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淑敏[1]2003年在《小学自然教师科学素养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小学科学课程代替了原来的小学自然常识课程,课程目标也相应的由培养学生认知为主走向学生全面科学素养的培养。小学科学课程实施过程的最直接参与者小学自然教师关于科学素养的本质理解状况,即科学素养观,决定了课程改革理念是否能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决定了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成败。由此小学自然教师科学素养观问题也就凸现出来。 首先,我们梳理了国内、外典型科学素养观及科学素养观的分析维度,从理论上构建出科学素养观的分析框架,并进一步探讨了科学素养观对教师教学影响的问题;其次,运用课堂观察法和教师访谈法对广州市小学自然教师的科学素养观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搜集到分析教师科学素养观所需的数据资料;最后,运用典型案例分析法,并结合课堂观察和教师访谈所获取的资料,进一步分析了科学素养观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包括:确定出划分小学自然教师科学素养观的四个维度,即科学知识维度、科学态度维度、科学过程维度、创造性维度;根据四个维度上观念开放程度的差别,划分出叁类科学素养观,即单一收敛科学素养观、多点孤立科学素养观、开放综合科学素养观;分析出教师科学素养观在教师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行为、习题或作业等方面存在的影响。
钱佳宇[2]2012年在《上海市小学自然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强自然科学的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增强国家持续的创新力和综合国力的基础性工程。而小学自然课程教师是系统性传授青少年自然科学知识,培育创新型人才的启蒙老师。因此,努力提升小学自然课程教师自身素养,培养高素质的小学自然课程教师队伍,对提高小学自然课程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都十分重要。所以,对小学自然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纳出这个群体的特点,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做细致深入的研究,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加强小学自然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把自然科技教育作为学校教学的核心工作之一。但对于自然科技教育的主导者——小学自然课程教师却注重产出,而轻视队伍建设。因此,本文以上海市中心卢湾区与上海郊县崇明县为例,在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之上,对卢湾和崇明两区的小学自然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刻地剖析,挖掘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师范院校、学校、培训部门等层面的原因,并从而提出对策建议。怎样培养一支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专业化的小学自然课程教师队伍、怎样使得小学自然课程教师培训实效化、怎样缩小小学自然课程教师队伍质量的城乡差距、建立对小学自然课程教师工作完善的评价体系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论文的结构分为以下叁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提出选题的缘由,界定与本研究有关的概念,分析归纳出与本研究有关的国内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简述研究的方法和思路。第二章对卢湾区和崇明县小学自然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和访谈。归纳总结小学自然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如小学自然课程教师专业化程度欠缺、小学自然课程教师培训缺少针对性、小学自然课程教师工作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第叁章主要是对小学自然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和建议,从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师范院校、学校、培训机构、教师自身等几个方面阐述对策,主要包括形成规范、严格的小学自然课程教师录用模式,专业胜任性优良的小学自然课程教师师范生培养模式,完善小学自然课程教师工作的评价体系,完善小学自然课程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缩小城乡小学自然课程教师队伍的差距、达到城乡同步发展。论文提出的对策与建议对加强上海市小学自然课程教育教学,促进和完善小学自然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参考价值。
刘喜盈[3]2006年在《中学理科教师科学素养调查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我国的科学教育存在着忽略科学精神弘扬、忽视科学方法培养及忽视科学价值观培养等误区,使科学课程的改革举步维艰。而从国际科学教育发展来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已是科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科学教育的目标也逐渐从知识本位向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转化。在实践中,这一目标的实现更离不开一支具有科学素养的、掌握了现代教育方法的教师队伍。有研究表明,教师科学素养的水平对学生有着直接影响,教师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是否能够顺利实施的一大影响因素。在小学教师科学素养方面已有一些调查研究,涉及地域范围较大,人数较多,而中学教师科学素养方面的调查研究还很少。因此中学教师科学素养的现状如何是本次调查研究的关注所在。 本文在对科学素养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将科学素养、教师科学素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目前各类文献关于科学素养、教师科学素养概念的几个维度进行阐述,提出教师科学素养的涵义及可操作的调查研究方法,进一步在有关文献及资料的基础上设计教师科学素养调查问卷。通过调查研究、数据统计,进而对本地区义务教育段理科教师的科学素养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从结果中分析并得出教师科学素养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最后提出建议,以期对提高教师科学素养,为科学教育顺利实施带来一些帮助。 这次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目前影响西安地区中学理科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有教师学历及教师所执教专业两个因素,而其他一些因素,例如性别、年龄、教龄、职级等对教师科学素养的影响不显着。目前教师科学素养的总体水平表现为良莠不齐,在所测试的科学素养的科学方法、科学性质两个维度上存在薄弱环节,教师普遍在科学知识方面掌握相对较好,而对科学性质的认识不够是最关键的问题。从学历对教师科学素养水平的影响上看,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在科学素养的水平上无显着差异,但得分普遍高于中专及大专学历的教师。从所执教专业对科学素养水平的影响上看,执教物理、化学、生物专业的教师得分接近且高于执教数学专业的教师。 以上只是调查结果中所反映出来的一部分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有关教育部门、学校重视教师的职后教育,对从事科学教育的教师作进一步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相关教育部门应重视教师职后教育;2.学校为教师教育、科学课程实施提供便利;3.教师教育的形式应加以改进;4.建立起教师科学素养研究调查的有效机制等。
