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物内合理防火分区的划分可以确保建筑物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控制住火情,为人员安全撤离提供保障,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将对于当前建筑防火设计中防火分区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一并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建筑设计防火;问题; 解决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型商贸场所,大型企业及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广泛应用,用火用电量激增,火灾的发生机率也大大提高。为了保卫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城镇规化和建筑设计中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采取有效 的防火措施,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为此,我国制定了《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汽车库设计防火规范》等规范,规定了不同建筑的防火要求及 需采取的防火措施,如何正确理解规范的要求,在实际工程中合理的进行防火设计,是建筑能做到有效防止火灾蔓延和发生的关键。
1.当前建筑防火设计中防火分区存在的问题
(1)防火设计规范不完善, 考虑因素不全
建筑物内之所以必须设置防火分区, 目的在于发生火灾时, 能有效分隔火灾现场, 防止火情继续蔓延,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可弥补的危害和损失。但是当前我国防火设计方面的规范还不够完善,对于建筑物防火的设计方面只注重建筑物高度、 类别、材料耐火性能几个方面,对于建筑内防火分区的具体情形关注却不足, 比如建筑物内部可燃物的放置情况,建筑物装修情况和建筑的使用功能等这几个方面都没有详细考虑,而这些因素却是做好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方面, 特别是对于一些民用建筑,人员密度大、装修复杂的场所,防火分区的划分更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内部构造相对复杂的建筑物防火设计与学校、工厂等一些装修简单的建筑物防火设计划等号,显然是很不合理的。
(2)防火方法与建筑空间功能要求有矛盾
不同建筑物防火分区要采用不同的分隔方法,并不是所有的建筑物都适合安装防火墙,比如对于工艺流程要求完整连贯的工厂建筑, 对于空间的整体功能要求很强,防火分区的分隔无法用防火墙的设置来实现,而如果用防火卷帘,由于防火帘规格有限制,这就出现了防火技术上的难题。对于空间较大的建筑物来说,设置防火墙就会影响整体空间的构造,影响到工厂生产的功能需要,而且防火墙稳定性要求高,设置起来难度又大;如果设置防火卷帘,由于卷帘自身重量大,对于建筑物结构要求强,因此安装起来操作难度较大,并会影响整体空间功能的使用;而如果使用消防水幕设置防火分区,对于建筑物的消防用水量又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并且消防水幕的防火分隔效果也并不佳。
(3)防火分隔时间不明确
当前很多建筑物内都设置了多种防火分隔物,比如采用砌筑防火墙的方式,如果操作起来不方便, 那么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防火分隔,比如卷帘门、水幕、 防火门、 防火窗等等,不同的防火分隔物的耐受程度是不同的,虽然当前建筑防火设计中采用了多种防火分区的划分方式, 但是不同的防火方案防火的分隔时间是不同的。对于防火墙来说,这是当前人们对于建筑防火的重要手段, 防火墙的耐火时间规定不能低于3. 00 h, 安装有冷却水幕的防火卷帘门耐火时间规定也不能低于3. 00 h,而防火门、 窗由于防火的部位不同,防火时间也有一定差异,可以将整个设置于人员疏散通道区域内采用的 A 类防火门、窗分成甲、乙、丙三个等级,甲级耐火时间不能低于1. 50 h,乙级耐火时间不能低于1. 20 h,丙级耐火时间不能低于0. 50 h,而防水水幕的水量设置也是有明确规定的,做为小开口部位的防火设计,用水量不小2L/(s•m) 。
防火分区是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其阻隔火焰的时间应该由划分防火分区的防火分隔物的耐火极限确定。当前的问题是,建筑物设置防火分区的目的在于火灾出现时防止火焰蔓延到建筑物的其余空间,其阻隔火焰的时间应该由划分防火分区的防火分隔物的耐火极限确定。但是消防规范中规定,防火墙和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低于3. 00 h,作为竖向防火分隔物的楼板的耐火极限是不低于1. 50 h(一级耐火等级),设置在防火墙上的门、 窗应为甲级防火门、窗,其耐火极限是不低于 1. 50 h,那么,在规范中防火分区定义中提出的“一定时间内”应该是多长时间? 这个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
2.相邻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可否共用的问题
根据目前国家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关条文规定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均不应少于两个,只有在某些条件规定范围内可以设一个安全出口。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有的工程项目:如火灾危险性分类属丙、丁、戊类,由于生产设备先进,自动化控制水平高,参与生产人员较少(每个防火分区不超过 100 人的车间或仓库越来越多, 包括机动车库和非机动车库)民用建筑中通廊式建筑(包括通廊式跃层住宅),公寓式住宅、科研楼、档案馆、图书馆、书库等属非人流集中场所的建筑项目,一般每个防火分区内经常活动的人员不超过200人且外来流动人员较少。以上各类型建筑当有多个防火分区组合时相邻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可否共同使用问题, 而绿色建筑设计又要求贯彻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的“四节”原则。在保障人员安全疏散的前提下,减少疏散楼梯设置数量,也可达到“四节”的绿色建筑设计要求。
