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评价引领学生发展——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性学习的学业评价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评价论文,政治课论文,学业论文,探究性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多年的教改实践已经证明要贯彻好这一理念,必须摒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树立起为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理念;改变以传授书本知识为重点的教学程序,构建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自主学习经验的教学设计和程序;摆脱以书本考试为唯一评价手段的学业评价方式,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综合的学业评价方式。
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探究性学习这一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学习方式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要求,构建一套既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力与方法,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系统。引导教师转换角色,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帮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性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负责,学会追求,学会合作。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为中心内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结合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注意渗透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品质引导和爱国情操的熏陶,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为他们自主、自立、自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课程。它集理论教育、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又具有更为重要的德育功能。其教学过程必须与社会发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及人生发展紧密联系,若不“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就不可能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任务。探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的一种有效方法。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性学习内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探究性学习为基础,重构基础教育课程,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一个共同的做法是,不仅将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而且将探究作为课程的内容标准。这一做法表明,探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观念或指导思想。在我国的教育理论界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探究学习只适用于自然科学学科。例如,一些研究者认为,探究性学习是“依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这是不确切的。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观念或指导思想,它可以指导任何学科的学习。若将社会探究、应用探究纳入概念范畴,探究性学习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范围就大大拓展了。自然科学学科可以应用,政治、历史、地理等社会科学学科也可以采用。更为重要的是,任何学科中所采用的探究类型都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运用了多种探究类型。
我们在思想政治课中实施的探究性学习,就是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通过类似研究的途径,主动、积极地体验、发现、探索、感悟学习内容,学会收集、分析和判断信息,培养自主获得知识的技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优良的学习品质,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
1.自主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经过积极的探索和发现、亲身的体验与实践,以自己的方式将知识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并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共同探究者。
2.感知性
特别强调学生的感知、语言交流和合作交流等活动。经济、政治、哲学等内容比较抽象,因而通过语言、活动或多媒体等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感悟和探索知识,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交融、统一,就显得尤其重要。
3.过程性
追求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和谐统一。接受学习重视学习的结果,探究性学习更加关注学习的过程,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性学习尤其注重学习过程中潜在的教育因素,它强调尽可能地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发现、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尽可能地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经历一个体验发现知识、再创知识的过程。
4.开放性
政治理论的时效性、实践性相当强,因此对于知识目标的把握不能僵化,要密切关注社会实践的变化和发展对现有知识产生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针对以上特点,教师应该做到:
1.教师所提供的指导应该能启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去确定自己所要探究的是什么,并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认真思考。
2.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要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重新调整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并与他们进行平等的合作与探索,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3.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面对的不再仅仅是教材所界定的学习内容,也不仅仅是依靠本学科就能解答的问题,因而要求教师在知识方面应是多学科的、丰富的和渊博的。所以,教师还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更新知识结构。
