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未来取向与学习投入关系研究综述
宋均婷
(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固原 756000)
摘要 :青少年面临未来抉择和学习负担双重压力,关于未来取向和学习投入研究一直是心理研究的重点内容,该文通过深入分析未来取向和学习投入的相关概念、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及其两者关系,提出研究不足,为进一步研究青少年未来取向与学习投入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青少年;未来取向;学习投入;研究综述
近些年关于青少年阶段的课题研究方兴未艾,这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课题就是规划未来和成就学业之间的关系研究。从指导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角度出发,研究未来取向和学业投入的关系意义重大。
2018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同比增长6.8%,延续了稳定增长的态势。在出口较快增长的带动下,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消费则继续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在供给一侧,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也稳定在6.6%—6.9%之间,与实际GDP增速的走势基本一致。中国经济表现出相当的韧性。
1 未来取向研究现状
1.1 未来取向的概念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以目标为指向的行为就表现出了人类“未来取向”的天性。Gjesme 把未来取向定义为卷入未来的程度,芬兰心理学家Nurmi认为未来取向是指个体对于未来的设想和规划,是一个由复杂的,多阶段组成的过程。国内心理学家主要以黄希庭研究最为权威。他认为未来时间洞察力是个体对于未来时间的认知、体验和行动倾向的一种人格特质。综合各家观点,可以看出未来取向是个体对于未来的思考和规划过程,时间洞察力也可以作为未来取向的一个方面。
1.2 未来取向的相关研究
我国对未来取向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研究重点。
仙草中含有熊果酸、齐墩果酸等多种三萜类化合物[26]。熊果酸、齐墩果酸都是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为同分异构体,仅在E环上的一个甲基的位置不同[27]。
1.2.2 关于青少年未来取向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随着心理学对学习投入更深层次研究,逐步由现状描述进入到影响因素的研究:吕良成、程莹、薛居净、彭贤对大学生研究发现,大学生感恩与学习投入都存在显著正相关,感恩对大学生学习投入具有预测作用;石雷山、陈英敏、侯秀、高峰强对初中生进行调查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就越多,学业自我效能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习投入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家庭收入可以显著预测学习投入; 李艳玲、高昌红研究发现初中生感恩与其学习投入有显著相关,对投入有预测作用;贾晓萍、马书采对农村初中生研究发现,时间管理倾向对学习投入具有较强的正向预测作用,农村初中生的时间管理倾向越好,相应地学习投入水平也越好。
黄希庭、刘霞、毕翠华[1]编制了《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在山东、重庆两地抽样412 人进行初测,对预测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最终形成31 个题目问卷。张文新将芬兰著名心理学家Jari-Erik Nurmi 的《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引进中国,结合中国的文化背景进行了修订。
为满足仿真训练的功能需求,嵌入式仿真训练系统在充分考虑作战人员、作战装备和作战环境仿真实现方法的同时,还需根据作战训练的一般过程和需求,具备相应的仿真训练支撑环境以保证仿真训练的顺利组织与实施,具体组成如图3所示。
陈有国对大学生未来取向、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对学习投入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未来取向的预测作用更加明显;周方研究发现,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对显示未来取向、专业认同学习投入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未来时间洞察力对成就目标定向,以及成就目标定向对学习投入都有显著预测作用。
1.2.3 关于未来取向的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
三年来,全省“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取得显著成效,一批爱国爱教、知法守法、团结和谐、活动有序、教风端正、管理规范、安全整洁、服务社会的“和谐寺观教堂”涌现出来。
甘怡群为研究基于未来取向应对干预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提出未来取向应对的双阶段序列模型及时间透视机制,分别以大学生就业和大学生入学适应两种情境为研究背景,构建和验证了未来取向应对的双阶段序列模型,同时以时间折扣模型的任务范式和威胁性、中性的阈下面孔作请徐启东探讨和验证了未来取向应对不同阶段的时间透视机制。
2 学习投入研究现状
2.1 学习投入的概念
学习投入最早是Schaufeli 提出,他认为学习投入是学生以积极心理为驱动力,在学习中投入热情,积极领会学习的价值。Finn 指出学习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行为投入,如尊重规则和符合班级规范。Epstein&Mcpartland 强调的是对学习或者与学习相关活动的积极情感和高度卷入。我国研究者也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一些观点来界定。苏红将学习投入界定为学生统合时间、精力等各方面资源,用于提高学习效率的过程。何旭明认为学习投入表现为学生以积极的情绪,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综合国内外研究可以发现,大多数研究是从行为投入、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3 个单一的方面来界定,目前还没有一个综合3 方面权威的定义。
2.2 学习投入的相关研究
国外比较权威的学习投入量表是Schaufeli 编制的学习投入量表(UWES-S),该量表分为活力、奉献及专注3 个层面。国内主要是李西营对Schaufeli 的《学习投入量表》(UWES-S)进行了修订,并将其命名为《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研究表明:《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分为动机、精力和专注3 个维度,问卷的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较好。
2.2.1 关于学习投入量表的修订、编制
2.2.2 关于学习投入的状况研究
2.2.3 关于学习投入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她没有察觉我的情绪,低着头、弓着腰,一下一下艰难地拖着。妈妈身体一直不太好,每天拎着水桶和拖布爬上爬下,只为了一千五百块的工资。她时常抱怨腰酸腿痛,我从未当回事,只说她那是缺钙应该多补钙,但从未去药店为她买过一次。而男友小健哪怕只是伤风感冒,我都恨不得把天下最好的感冒药双手呈到他面前。
