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实施,究竟应该怎样在住宅设计中充分彰显西部各地区的地域特征,使得人们可以重新认识西部传统民居的价值,如何在传统民居中保存生态内涵,这是西部地区应该如何应对可持续发展所面对的挑战。本文将川东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作为案例,通过对川东地区传统建筑的实例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传统建筑应当如何在一定的地理条件下进行相应的生态设计,从而探讨生态建筑地域设计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川东地区:生态设计:民居建筑
引言
随着可持续发展口号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建筑地域性的理解,人们开始学会从传统建筑中借鉴一些精华。这是当下生态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目标,我们通过对川东地区的设计条件和经济条件,还有自然因素等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主要从这三个方面着重考察地域性建筑的特点,然后得到它和生态建筑的相关联系,从而探索出生态建筑的发展方向。
1 川东地区的基本情况认知
四川省位于我国的西南部,长江中上游。总体来看,四川地区主要分为三个最主要的部分,分别为东部地区的川东丘陵,中部的成都平原以及西部地区的川西高原地区,尽管川东地区的土地面积仅仅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但是却囊括了全省90%的人口。川东地区的水系主要以长江水系为主,河流比较多,因此水资源也相对比较丰富。
四川东部属于温暖的季风气候,夏季气温比较高,年降雨量很大,湿度也相对比较大,日照时间少,是全国日照时间最少的地区之一。综合比较于中部的成都平原和西部的川西高原地区。由于东部地区的丘陵地形、中部地区的平原地形以及西部的高原地形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三个区域差异极为显著。综合来看,四川地区的气候特征为冬天相对温暖,夏季较为炎热,秋天多阴雨和云雾,春季较为干旱,由于云雾等因素的干扰,其日照相对较少,但是由于其所处的纬度位置较低,因此植物生长期相对较长。
2 立足于川东实际情况的传统民居建筑形态探究
巴蜀地区的建筑呈现出一种不同的特点,经过考古研究人员发现,在殷商时代,当地居民的生活就呈现出一种密集的状态,建筑单体也逐渐成了干栏式的构造形式。随着秦汉大一统的不断深入,巴蜀文化不断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建筑单体的组合也逐渐变成了中原文化的宫室制度建造模式。随时代的变迁,从而逐步发展成了川东地区干栏式建筑的独特风格。干栏式建筑具有较为久远的历史,在相对遥远的远古时代,主要指的是以树干为栏的木阁楼,也就是史书中所记录的“巢居”,这也是最早意义上干栏式建筑的雏形,川东地区的干栏式建筑主要是指穿斗式木结构,底层架空的吊脚楼,这种干栏式建筑以川东地区的气候特点为其建筑的出发点,具有极好的环境适应性,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而成的全楔式木结构建造更是有效提高了其防水灾和其抗震性能。
3 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现状
目前,生态建筑发展的主要障碍就是市场认可度不高,建造成本较高。目前生态建筑成本较高是由于该行业需求量较小。一些专业和学者研究认为,成本问题是阻碍发展生态建筑的主要问题。根据我国的相关统计发现,对某地段的建筑工程施工而言,如果实施生态建筑其售价要高于普通建筑的20%-30%,因此为了的达到预期效果,生态建筑只能走高端路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大部分的消费者对生态建筑缺乏较高的认识,很少有人愿意为其支付溢价,从而导致生态建筑设计、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对企业经济效益造成侵蚀。通过对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一套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们普通建筑施工的建成成本为3000元/m2,但是要想达到生态建筑的要求和标准,其所需要的建成成本为3350元/m2,要想达到更好的生态建筑标准,其建筑成本还会提升,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
4 生态建筑的前景展望
4.1民众能够感知的绿色建筑
目前,生态建筑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的发展正处于瓶颈期,并逐渐朝着普及化和大众化的方向发展,要想更好的让广大人们群众对生态建筑有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就需要加大对生态建筑的普及力度。首先,可以推广一些能够让人民群众熟悉、监测、认知、评价的生态建筑手机软件,其不仅可以使人们对生态建筑有个简单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还可以更好的激发他们的节能意识。美观、有利环保的绿色建筑要面向未来,必须重视材料和能源的数量和生命周期,使建筑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环境友好材料的生态建筑在破土之前,需要经过勘查,以确定所在地有没有地下水脉和地球磁场对人体的干扰:它完全以天然材料――木材、黏土、土砖建造而成,并从植物中提取装饰用材和着色颜料,这一潮流在德国以发展为建立“生物住宅区”。其目标是建立居民入住后就不想迁离的社区,以降低对各种能源的消耗。
5 生态建筑的类型
5.1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就是资源有效利用的建筑,即减少建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利用回收材料和排水,设置废弃物回收系统: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重新使用旧材料。
作为绿色建筑经典的澳大利亚堪培拉国际机场的一座新办公楼比标准建筑节水43%。这座办公楼每年能够节水687000公升。大楼内部安装了数台节水装置和12座无水座便器。办公楼的三层都会安装这样的节水座便器。他们没有蓄水池,不用冲水。专门的下水管将排泄物吸走,防止气味散发。其他节水装置还包括自动出水的龙头、双水流的洗池和受到控制的淋浴喷头等。
6 结束语
生态建筑设计主要是对生态建筑的技术进行合理的筛选,但是多样性的环境又使得技术呈现出多样性的趋势。生态建筑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建筑行业比较认可的一种新型建筑理念,其不仅能够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可以给人类提供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邹晓峰.浅析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J].价值工程,2015,7(18):90-91.
[2]李晓青,韩秀华.浅谈中外生态建筑[J].建材与装饰,2016,11(20):132-133.
[3]谢浩,刘晓帆.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创造高技术生态建筑[J].房材与应用,2002(10):6-8.
[4]王颂.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构建经验解析――以河南传统民居建筑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38(3):268~271.
[5]张家伟.生态型民居建筑设计分析[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2,(4):59.
论文作者:蔡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建筑论文; 生态论文; 地区论文; 川东论文; 民居论文; 传统论文; 较高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