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论文_高芳1,薛娜2

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论文_高芳1,薛娜2

山东省临朐县城关街道卫生院纸坊分院1内科病房2防疫科 262600

【摘 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脑卒中患者50例,根据其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无感染对照组与肺部感染研究组,对其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针对相关影响应诉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患者气管切开、意识障碍程度、抗生素应用不当、吸痰方法不正确、合并基础病等均为影响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因素。结论:通过分析影响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肺部感染;影响因素;护理

脑卒中具有治愈率低、复发率高、并发症多、致死率高等特点,其中常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对患者病情及预后生活质量等造成极大影响[1-2]。本研究主要对造成脑瘁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相关因素开展护理干预,为临床降低肺部感染发病率提供参考,现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2月接收的5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男17例,女8例,年龄44-71岁,平均(65.52±5.33)岁;研究组患者男15例,女10例,年龄42-72岁,平均(65.54±5.11)岁。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卧床休养时间、意识障碍、是否切开气管、鼻饲情况、合并基础疾病等情况。

1.2 诊断标准

①两组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卒中相关标准,并经MRI、CT检查确诊;②研究组患者符合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诊断标准:(1)患者发病前未出现肺部感染情况,发病后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胸闷、咳痰、胸痛等系列性呼吸症状;(2)双肺可闻湿啰音及干啰音;(3)经检查白细胞计数水平升高,且体温在37.5℃以上;(4)经血培养或支气管刷片结果显示存在致病菌。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给予病情观察、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等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研究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具体如下:①急救护理:将患者有效安置在整洁、通风良好的病房内,给予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床头抬高15°-30°;给予充足的吸氧治疗,建立静脉通道行降颅压治疗(应用脱水剂),同时将心电监护仪接好,对患者呼吸、瞳孔、神志、呕吐、头痛等体征变化进行观察,发现异常后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处理。②肺部感染处理:根据实际药敏结果给予患者使用敏感抗生素干预,加强患者拍背、翻身等干预,给予患者肺部理疗及有效吸痰,改善患者症状。③并发症预防:遵循无菌操作留置导尿管,每天为患者及时更换尿袋,对会阴部、尿道口常规消毒,观察尿液颜色、尿量,防止泌尿道感染;鼓励意识恢复的患者多食新鲜的果蔬,补充机体的水分和维生素,维持腹部畅通,每3d至少大便1次,每天腹部按摩2次,每次15min,从而防止便秘;帮助神志不清、昏迷的患者按时翻身,对受压部分进行按摩,每天帮助患者擦身、更衣,维持其皮肤整洁、干燥,防止出现褥疮。④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脑卒中知识、肺部感染的诱因,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要求患者戒烟酒、饮食规律,鼓励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如肢体锻炼、吞咽功能锻炼等。

1.4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患者心功能不全、抗生素应用不当、合并糖尿病、鼻饲饮食、气管切开情况、意识障碍程度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意识障碍程度、气管切开情况、鼻饲饮食、合并糖尿病、抗生素应用不当、心功能不全等情况差异显著(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讨论

