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土地整理工作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论文_李奇1,王金虎2

加强土地整理工作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论文_李奇1,王金虎2

1宁夏国土资源调查监测院 宁夏银川 750004;2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力设计院 宁夏银川 750004

摘要:土地整理对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土地整理不仅是补充耕地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明确土地使用权、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土地整理工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1我国土地资源情况概述

据完全统计,截止2016年末,我国的农用地面积近65000万公顷,其中农用耕地面积近11350万公顷,约21亿亩,田园用地近1440万公顷,林地近25300万公顷,牧草地近22000万公顷;建设用地近3900万公顷,包含城镇、乡村矿产用地近3150万公顷。

2土地整理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2.1土地整理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关于土地的利用贯穿整个人类的发展史。特别是在农业时代及农业时代之前,人类对于土地是极度依赖的,人类历史上关于部落或民族的扩张正好印证了土地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到了工业社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密集的地方开始出现对于土地的紧张情况,人类的进步及对自然资源的过度诉求使得自然资源在加速的缩减,这就逐渐导致了诸如荒漠化、泥石流、森林锐减、生物减少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人类面临着自然灾害的威胁,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更多的地区开始思考对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问题。特别是结合我国国情,巨大的人口基数使得如何高效利用土地成为国家社会一直思考的话题,因此,如何在不扩大土地面积的情况下,实现土地利用价值的最大化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议程。

2.2土地整理的功能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土地资源的可持续,这种土地的可持续不仅是说要满足当代人的生存及发展的需要,还需要将后代对于土地的需求考虑进内,不至于当代人的土地利用对后代人造成威胁。这种土地的可持续其实就是通过土地的整理进行实现,土地整理的初衷就是为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因此,这种对于土地的整理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在历史的长河里,土地整理的生命力正在于其发挥的独特价值,通过土地的整理利用来协调国民甚至外来民族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利益,最终推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2.3落实土地整理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推进土地整理是将可持续发展观落实到土地领域的实际行动,而土地的整理也能够为可持续发展观的实现提供服务。从历史上封建帝国推行的井田制,到建国后中国政府推行的“承包责任制”等等,这些措施也是国家在不同时期结合当时的国情推出来的。土地整理最重要的两点内含是,一是调整土地关系,二是组织土地的利用。土地整理方面的内容有耕地利用调整、水利开发、居住地建设、废地开发、土地变更、道路建设等等方面,关于土地的整理涉及到农村及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因此,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必须将土地整理落实到实际。

3土地整理内容分析

3.1土地整理的工作内容

根据多年来积攒的土地整理工作经验,大致可将现有的土地资源整理工作程序可分为五个部分,即选择土地整理区域、规划和设计土地整理工作内容、经法律程序批准后开展土地整理、组织进行土地整理以及完成土地整理全部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土地整理存在问题

第一,土地整理缺乏理论指导。土地整理最早隐含在我国国土资源部2003年颁布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中,土地开发整理包含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及土地开发。所以,土地整理在我国开展的时间相对较短,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土地整理体系,缺乏理论指导,相关研究较少。

第二,各级政府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由于各级政府一味追求功绩,导致土地整理流于形式,仅仅考虑土地整理的数量,忽略土地整理的质量,出现面子工程,致使当地农用耕地质量严重下降。

第三,土地归属混乱,整理工作难进行。长久以来,土地归属都是各地政府比较头疼的问题之一。由于土地制度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大部分农用地的土地所有权存在争议,占有者和登记拥有者不一致,还有些土地存在无产权状态,这无形中增加了土地整理的难度,甚至在开展土地整理是常发生工作人员与当地居民相互冲突的现象。

第四,土地整理缺少资金支持。由于土地整理是一项跨地域、时间长的西永兴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予以支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国家专项资金大多数转换成政府行为,资金流向不明,导致土地整理工作缺乏资金支持,难以有效实施。

第五,土地整理缺乏有力依据。土地整理工作内容包括对土地类型、数量、用途等方面进行调查和整理,还包括对不同权属单位的土地置换,需要对土地权属展开新一轮的调整和相关补偿,这些都需要完整的政策法规予以依据。

3.3加强土地整理的解决措施

首先,要做好土地整理的宣传工作,使社会明确土地整理的重要性。在开展土地整理前,应加大地方宣传力度,为土地整理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增强农民参与土地整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便顺利实施土地整理工作。

其次,积极落实土地整理责任。建立健全的土地整理责任制是开展土地整理的有力保障,目的是使地方政府和村支部等机构明确自身土地整理的责任和权利,使土地整理有序进行,具体要做到分级、分部的将各单位的土地整理职责落实到实处,调动各级部门的积极参与,以此加强各权属部门的监督管理质量,推动土地整理工作有效进行。

最后,做好土地耕地生态环境及其污染的管理评价机制工作。现在,我国的耕地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污染,主要的污染源便是废气、废水、废渣和农药,并且污染严重的耕地已经占了我国耕地总面积的16%。耕地若是受到的污染比较严重,其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也会受到严重的污染,人、畜食用了污染严重的农产品便会给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所以必须做好耕地污染管理,建立一套符合实际需要的机制。若是通过了土地整理增加了耕地的数量,并且农业设施也有所提高,但是这些耕地在将来或现在已经受到了比较严重的污染,那么进行土地整理的作用便很难真正的体现出来,所以在进行土地整理开发耕地的时候,必须注意其中的工程技术,对土地周围的垃圾、河泥以及塘泥进行一定的评价和检测,若是不能达到国家的要求,则不能够进行开发,水源达不到需求的也不能进行开发。在验收整理项目的时候,必须做好整理前后的土地情况的评价,只有土地整理项目改善了环境,才能验收合格。

4土地整理这对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意义

土地整理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保障。目前,我国仍处在人多地少的尴尬境地,只有对土地 资源进行宏观调配,优化整合土地利用结构和利用方式才能满足不断增加人口对土地使用需求,才能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实现生态保护的远大目标。土地整理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最佳途径。目前,我国适宜耕地的备用土地资源大多数分布在西北和东北生态环境较差的地区,在这两个地区实施土地资源整理可以有效控制备用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降低开发土地在备用耕地中的占有率,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

此外,土地整理也可以为农村改善居住环境提供更多可能,对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土地整理是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对农田、水资源、公路、树林以及村落进行综合整治,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可利用的耕地面积,从而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的一种主观行为。

参考文献

[1]于建立.土地整理项目区生态服务价值变化估算[J].华北国土资源,2016,02:72-74.

[2]曹必伟.土地整理中生态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29:131-132.

[3]刘明昊.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16,2920:118-119.

[4]杨国华.新农村建设的土地整理与土地生态保护分析[J].山西农经,2016,13:36.

论文作者:李奇1,王金虎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0

标签:;  ;  ;  ;  ;  ;  ;  ;  

加强土地整理工作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论文_李奇1,王金虎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