王晶莹[4]2009年在《中美理科教师对科学探究及其教学的认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探究作为当代国际基础科学教育领域的主旋律,引领着理科教师在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但是,学界对教师自身的探究意识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尤其跨文化国家教师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未形成基本的范式。因此,本论文将研究问题聚焦在中美理科教师对科学探究及其教学的认识上,以美国基础科学教育研究为主要背景,通过科学探究发展历程和理论取向的追溯,考察了基于科学教育标准的探究教学的研究概况,梳理了本课题的研究路径和方法论基础;继而,利用混合研究并行法得出中美理科教师对科学探究及其教学的认识差异,并通过分析美国ICAN培训项目,进一步考察了教师的认识与实践的关联;综上研究,结语部分对我国理科教师的探究教学培训提出了基于科学探究知识、实践与反思并行的建议。理论部分与实证部分相互益知、相互提升,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及实践提供路径和方法上的引导。本论文共分六章展开研究:第一章基于科学探究相关概念的辨析,系统地追溯了科学探究在美国基础科学教育领域的发展历程,并探讨了科学素养、科学本质、教师知识和信念等理论的研究取向。第二章以美国科学教育标准为指导,纵向地回顾了美国基础科学教育改革的历程,阐释了科学教育的教学标准和内容标准,进一步考察了探究教学的研究状况,涉及到探究教学的实施和评价。第叁章基于科学教育标准实施过程的发展导向,系统地梳理了从科学本质聚焦到科学探究的研究路径,从方法论层面重点分析了科学认识论中的科学本质和科学探究两个核心领域,涉及到研究内容和路径上的内在逻辑,为实证部分提供了研究取向和方法上的引导。第四章以混合研究并行法调查了中美理科教师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得出他们在科学探究具体议题的认识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且中国教师的认识处于传统阶段,美国处于传统到深刻的过渡阶段;中美教师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分为定型步骤、学科知识、认知能力、学科思想、情境建构和探究技能六种,且中国教师以定型步骤和学科知识为主,美国以情境建构和认知能力为主;教师对科学本质和科学探究的认识存在相关性,中国教师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具有主导性,美国则不同;而且中国教师对科学探究的认识还存在许多关键性问题的迷思。第五章以探究教学录像为载体,实证调查了中美理科教师对探究教学的认识,得出了他们在“做探究”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中国教师更注重实验的规则性操作;影响教师探究教学评定的主导因素也存在中美差异,中国更关注教师的引导作用;探究教学的五种认识类型包括讲授演示、技能训练、实验设计、情境认知和开放探究,与教师的教学实践存在相关性,且中国教师倾向于讲授演示和技能训练,而美国教师倾向于情境认知和开放探究;中美理科教师教学实践中叁维课程目标达成的方式差异也较大。第六章以美国ICAN探究教学培训项目为例,详细阐释了该项目的设计和组织,并对教师案例进行了前后测的效果分析,考察了该项目对教师科学探究和科学本质的认识以及教学实践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教师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结语基于中美理科教师的认识差异和美国培训项目的分析,对我国理科教师的探究教学培训提出了科学探究内容知识和教学知识并行的策略,以及通过实践与反思来“做探究”的培训方式。
许晓雪[5]2012年在《小学科学教育课程实施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各国竞争日益激烈,实际上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也就是科学教育的竞争。科学课程实施的成败关键在于科学教师,他们的专业发展水平关系到科学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学生的科学素养,需要我们给予高度重视。研究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及策略,除了可以推动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之外,还对于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以文献综述的形式,总结和梳理了国内外科学教育以及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的情况;第二部分从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教育信念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探讨了小学科学教师应具有的专业结构;第叁部分从小学科学教师的师资情况、小学科学教育课程实施的软硬件条件、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情况叁个主要层面来把捉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第四部分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指出哈尔滨市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归因分析;第五部分主要利用有关科学教师访谈的材料,参考有关研究成果,总结和探索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与途径。笔者认为,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是小学科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基本途径,创设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是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教历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以及校本培训是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张优[6]2016年在《斯霞语文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斯霞是我国着名的语文教育家,她一生致力于小学教育,硕果累累。几十年教学经验的积累促成其丰富而全面的语文教育思想。本文立足于研究斯霞的语文教育思想,尽可能系统地阐释其思想的内容,挖掘其中的价值,探求其对当下语文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全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叁个部分,其中正文由叁章组成。引言:阐述课题研究意义,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提出研究构想。第一章:斯霞语文教育思想的渊源。主要阐述斯霞的生平、教学经历以及斯霞所处时代的语文教育背景,这些因素是斯霞语文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第二章:斯霞语文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全面阐述斯霞的语文教育思想,包括语文课程观、识字教学观、阅读教学观、写作教学观和教师素养观五方面。