4.由于探究式教学的开放性,因而对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的教学技能必须同知识一样有所发展和提高,否则将无法适应和承担这种形式的教学工作。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性学习中的学业评价特点和基本机制
新课程的各科课程标准都强调了培养目标的三大领域,即知识和技能,过程、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传统的学业评价一般指对知识和技能的评价,后两者则被排除在学业评价之外或被忽略。这种界定对思想政治课程是不合适的。
高中思想政治课就其性质而言,是一门“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的课程,是一门德育课程。若将学业评价局限于知识与技能,不仅评价不出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是否提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树立和形成,而且会把学生引向死记硬背、重智轻德、重视考试结果,不重视学习过程的歧路。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业评价应全面评价知识与技能、过程、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
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特殊性和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性学习的特点,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性学习的学业评价主要有三个特点:
1.多元性。评价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评价的内容、形式和主体的多元性。评价的内容既有对学生学科知识的书面考核,也有对学习过程、能力和方法,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比如对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收集和加工信息能力、人际合作交往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评价,还有对学习的认识、态度、方法、体验和品质的评价等。评价的形式除了纸笔测验以外,还有描述性评语、项目评议、学生自评与互评、谈话观察、问卷评价、小论文、成长手册和表现性评价等。评价的主体既有教师,也有学生,还可以有相关的指导者。可以是学生个体,还可以是学习小组或整个班级。这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体现了探究性学习评价内容的丰富性、灵活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征,也尊重了学生在学业评价中的自主性。
2.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性,是指非常看重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和态度的变化。既关注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关注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地独立思考,又关注学生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的表现,还关注学生情感感受与态度变化的过程。
3.激励性。探究性学习强调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学习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励学生全员参与。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注意捕捉学生的点滴进步,从正面激励、评价学生。此外,在评价中由于集体评价的引入,也能激发学生共事合作、尊重他人意见、发现别人长处、遇到挫折相互鼓励、群策群力的精神。
评价的基本机制是:以课程知识为评价载体,由教师与学生、个体与集体等各类评价主体,通过多种评价形式,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作综合评价,激励学生开发潜能,提高素质。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性学习中的学业评价的基本原则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性学习中的学业评价特点和基本机制决定了评价具有以下几个原则:
1.学生主体原则。在以往的评价中,学生处于被教育者的地位。他们对评价结果大多处于不得不接受的被动状态,会产生害怕、怀疑、躲避、掩饰、争功等自我防卫的消极心理。探究性学习的学业评价强调学生是评价主体,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老师、家长评价相结合,个体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主动性评价与被动性评价相结合,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结果转向主动参与评价,既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在相互沟通协商中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理解,可以克服学生的自我防卫心理,形成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
2.重发展原则。在许多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心目中,学生的学业评价必须可以用作甄别与选拔的凭据,必须可以用作教学质量监控的手段,才是有价值的。于是,书面考试和考试分数就成为评价的主要手段,甚至是唯一的手段。从而将评价局限在知识与技能及其方法中,给评价抹上了浓重的功利性。探究性学习中的学业评价,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既注重评价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和发展。摒弃以往评价只重考试分数的做法,把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一种手段和机制,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
3.整体目标指向原则。面向全体学生,着力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探究性学习中的学业评价不是为了指出学生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而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根据发展心理学家、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一个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具有各种智能,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有效学习方法。教育应该在全面开发每一个人的各种智能的基础上,对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各种智能的情境,激发潜在的智能,给学生多样化的选择,充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因此,评价要关注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机会,要通过评价形成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能力,进而达到自主和谐发展的目的。
4.即时性与过程性原则。即时性,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当时的表现,及时作出评价。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还学生以学习主动权,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的发展。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特色和个性,尽可能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的潜在优势。在即时评价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及时对学生的努力表示赞赏。即使在学生受挫时,老师也应给以合理的评价和激励,从而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接受挑战的信心。
