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路桥梁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论文_赵星义

论公路桥梁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论文_赵星义

太原市晋源区交通运输局 030000

摘要:高性能混凝土以自身优越的性能成为了现代建筑材料发展的趋势,高性能混凝土同时也是现代社会中混凝土的技术的一个进步体现。目前在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道路上,才仅仅是一个开始,还需要科研、教学、设计、施工等部门协同合作,众志成城,共同为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论公路桥梁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关键词:公路桥梁;高性能混凝土;应用

引言

伴随着混凝土技术的提高,必然会带动我国的建筑工程领域发生较大的工艺变革。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部分外加剂,从而提升其综合性能。经过深度的处理之后可以全面改善混凝土内部的结构形式,使得整个工程具备更高的耐久性、耐磨性等综合性能。

1、高性能混凝土概述

随着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的速度对交通运输行业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未来路面混凝土发展的方向必然是耐久度、高强度、少维护。不断提高路面表面的致密性、抗渗透性对此都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上述这一切目标都需要通过高性能混凝土来实现。高性能混凝土这一说法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英文名称High Performnace Con-certe简称HPC。其在原有传统混凝土的基础上加入了化学外添加剂和优质矿物掺合料。国内外给予广泛的关注与高度重视新发展起来的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是近期混凝土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由于在性能上对其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制作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必须非常严格,采用品质较高的材料来配置。由于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便于浇注,不容易离析,早期强度比较高,韧性和耐久性相对较强,而且其力学性能也比较稳定,因此在建造较高的,坚固性要求高的房屋建筑,公路,桥梁和暴露在十分恶劣环境下的建筑时特别适合,而且容易延长其使用寿命,因为高性能混凝土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而且还具有极其高的韧性,耐用性和刚度,所以高性能混凝土并不等同于高强度混凝土。在公路桥梁建设过程中采用高性能混凝土能减少事故的发生来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2、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原则

2.1、合理使用引气剂

在高性能混凝土配置的过程中,需要配置一定的引气剂,从而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得到有效改善,且通过配置引气剂还能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与抗渗透性能。

2.2、合理配置水灰比

水灰比在混凝土配置中作为一个重要的参数,其设计比一定要严格控制,一般情况下水灰比需要控制在0.2~0.4之间。

2.3、增加减水剂的使用量

在配合比设计阶段中,通过减水剂的增加能够有效提高减水控制率在20%以上。

2.4、控制胶凝材料的使用量

在混凝土配合比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胶凝材料,由于过高的胶凝材料用量会减少混凝土的整体稳定性能,且增加施工成本。

3、论公路桥梁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3.1、选择原材料

(1)水泥材料。可以通过普通硅酸盐水泥或者标号高于32.5的硅酸盐混凝土配置高性能混凝土。而且它的性能应该满足CBI75型号的要求,要防止选择应用早强水泥;(2)在350m2/kg以内控制水泥比表面积,在0.6%以下控制碱含量;(3)在1.5%以内控制游离氧化钙含量;(4)在8%以内控制水泥熟料内C3A的含量。首先,粗集料要选择粒形优良、质地坚固均匀、线胀系数小、级配合理的小碎石。也可以应用卵石和碎卵石,防止应用砂岩碎石。其次,应该把质地均匀、级配合理的天然粗中河砂作为细集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三,选择二级配石的骨料,在31.5mm以内控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同时不能超出钢筋保护层厚度的2/3,不能超出钢筋最小间距的3/4,如果混凝土强度较高,其粒径应该小于25mm。第四,在1500kg/cm3控制粗集料的松散堆积密度。在40%以下控制紧密空隙率,在2%以下控制吸水率。第五,选择水材料,在对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拌制时,需要按照《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相关规定选择合适的水。只要这些水符合引用水标准,就可以应用。第六,选择合适的外加剂,这些外加剂一定要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鉴定与认可,符合标准后才能够被应用。表1为需要控制的水泥指标。

3.2、搅拌施工

在施工时,搅拌工艺会影响到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搅拌混凝土时,不但要进行均匀的混合,还要将混凝土塑化、强化的功效发挥出来。一般通过强制式搅拌机搅拌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在搅拌过程中,要科学控制水量并投料,通过专业人员的指导,选择应用高性能的减水剂,同时,还应该合理掌控搅拌时间。下面以河北省某工程为例进行分析,该维修与加固工程中,选择应用JZC50型号的反转锥形混凝土搅拌设备,首先把石子、水泥、粉煤灰、砂等放在一起搅拌0.5h,之后再将水与高效碱水加入进去搅拌150s,然后搅拌制作成型所要应用的高性能混凝土,该工程中所制作的高性能混凝土有保水性强、粘聚性好、均匀的优点。

表1水泥标号示意图

3.3、运输和浇筑振捣

应根据具体建筑工程的结构特点和工程量的大小以及道路气候状况等各种因素综合考虑确定高性能混凝土的运输设备,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保证运到浇筑地点时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并具有要求的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特性。运输过程中对运输设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防止局部混凝土温度升高或受冻。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向混凝土中加水。减少混凝土的转载次数和运输时间,保证从搅拌机卸出混凝土到混凝土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影响混凝土的各项性能。

浇筑一般包括布料、摊平、捣实、抹面和修整等诸多工序,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直接关系到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所浇混凝土必须均匀密实且强度符合施工的具体要求。严格控制所浇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浇筑采用分层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泵送混凝土的一次摊铺厚度不易大于600mm,间隙时间不得超过90min随意留置施工缝。在炎热、低温、风速较大的条件下浇筑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采用插入式高频振捣棒、附着式平板振捣器、表面平板振捣器等振捣设备振捣混凝土。振捣时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和预埋铁件,不得加密振捣或漏振,且不宜超过30s,避免过加强检查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浇筑后按照工艺仔细抹面压平,严禁洒水。

3.4、养护施工

养护对于任何工程来说都非常重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后的养护也是如此。施工结束之后,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保温和保湿,最常使用的方法是在桥梁结构的表层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对于预制的结构,例如箱梁等大件的结构构件,可以采取蒸汽的方式来保持湿润。

结束语

受到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开展了大面积的公路结构、桥梁结构的建设,并且在建设过程中通常会使用混凝土材料来作为工程的主体材料,但是受到混凝土材料自身促成成分以及施工技术的影响,在一些工程中出现了开裂、剥落的情况影响了工程的建设质量,由此施工人员为了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往往会采用高性能类型的混凝土进行施工。

参考文献

[1]周仕礼,李玉霜.试述公路桥梁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6,2(05):231+233.

[2]杜君.公路桥梁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5(10):76-77.

[3]王峰.公路桥梁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分析[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28(04):90-93.

[4]尹兴晨.公路桥梁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5(01): 195.

[5]易智慧.浅论公路桥梁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7卷)[C].:,2013:3.

论文作者:赵星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6

标签:;  ;  ;  ;  ;  ;  ;  ;  

论公路桥梁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论文_赵星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