斯霞认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课程的目标是知能并重、促进学生思想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在识字教学方面,她主张“随课文分散识字”;在阅读教学方面,她主张“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在写作教学方面,她主张“从说到写,读写结合,少改多留”;除此之外,在教师素养方面,斯霞认为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以及相应的知识和能力素养,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反思、实践叁种途径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第叁章:斯霞语文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主要阐述斯霞语文教育思想对当下语文教育的启示。斯霞的语文课程观启示我们要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识字、阅读和写作教学方面,启示我们要以生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最后,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反思与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结语:指出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今后将继续关注并对课题做进一步研究。
乔颖[7]2011年在《辽宁阜新市中学物理教师科学素养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素养已成为广大国民素质的重要方面。国民科学素养目前被认为是一个国家兴旺与发展的关键,成为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并且直接影响着本国家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提高国民科学素养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各国进行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无论是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还是现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都是物理学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形体现。目前,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物理课程标准》中规定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1要想通过物理课程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中学物理教师首先应该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水平。国内关于中学物理教师科学素养的研究甚少。所以,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弥补这方面研究的一些不足之处。本研究主要经历了叁个步骤,首先,根据国内外学者关于科学素养的文献资料把教师科学素养分为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过程、科学精神与态度叁个维度,并且编制了中学物理教师科学素养调查问卷;其次,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 statistics17.0和Microsoft Excel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数据处理,探讨和研究了中学物理教师科学素养现状;最后,通过分析结果对目前中学物理教师的状况进行了总结和提出了建议。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一)辽宁阜新市中学物理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尚好,但有不足之处。在科学知识方面表现的不足是教师对教材依赖性较大,表现出知识结构不完善;在科学过程与方法这个维度中部分中学物理教师比较重视知识的讲授,轻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轻视实验;而在科学精神与态度方面中学物理教师表现出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清晰,导致理论脱离实践的现象,另一个存在的问题是中学物理教师对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视不够。(二)辽宁阜新市中学物理教师的科学素养及各个维度在性别、年龄、教龄、学历、所教年级五个方面均没表现出显着差异。
张文玲[8]2007年在《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科学素养受到了科学教育研究者和科普工作者的关注,成为他们研究的一个主要的课题。各国纷纷实施了科学教育方面的改革,将科学教育的目标指向了培养人的科学素养。2000年以后,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开始了针对教师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但是在这些调查研究当中,主要的研究对象都是中小学教师,却忽视了对于幼儿园教师的科学素养的研究。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幼儿教师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各级各类幼儿园都进行了科学教育的改革,以期达到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教育目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教育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却将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幼儿身上,而对于幼儿园教师的科学素养关注的不够。只有具有高科学素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科学素养的幼儿,所以本研究对幼儿园教师的科学素养进行调查研究,以了解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的状况。通过自编的问卷,对大连市的8所幼儿园的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不同学历幼儿园教师除科学知识外,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及科学素养总分差异显着;2、不同职级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各维度得分差异显着,在但科学素养总分上差异不显着;3、不同年龄段幼儿园教师科学态度得分差异显着;4、不同教龄幼儿园教师科学态度及科学素养总分差异显着;5、城市和农村幼儿园教师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素养总分差异显着;6、公、私立幼儿园教师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素养总分差异显着。