5.激励性原则。探究性学习的学业评价十分关注调动被评价对象的积极性,使被评价者产生向上的欲望和动力,并获得成功。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来源于外在的激励,即他人的肯定;另一方面来源于内在的激励,即学习者本身的成功体验。因此,评价应让学生得到充分尊重,个性得到张扬;评价应强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评价应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体会到学习的魅力,推动学习不断深入发展。
6.重模糊轻精确原则。思想政治课领域的评价,只有知识部分能做到相对精确,过程、方法与能力,尤其是态度与价值观根本无法精确评价。因此,思想政治课的评价必须重视模糊评价在其中的作用,要将精确领域和模糊领域有机结合起来,并侧重于模糊性评价。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性学习中学业评价的基本内容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性学习中的学业评价的基本内容是以课程知识为载体,融合知识与技能、过程、能力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的综合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对探究过程、能力与方法的评价
过程、能力与方法的评价内容包括:是否积极参与学习,纪律和专心状态如何;是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集体活动,认真倾听同学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问题与见解是否有独创性;是否具有基本的获取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绪,正确对待教师的批评,建立一种良好的情绪状态;是否能选择合理有效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等。具体操作可参见表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学习过程评价表》。
2.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内容主要有,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的基本观点的领悟和掌握;对使用网络、图书、报刊等收集资料,从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课题研究等社会实践活动中获新知识的基本技能的把握。对基本观点的领悟和掌握评价,要注重理解与应用,而不是单纯记忆;要注重从整体上认识和领会经济、政治、文化、哲学概念和原理,而不是仅停留在具体的知识上。对基本技能把握的评价,务必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要避免以理论的机械记忆和“技巧性解题”的训练取代能力的培养。必须强调的是,对基本观点和技能的评价要尽量融合在探究性学习过程的情景中。须知,上述《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学习过程评价表》的内容,是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的。
3.对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对象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各类活动的行为表现,以及学生对当前社会现象和问题所表达的关切、所持有的观点。譬如是否积极参与各类学习活动,是否有创新的意识和行为,是否具有合作精神和责任感,是否关注时事政治,是否能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否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等。在评价中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标准,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关注学生情感和态度变化的趋向。
评价内容的三个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方面,它们各有不同的要求,体现了不同的层次性,其中知识与技能是载体,过程、能力与方法是主导,态度与价值观是灵魂。三者既不能相互混淆,也不能相互代替。另一方面,它们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过程、能力与方法和态度与价值观的落实有赖于知识与技能这个载体;知识与技能要发挥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基础的作用,就必定要依赖过程、能力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能在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及相关能力的培养、提高过程中形成。因此,我们在评价时要注意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评价内容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表示:
表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学习评价三个内容关系图
五、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性学习中的学业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形式
在确定评价类型、设计评价形式时,我们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评价应对学生积极参与具有激励作用;2.评价应客观公正;3.评价应是多种形式的;4.学习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5.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6.在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7.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态度、价值观倾向;8.学生的学习结果;9.简便易行,这是由中学政治教学班额大、课时少、教师工作量大的情况所决定的。
根据在探究性学习中起的作用,评价可分为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多种类型。
形成性评价是指通过活动记录、测验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持续评价,旨在确认学生的潜能,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形成性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特别注重强化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显示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改进的不足。它不仅适用于评价知识、技能等可以量化的内容,更适用于评价兴趣、态度、策略、合作精神等不易量化的品质。形成性评价往往在开放、宽松、友好、非正式的环境中进行。
诊断性评价往往被称为准备性评价,被界定为在学习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或特殊困难进行的评价。我们这里的诊断性评价有所不同,它更侧重于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状况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以便改进。