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设两个独立的安全出口? 请注意现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中有关安全出口的数量要求。一般理解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均是独立设置,不能共用,也不能借用,所以不管建筑使用功能如何,火灾危险性类别如何,人员活动数量多少,每个防火分区均应为两个(独立)的安全出口,我们认为不符合现代性能化防火设计的要求, 故仅就上述类型建筑的安全疏散出口设计提出不同的看法与同行及建筑防火专家商榷以求共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共用安全疏散出口的必备条件
相邻防火分区的建筑功能使用性质相同,若是工业厂房或仓库(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库)的火灾危险性类均属丙、丁、戊类,不包括甲、乙类生产和仓库,且每个防火分区生产及管理人员不超过200人。
民用建筑功能使用性质属非人流集中的建筑,(中、小学幼儿园及大专院校、医院、 影剧院、体育场馆、商业建筑、餐饮、放映娱乐、歌舞音乐演出等除外)且相邻两个防火分区需要安全疏散的人员总数不超过400人。
(2)共用安全疏散出口的防火设计要求
相邻两个防火分区共用的安全出口(疏散楼梯间)应分别设有疏散门直通防火分区, 如果是防烟楼梯间应分别设疏散门(乙级) 进入防烟前室,不宜共用一个门进入疏散楼梯间。
(3)共用安全疏散出口的疏散净宽度等设计
一个工程项目若由两个以上防火分区组成,每个防火分区应设两个安全出口,其中一个安全出口应为独立设置,直通室外地面。另一个安全出口可采用共用方式,共用安全出口门及楼梯净疏散宽度不应小于12 m(包括居住建筑的门及楼梯净宽度)。共用的安全出口(包括疏散楼梯间)在底层仍应直通室外地面。
防火分区面积大小规定仍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条文执行,若是通廊式跃层住宅应为两层面积叠加计算。每个防火分区内的人数(每户人口按 3.5 人计)不超过200人,每个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疏散人数不超过100人,宜尽量采用开敞式外廊,自然排烟效果较好,有利于安全疏散,若采用内廊式疏散走道必须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并应加强机械防、排烟措施以及应急照明设施,以保证住宅人员的安全疏散,疏散距离应按国家现行有关防火规范办理。
3.完善建筑防火分区防火设计的对策
(1)建筑中庭的设计
为了建筑的防火设计能有更好的采光效果和空间美,因此可以用中庭设置的形式设计防火分区,在中庭顶部的屋顶采用玻璃材料,这样可以增加建筑的采光通透性,也符合建筑消防的规范要求,但是对于建筑防火分区中的中庭防火面积来说通常是按上、下层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的。因此可以在建筑中庭安装防火卷帘门,但是这种方式投资较大,并且卷帘门的启动控制效果很难保证,由此还可能影响整个建筑物的设计美观。但是如果中庭两长边间距大于6 m,则可将其封闭屋盖去掉作为内天井或内院,形成自然排烟,这样面积可不叠加计算;对于遮挡雨雪的设计可以在建筑物上面设雨棚,四周洞口敞开,总开口面积不小于天井底面面积,这样也可作为天井考虑。
(2)建筑内防火带要符合规范要求
设置防火带的方式是在易燃物品周围划分一定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要同时存放一些不易燃的物品或者材料,一旦出现了易燃物品着火的情况,中间的不易燃物品可以起到有效的阻隔、切断的作用,能有效的起到防火、防烟、控制火情的目的,给扑救火灾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其原理就是运用无形的防火分隔区域防止火情蔓延。比如在一些对建筑空间连续性要求较高的电影院、商场、候机厅等地方,如果单纯采用规范中提到的防火分区设计方式难以满足现实需要,因此设置防火带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根据我国建筑物防火设计规范的规定,在一般防火间距设计中,如果周围物品为不可燃物品或者很难燃烧的物品,那么要设置防火带宽度不小于6m,如果建筑内存在可燃或者难燃烧的物品,那么防火间距就可以适当加强,防火宽度可以不小于 9 m。防火带的宽度是由建筑物内存放物品的可燃程度确定的,防火带附近的物品如果不易燃烧,那么它的耐火性能也较高,防火带宽度可以适当减小。防火带的设置对于发生火灾时的人员疏散有着重要作用,也是消防车进入的重要通道,因此在设计时要特别重视。
(3)根据建筑不同的性能设计防火分区
要根据不同的建筑情况设置不同的防火分区,根据不同建筑的材料、 使用功能、 高度、装修情况、耐火程度、人员情况、疏散通道情况等进行设置。建筑防火分区的设置目的在于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国家的损失,因此在设计时间的过程中,要确保将国家的消防技术规范纳入到建筑设计中来,真正设计实用、科学、有效的防火分区,有效地引入先进的防火理念,符合国家相应规范,如果出现设计方案与国家消防技术规定不符的情况,就必须及时修正。科学的防火分区的设置,依靠的是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管理者遵守规章制度,虽然现在建筑防火分区的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设计人员积极积累行业经验,以国家的消防规范为标准,依照建筑的性能设计防火分区,才能真正减少建筑火灾的发生。
结语;
建筑防火分区的设立是做好大体量建筑防火中的前提和保障。防火分区的划分与分隔方法设计由于其重要的作用,在工程消防设计中引起了重要的关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特殊功能要求的建筑不断涌现,工程设计人员也对防火分区的划分有了重新的认识,这一切都在促进行业的不断进步,促进行业规范的进一步完善,同时消防设计人员也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大型商业建筑的防火设计问题探讨_李桂芳.
(2)关于建筑设计防火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探讨_苏明涛.
(3)建筑防火设计中有关防火分区问题_钱明成.
(4)浅谈建筑防火设计中的几个问题_周起烈.
(5)浅析建筑防火中存在的问题_张惠远.
(6)消防建筑防火中存在的问题解析_吴春雨.
论文作者:李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分区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物论文; 耐火论文; 火灾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