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卧牛山保温防水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土木工程施工中采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完美结合,对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施工章程,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水平,对工程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以此来保障土木工程的建筑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 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特点
在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恰当地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该技术手段的应用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水平,其施工应用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施工强度较高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施工强度,这种施工强度在当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随着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要求的提升,土木工程必须要体现出较强的可靠性效果,而混凝土材料的恰当运用就能够表现出这种强度方面的优势,进而也就能够有助于提升土木工程项目的应用效果。
1.2 操作便捷
从混凝土施工技术手段在土木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实际操作过程来看,其操作的便捷性是极为突出的,在实施操作中不存在较为复杂的流程,仅仅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混凝土材料的配置、浇筑以及养护即可,并且混凝土施工技术手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容易成型特点,如此,其施工时间相对而言也是比较短的,进而也就能够有效提升整个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的进度,有效提升施工效率。
1.3 可连续作业
混凝土施工技术手段在土木工程项目中的实际应用还表现出了一定的可连续操作特点,混凝土材料的浇筑完全可以在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中根据实际状况进行不间断操作,并且这种不间断同样也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一个基本要求。这种可连续作业的特点同样也有利于提升施工效率,缩短施工时间。
1.4 对材料依赖性较大
混凝土施工技术手段的应用主要就是充分借助于混凝土材料进行配置、浇筑以及养护,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效果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施工水平,该施工对于混凝土材料的依赖性是比较大的,这也就要求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于施工材料的关注,不断提升其应用价值和可靠性。
2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2.1 混凝土的配制
混凝土的制备需要将水泥、砂、石及矿物质进行掺和,并且还需要水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搅拌。对于这个比例我们应当进行慎重的考虑,其首先要与整个工程混凝土的技术指标和施工要求相符,并且我们还需要对这种配置进行实验和适配等各类程序,配料要求选择两种尺寸的粗集料,根据不同材料做好各种配合比,每种至少做抗压、抗折试块各三组,每组三块,分别经过3d、28d龄期试压。在取得强度资料后应加以比较,选用其中级配优良、水泥最省、强度符合要求的配合比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我们绝对不能采用经验配制而是应当按照实际情况以科学的方式进行精确的配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出现砂、石的实际含水量与配合比存在差异,也应该在混凝土搅拌前测定用量,以达到最佳配合比。
2.2 混凝土的搅拌
配置完成,比例妥当后,就要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混合搅拌。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几个问题。第一,要一次性将原材料全部投放,避免造成材料的流失浪费,且一定要根据实验所得出的数据和投放顺序进行投放,严格按照工程师的指令行事。第二,选择合适的搅拌机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搅拌,要根据工程所需的混凝土量选择规格合适的搅拌机和搅拌斗。如果搅拌斗选择过大,则会浪费生产成本,杀鸡用牛刀;如果选择搅拌斗过小,则需要进行多次搅拌,这样必定导致混凝土无法充分混合,粘合力下降且会有块状颗粒产生,不利于工程的稳固性。第三,和第二个问题是同一个道理,二中说,若搅拌斗选择过小则会导致混凝土混合不均匀,出现颗粒状物质。可即使选择了合适的搅拌斗,如果一次投放的混凝土原材料较多,对比之下,依然是搅拌斗选择的规格较小,仍然会产生混合不充分,产生颗粒状物质的结果。第四,在每一次搅拌前,一定要保证搅拌斗内的混凝土全部清除出来,否则会造成砂浆流失问题。
2.3 混凝土的运输
在通常情况下所谓的混凝土运输主要有地面运输、垂直运输和楼地面运输三种不同的情况。我们在对混凝土进行运输时应当对一下几个方面进行重视,首先应尽量最少的运送次数的运输时间,避免产生分离、砂浆流动等现象。其次,在运送过程中要保持混凝土的均质性,确保混凝土的品质。并且要安排专职维护人员对搅拌设备和运输设备进行检查和修理工作。
2.4 混凝土的浇筑
浇筑作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重要的技术,其作业情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做好浇筑工作。在正式开始混凝土浇筑前,企业需要对建筑工程所搭建的钢筋与模版开展检查,比如查看模版是否按照规范制作安装,通过检查钢筋结构的情况确定混凝土浇筑高度及方法等。根据钢筋情况确定混凝土浇筑高度及方法后,应据此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振捣设备。比如,采取分层分块混凝土浇筑方法时,企业在确定后每层浇筑高度后可采取插入式或平板式振捣器,其中前者作用长度应为自身的1.25倍,而后者则需确保其分层厚度小于200mm。在混凝土浇筑作业中,需确保其连续性。
2.5 混凝土的振捣技术
混凝土的振捣技术是混凝土在进行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振捣环节进行时要保证振捣的持续性,不可耽搁较长的时间,目前我国的混凝土振捣过程通常采用机械进行振捣。另外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要注意时间与振捣深度的控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振捣,确保振捣后的混凝土符合施工条件,以保证建筑物的工程质量。另外,为保证施工表面的整洁度,通常应用挂杠对其表面进行刮平,保证施工的外观效果。
2.6 混凝土施工中裂缝处理技术
在混凝土道路施工中用宽幅度的摊铺机进行操作时摊铺过程可以有效地减少纵向接缝可却无法逃脱产生横向接缝颇率是每天至少出现一条无法控制的混凝土作业缝。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来处理混凝土施工缝否则会影响混凝土的整体强度。还有接缝处必须得压实如果缺乏力度与结合强度就很容易出现裂缝,导致出现严重的松散问题。因此横向接缝通常采用平接缝的处理办法即当最后一车搅拌料倒入到摊铺机的料斗前摊铺机的操作者要观察螺旋输送器中和熨平板的前部搅拌料的堆积量,从而摊铺一个与路中线相垂直的整齐断面若是这个断面仍然不平整时何以采取人工修正。接着进行挖槽,通过横向进行钢板埋入等方式减少混凝土在碾压时的推移量。
2.7 混凝土后期养护施工技术
混凝土的浇筑后的养护工作十分重要,如养护不当就容易产生裂纹,给施工的质量带来影响。导致裂缝的原因主要是温度梯度,这就需要我们在施工时做好保温措施。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全力减少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温度差。还有就是将混凝土放一个温度可以控制的地方,要始终保持稳定的温度内,且在施工时要避免已经浇筑完的与刚刚浇筑的混凝土发生变化,出现新旧不融合的现象。
结束语
总而言之,混凝土施工是土术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影响着整体工程的质量、安全和使用寿命,因此在施工开始前必须对混凝土施工的每个步骤进行合理安排,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施工方案,加强后期保养.切实落实施工管理和控制措施,保证工程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苏园园.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视界,2016,06:151+184.
[2]张茜.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7:221.
论文作者:刘长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9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土木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材料论文; 强度论文; 作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