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通
广州市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对河流的生态系统构成以及特点进行了简单的阐述,而后从河流自身的水文地理条件、物理循环、生态结构特点等一系列的方面进行了论述,对河道整治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地探讨,最后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以供同行进行参考。
关键词:河流生态环境;河道整治;修复
1 前 言
随着最近几年来,河流的污染问题逐步的严重,河道整治工程受到了众多市政部门的重视,做好河道整治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在城市河道整治过程中只有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注重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才能使城市滨河景观成为可能,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工程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才能促进当地地区的经济发展。
2 河道整治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河流开发力度在不断地增大,而河流管理一系列的问题将面临非常多的挑战。一方面应该考虑到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以及可持续性的发展,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实现生态修复功能以及水利功能的统一,另一方面河流应该发挥发电、灌溉、供水以及防洪等一些传统的功能,而且还应该在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和开发利用水资源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的位置。以前的护坡工程更重视工程上人们单方面的需求,设计的时候通常都运用不透水的硬质结构,而对生态补偿以及河流的环境效应没有一个足够的重视。最近一段时间,在河道的整治规划设计当中,河道整治的生态理念渐渐地得到了每一个部门,甚至全社会的赞同,在河道整治当中的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了规划设计当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3 在河道整治工程设计中生态环境理念的应用原则
3.1 从景观、人文等多角度进行充分考虑的原则
在河道整治的工程设计当中一定要深刻地认识到,河道整治应该从社会主义建设、经济以及人文社会效应的角度进行出发,还应该从排涝以及防洪的角度进行考虑,还要对生态的要求进行充分地考虑,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实现了人类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利用相互统一、协调。
3.3 坚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河道的整治工程设计当中,一定要尊重河流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还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人与自然一定要和谐,还应该把河道的整治以及生态环境的建设之间关系处理好,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了经济、环境、资源以及人口之间的协调发展。
3.4 坚持对生态环境予以保持与修复的原则
在河道整治期间,一定要保持其原来每一项综合功能不受到任何的损坏,结合生态环境的相关要求,保证河道整治工程效益发挥一定的持久性。河道整治通常可以包括绿化、亲水台阶、护岸以及疏浚等非常多的内容。而在河道整治的工程设计过程当中,一定应该对河道的生物群落做好生态的调查,并且提出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3.5 坚持因地制宜、适当超前的原则
因为我们国家地域非常辽阔,各地社会经济条件及文化风俗迥异,而在河道的整治工程设计当中,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当超前”方针的原则。这些基本上可以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河道整治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以及服务;第二,在河道的整治工程设计当中,一定要根据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尽可能地做到随风就俗、就地取材。所以,河道整治工程设计一定要适当地超前性,可以按照生态的原则把起点以及标准适当地提高一些,再结合当地的经济状况以及经济的发展水平分期进行实施。
4 采用生态型河道整治工程材料
在河流的治理当中,传统的工程材料通常都是破坏河流的生态环境最重要的因素,与此同时所采用的一些刚性以及半刚性整治工程结构,由于很多原因造成不均匀沉降以及整体性的不足进而造成了结构破坏。所以运用生态型的河道整治工程材料,比如说生态护坡,这样就会对于河流及其周边的生态系统恢复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4.1 植生护垫以及格宾网笼防护材料
植生护垫是一种面积非常大并且厚度非常小的结构,都是六边形双绞合金属网组成的,也叫作雷诺护垫,都是间隔一米的隔板分成非常多的单元格,而由固定的尺寸进行填充的,如图1所示。而格宾网基本上都是由六边形双绞合金属制成的矩形网笼,都是石料进行填充的;而面板的边缘都使用一些比较粗的钢丝,并且用间隔为一米的隔板分成了很多个单元格,如图2(a)所示;还有由双绞合钢丝网编制的网袋结构,如图2(b)所示。新型材料大部分的技术指标和水力特性如表1所示。它们主要用于河道整治工程中的边岸保护,防止河岸发生一些冲刷,适当地控制河势,使其航道稳定;易于水下施工。
4.2 生态整治工程材料的特点
(1)施工非常便捷并且非常经济。有独立的材料结构,机械化的操作非常方便,而网状结构对水下施工非常方便;除了钢材以外,其他的材料,例如石料等等都能进行就地取材,而成本非常低,节约成本百分之十左右,在以后需要很少的维护费用。
(2)环境的亲和性。具有多孔结构的新型生态材料有非常好的透水性,这样就很好地有利于河流和周边环境的进行相互交换,而植物的恢复能可以很好地对周围环境的改善。
(3)柔韧性和整体性。材料的网状柔性结构可以很多地适应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特别是在需要抗地震、抗冻胀的地区能发挥很大的好处。这样强度非常高,而相邻的单元又可以形成一个整体,有时候出现一些钢丝断裂的情况,这个对整个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影响很小。
5 河道整治新对策
5.1 完善河道的规划设计
科学的规划设计是河道治理的关键 河流的规划设计首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统筹兼顾防洪、水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生态系统建设,将河道的整治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5.2 河道生态修复
生态治理是近年来发展的趋势,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动植物生命的活动,转移和降解,达到对生态进行修复。这种理念可促进水体生态系统的建立,促成它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生产繁殖的空间,而且造价比较低,耗能少,不会形成大量的二次的污染。因此它是水污染和水体治理的一个大发展方向。
5.3 河道综合治理
河道综合治理就是在治理河道的过程当中,一定综合考虑河道的标志、空间节点、建筑、特色街道空间、公共空间系统以及整体景观等一些方面进而进行整体的规划。在河道的综合保护工程当中,一定要确保并且强化以水为中心的空间环境,确保舒缓的空间关系以及空间轮廓,构筑一个河道空间开放系统。
5.4 更新完善河道整治理念
新的治理理念是河道治理的中心内容,如果想把河道进行整治好,一定要把更新以及完善河道整治理念做好,不断地对工作思路进行创新,在确保河道基本的防洪、供水等一系列的功能前提之下,充分地做好河道景观以及环境的保护。
5.5 做好环保宣传与教育
河道生态环境的好坏,这个可以直接地影响到城市的居民生活质量好坏,在对河道生态保护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调动居民的积极性,一定要加强市民的环境保护宣传及其相关的教育,让他们增强环保意识。
5.6 做好污染源的处理及其排放
生活的垃圾以及工业的废水等通常都是城市河道污染最直接的污染源,所以,在河道的水体以及生态的保护过程当中,一定要做好每一种污染源的排放及其相关的处理,还应该加强对水利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开发研究以及建设,并且建立一套实用的污染源管理、排放以及处理系统,进而可以更好地实现污染源在达标以后才能进行排放到大自然当中。
5.7 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
在河道整治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明确各个机构部门的职责,制定完善的奖励和惩罚政策,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加强监督,对于保护河道的行动要予以奖励,对于河水、破坏河道生态的行为要给于制裁。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河道整治工程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河道整治工作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好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提高城市的形象,并且对社会的经济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基于生态和谐理念的河道整治一定要建立在河流生态系统的特点充分地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度的河道整治。在河流生境敏感区给河流一定的自由度,同时整治工程尽量采用生态工程材料。
参考文献:
[1] 李端阳,浅析河道整治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14),25~30.
[2] 杨昕馨.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河道整治工程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5(19):218-219.
[3] 潘红江,史东建,王飞,等.河道整治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5),112~115.
[4] 卢燕.河道整治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2),78~80.
[5] 戚春起,杨冬冬,安秀环.河道治理工程中的生态水利和环境保护[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1),45~48.
论文作者:刘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1
标签:河道论文; 河流论文; 生态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工程论文; 结构论文; 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