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生命修养的特征--2003年“文学读物选编”分析_文学论文

贴近生命修养的特征--2003年“文学读物选编”分析_文学论文

贴近生活 培育特色——2003年文学图书选题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贴近生活论文,特色论文,图书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2003年的文学图书选题中,各出版社以“三个代表”统领整个选题策划,以调整图书品种的结构为主线,以面向市场为目标,突出品牌书、精品书、双效书这三大工程,展示了一种全新的选题思路。其特点是文学性增强,文化积累的图书增多;老品牌和新品牌同时推出,品种明显增多。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总量增长 品种丰富

今年报送文学图书选题的出版社共有196家,选题6528种。其中长篇小说677种,外国文学866种,文集53种,纪实文学295种。从今年的选题来看,整体特点是品种繁多,思路开阔,面向市场,开拓创新。整体趋势是向“大文学”和“大文化”的方向发展,一些文学图书的基本品种保持稳步发展,如:长篇小说的选题比往年有所增长,通俗类文艺选题的品种明显增多,而纯文学的品种略有减少。

从选题的分布上看,长篇小说的强势仍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等几家老出版社,但也有的出版社重新崭露头角,如:湖北的长江文艺出版社的长篇小说选题有20余种,他们推出的“九头鸟长篇小说文库”在气势上胜人一筹,形成了新的长篇小说的品牌。还有江苏文艺出版社安排的长篇小说丛书,收入的多是实力派作家的作品,有五部还列入了国家“十五”重点选题。

从选题总量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市场对图书选题的调剂影响越来越大。文艺出版社选题的品种不再仅局限于纯文艺类图书,而是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一种大文化的选题倾向。文学图书选题品种的多样化,使文学图书的选题规划更加市场化。这一方面表现出文艺出版社对市场的适应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纯文学图书的出版社将随着图书市场的变化而进一步分化的基本态势。

二、重点突出 结构合理

注意开发学术含量高、文化积累深、创新性比较强的选题,是今年文学图书选题的重点。大多数出版社对重点选题都做了安排,约有944种,占文学类图书的14.46%,高于往年的重点图书选题。

首先是文集类的选题比例明显增多,计有53种,大多是带有总结性的有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的作家作品和研究类集。如:中国文联出版社的《罗大冈文集》、浙江文艺出版社的《夏衍文集》,还有百花文艺出版社的《李霁野文集》等,都是填补空白的学术性较强的分类集。随着市场化出版格局的凸现,对出版具有文化积累意义的图书选题的重视,是对文艺出版社整体出版水平的检验。往年对古典文学和文艺理论选题的安排比较少,今年侧重做了安排,品种也有所增多,计有39种文艺理论图书,如:上海文艺出版社的《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五辑》(1976-2000,10卷,巴金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中国文学理论经典》(10种)、中国文联出版社的《新时代文艺理论文丛》(10种)、湖北教育出版社的“海上中青年学人文丛”(五套)等。

有些重点选题,是各社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的。这些选题比较扎实,而且多是原创性的。其中有天津人民出版社准备继续出版的“现代文化名人研究资料”、《钱钟书年谱》和《沈从文年谱》等;百花文艺出版社将推出《余光中集》、《西方人文史》、“后散文系列”等。

三、品质优良 长篇繁荣

长篇小说是文艺出版社图书选题中比较出彩的部分,从1995年中央领导大力提倡繁荣长篇小说出版以来,长篇小说的出版一直是文艺出版社的重点项目。今年的长篇小说与往年一样,都是各文艺出版社显示实力的选题。在今年的长篇小说中,从数量上看高于往年,计有677种,占总选题的10.3%。这些长篇小说的选题,充分反映了文艺图书在市场竞争面前的灵活应对,既有针对市场的畅销选题,也有精心打造的长篇巨著,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的提升。

(一)弘扬主旋律的小说主题集中

导向正确,主题鲜明,贴近生活,反映时代精神,讴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每年长篇小说的主旋律。今年此类小说的主题基本集中在反映改革开放,描绘经济大潮的现实问题上,注意描写普通百姓的平凡生活,集中反映出社会变革时期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尤其是反腐倡廉的作品在主题上开始注意正面形象的塑造。这类小说选题有67种,占长篇小说总量的9.8%。其中,有反映改革开放历史发展进程的《大路朝天》(张廷竹,长征出版社)、《权力与死亡》(谈歌,作家出版社),有描写检察官顶住各种压力保护国家利益的《魔咒》(张成功,作家出版社),讴歌高检干部的《国家公诉》(周梅森,作家出版社)、《有我有你》(张平,作家出版社),有歌颂缉毒武警英雄形象的《边关冷月》、《虎啸丛林》(杨桂富等,群众出版社)、《国家荣誉》(佚名,中国青年出版社),有正面描写政府领导在改革开放年代锐意进取,与腐败分子斗争的《市长不在家》(航宇,中国文联出版社)、《团委书记》(于涵,时代文艺出版社),有写民营企业锐意改革,与外资企业艰难竞争,开创辉煌事业的《世幻突围》(李涛,浙江文艺出版社),也有反映农村基层生活,正面描写当下农民的艰难生活状态和乡村干部生存景况的《乡村温柔》(向本贵,长江文艺出版社),还有从反腐败的角度入手,更深层地挖掘农民文化潜在力量和本质的《惊天动地》(瞿旋,长江文艺出版社)等等。