很多研究者首先着眼于学习投入现状的研究:张信勇、卞小华、徐光兴对408 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一般,女大学生投入要高于男大学生,大一学生的投入水平最高,大四学生最低,文科学生的总投入水平显著高于理工科学生;黄建红、易小芳对998 名小学生的学习投入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学习投入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女生学习投入显著高于男生,城市小学生学习投入显著高于农村小学生。这些研究涵盖中小学生、大学生群体,总体上给下一步深入研究学习投入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素材。
1.2.1 关于未来取向量表的修订、编制
3 未来取向与学习投入关系研究现状
3.1 单纯两要素关系研究
叶颖瑜对大学生研究发现未来取向与学习投入有显著相关,且对学习投入有预测能力;张弘研究发现,大学生未来取向的未来认知和未来意志对学习投入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未来取向的预测作用要高于专业认同;杨佳对高职生研究发现,未来取向与学业投入呈正相关,未来取向在问题行为和学业投入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3.2 探讨其他要素的中介作用
张超[2]关于蒙古族和汉族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跨文化研究中表明:蒙汉青少年在未来取向上没有明显差异,蒙汉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受其价值观、父母教养方式和自尊的影响;刘震[3]对未来取向和父母教养方式关系进行的研究发现父母对青少年的接纳、惩罚行为能正向预测青少年对未来的探索、投入,权威型的父母教养方式下青少年对未来有更好的规划和更积极的评价;何丽明[4]对广州大学生调查发现大学生未来取向3 个要素均在专业、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人格、自我概念对未来取向具有预测作用;冯琳琳[5]对英语双学位和非英语双学位大学生两个群体的未来取向方面差异进行了研究,从结果看两类人群对个人教育和职业都积极乐观,没有明显差异,但英语双学位大学生比非英语双学位大学生有较低的职业投入。
4 研究存在的问题
从以往研究来看,未来取向和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还处在发展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研究还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4.1 群体针对性不高,缺乏实践研究
该文认为未来取向和学习投入研究应集中在中学生、大学生群体,因为他们面临未来规划和学习投入两大课题。目前来看明确关于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免费师范生等特殊学生群体,在学生方面存在的学习问题是否跟未来取向有关,鲜有学者从心理学角度关注这些群体在培养阶段的心理行为与学习状况。
4.2 研究方法单一,作用机制较少
目前未来取向和学习投入研究往往讨论简单相关的问题比较多,到底未来取向怎样影响学习投入,有没有中介因素起作用,怎样发挥作用等问题研究较少,整个作用机制研究不够。
5 建议与对策
5.1 加强对特定青少年群体的研究
从“未来取向”这一心理维度入手,探讨某一特殊青少年群体未来取向和学习投入的关系,如果未来取向对学习投入有影响,则说明培养这一群体的未来取向是提高专业学生学习投入程度的有效途径,从心理学角度对特定青少年群体的培养提供理论基础及科学依据,积极情感及意志行动的教育,能够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提供方法,同时为高校做好特定青少年群体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工作提供事实参照并提出实际的指导意见,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5.2 多种研究方法结合,深入研究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目前未来取向与学习投入关系研究相对简单,可通过数据分析和结构式访谈等多种方式,量化研究与质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多维度探讨人格、自我效能、意志行为等中介心理因素系统在未来取向和学习投入之间所起的作用,以期能够为提高青少年群体的学习投入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下面进一步研究投资者情绪与股票价格在时间上的先导-滞后关系,故有必要对上述两个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故本文构建滞后2期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9。
参考文献
[1]刘霞,黄希庭,毕翠华.青少年未来取向的理论构想[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6):7-12.
[2]张超.蒙汉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跨文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刘震.青少年未来取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4]何丽明.大学生未来取向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2.
[5]冯琳琳.英语双学位大学生未来取向的特点[J].社会心理科学,2013,28(6):21-24.
Over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olescent Future Orientation and Learning Engagement
SONG Junting
(Ningxia Normal University,Guyuan Ningxia,756000,China)
Abstract :Teenagers are facing with the dual pressure of future choice and learning burden.The research on future orientation and learning investment has always been the key content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of relevant concepts,research status,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ture orientation and learning investment,this paper proposes the research deficiencies,providing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adolescent future orientation and learning investment.
Key words :Teenager; Future orientation; Learning involvement; Research review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206(2019)11(b)-0154-02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宁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NGY2018-126)。
作者简介 :宋均婷(1986-),女,山东费县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