总结性评价指在课题或一个教学阶段结束后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定。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确定学生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证明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以及态度与价值观的状况,为学生的后继学习,以及改进教学提供依据。课改前,一般都以笔试(包括高中会考、高考)的形式进行,几乎测试不出态度和价值观的真实状况。探究性学习的总结性评价不以笔试为唯一依据,还包括对学生总体情况的各种描述性评价。
评价的形式,从评价主体的角度看,有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等各种评价主体相结合的评价;从评价内容的性质看,有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等各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评价;从评价操作的方式看,有纸笔测试、口头评语、书面评语、项目评议、问卷评价、小论文、成长记录册等;从评价实施的时间看,有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从评价实施的空间看,有课堂评价和课外活动评价等。必须指出的是这些区分是出于分析的需要在具体实施中它们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譬如《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学习过程评价表》中,既有多种评价主体,也有定性定量、静态动态等内容。
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实施的评价形式主要有:
(1)多元过程评价。指在学习过程中多种评价主体、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相应的内容进行评价的方式。具体情况参见《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学习过程评价表》。
(2)项目评价。也叫专项评价,指在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中采用的系统的可以独立立项的内容进行评价。可以是单一的内容,如课堂教学中的辩论赛。也可以是综合性的内容,如学生导读。在项目评价中,我们主要研究的就是学生导读评价。为了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平台,我们设计了学生导读案例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导读案例探究学习的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自学教材的基础上,寻找适合所学理论知识的事例,并结合社会现实或学生的思想实际,设计好探究新知识的思考题和讨论题,运用适当的方式,轮流为本班学生导入新课,为了提高这一教学方式的效率,提高学生导读的水平,我们设计了《学生导读评价量表》。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采取口头与书面相结合,即时和延时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导读完毕,当堂请两名学生点评,一名是下一次要导读的学生,以便发扬光大优点,迅速改进不足。另一名学生随机抽取,以求全面和客观。评价表的记录人是下一次要导读的学生。
(3)书面考试评价。一般采用试卷答题方式。以往的试卷答题方式偏重于知识与技能,答案评分采用踩点得分法,忽视过程与能力,更衡量不出学生真实的态度与价值观情况。有的学生在试卷上答题头头是道,但实际表现言行不一致,削弱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我们参照历年来思想政治课考试改革的成果,实行了开闭卷相结合的考试方式,题型以主观性试题为主,增加探究性、生成性、综合性的为基本特征的开放性试题。开放性试题有操作型、评论型、论文型等。
譬如,我们设计了试题“小张是一个高中生,父母的月收入除去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金后是7000元。他们每月的水电煤及物业费需要600元左右、衣食开支每月为1500元。他家有银行储蓄15万元,一家三口都有自己的消费计划。爸爸:(1)想买一辆轿车。(2)暑假全家人到三峡旅行。妈妈:(1)手机的型号有些过时了,换一部更加时尚的。(2)家里的冰箱用了好多年,已经快过使用年限了,为了安全起见,要更换新的冰箱。小张:(1)购置电脑并装上宽带。(2)想买一辆更酷的自行车。请你估算一下这些商品的价格,分析一下这个家庭对这些消费的需求程度,帮他们家列出一年的支出计划表,并逐项说明你列的理由。(注:再过两年,小张就要上大学了)”测试学生的操作能力。
又如,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邀请20位来自上海高中学生代表参加立法工作专题座谈会,直接向地方立法机关领导发表对《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草案)》的意见,诉说自己的心里话。当《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公布以后,学生们发现他们提的许多意见都被采纳了,感慨地说“参加这个会议,不仅感动自己的权利得到尊重,更感到自己参政欲望强了。”“立法是将党的主张,通过人大的法定程序转变为国家意志。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听取老百姓意见,体现老百姓意愿,这样的做法,就容易被老百姓接受,为老百姓信服。民心顺,正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础”的时政材料为背景,自拟题目,写一篇有关旨在“民心顺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础”的时政短评。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评论时事。
再如,我们以背景材料“2005年大学生毕业人数是5年前的三倍。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不断攀升,大学生就业率在下降。目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存在三对矛盾——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高级“蓝领”奇缺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偏低。《中国首次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有3亿多青少年,是世界青年人口大国。每年新增城镇劳动力1000万,绝大多数是青年;农村有1.5亿至2亿富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大多数也是青年。青年缺乏工作经验,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青年就业问题愈发突出,表现为高于平均水平的失业率。团中央、全国青联发起的一个旨在帮助青年创业的国际合作项目等”,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以你将来的就业为主题,写一篇400字左右小论文。”这些开放性试题可以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观念等内容。
(4)课外活动评价。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并不局限于课堂,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还必须开展一定的课外活动。对于课外活动的评价,我们根据思想政治课课外活动的特点,将评价归纳为社会实践、课题研究、模拟活动和竞争等类型。评价结果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记入学期或学年总评。
(5)综合性评价。这种评价是在每一学期结束后进行的,以往被称为终结性评价或结果评价。思想政治课探究性学习的学业评价结果应作为综合性评价的依据之一。
六、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性学习中的学业评价研究的成效
通过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性学习学业评价的特点、基本机制、基本内容、基本类型和形式的研究,我们初步构建了一套既关注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力与方法,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系统,引导教师转换角色,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帮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性学习,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性学习学业评价的主要效果如下:
(一)评价的多元性,有助于实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目标。
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摆脱了将思想政治课的学业评价局限于知识与技能的误区,给予学习过程、能力和方法,态度和价值观更多的关注,彰显了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性质。评价形式的多元化,可以适应评价内容多元化的需要和教学手段多样化的要求,将较难简单地用量化的评价对象,予以适当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可以帮助学生自我反馈、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建构、自我认识,培养他们的竞争与合作意识,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譬如,学生在谈参加自评小组工作的收获时认为,参加评价工作,“可以在评价别人的同时反省自己,看别人的优点时想自己是否也具备,看别人的缺点时想自己是否也有,有则改之。”参加评价工作“锻炼了自我发展的能力。对同学的课堂表现有了具体了解,以便自己做得更好。感谢老师给了我们一个锻炼的机会”。
(二)评价的过程性,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
评价注重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态度的变化,及时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方向。过程评价不强调用统一的标尺来衡量所有的学生,而是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出有针对性的、适当的评价,容易被学生接受;过程评价不过分追求评价的精确性,有利于学生充分地进行探究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才能;过程评价贯穿于学习的始终,不仅有利于评价的开展,还有利于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自我评价方法,逐步将评价融为自己学习的一部分,成为促进自己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重要手段。过程评价还培养了学生的竞争和合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意识。譬如,在上学期期末,我们以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导读表现和课堂札记完成情况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评价,学生反映“课堂发言、提问的人多了,课堂笔记内容也充实了很多”,“促进了学习互动,提高了学习效率,在不自觉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评价的激励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探究性学习评价以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学习的潜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前提,激励学生全员参与的积极性。探究性学习评价要求教师和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捕捉同学的点滴进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满足。譬如在两位导读学生展示完探究成果后,其他学生评价“紧扣主题,条理清晰;课件优美,设计新颖,有创新意识;举例和问题能联系实际,能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会思考;但互动性不够,声音太轻,速度太慢……”,教师的点评是“谢谢这两位同学,你们做得比以前好多了,看了你们漂亮的课件,我都不好意思打开我的课件了……”。这些评价激励着学生继续努力,不断进步。探究性学习评价中的集体评价还能激发学生合作共事、尊重他人、群策群力、共同进步的精神。
七、研究的结论与讨论
综合两年多的实践,我们的主要结论如下:
1.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性学习评价系统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评价内容认定、评价形式的选择、评价主体的界定、评价时机的捕捉等方面,都必须以是否符合学生心智发展的需要,是否容易被学生接受,是否能促进学生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升华态度与价值观,是否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标准。
2.基于思想政治学科的特殊性,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尤其是探究性学习评价必须将学业评价领域从知识与技能拓展到过程、能力和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否则,就无法实现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的目标。
3.只有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这是由评价内容的多元性、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学生情况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4.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作用,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他人的评价、教师的评价乃至社会的评价只有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才会奏效。学生最终要靠自我评价来完善自己、发展自己,自我成长、自我发展。
两年来的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主要有:
1.如何处理好探究性学习学业评价系统与书面试卷考试的关系。书面试卷考试由于其局限性,只能偏重于知识与技能领域。试想,如果一位教师注重全面评价学生,辛辛苦苦采用了很多很好的评价方法,减少了应对书面试卷考试的训练,结果学生的考试成绩反而没有别的学生好,他还会继续进行这种改革吗?即使他想坚持,也注定得不到支持。
2.如何处理好探究性学习学业评价内容面广量大与政治教师教学任务重、任课班级多,精力有限的矛盾。高中政治教师每周的经济、政治等教学内容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展开,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要备好课,就必须投入大量的精力,用于评价的要时间相对有限。探究性学习学业评价,还必须考虑许多难以用分数来衡量的因素,还要反映学生的个性特点。这一矛盾的解决,既需要教师的智慧,还需要社会系统的支持。
3.如何处理好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关系,发挥各自的优点、克服各自的缺陷。思想政治课领域的评价,只有知识部分能做到相对精确,可以作定量评价。过程、方法与能力,尤其是态度与价值观根本无法精确评价,只能使用定性评价。因此,思想政治课领域的评价,占主导地位的应该是定性评价。但是,定性评价主观性比较强,不够准确,难以承担甄别和选拔之责,而定性评价的这一缺陷,恰恰是定量评价的优点。所以,如何处理好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关系,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标签:探究性学习论文; 思想政治课论文; 政治论文; 教学技能论文; 教师技能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教师评价论文; 教学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