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国家审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现实路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建设论文,新时期论文,路径论文,现实论文,地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国家审计的演进谱系与科学内涵 国家审计指的是由国家审计部门对政府与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和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在我国,国家审计一直具备经济监督和经济公证以及经济评价的功能,在服务区域经济和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方面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突出。 1.演进谱系 国家审计大致经过了以下几个演进过程:一是查账论。该论点认为国家审计与查账和会计检查等同,“查账”是审计工作的内核。该观点重视审计方法与审计手段的应用,其产生可追溯到古代的“听其会计”以及国外的“听证”领域。二是方法过程论。该观点认为审计工作为社会公众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的评价行为,主张从和审计相互作用的外部关系出发,对审计的本质加以理解和认识。三是经济监督论。该观点认为审计的专有属性和特殊性质就是“经济监督”,需要借助审计的基本职能对审计本质加以挖掘。这被我国审计界看做是对审计本质的最独到的理解。四是经济控制论。这一论点认为审计的实质在于保证受托经济责任关系能够得到全面、系统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它主张从审计的历史渊源对审计工作进行全面认识。五是免疫系统论。这一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可,就是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保护,在推进依法行政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2.科学内涵 从审计学的发展历程看,审计发源于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之时,与受托经济责任的产生直接相关。受托经济责任通过演化逐渐变为受托责任,范围也从个别受托者对特定财产和特定个体的责任,向政府机关对国有资产和社会群体的责任扩展。作为受托责任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表征,涉及受托经济责任,还与受托社会责任有关。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管理型政府逐渐淡出市场,服务型政府的角色逐渐被树立,国家审计将会在人民群众的委托下开展工作,借助法律独立展现“免疫”功能。这样,不但能够促进社会委托受托关系的有序进行,还能不断规范市场规则,在预防、查处、揭示和揭露“免疫”功能的作用下,最大限度抵御违法、违规等行为。更重要的是,人民监督国家审计的推行,将进一步健全审计制度,防范经济风险,在充分整合政府、社会组织等各项资源的同时,不断推进民主法治继承,最大限度保障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新时期国家审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目的不但要持续的改善民生,还要提升经济发展水平,通过促进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消除与之伴生的利益主体的两极分化,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但是,在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以及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审计要借助对重点民生项目资金的审计和监督,全面揭示与反映国家政策执行缺位、资金使用效益偏离预定标准、政策目标无法实现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要对那些严重影响与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坚决查处和严肃处理。这样,资金的管理与运行更加高效,社会保障与民生工作会因此见到实效,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也会深得人心,地方经济会朝着和谐稳健的方向发展。 2.促进地方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 对地方经济而言,其发展方式和转变方向都与宏观调控直接相关。国家审计作为最高层面的监督行为,将其融合到地方经济发展之中,能够为整个宏观经济的调控和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帮助。比如,可以辅助地方政府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对财政、货币和金融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保证各类专项资金能够用到实处,充分发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国家审计还能够监督和检查财政政策的落实情况,并通过对把区域经济运行状况的精准把握,为地方经济决策和建设工作提供依据,为各项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出台提供完善和科学的证据。这些工作对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供给平衡,实现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和地方经济的正常运转,都会起到积极的关键作用。 3.推动地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在审计层面上,相关部门会从社会公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出发,将其与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相关联,通过审计各种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情况,以及由于资金使用而产生的经济效益、科技文化效应、环保效益等,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可供借鉴的信息。从这个角度讲,将国家审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职能融合在一起,能够推动地方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比如,能够强化地方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发现和破解制约企业全面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性问题,激励企业按照国家发展战略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断发掘其内在潜力,通过参与竞争增强其市场影响力。与此同时,在国家审计的推动下,地方企业会在经营过程中对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加以关注。当然,这需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审计力度,并辅以健全的奖惩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企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才能使得地方经济在低能耗、低消耗、高产出的良性道路上稳步前进。 三、新时期国家审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现实路径 1.促进社会创新能力的提升 早在半个多世纪前,熊彼特就提出“增长的源泉源自创新”。为提升地方经济建设成效,就需要借助创新手段来完成。要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手段、新市场、新载体、新组织等方面不断做出新的尝试,以便能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为实现这一点,区域内的企业就要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新的生产要素与新的生产条件融合在一起,以便实现经济增长和可持续性。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企业的创新活动,还是通过地方政府的引导开展的全社会的创新创业实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辅助。因此,国家审计就应发挥其基础性的监督作用,在引导创新和相关政策制定的同时,要对财政引导资金的投入和使用绩效进行审计,以保证研发资金能够用到实处,研发人才的引进和新技术的使用,能够有充足的资金做准备。 2.深化和推动经济社会改革和转型 在国家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借助财政审计、金融审计等一系列专项审计功能的发挥,对地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各种违规、违法情况进行监控,保证经济社会改革得到贯彻和落实。此外,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时,国家审计要进一步评估地方经济政策的执行情况,对那些重大的违法违规、损失浪费和贪污腐败问题要进行揭露和评判,对其中反应出的与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相关的问题要进行纠正,防止留下法律的空白和不合理的地方,保证地方经济调控效率处在较高水平。同时,还要清除阻碍地方经济建设的安全隐患,使之与地方经济安全运行相隔离。 3.规范和理顺市场经济秩序 国家审计要从实践出发,规范和理顺市场经济秩序,以便能从体制和制度层面上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全球化的驱使,地方社会的资本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利益主体及其诉求也更加多元,所有这些都与原有制度的制约范围不相符合。在这种情况下,与权力寻租、市场无序化竞争相关的现象就不断出现。此时,国家审计应针对地方经济建设中的这些问题加以关注,以便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消除市场经济的局限性与盲目性,消除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不对称、外部效应和不完全竞争等,促进地方经济体系中资源的合理配置,谋求市场经济秩序与市场主体的利益均衡,为地方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新时期国家审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现实路径_国家审计论文
新时期国家审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现实路径_国家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