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血液肿瘤科)
摘要:目的 探究阑尾炎手术患者在使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5.6-2016.6收入的8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用随机排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另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实施不同护理对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0%)显著比对照组(12.50%)低(x2=7.207,P<0.05);且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97.50%)显著比对照组(85.00%)高(x2=9.785,P<0.05)。结论 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阑尾炎手术患者后,不仅能提升护理满意度,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护理效果
阑尾炎是外科中十分常见的疾病,位居其他急腹症首位,通常单纯阑尾炎诊治不难,而当阑尾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炎性改变,病情严重时可导致阑尾炎穿孔,此时治疗难度明显增加,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1]。尤其是大量细菌通过穿孔部位会被腹膜和肠系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引起败血症,危及患者生命,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于这类特殊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需提高重视,加强病情观察,手术前后更要精心护理[2]。因此我院展开研究,现将2015.6-2016.6收入的8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应用价值,报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6-2016.6收入的8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用随机排列表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40例观察组病人男女比例为21/19例,年龄18-63岁,平均(41.32±4.18)岁;4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2/18例,年龄19-62岁,平均(41.37±4.13)岁。组间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1)术前护理:给予患者舒适卧位,禁食禁水,妥善固定后进行胃肠减压,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遵医嘱合理给予曲马多止痛,注意观察用药效果。给予患者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并讲解手术相关过程及术后康复注意事项。(2)术中护理: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手术过程中,应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神志,手术时可给予心理支持与鼓励,缓解其紧张情绪。(3)术后护理:根据患者麻醉方式给予适当体位,严格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做好切口护理,防止切口感染。待病情稳定后,抬高床头,使患者处于半卧位,一方面促进体位引流,另一方面有助于减轻疼痛的敏感性。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避免光线刺激,护理操作尽量轻柔。指导患者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嘱咐患者咳嗽时用手固定腹部,减少切口疼痛,鼓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提高疼痛阈值[3]。给予腹部按摩,促进尽早排气,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防止发生肠粘黏,在饮食上应1周内禁豆制品及牛奶,忌泻剂及灌肠。
对照组:观察生命体征,遵医嘱用药,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自制满意度表格,表格内分别有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8.0统计软件展开统计分析,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0%、12.50%,P<0.05,参考表1。
阑尾炎是阑尾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炎症改变,属于临床常见病,其病因主要是阑尾管腔发生阻塞,多数是由管壁内淋巴滤泡明显增生引起,小部分是寄生虫、粪石、肿瘤等原因产生阻塞。临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患者术后需要详细护理与之配合,以达到最佳恢复效果[4]。临床将阑尾炎分成4类,分别为:急性单纯性、急性化脓性、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周围脓肿。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右下腹疼痛,多数起于上腹,数小时后移动且局限在右下腹,除此以外,阑尾炎初期可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等表现,在后期护理上应给予适当饮食护理。
临床上对阑尾炎手术患者通常采用常规护理,此种护理方法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只是简单执行任务和做好常规性工作,并未给予针对性预防措施,患者往往会出现并发症,护理效果不佳[5]。虞晓玲研究表明[6],对阑尾炎手术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可降至3%左右。为证实此研究准确性,我院特展开研究,研究表明,在并发症发生率上,两组相比,观察组降低显著(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两组相比,观察组提升显著(P<0.05),阑尾炎患者在护理时应围绕患者入院后各个时间段展开相应护理,其术前护理要点在于协助完善术前检查、监测生命体征、调整患者心理状态等;而术后护理要点在于监测麻醉反应及生命体征变化、疼痛护理、引流管护理、体位指导、并发症防治及饮食指导等。展开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时针对上述各时期护理要点分别进行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护理问题,降低并发症的产生,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阑尾炎手术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不仅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提升护理满意度,此护理方法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谢鸿静,刘卫云,卢思英等.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及护理[J].河北医学,2014,20(10):1728-1729.
[2]曾子耘,吕艳冰,高谨等.左氧氟沙星结合细节化护理预防慢性阑尾炎术后感染41例[J].中国药业,2015,24(19):115-116,117.
[3]丁帅.护理干预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效果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0):2264-2265,2266.
[4]张效荣.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6):47-48.
[5]郭秋兰,林静华,罗汉媚等.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9):834-836.
[6]虞晓玲.成人急性复杂性阑尾炎的流行病学分析及护理启示[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10):58-59,67.
论文作者:李慧珍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0
标签:阑尾炎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并发症论文; 发生率论文; 术后论文; 满意度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