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 山东 临沂 276499)
【摘 要】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70名要求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用输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的方式进行镇痛,对照组则不采用任何镇痛药。结果:观察组生产的过程中疼痛减轻,第一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第二产程以及第三产程两组患者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在产妇生产过程、产后的出血量以及新生婴儿Apgar上并无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胎膜残留的发生机率与对照组患者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中出现尿潴留的机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对分娩镇痛有良好的效果,有利于产妇自然分娩,值得推广。
【关键词】罗哌卡因;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
【中图分类号】R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415-02
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自我保护的意识也越来越强,这使得人们对麻醉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娩时,除了要保证产妇和婴儿的安全,还要对产妇分娩时镇痛效果的进行考虑。分娩时的疼痛不仅会对产妇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对胎儿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降低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是当下相关工作人员的研究重点,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了使产妇能够在无痛苦的情况下分娩,现将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70名要求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采用硬膜外用输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的方式进行镇痛,对照组则不采用任何镇痛药,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以探究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本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70名要求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所有患者在研究前均对研究内容、研究目的有所了解,且表示自愿参与此次研究。麻醉分级为ASAI~II级、单胎、足月分娩的初产妇,无其他妊娠并发症。
实验组患者年龄为20岁~33岁,年龄的平均值为(27.58±1.84)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为(39.58±0.84)周;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0岁~31岁,年龄的平均值为(27.59±1.82)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为(39.61±0.81)周;观察组使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分娩镇痛,对照组则不进行分娩镇痛。
1.2方法
对照组不采用镇痛药。观察组的产妇开放静脉、用检测仪器测血压、心率、脉搏及血氧饱和度。当产妇宫口扩张2.8cm、产程进入活跃期时硬膜外镇痛[1]。产妇呈侧卧状态,在腰部适合位置穿刺,平卧后取用0.2%罗哌卡因复合液(里面包含芬太尼1.45g/ml)10ml,之后用电子输注泵以合理的速度持续对产妇硬膜外注射。在分娩镇痛过程中视觉模拟评分(VAS)大于6分时,通过三通管追加复合液6毫升,在宫口开全后停止用药[2]。
1.3观察项目
(1)母体血压、胎心及宫缩情况、心率等。(2)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程度(依据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让产妇进行自我评价[3]。疼痛程度用0~10分来表示,10分则表示疼痛难以忍受,4分以上为镇痛不全,3分为可靠,1~2分表示效果良好,0分代表没有疼痛感。(3)产程时间、一分钟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率等。
1.4 统计学处理
将患者的基本资料和治疗情况等数据录入到SPSS17.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性别比例等采用χ2检验,使用[n(%)]表示,平均年龄等用t检验,使用()表示。当P值小于0.05时,则可以认为具有明显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当p值大于0.05,则可以认为数据间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镇痛效果
两组患者使用药物前的VA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对照组没有使用镇痛药,在产妇整个生产过程当中VAS评分为(7.42±1.32)分。观察组在用药前反馈的VAS评分为(7.4±1.3)分,使用镇痛药后为(2.5±1.13)分,观察组患者在使用药前、后评分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下表。
镇痛效果
组别VAS评分
实验组7.4±1.3
2.5±1.13
对照组7.42±1.32
2.2产程比较
两组的第一产程时间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但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p>0.05,无显著性差异。见下表。
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产程比较
3 讨论
分娩镇痛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它有很多种方式[4]。但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使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分娩镇痛最有效[5]。在产妇分娩过程中镇痛效果明显,减小了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感。研究中,观察组在用药前反馈的VAS评分为(7.4±1.3)分,使用镇痛药后为(2.5±1.13)分,观察组在使用药后评分明显降低(p<0.05),这说明,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具有较为满意的镇痛效果。但是本研究中,观察组中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胎膜残留的发生机率与对照组患者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中出现尿潴留的机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说明,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可有效的降低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机率。
然而传统的镇痛麻药利多卡因作用的时间比较短,布比卡因在一定情况下严重阻碍了运动神经的活动,使得产妇硬膜外分娩时镇痛受到极大的限制。而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是一种见效快,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新型局麻药[6]。罗哌卡因芬太尼的溶脂性介于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之间,对心脏和中枢神经的毒性较低,对孕妇的运动神经阻滞轻,孕妇自然分娩率较高。同时对新生胎儿无不良影响。
罗哌卡因硬膜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有利于产妇宫口开大、胎儿头部下降,产妇生产较顺利,缩短了生产时间,产妇疼痛感较小。使用罗哌卡因芬太尼对孕妇第一产程进入第二产程进而进入第三产程也具有推动作用,但是在使用量上要有适度原则,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的浓度调试也要注意。
这种镇痛分娩虽然大大减轻了产妇分娩时的痛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镇痛分娩可能使得宫缩抑制,因此使用适量的催产素很有必要,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产程的顺利进行。另外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如顺产太难,则应该及时的选择剖腹产的方式分娩,尽量保证母婴的安全。通过文章以上总结得出,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的使用效果良好,孕妇痛疼感小,产后出血率较低,在临床中推广价值高。
参考文献:
[1]杨勇,孙红梅,周士三等.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分娩镇痛的效果[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3):2831,2872
[2]赵娜,刘朝文,雷丽等.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经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09,38(17):2222-2223
[3]杨瑞,秦秦,张昕等.吗啡、芬太尼、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的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1):78-79
[4]张琨.罗哌卡因复合少量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20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4,(4):25-27
[5]邵兆军,张朝巍,谭建强等.罗哌卡因复合小量芬太尼用于妊高征孕妇剖宫产术腰麻效果观察[J].天津医药,2012,40(11):1172-1173
[6]唐宝芹,万心梅.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观察[J].江苏医药,2013,39(18):2209-2210
论文作者:丁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8
标签:芬太尼论文; 产妇论文; 卡因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效果论文; 差异论文;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