调查结束后,对一些教师进行访谈,并整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反思文本,结果都表明组织专门培训和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是提升教师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根据研究结果及大连市幼儿园教师的实际情况,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1、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工作,高师院校要开展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的改革,而相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2、针对现行教师评价体系的弊端,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3、促进农村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的提高;4、促进私立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的提高;5、幼儿园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程思源[9]2016年在《职后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调查研究》文中指出科学教育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振兴,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6月开始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科学课程的培养目标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重点,转移到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明确了小学阶段科学教育的核心是育人。科学教师是直接对学生开展科学教学的重要因素,学生是否在一节科学课堂上真正受益,取决于他们的科学老师,科学教师的质量直接影响了义务教育段科学教育的普及和学生科学素养的优劣。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教师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逐渐增多,但调查的群体多为中学学段的学科教师与学前教师,对小学教师的调查研究较少。因此,结合笔者所处地理位置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选取西安市碑林区的小学科学教师作为调查对象,结合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本地区的40名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展开调查。发现西安市碑林区的小学科学教师年轻化,31-40岁的教师所占比重最大,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提高了该区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从事科学教学在2年以下的教师人数最多,专职教师还是比较欠缺。教师的性别、年龄、学历状况对教师的科学素养有一定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科学素养的某个维度或是科学素养整体上。女性教师和男性教师在科学性质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3个年龄段(21~30岁、31~40岁、41~50岁等)间教师的科学素养整体状况有差异,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教师之间在科学素养及其科学知识、科学过程、科学性质等3个维度上都有显着差异。但专职教师与非专职教师在科学素养各个维度的表现上均无差异。研究表明,教研培训使职后教师收获颇多,他们能在培训过程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并努力应用这些新学习的知识及教学方法到自己的课堂上。因此,当前政府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领域的的工作重心应放在教师群体之中,关注他们科学素养的进步,帮助专职教师尽快成长。虽然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教师个人、学校、政府、高校等必须结合在一起,明确长远目标,制定阶段目标,有计划、齐心协力、坚持不懈地共同为之奋斗。
丁琦[10]2010年在《小学科学教育现状调研及对策探究》文中指出历史列车快速穿越时间隧道,驶入了21世纪。人类社会迎来的新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基础教育是一项“明天”工程。成功的科学启蒙教育能为公众科学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今天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将决定明天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目前,各学校是如何实施科学课程的,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存在着什么问题等等都是提高科学教育迫切需要了解的。为此,关注泰州市海陵区的科学课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抽样调查法,并辅之以访谈法。在专家指导下,通过自编教师、学生的调查问卷,力求从教师、学生的不同角度,对泰州市海陵区小学科学课教育现状进行全方位的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泰州市海陵区科学课开设的基本情况、教师的基本情况、科学课的教学情况、科学课的教学资源、科学课教师的培训等。在当地的10所小学发放科学课教师问卷70份、学生问卷440名。回收有效教师问卷58份和学生问卷411份。根据泰州市海陵区的实际情况,选取了有代表性的5所城区小学和5所乡镇小学。本文共分叁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笔者选题的原因,对当前国内外小学科学教育现状进行了梳理,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介绍了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分别从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小学科学教师专业水平、小学科学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认识、小学科学教师当前面临的问题、学校管理部门的促进措施这几方面对小学科学学科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笔者还调查了教师对职业的定位和自己的专业发展设想。在现状描述的基础上,对小学科学教师的教育现状进行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第叁部分笔者从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学生对教科书及教师的满意程度、学生的课外实践等角度,尝试对小学科学新教师的专业发展环境进行建构,对小学科学教育发展图景进行勾画。在此基础上,从多角度,提出促进小学科学学科教育发展的建议。调查结果反映了泰州市海陵区小学科学教育中存在的利弊,这为发展泰州市海陵区小学科学教育提供了现实依据。据此,研究从转变观念,加强师资培训,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小学自然教师科学素养观研究[D]. 靳淑敏. 华南师范大学. 2003
[2]. 上海市小学自然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D]. 钱佳宇. 上海师范大学. 2012
[3]. 中学理科教师科学素养调查研究[D]. 刘喜盈. 陕西师范大学. 2006
[4]. 中美理科教师对科学探究及其教学的认识[D]. 王晶莹.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5]. 小学科学教育课程实施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 许晓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
[6]. 斯霞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 张优. 扬州大学. 2016
[7]. 辽宁阜新市中学物理教师科学素养调查研究[D]. 乔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8]. 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D]. 张文玲. 辽宁师范大学. 2007
[9]. 职后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调查研究[D]. 程思源. 陕西师范大学. 2016
[10]. 小学科学教育现状调研及对策探究[D]. 丁琦. 苏州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