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栖霞市庄园中学 265300
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课前导入,导入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开启创新思维的第一步。巧妙的导入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师生双方融入轻松而又愉快的氛围中。找准课文的切入点,就有了语文教学的良好开端,随之整个教学过程便环环相扣、紧紧衔接。反之,教学的实效性也将会受到极大影响。以下是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所总结出的几种导入方式。
一、温故知新导入法
大教育家孔子云:“温故而知新。”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教学导入方法,即以复习学过的知识为基础,将其发展、深化,从而引出新的教学内容。
如:在教学《醉翁亭记》这一课时,以《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首诗入手,接着简介滁州城的旅游景点,然后顺理成章引入新课。以旧知识导入新课,会消除或减弱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便于学生将新知识纳入他们原有的认知体系,降低新知识的难度。以旧知做铺垫过渡到新知,能够使学生“启”而能“发”,激起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二、课前预习导入法
语文教师的法宝就是课前预习,课前预习一直是中国教学的一种优良传统,预习可以让学生事先了解课堂所要讲的知识点和内容,这样学生便可更快地进入到角色中。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最好先设置几个问题,然后再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在教学《满井游记》这一课时,教师可提前给学生布置课前作业和导学,作为学生的预习方向。
1.收集袁宏道的有关资料,了解袁宏道。
2.题目解说:满井是北京郊外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名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它之所以吸引众多游客,主要在于有这样一口非同寻常的古井,“井高于地,泉高于井,四时不落”。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4.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通过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预习情况引入本节内容,巧妙导入新课。首先分为三个环节检查预习:
(1)你了解作者了吗?
(2)你会读课文的生字词了吗?
(3)考考你对字词的理解、对句子的翻译。这样一种先学后教的模式会对课堂教学效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趣味漫画导入法
学生都喜欢看漫画,用趣味漫画激趣导入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导课形式。如:在教学《喂——出来》这一课时,就直接在多媒体上显示三幅漫画:
第一幅:一个无底洞旁围着许多人。
第二幅:有许多垃圾车开来。
第三幅:工人头顶上飞来一块石头。
接着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推测漫画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为了防止学生在看到这几幅漫画后潜意识地会答出和本文相符的内容,因为每个学生都想说出正确答案,预习的同学往往受到了一定的思维限制,所以在看漫画时教师务必让学生说出与本文不相符的其他故事,来作为发散思维训练,学生饶有兴趣地思考,踊跃发言,最后教师提问: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推测这个故事呢?这样就轻松进入了新课。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也可以用幽默的漫画故事作为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这样的导入可以活跃学生思维,轻松愉快地投入课堂学习之中。
四、开心故事导入法
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语文教师可结合课文实际,从故事、趣闻、逸事、寓言、典故等方面导入。综合性学习课《让世界充满爱》的导入:在地狱中众人围着大桌吃饭,他们手上都拿着长长的筷子,用这样的筷子夹到的食物无法放到自己的嘴里,于是人人挨饿,个个愁眉苦脸。可是在天堂之中,众人也围着大桌子吃饭,他们手里的筷子也同样的很长很长,但是他们夹着食物就放进对方的嘴里,于是人人饱食、个个开心,这就是天堂与地狱的区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只有在充满爱心、富有同情心的互帮互助中,才能生活得更幸福,我们的世界也才会更加美好。教师要从故事本身引导分析出新意,不能局限于故事本身,不能把课堂导入变成故事会。
五、快乐儿歌导入法
儿歌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这也是我们教学中最常见的导入方式。它通过教师提供的一些与新课内容相关的儿歌导入新课,通俗易懂,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端午的鸭蛋》这一课时,就引用了这样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学生一下子就明确了新课的主题,也了解了端午的一些习俗,这何乐而不为呢?
六、生活情境导入法
生活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被学生接受。生活导入法是在课前将与本课教学相关的内容以贴近生活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师生借助这些材料所提供的情景进行自由交谈、操练和表演。生活导入法常以看“图”说话的形式出现,可以快速、高效地切入新课主题。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因此,积极地思考、巧妙的设置、大胆的尝试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完成高效的中学语文教学任务。使有感情、热情、激情的氛围充溢整个课堂。
论文作者:李艳丽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7月总第27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1
标签:学生论文; 新课论文; 课文论文; 课前论文; 这一论文; 内容论文; 教师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7月总第27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