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的模式探究论文_郑超

绿色建筑设计的模式探究论文_郑超

北京正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北京 100055

摘要: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比较严重的问题,其中,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影响最大的就应该是资源的日益枯竭和自然环境的破坏。而建筑业作为消耗资源比较多的一项支柱性产业,其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建筑业的改革和发展有着极大的积极影响。现阶段,推行绿色建筑是我国建筑行业中的一项全新举措,同时大力推行绿色建筑设计对我国的建筑发展来讲也是一项挑战,相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绿色建筑一定能得到更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设计;模式

一、绿色建筑的涵义及特征

1、绿色建筑的涵义

所谓的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寿命周期里,尽可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污染,给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高效的空间,和自然和谐共存的建筑。绿色建筑对环境没有破坏性,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2、绿色建筑特征

(1)自然和谐。自然和谐就是人们在建造、使用建筑的过程里,爱护、亲近所处的自然环境,使人、自然、建筑三者和谐共存。只有如此才可以兼顾协调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可以实现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国民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2)节约环保。节约环保指的是人们在建造、使用建筑的时候,尽可能地节省资源利用,保护周围环境,呵护生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把由于人类对建筑建造与使用活动造成的对环境和资源的负荷与影响减到最小程度和生态再创造能力的范围内。

(3)健康舒适。建立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是人们建造、使用建筑的基本要求。要给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空间。

二、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特别是对建筑的某些细节进行设计时,必须始终坚持绿色无污染原则,确保所使用的材料无毒。在整体建筑中,墙面与屋顶是最重要的部分,在进行建筑物墙面与屋顶设计时,应使用低毒或纯绿色的材料。在进行建筑物通风与进风口设计时,要确保设计的合理性,使得建筑的室内有良好的通风,确保室内的热环境。对于室内的温度以及湿度,都要对人的身体有利。对于建筑中的水质,如果条件允许,可选择直饮水。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还需确保采光光线满足设计相关要求,通过对光纤进行合理的调整,可使屋内光照更加充分,光照的充足与否是节能目标实现的关键。此外,可采用隔音材料,以保证室内安静。

2、能耗最低

(1)材料生产过程中能耗最小化。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必须始终遵循绿色建筑理念,从建筑施工材料的选购开始,融入绿色理念。通常情况下,施工材料的生产与发展取决于材料市场,在选用绿色材料进行施工任务时,必须确保生产过程的低能耗,同时做好材料回收工作,以促进材料市场的持续发展,不会有过多的噪音影响使用人员的生活。

(2)建筑使用过程中消耗能源最小化,通常情况下,建筑物使用期限大多较长,从建筑正式施工就已经存在,施工阶段与拆除阶段是能耗最大的阶段,即为建筑使用阶段。在确保建筑节能目标得以实现的同时,应重点做好使用阶段的设计工作,主要是对建筑物的门窗、墙体与其他布局进行合理的设计满足建筑物保温要求,并且有效控制能耗。

3、大力推广新型清洁能源的利用。通过开发利用新能源,例如太阳能等,可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太阳能具有清洁优势,属于可再生资源,能源的储量也十分丰富,是当今社会利用能源的重要对象。将太阳能用于建筑设计中,对建筑能耗进行有效的控制。就当前情况来看,可在大多数建筑屋顶上看到太阳能设备,在光电转化之下,太阳能会转化成热能,也可以转化成电能,最终应用于建筑。太阳能是我国开发的重点能源,此外,风能也是我国近年来开发最多的能源。

三、传统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质量问题

建筑设计中首要问题就是质量问题,在建筑设计阶段要进行评估、考量,保障建筑的质量。在传统建筑设计中,忽略了质量问题,为以后的重建、返工留下了隐患,不仅加大了建筑成本,还会加重污染与资源浪费。

