我国的英语教师大多都以学生的英语成绩为主,不重视学生的个性表达。因此,常常可以看到学生在教师乏味、缺乏创新的课堂中,学生会圈定在一定的学习框架之内,无法将自己的才能和欲望向外表达,以致于学生在多年以后忘记了自己所具备的某些才能,而变得碌碌无为。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生活与英语相结合,激发学生的英语兴趣

英语与生活的结合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开始。英语是一门通用的国际语言,尽管学生在生活中使用英语的机会并不多,但英语却可以随处可见,比如公交地铁的语音提示、商场绚丽的英语广告牌以及学生喜欢的英语动画片,都是生活中常见的英语例子。教师可以利用生活的这些英语的片段引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2]。比如动画片《海绵宝宝》中,海绵宝宝是一位餐厅服务生,教师就可以选取一段关于海绵宝宝在餐厅当服务生的片段向学生们播放,这个片段不仅能成功的吸引到学生们的眼球,还能引发学生的模仿。教师可以让几名名学生上台模仿这个片段中海绵宝宝的语气和动作,引起课堂哄笑。然后让学生评出模仿声音最像的同学,并对这个同学进行奖励。教师也可以借这个机会让班里的同学去收集自己所能接触到的英语片段,在英语课前五分钟时每天有一位同学能上台模仿,这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养成练习口语的习惯,更是给学生展示英语的舞台,让学生能对自己的英语充满自信。

(二)创造有趣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英语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情景教学。所谓英语的情境教学就是模拟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学生能在这个环境中自由的用自己的英语去解决情境中会出现的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非常重要,是英语有效教学必备的一种教学手段[3]。但其实,在有趣的英语情景中教师只需充当一名情境的建造者,而具体的设计者的工作教师可以大胆的交给学生来完成。例如,在学习外研社六年级英语上册的Module7 Unit2 Pandas love bamboo中教师可以将情境设置为带领学生参观熊猫馆,并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不同的熊猫状态,然后可以要求学生选取某个熊猫的动态,并自由的进行组合完成模拟参观熊猫馆的对话,如果有些学生认为这样的对话有困难,教师可以某幅图的熊猫状态进行分析,然后让他们所要表达的对话内容用汉语写出来,并把它转化为英语的对话,从而减少学生无话可说的情况。在这种语言的转换中,学生会渐渐掌握了英语表达的基本思路,从而减少了汉语的辅助,对于学生自如的进行英语交流十分有效。

(三)构建新型英语小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毕竟接触到的英语比较少,想让他们快速的掌握英语实则不易。而合作的形式是近几年英语课堂中比较推崇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堂或课下自由的进行组合。这不但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体的作用,自由的将自己的个性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增强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还可以在课下进行英语的学习交流,和小组的成员一定探讨学习英语的具体方法,并且设定英语学习的目标,激励小组成员一起实现。这些对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十分重要。

只靠小组的英语合作还不足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设计和配合也能重要。教师需要将本班学生的英语合作形式进行划分,不单单是让英语程度好的学生与英语程度差的相结合,更重要的是以优秀学生的精神品质去积累其他学生重视英语的学习。此外,合作不一定是在固定的学生之间,因为学习英语毕竟是想与更多的人取得交流,教师可以让学生轮流与不同的同学进行学习和交流,从中不断地汲取其他学生的优点,培养学生敢于用英语和其他人对话的能力,还能使学生每一次的英语练习都保持新鲜感。

结语:总而言之,英语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有赖于教师有效的课堂设计,教师需要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出发,将英语与学生的生活拉近,其次就是在有趣的课堂情境中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最后便是在小组的合作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从而使得英语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韩春昕.引导体验,丰富感知——浅谈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2017(51):219.

[2]李冯璐.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探究——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J].现代商贸工业,2018(21):179.

[3]郑野.新课标背景下关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03):239-240.

论文作者:黄丽珍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  ;  ;  ;  ;  ;  ;  ;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析论文_黄丽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