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地那非在治疗儿童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低氧血症中的作用论文_廖承辉

衡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衡阳 421001

【摘 要】目的:分析西地那非在治疗儿童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低氧血症中的作用。方法:收取我院110例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低氧血症患儿,

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并将患儿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实施西地那非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实施治疗后PAP(37.45±3.77)mmHg、SBP(104.25±7.27)mmHg、HR指标(121.45±8.27)次/min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PaCO2(34.72±2.65)mmHg、PaO2指标(90.01±3.75)mmHg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西地那非在治疗儿童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低氧血症中具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西地那非;儿童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低氧血症

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常见的发病人群为儿童,多少患儿进行手术治疗后,易导致低氧血症发生,为严重的并发症,而实施一项有效的药物治疗方式,能降低患儿肺血管阻力,扩张患儿肺动脉[1-2]。因此,我院对西地那非在治疗儿童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低氧血症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见下文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收取我院110例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低氧血症患儿,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纳入标准:(1)所有患儿均符合临床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标准,(2)所有患儿均伴有晕厥、缺氧发作、口唇发绀等症状,排除标准:(1)伴有认知障碍、意识障碍患儿,(2)伴有内分泌疾病、其他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观察组;年龄在2~8岁之间,患儿平均年龄为(5.11±1.26)岁,男性患儿有25例、女性患儿有30例。

对照组;年龄在2~9岁之间,患儿平均年龄为(6.23±1.45)岁,男性患儿有24例、女性患儿有31例。

观察组、对照组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低氧血症患儿的性别和年龄,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低氧血症患儿实施常规治疗(手术后常规留置中心静脉管和桡动脉测压管,呼吸机采用压力调节控制模式,增加患儿的通气量,给予患儿服用硝酸酯类药物)。

观察组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低氧血症患儿实施西地那非治疗(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528),每隔6小时一次,每次服用0.5mg/kg。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低氧血症患儿治疗后的PAP、SBP、HR指标。

对比两组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低氧血症患儿治疗后的PaCO2、PaO2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使用SPSS19.0软件,将两组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低氧血症患儿治疗后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处理,PAP、SBP、HR指标、PaCO2、PaO2指标采用t检验,采用P<0.05表示两组患儿治疗后各项指标对比存在差异,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

观察组患儿实施治疗后PAP(37.45±3.77)mmHg、SBP(104.25±7.27)mmHg、HR指标(121.45±8.27)次/min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近年来,儿童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占先天性心脏病的30%,多数患儿出生后易发生缺氧情况,影响自身生长发育,严重时易导致心力衰竭和缺氧缺血而发生死亡,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患儿手术治疗后易发生低氧血症,严重影响治疗效果[2]。因此,我院对西地那非在治疗儿童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低氧血症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探讨西地那非的效果。

肺动脉内皮细胞扩张因子主要包括前列环素、一氧化氮等,多数患儿手术后易导致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发生紊乱,使是前列环素和一氧化氮分泌降低,由于患儿血管收缩因子过度表达,从而导致患儿肺血管阻力增加,引起心功能不全和低氧血症。多数患儿实施常规治疗后,其治疗效果不显著,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西地那非,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3-4]。西地那非为PDE-5抑制剂,通过抑制人体细胞内GMP的分解,从而使细胞内环磷酸鸟苷水平升高,扩张患者肺血管,降低其肺血管阻力,药物吸收较为迅速,患者服用60分钟后达到血浆峰浓度,其半衰期为6小时,多数患儿使用后,能显著降低PAP,改善SBP、HR指标,改善患儿的低氧血症,使临床症状逐渐缓解。同时西地那非为一种高选择性、安全有效的药物,在降低患儿肺动脉压力和扩张肺血管方面,具有良好效果,通过使患儿右心室负荷降低,稳定患儿血流动力学,促进其较快恢复[5-7]。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患儿实施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

综上所述,西地那非在治疗儿童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低氧血症中具有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夏燕亮,马如海,陈宏等.西地那非治疗高原地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J].中国循环杂志,2014,2(9):702-705.

[2]顾虹,卓玲,李强强等.西地那非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2,30(3):191-194.

[3]周智恩,孙小圣,冯君等.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体肺动脉侧支循环患儿12例临床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4,17(1):53-55.

[4]黄凯,韦斌,郑宝石等.伴有体肺侧支血管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镶嵌治疗的临床探讨[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4,20(4):487-490.

[5]曹美凤.改良吸痰管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吸氧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8):67-67.

[6]周家旺,吕勇,贾玉珍等.西地那非在治疗儿童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低氧血症中的作用[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11):832-835.

[7]马敬,叶玮,郭建华等.氢溴酸东莨菪碱治疗小儿心脏术后严重低氧血症5例[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24(3):270-271,274.

论文作者:廖承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0

标签:;  ;  ;  ;  ;  ;  ;  ;  

西地那非在治疗儿童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低氧血症中的作用论文_廖承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