2、建筑的成本问题

所有企业都想赢利,都会关注成本方面问题,建筑行业也如此,而且建筑的项目要投入大量资金,若不控制成本,可能会血本无归,对项目经济效益造成影响。建筑初始阶段就影响到成本问题,设计者需要有很强的成本控制意识,对项目进行详细考量、规划,把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但是,当前很多设计者没有合理分配材料,没有合理设计建筑的结构,导致工程返修,造成了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3、建筑过程中污染问题

如今我国提出节能减排的理念,建筑建设也要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以优化改造建筑行业。在传统设计中会产生很多污染,严重情况下会对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设计者没有考虑绿色设计理念的运用,忽略了防污处理措施,因此加重了生态环境负担,对附近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四、方案评价工作主要内容与过程

在绿色建筑设计整体要求下,对于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工作过程包括了以下三个主要环节。

1、评价指标的设置与确定

在设计方案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的设置与确定,是整体工作开展的基础。为此评价技术人员需要结合我国管理部门制定绿色建筑相关指导数据,结合建筑自身设计方案内容,合理的设置评价指标,同时确定其相关的技术数据。在这一过程中,其主要的评价指标可以分为环保指标与建筑技术指标两个主要组成部分。环保技术指标主要指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中涵盖的环保设计技术指标,其中较为重要的包括了环保技术型指标、能源节约型指标以及环境保护型指标三个主要指标。在设计方案中,这三项指标是否合格决定了绿色建筑设计方案中的绿色环保属性,同时也是绿色环保设计方案的基础。建筑技术指标,则是指建筑设计中需要达到的普通技术指标,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建筑设计经济型指标与安全型指标两项内容。在指标设置与确定过程中,评价需要注意三方面问题。首先设计方案中首先要确保的是方案的安全性,这是建筑生产与使用安全化要求决定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评价标准应兼具绿色环保与经济性兼顾的原则,避免因过度追求建筑的环保性造成建筑投入过大,造成经济浪费问题的出现。最后评价标准应建立在实用标准基础上,保证建筑绿色性与建筑功能有机融合,确保建筑实用。

2、构建具有实效性的评价模型

在评价指标设置完成后,技术人员下一步还需要将评价指标进行归纳,再利用数据化与结构化处理,将其搭建成立体化的评价模型。搭建评价模型的目的在于将零散的评价数据指标具体化,是其更便于评价工作。在评价模型构建中,模型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评价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在模型构建中,其工作要点在于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评价模型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保证评价过程中评价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模型提高设计方案的评价效率与质量。如模型中应具有较强的直接性特点,避免因计算公式或数据处理过多,影响评价工作的整体效率。另一方面,评价模型应具有一定的权重性。这里所指的权重性主要指模型中重点的评价内容与指标。在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模型中,其权重内容除了一般建筑设计中重点的安全指标外,还应包括方案中的绿色环保指标。

3、设计方案评价过程

在评价模型构建完成后,评价工作者即可根据模型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在设计方案评价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技术人员在评价模型基础上,对设计方案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与分析,综合考量设计方案各项技术指标,完成对设计方案评价工作。另一方面,技术人员在评价完成后需要对设计方案提出完善意见,并形成书面内容,为设计方案的优化提供支持。

五、绿色建筑设计模式

1、住宅区的规划与设计

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建筑结构的布局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则可能会对居住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建筑住宅小区实施规划设计作业过程中,笔者建议应当对建筑结构的平面功能设计、美观设计以及使用空间上的利用等加强关注,同时还要对高层及高密度的建筑群主体结构进行全面的考虑。建筑主体结构实际设计时,应当逐渐抛开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以钢结构体系取而代之。据调查显示,钢筋混凝土材料施工过程中,建筑耗能是钢结构建筑耗能的1.2倍左右,同时其产生的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约是钢结构建筑排气量的1.4倍左右。由此可见,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进行施工建设,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侵害。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住宅区附近的建筑热环境产生的原因很多,以气流的流动为重,加之住宅区周围辐射系统的影响,住宅区的室外环境可能会出现非常严重的“热岛”效应。该现象通常出现在夏季,一旦发生,不仅会使生活在这里的人出现中暑现象,而且还可能产生光化学烟雾,加重空气的污染。因此,合理的规划与设计,选择屋顶绿化、墙壁垂直绿化和设置水景等绿化方式,对于避免热岛效应的影响,提高居住环境的质量效果非常的明显。

