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建筑工程经济的效益提升方法论文_蔡峻菁

研究建筑工程经济的效益提升方法论文_蔡峻菁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430072

摘要:建筑行业发展至今,经济效益的地位已经有了明显提升。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工程效益的高低直接反映着施工单位与业主方的管理水平。受管理体系及物资供应等因素的影响,建筑行业的管理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现实问题,若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经济效益就会受到影响。本文立足我国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作的特点,尝试分析了效益提升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效益;提升策略

1前言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效益已经成为了一项衡量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如何借助有效的管理办法尽可能的提升经济效益,不仅是企业最为关注的重点,还是影响建筑行业发展方向的关键性因素。目前来讲,要想达到改进管理的目的,就必须首先明确影响工程经济效益的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2影响工程效益的主要因素

与其他行业一样,建筑行业目前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受大环境的影响,企业的目光普遍转移到了经济效益上,对于工程质量的关注度则在下降,“顾此失彼”导致近年来工程质量事故频出,引起了很多不满。甚至还有一部分企业为了追求效益最大化,罔顾工程质量,致使工程品质低下,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对建筑行业的印象。因此,目前阶段建筑企业应首先调整思路,理清经济效益与工程质量的关系,杜绝牺牲质量换效益的行为。

影响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因素主要是以下三项:(1)管理因素。管理是保证秩序的必要性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高层管理者对于基层实际情况的把控需要借助下层管理者去实现,若管理层中存在违规行为,管理成效必定大打折扣。(2)供应因素。在管理体系存在明显漏洞时,违规成本就会比较低。在这样的情况下,供应部门可能会为了节省成本而私自采购一些不合格物资;工人在施工时可能会不按规定作业,私自省略某些步骤或者浪费工程材料。这些情况都会导致资金利用效率低,最终对工程效益产生影响。(3)投入因素。在管理不力、未做好周详规划的情况下,工程成本往往会超出预算,进而影响到工程效益。除此之外,故意缩减投资或者私自克扣资金等行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效益。

3建筑工程经济的效益提升策略

对于当前建筑行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必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结合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来讲,这些问题的产生并非偶然,要想彻底解决,就必须找出根源所在,以保证应对方案的有效性。

3.1健全体制

结合上文分析可知,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所以,要想提升效益,就必须抓好管理。建筑业具有相当大的规模,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十分庞杂,因而管理体系十分重要。作为管理的执行者,管理者具有不小的影响力,肩负的责任也更加重大。考虑到建筑行业的发展特点,相关的管理者不仅要做好日常的琐碎工作,还要对相关工作有所了解,其中,管理体制应是管理者关注的重点。管理体制对企业管理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若体制存在漏洞,管理工作就很难取得理想成效。所以,管理者有责任推动管理体系的完善,在工作中应有意识的帮助完善相关章程,以构建适合企业发展要求的管理机制,为企业高效运转奠定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完善体制仅靠个别管理者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企业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工作中给予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强化物资管理

物资是工程效益和品质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工程中使用的物资必须保证质量。首先,鉴于当前依旧还有很多人对物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企业有必要通过教育或者培训等方式,帮助全体员工重新认识物资管理,明确做好此项工作的必要性,以此降低违规采购、使用的概率。

认识决定行动,员工只有从思想上科学看待物资管理,在日常管理中才会有意识的改进,工作质量才有可能提高,所以,改观认识是第一步,也是最有效、最基本的措施。保证物资管理的规范性,一方面要靠制度的约束,另一方面要靠员工的自觉性,并且,相比起制度有限的约束力,员工的自觉显得更加重要,而要想使员工形成自觉,就必须要重视进行思想教育、开展必要的宣传。其次,考虑到物资管理流程多、出现问题几率大,企业在提高员工自觉之外,还有必要对采购等容易出现违规的环节、人员进行监督。监督工作反馈的结果可作为改进的依据,也可为管理决策提供参照。对于在监督中发现的问题,管理层应在及时解决之余,加强防范和控制,找出根源以防止同类事件再次出现。最后,管理层应改革观念,积极参与工程建设,将管理工作拓展到实践当中去,通过对工程进展的实时掌握,来实现有效的决策和调控。

3.3加强投入控制

对于上文中提到的投入问题,一般认为其产生根源在于考虑不周。因此,为了避免此项问题,在工程立项阶段就要加强管理,实现有效的全面统筹。同时,工程中的各项计划确立时,一定要对影响因素进行周全的考虑,以保证计划详尽、可行。项目分析工作对工程后期建设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因此,此项工作应交由专业人士负责,以保证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确定计划之后,相应工作的展开都要以此为据,尤其是成本投入,必须根据规划实施,严禁私自变动、刻意降低等行为。另外,为了防止项目异常终止,还应在计划经费之外,事先准备储备资金,以应对突发或者意外事件。

4结语

综合来讲,建筑行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我国完善基础设施的实践行业,所以,确保该行业的健康发展是政府和社会民众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讲,经济效益固然重要,但是取得经济效益的途径必须合法、合理,为节省成本而偷工减料的行为是万万不可的,因此,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最根本的办法还是从管理入手。

参考文献:

[1]王晶华.城市建筑工程造价成本预算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7,34(4):415-418.

[2]涂国平,张浩.我国大型养殖场沼气工程经济效益分析——以江西泰华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例[J].中国沼气,2017,35(4):73-78.

[3]杨江,万科.基于SFA法的国际承包工程经济合作效益评价[J].江西社会科学,2016(2):50-55.

[4]陈永霞.建筑工程造价效益分配优化控制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6,33(11):208-211.

[5]肖启荣.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超高层建筑结构经济性研究[J].建筑技术,2017,48(8):889-892.

[6]王福林,陈哲良.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投资效益评价方法研究[J].建筑科学,2016,32(12):30-36.

论文作者:蔡峻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  ;  ;  ;  ;  ;  ;  ;  

研究建筑工程经济的效益提升方法论文_蔡峻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