这些选题从不同的方面,全方位地描述了我国在经济变革时期的大发展以及所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并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追求,为读者提供了较为健康的小说文本。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弘扬主旋律的作品的艺术性已经逐步成熟,尤其是以写主旋律作品为主的几位作家,已经形成了自己成熟的风格,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有相当的水准,保证了长篇小说的整体品质。

(二)都市题材小说范围扩大

随着都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描写都市生活的长篇小说也越来越多。这些小说反映了都市所经历的新的生活变革和世象百态,而此类题材的作家本身就是生活在都市、热爱都市生活的年轻人。因此,都市小说更适应时代潮流,接近时尚生活,是图书市场较受欢迎的图书。

今年此类小说有270余种,占长篇小说的39%。其中,有反映大学生到南方开放城市去创业的《青春弥撒》(谈歌,文化艺术出版社),有描写大都市边缘人生活心态的《北京北四环以北》(王动,文化艺术出版社),有实力派作家写的通过里巷姑娘的爱情生活,反映城市价值观念变迁的《里巷小歌》(殷慧芬,作家出版社),也有新锐作家描写都市人情感生活的《另类何在》(尹丽川,作家出版社)、《还没看见》(朱文颖,作家出版社),有写当代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中国的珍珠玫瑰》(黎珍宇,群众出版社),有反映大学校园生活的《非洲吧》(陈羽,中国戏剧出版社),有写都市中平凡人物生活的《风流人物》(徐着鞭,中国文联出版社),还有写都市变化的《酒仙桥畔》(谭朝富,中国文联出版社)等等。这些小说的作者多半是文学爱好者,其创作目的只是宣示对生活的感悟,而并不以此为事业,因此,作者队伍的流动性较大,艺术质量不稳定。这一部分选题最受市场的欢迎,也最易出现导向性问题,值得认真引导。

(三)历史小说涉猎面广

历史小说也是往年长篇小说的重要题材,今年此类小说的总数有所下降,计有93种,占小说总量的13.7%,但在选材的范围上却有所扩大,以历史人物的传记为多,有在历史上做出成绩的帝王,也有各类历史上的风流人物。特别是对史料不多的历史人物多有涉猎,有描写炎黄二帝传奇经历的《人祖演义》,有描写虞舜事迹的《虞舜大传》(王文玲,山东文艺出版社),有描写历史上的硬汉皇帝李存勖的《硬汉皇帝》(山川,新世界出版社),有描写权倾一时、威望日隆的张居正一生的《张居正》(熊召政,长江文艺出版社)。除了一些有关朝代变换、帝王轮转的题材外,也有描写文人雅士的,如描写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酒英雄》(郭同旭,天津古籍出版社)、描写东晋文人雅士的《兰亭雅集》(王少农,作家出版社)等。

(四)通俗类小说增多

这类题材的小说,是长篇小说中增长较快的一类小说,尤其是其中的科幻小说、侦探小说、网络小说,都有一种全新的面貌。科幻小说的种类明显增多,有82种,占小说总量的12.1%,高于往年一般二三十种的水平。而且,今年的科幻小说的题材成人化的特点比较突出,突破了往年科幻小说儿童化的特点。如:解放军出版社的《超级隐形》(张明著)、《遭遇克隆》(鲍中行著)、《太空英雄》(胡思远著)等,都是写尖端科技引领下的高科技战争,给读者带来全新的战争观念。该社的“21制高点丛书”中《人可以克隆吗?》、《人生天地间》、《天使或幽灵》、《生死抉择》等,则是以人文精神和理念,审视涉及生物、海洋、航天、信息、材料、能源等六大领域的新科学技术。河南人民出版社的“王晋康科幻新作选”,收集了作者的四部小说,从“癌人”、“豹人”、“海豚人”等奇特的角度,分别塑造了科幻中的新人形象。应该说,对科幻小说的培育,实际上与培育国人的想像力、创新力有密切的联系,而科幻小说在未来的文学创作中,也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侦探小说与科幻小说一样,是长篇小说的新生力量,今年此类选题计有95种,占小说总量的14%,也是增长较快的品种。与往年侦探小说多是翻译外国侦探小说不同的是,今年国内原创的侦探小说比例增多,约有48种,占此类小说一半以上,如:大众文艺出版社的“当代奇案大观”,收有作家杨远新的侦探小说五种:《都市要案》、《跨国大案》、《边境重案》、《小城疑案》、《乡野奇案》等,都是反映以最新的侦探手段进行侦破的案件,有较强的可读性。广州出版社的《阴影》、《家贼》、《致命死因》三部侦探小说,都是女作家冯惠玲写的现代侦探小说。尤为突出的是长江文艺出版社的“都市情感推理小说丛书”,培育了一批有实力的成熟的作家写专题侦探小说,其中,有老作家王梓夫的《遭遇复仇》、女作家胡建的《刀下留人》、言情派作家顾艳的《冷酷杀手》,以及贾兴安的《红妹蓝妹》、刘燕燕的《你我如此完美》等。这些实力派作家的加盟,使侦探推理小说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凸显了理性—逻辑—形象的魅力:不仅仅有古典公案的“神奇”,而且有科学逻辑的清晰根据。