2、自然通风与天然采光设计

自然通风设计是当前调节建筑结构周围环境的最经济、最有效方法,实践中影响因素非常的多,主要表现为建筑结构平面布局、三维空间的设置以及立体设计等几个方面。在对建筑结构自然通风设计过程中,应当先全面地掌握该建筑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空气流动状况,只有这样才能通过科学、合理的开窗设计与室内环境布局,对自然通风设计进行有效的引导。比如,在低窗、高窗结合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进出口高差的关系以及热气流的上升情况,使之能够有效地从高窗中排出,并促使凉爽、清洁的空气从低矮洞口流入室内,以实现内外控制的有效转换,即烟囱效应。在天然采光设计过程中,要清楚地认识到光照对人类生活质量的影响,因此在满足基本的生活、工作需求的条件下,应当最大限度的对天然光源合理利用。这样不仅可以为人类的生活、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的实际光照耗能。在绿色建筑设过程中,可采用如下策略:

(1)加强对建筑结构层高的控制,通过有效减少外墙面积,体形凹凸变化,来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

(2)窗外设置出挑大阳台。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获取较为理想的外景条件,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出挑大阳台来遮挡夏日的太阳热辐射。

(3)窗外以及阳台的外沿设计成可以自由调节的外遮阳百叶窗,遮挡太阳的热辐射。

(4)窗玻璃应当选择那些低辐射镀膜材料的玻璃,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减少中长波太阳热辐射进到室内,而且对可见光进入室内不会造成太多的影响,视野也比较好。

3、内部水热与外部智能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注意节约用水,同时还要全面考虑水量与水质。绿色建筑设计中所采用的具体节水方法注意有下几种,即有良好节水型供水装置;安装有效的收集雨水设备;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水进行就地处理。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季,室内空调的温度也应当控制在22至27摄氏度之间,冬季的室内供暖温度也应当控制在20至24摄氏度之间。同时,还要加强对建构智能化技术的有效应用,以实现低碳环保建筑之目标,前景广阔。实践中,应当深入发掘当前智能化系统建筑节能降耗技术的潜能,比如对建筑管理系统的相关环境控制参数进行调节,对空调、给排水、地热以及照明和电梯等设备加强监控,通过对这些电力设备的优化来有效减少电能的耗损和空气污染物排放量。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紧跟时代发展之趋势,不断开发新型的智能化环保策略,并将其中有效地应用与设计过程之中,比如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强利用,对雨水、污水进行综合处理和利用。

结束语

社会中的绿色建筑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建造上的数量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所以建筑的绿色理念上的应用应得到建筑公司与设计人员的关注与重视。在绿色建筑材料上的开发与利用也应得到城市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因为现如今环境上的形势越来越严峻,绿色理念在未来的发展与进步中一定会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对于绿色理念上的周边产品开发应有政府进行组织带动,打造出具有顶尖设计意识的设计开发团队,利用优先的政策支持进行技术上的开发与研究,为建筑工程的绿色理念的应用面变更加的广泛。

参考文献

[1]刘抚英,厉天数,赵军等.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与目标[J].建筑技术,2013,44(3):212-215.

[2]刘婷.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与目标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1(5):636-636.

[3]张浩.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与目标[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28(10):12.

[4]杨敏.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及目标分析[J].江西建材,2015,11(21):19-19.

[5]王江.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和目标解析[J].江西建材,2016,75(6):50,53.

论文作者:郑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5

标签:;  ;  ;  ;  ;  ;  ;  ;  

绿色建筑设计的模式探究论文_郑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