3.1 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两组患者临床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如下:①因患者存在意识障碍,容易导致在咳嗽时出现反射性吞咽或因反射减弱或减退对排痰造成影响致使痰液淤积,增加了患者出现坠积性肺炎,因胃内容物易反流使患者勿吸,增加肺炎发生几率[3]。②若患者长期卧床休息,时间超过14d患者因自身活动受限、卧床体位等因素影响均会使患者肺循环功能、呼吸功能不佳,不能有效将分泌物排出,细支气管因分泌物堵塞,容易出现肺水肿、肺淤血、分泌物增多等情况,加大肺部感染危险。③本研究调查中脑卒中患者因年龄因素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减退情况,因老年患者自身呼吸功能退化且胸廓弹性有所降低,降低呼吸肌收缩能力,在咳嗽时呈无力感,排痰困难,发生肺部感染几率较大。④若脑卒中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术,因未经湿化气体直接进入患者起到会导致气道内分泌物干燥、浓缩,痰液滞留引发肺部感染。若采取吸痰措施时操作不规范也会引发患者出现医源性肺部感染,影响患者健康。⑤患者因用药原因多留置鼻饲管,但会对患者咳嗽反射及吞咽反射功能造成影响,不仅损伤咽喉部粘膜还容易导致细菌滋生,若患者鼻饲管位置不佳或平卧位时鼻饲等均可能出现反流情况,引起肺炎。通过分析发现鼻饲置管时间越长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性越大。⑥若患者自身合并有基础疾病,会对自身免疫功能及肺功能造成影响,是导致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直接因素。⑦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用药情况,发现大量应用抗生素也会导致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有学者研究指出[4-5],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后死亡率明显增加。脑卒中患者大量应用抗生素后增加其自身耐药性,并发肺部感染后不能有效借助抗生素控制感染,导致呼吸循环衰竭等多脏器损伤,不利于患者生命健康。

3.2 护理干预措施

通过对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应针对性给予患者护理干预。①加强原发病治疗:通过对患者实际病情进行评估,帮助患者制定治疗方案,通过早期溶栓治疗清除早期血肿,改善患者精神意识状态,应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加强呼吸道管理。定时给予患者吸痰、拍背、翻身等,若患者昏迷或呼吸功能衰竭可实施气管切开术确保患者呼吸畅通。通过原发病积极治疗改善患者自身免疫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②若患者病情允许可尽量减少患者卧床休息时间。若患者需卧床休养可采取侧卧位,头部略向后仰,避免舌后坠,可帮助口腔分泌物排出。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者口腔及皮肤进行清洁护理,帮助患者更换体位,清洗分泌物,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③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舒适、清洁的住院患者,确保环境卫生定时通风换气,将室内湿度控制在60%,温度控制在18-20℃。定时帮助患者拍背、吸痰、翻身,护理人员护理干预过程中应按照手卫生管理要求确保无菌操作,若患者家属或工作人员存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应避免与患者接触。医院方面应加强鼻饲管、雾化吸入器、吸氧装置、呼吸机、导尿管等管理,避免出现医院内感染。④护理过程汇总应密切观察和㡯临床体征,针对肺部感染做到早发现、干预,将存在意识障碍或实施气管切开的患者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对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期间的体征进行记录,关注患者发热特点,进行相关检查,若确诊后及时对症治疗。⑤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术时,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无菌要求开展各项操作,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肺部体征等定期进行吸痰,使用微量泵或输液泵接输液针,给予患者持续湿化给药,以氯化钠溶液(0.45%)为湿化液,替代氯化钠溶液。因氯化钠溶液在应用中患者支气管肺内水分蒸发速度较快,因盐分沉积于肺泡支气管部位形成高渗状态,容易出现支气管水肿症状,不利于患者气体交换[6]。持续气道湿化可使痰液稀薄便于咳出,吸痰次数减少,缩短吸痰后低氧血症出现时间,降低气道黏膜损伤出血危险性,对并发肺部感染几率进行控制。⑥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合理饮食方案,主要以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食物为主,提高患者自身抵抗力。若患者已经出现肺部感染症状,可选用适当抗生素进行治疗,掌握用药情况,避免二次感染。加强营养支持,对患者肺部感染情况进行控制,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应通过实施护理干预,降低肺部感染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梁少芬. 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预防性护理对策[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7):990-991.

[2]于颖. 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8):236-237.

[3]常晓丽,张丽娜,郭长波. 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护理[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2):221+224.

[4]崔红瑞.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2):738-739.

[5]何意华. 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6):170-171.

[6]刘美.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危险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9):261.

论文作者:高芳1,薛娜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8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7

标签:;  ;  ;  ;  ;  ;  ;  ;  

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论文_高芳1,薛娜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