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山西晋中 030600)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应急对策。方法:通过对急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及报告,对其暴露的过程、暴露物品以及处理和追踪等进行分析。结果:所有职业暴露者均做妥善的处理,暂未发现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传播性疾病。结论:加强对护理职业暴露的知识培训,增强护理的个人防护意识,是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关键。
【关键词】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防护;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3-0001-02
职业安全防护近年来已成为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护理人员常常暴露于各种职业危害中。大量的研究表明:护士是发生针刺伤、感染及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急诊护士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工作紧张繁忙,在病人第一时刻到达医院时即投入对病人的抢救,容易忽视对自己的保护,或者护士自身对此认识不足,管理层也缺乏对此类知识进行相关培训,致使急诊护士完全暴露于危害因素下成为高危职业暴露群体。现综述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特点及防护对策的研究进展。
1.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的种类和特征
1.1 感染性危害
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辅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1.2 损伤性危害
A、医院针头缝合针。B、各类医用类期;手术刀、备皮刀。C、玻璃安瓿。我国报道锐器伤率高于发达国家,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作匆忙、粗心、操作不规范、操作时未按标准预防有关。急诊护士由于工作节奏紧张,工作量大,操作时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如用手直接处理扩创用物、针筒使用后随意摆放等,如果刺伤应用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出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局部挤压。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24h内注射乙型肝炎高效价免疫球蛋白,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按0、1月、6月间隔)被艾滋病人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1.3 化学性危害
急诊科日常消毒常用含氯消毒剂、乙醇、环氧乙烷、碘等消毒剂,对人体的皮肤、黏膜、呼吸道均产生一定的刺激性,对护士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危险。抗病毒药物、抗生素等,其配制过程中溢出的药液和粉末对护士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
1.4 物理性危害
急诊病人往往为突发意外,尤其是创伤病人。没有家属陪伴下急诊科给予绿色通道,各项辅助检查需急诊护士陪检,遇到急危重病人,护士首当其冲作为第一责任人陪同在旁,经常接触电离辐射.另外,紫外线对人体也会造成一定的损伤。
1.5 社会心理危害
急诊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抢救的第一线。病人病情往往来势凶猛,家属常有急躁、暴怒情绪,对医疗护理的要求较高,护士为接诊第一人,直面病人及其家属,一旦病人救治无果或希望渺茫,家属会责怪医生救治不力,会将其对医生的不满情绪发泄到护士身上,醉酒后,甚至辱骂、动手殴打护士。严重者,护士长期在高压状态下,会产生对所处工作环境的恐惧心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防护对策
2.1 提高职业防护意识,降低职业暴露及暴露后感染率
2.1.1加强自身保护,提高职业防护意识,采用标准化防护后,医务人员的血液暴露率明显降低。接触病人必须带好口罩、乳胶手套、防护眼镜,尤其在接触有高度传染性的病人时要带双层乳胶手套。勿用手直接接触病人的伤口。洗胃时最好带较厚的棉质口罩,带上围裙、手套,必要时带上护目镜。采血时尽量使用带负压的真空抽吸试管,避免护士二次污染。护士应注意手部皮肤的完整性,特别是自身有伤口者,要做好伤口的清创处理工作,注意伤口保护、佩戴乳胶手套进行工作,防止细菌侵入。管理层对护士要经常强调洗手和戴手套的作用,保证护士在急危重病人抢救时能沉着应对,有条不紊,避免遭受外源性的污染。损伤性污物,如针头、锐器使用后应及时放入专用容器盒内,密闭存放,禁止双手回套针帽。接触刺激性较强的含氯消毒剂,尤其是在更换或测试消毒液时,应带好口罩、手套,避免直接用手取放。消毒液应加盖,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减少对呼吸道黏膜的损伤。
2.1.2发生意外和事故的紧急措施暴露后的预防 医院应制定职业危害暴露处理流程,设立意外伤害或损伤登记报告制度,建立意外损伤个人档案以便查询或随访。发生锐器伤后立即挤出受伤处的血液,用流动水冲洗,然后用0.5%的碘伏溶液消毒后包扎。伤后及时向医院院内感染办公室专管人员汇报并填写报表,对污染的情况进行评估,受伤害者及时进行健康体检和医学观察,或根据情况安排适当休息。如对病人及伤者进行有关化验项目的检查,并对化验结果进行跟踪,定期随访。若化验结果显示阳性应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如接种疫苗、高效价免疫球蛋白等。
2.2 加强职业暴露培训,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
针对急救科的工作特点,进行相关的培训,注意操作规程。接触每个病人前后都要洗手或用快速消毒剂擦拭,认真按照六步法的要求洗手,使用手套的护士在接触病人后应将手套弃去并洗手,防止护患交叉感染。清创手术后术者应自己清理用物,以免他人在清理时受伤。术中不可将针尖或刀片等锐利器械面向他人,手术刀片不可用手直接装卸,而应采用持针钳,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等锐器刺伤或划伤,使用后应当安全处置,以防发生刺伤导致感染。医护人员应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已被需要时使用。
2.3 增强法律意识,提供法律及组织援助
①完善疫苗接种制度,根据某种感染的危害程度和发生感染的频率进行预防接种,尽量在医护人员工作之前进行免疫接种,取得医院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免费为急诊护士进行各种疫苗的注射,如乙型肝炎疫苗、流感疫苗等。②与“110”携手,设立急诊报警预警系统,一旦有暴力事件发生,立即启动无线呼救系统,阻止暴力发生,确保急诊工作场所医护人员和财产物品的安全,保障急诊护理工作有序进行。
2.4 加强心理辅导,提升心理应急能力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的压力,易产生心理障碍,要加强心理辅导教育,提升护士自我管理情绪的能力。管理层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业余时间组织娱乐活动,可增强科室凝聚力并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工作关系,减轻护士工作与心理的压力。关心护士个人生活,及时解决护士实际困难,使她们身心愉快的为病人服务。提升护士心理素质,对有负面情绪者应采取措施,鼓励宣泄、倾诉等方法减轻心理压力,营造积极、健康、愉快的身心环境。
3.小结
当前,医务人员受到的职业性暴露及损伤已越来越受到人们及管理层的重视,人们也采取了多项防护措施来积极应对。目前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医患矛盾加剧、医护人员自身保护意志薄弱、国内对职业性暴露及损伤的前瞻性研究不够等。护理人员职业性暴露及损伤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重点在于强化护理职业防护知识与技能,规范操作,改善工作条件,将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高国贞,刘桂卿.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情况调查.现代护理,2006,12(12):18.
[2] 戎敏之.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的研究现状.现代护理,2007,13(25):24282430.
[3] 姜红,胡兰,王晓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及防护.中国医院管理,2006,26(7):5356.
[4] 尹爱华.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当代护士,2005(2):29.
论文作者:周文世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护士论文; 职业论文; 病人论文; 急诊论文; 损伤论文; 防护论文; 工作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