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医学院
【中图分类号】 R9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550-1868(2016)6
【摘要】:当药品中残留溶剂超过一定标准时,可能对人体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卫生部门越来越重视对药品中残留溶剂的检查。文章主要针对目前药品中常见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我国药品残留溶剂的管理水平。 R 9 8 1
【关键词】:药品管理;残留溶剂;卫生监管
药品中的残留溶剂主要是指原料药、辅料以及制造或加工过程中使用,但在制造过程中未能完全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其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因此才能够被用于制药,但是受到施工环境、加工技术及人员操作等方面的因素影响,药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残留溶剂超标的现象。而有机化合物多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容易对人体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引发癌症[1]。在上个世纪末期,药品中的残留溶剂检测被世界公共卫生及医药界所重视。
一、药品中的残留溶剂概述
药品中的残留溶剂是指用于药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具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在合成原料药物制作过程中加入适当溶剂,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没有完全挥发,有部分溶剂残留在药品中,影响药物疗效,且可能引发服用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并且对药效稳定性起到严重影响[2]。因此,国家有关部门以及临床医学中对于药品生产管理的要求逐步提升。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规范国际协调会(ICH)为了突破各国药品贸易壁垒,协调各国对药品残留溶剂的标准,将残留溶剂分为三类:①限量使用的溶剂:此类溶剂对人体及环境有较大影响,仅有苯、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1,1,1-三氯乙烷这五种,这些溶剂均有毒性和致癌性,但是在特殊疗效的药物生产中,不可避免需要使用此类药物,其用量需要控制在科学范围内。②限制使用的溶剂:此类溶剂主要会引起神经中毒或其他不可逆性损伤,主要有乙烷、氯苯、甲醇、氯仿、2-甲氧基乙醇、二氯甲烷、吡啶、甲苯、乙二醇等26种药物。ICH对此类药物的使用标准采用了“允许每日暴露量”计算公式进行计算,该公式为PDF=NOEL/(F1×F2×F3×F4×F5)。③低毒性溶剂:此类溶剂在药品中若无过量残留时,对人体无明显损伤,但是由于未尽长期试验或致癌研究,对于其的应用仍需谨慎处理。此类溶剂主要为乙酸、丙酮、苯甲醚、1-丁醇、乙酸乙酯、甲基特丁基醚、异丙苯、二甲基亚砜、乙醇、乙醚、甲酸、庚烷等28种药物。在某些情况下,部分药物(短期或局部用药)残留溶剂的允许限量稍高,但需要由正当理由以及具体处理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ICH建议药品生产过程中使用低毒性溶剂或无毒副作用的溶剂,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3]。
二、残留溶剂分析方法
1.干燥失重法
早期药品管理中多采用干燥失重法测量药品中的残留溶剂,但是由于该方法存在非专属性,只能得到残留溶剂的总量,无法区分残留溶剂的种类;此外,药品中的水分容易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干燥失重法对于药品的需求量较大,通常5g药品才能够获得0.1%检测限;与热重测定法(5mg即可达到100ppm检测限)相比,其检测限过低。
2.分光光度法
该方法通过使用化学溶剂或试剂与药品进行化学反应,以此测量药品的残留溶剂,但是该方法主要的缺点在于敏感度不高。相关文献指出,紫外-可见光光度法测定药品中的甲烷,对使用紫外-可见光光度法测定为阴性的药品,使用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技术在相同的产品中仍能检测到甲烷[4]。
2.气相色谱法
目前临床药品管理中多使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药品中残留溶剂量,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分离功能,且对溶剂的敏感度较高,适用于药品生产与管理中对残留溶剂的检测工作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气相色谱法逐渐发展,传统填充柱已经逐步被毛细管色谱柱取代;火焰离子化检测仪(FID检测仪)具有检测效率高、敏感度强、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以及重现性好的优势,在该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相关研究通过分析发现,目前临床中的药品测验约有80%研究采用FID检测仪进行药品残留溶剂测量,说明该仪器的应用价值被学界所认可[5]。
4.比色法
该方法主要利用残留溶剂中的特殊元素或残留溶剂特殊的显色反应来测量其容量。有学者通过在某一药品中测量残留三氯乙烷测定方法的分析中,将药物进行耗氧破坏处理后,使用苯甲醚比色法测定乙烷,再换算层三氯乙烷的量,这样就能测得药品中残留三氯乙烷的量,证实比色法在药品残留溶剂的测量中具有操作简单、便捷以及结果准确的优势。
三、残留溶剂分析方法发展方向
随着现代药品生产及管理越来越规范,对于药品生产标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药品残留溶剂分析方法需要向分离快、定性快方面发展,进而能够快速测定药品中的残留溶剂量,提高检测效率,同时还要创新进样方法,减小药品对检测结果的误差,提高检测准确率。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推动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越来越重视用药安全性,同时人们对药品中残留溶剂的管理观念发生率转变,逐渐认识到残留溶剂对人体及环境的影响,从简单的控制有机挥发性化合物的应用到规范不同种类溶剂的使用,进而全面提升我国临床用药安全性。
结束语
近些年来,发现药品中残留溶剂可能引起系统功能障碍及癌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预防患者受到药品中残留溶剂的影响,需要对药品中残留溶剂进行检测。文章通过概述药品中的残留溶剂的影响与类型,分析了目前常见的四种残留溶剂检测方法,同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阐述,旨在提高我国药品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胡昌勤,刘颖.药物残留溶剂的监控及其分析方法[J].药学学报,2013,42(12):1237-1242.
[2]许真玉.药品审评过程中残留溶剂检查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4,40(5):471-473.
[3]李丹丹,鲍先杰,林宏英等.气相色谱法测定三种药品包材残留溶剂含量[J].世界中医药,2015,23(4):590-593.
[4]成海平.化学药物残留溶剂质量标准制定的原则与要求[J].中国新药杂志,2013,17(20):1814-1816.
[5]Roger L Firor,Albert E Gudat.用Agilent G1888顶空进样器/6890N气相色谱/5975inert MSD检测系统测定药品中的残留溶剂[J].卫生研究,2015,34(5):1-4.
论文作者:窦文潇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2
标签:溶剂论文; 药品论文; 乙烷论文; 药物论文; 方法论文; 过程中论文; 此类论文; 《医药界》2016年6月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