四、面向市场 开拓创新

文学类图书,是最早接受市场检验的图书品种,纯文学的图书越来越难做,也是文艺出版社面临的突出问题。为了适应图书市场,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在最近几年的文学图书选题中,各出版社都力争面向市场,努力开拓,发掘新的选题资源,以期在文学类图书的整体构建上有所改变。各出版社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的出版资源,同时,新的文学品种也在出版社的积极探索中出现。

在今年的外国文学选题中,计有866种,占选题总量的13.3%。其特点是对外国文学经典名著的安排数量减少,选题的热点则集中在一些有市场需求的通俗性外国文学读物上。一些通俗性的外国文学图书选题的整体质量有所提升。如,华夏出版社的“孔萨利克小说集”,收入了德国的通俗作家孔萨利克的小说四种,作家出版社安排了“禾林”的言情小说12种,中国文联出版社安排了英国侦探小说“莫斯探长系列丛书”四种,译林出版社安排了“推理丛书”五种。还有河南人民出版社安排的“法国畅销书译丛”五种,上海译文出版社安排的“译文新流行·推理”小说八种,以及河北教育出版社安排的反映欧洲文化传统的丛书18种。这些通俗类的外国文学选题,恰好反映出一种“大文学”的“边缘化”现象。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读者的阅读面和阅读水准有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对纯文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软性阅读越来越成为主要的阅读需求。在这一方面,读者对文学的要求尤其强烈。于是,文学的“边缘化”现象也越来越突出。

除了外国文学的“大文学”现象,其他一些文学类图书也在走向“边缘化”。比如:图文图书的兴起,是介于文学与美术之间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今年此类选题也有不少:线装书局的“线装丝绸书《三十六计》”,就是以图配文字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诠释三十六计的内容,集艺术欣赏和出版价值为一体。长江文艺出版社的《怀念》,是通过著名摄影家的历史镜头,再通过文学家的评析和解说,再现了中国革命不断取得胜利的艰难过程。还有远方出版社的“太阳鸟系列图文故事”丛书,则是精美的图画配以时尚的美文,体现出人性的真、善、美和人间真情的可贵。还有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图文本旅游诗三百首”等系列丛书,都是从图文的角度策划选题,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文本。

五、突出品牌 培育特色

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把优势门类做大做精做全,是今年文学类选题的一种鲜明的特色。中国现代文学是浙江文艺出版社的强项,已形成较大的优势。该社在原有品牌的基础上,在规模、内容、形式上再做开发,深层利用,引导现代文学潮流。2003年计划推出“世纪文存”的三个分支:“世纪文存·时尚文本”、“世纪文存·摩登文本”、“世纪文存·画报精选”。“时尚文本”专为青少年制作,收入中小学课本上介绍的作家、作品,配以动漫风格的插图。“摩登文本”以长篇小说为主,兼及剧本、散文等其他文体,是一套聚焦大文化视野的文学读本,从人文景观到物质细节都拓展了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的接触面。“画报精选”选取中国现代上海著名画报《良友画报》、《妇人画报》中的图文,编撰成书。这些画报集合了当时沪上一批著名文艺界人士,图文精良,风格偏重于都市情调。该社还推出了“名家人文地理丛书”,力图将名家名作与人文地理、乡土风俗相结合,在美文美图的视觉形象中,展现浙江浓郁的文化传统与风貌。

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选题是百花文艺出版社的文化类选题,经过几年的积淀,该社选题逐步形成了三大板块结构。今年,该社此类选题不仅细化了选题结构,还增加了选题数量,由三大板块增加为传记文化、建筑文化、故事文化、趣谈文化、博物馆文化、收藏文化六大板块,重点安排了一批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选题。

从以上选题分析可以看出,整个文艺出版社选题的思路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从整体框架上看,选题的思路比较平面化,传统化的选题策划模式从本质上影响了选题的整体质量。“主题出版”和“概念出版”的市场操控性较弱,许多文艺选题是随市场的变动而变动。尤其是在长篇小说的选题中,整体的选题思路比较平面化,小说题材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面前,显得有些滞后,培育市场的主动引领性不够。这是文学选题的策划所应该注意的。

标签:;  ;  ;  ;  ;  

贴近生命修养的特征--2003年“文学读物选编”分析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