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的教师角色与使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使命论文,角色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哲学意义上讲,“融合”源于“隔离”现象的存在,以及人们认识到“隔离”对人类发展的弊端,而产生“隔离”的原因则是人们之间存在的差异。因而,归根到底“融合”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差异。
农民工的孩子,或者出生于城市,或者长大在城市,但他们没有城市户口,多数成长在城市边缘地带,父母从事一些劳动强度高但收入低微的工作。甚至有些农民工家庭或失业流浪,或居无定所。当这些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居民子女共处时,不可避免地被视为“农村人”。在我国当前城乡二元化户籍管理制度的制约下,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户口都是“隔离”的,户口这道鸿沟横亘于农民工子女入学教育的道路上,农民工子女被贴上“借读生”的标签,造成心理上的不平等与挫败,也造成城市孩子的自身优越感,产生排斥和孤立的行为。
由于工资水平比较低,大部分农民工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的出租房或建筑工地的简易房,生活处于“孤岛”状态。城市孩子大多生活在中高档的社区内,居住区之间的物理距离使得农民工子女无法与城市孩子在平时的交往中形成交集,阻碍了他们之间的交流。由于父母工作的不稳定性以及家庭的流动性,生活地点和周围环境经常发生变动,农民工子女身边的伙伴也在不断变化,甚至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家庭核心成员分离。这些,都进一步导致农民工子女心理孤独感增强,延缓了他们的社会化发展进程。
大多农民工是怀着“进城挣钱”的目的来到城市,社交层面有限,社会关系比较简单。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的天然差别,部分城市居民父母人为地阻断自己孩子与农民工子女之间的交往。农民工子女也一样,极少愿意主动同城市居民交往。为获得人格支持和保护,以及自尊心的心理满足,他们有目的地生活在一个同质性较高的封闭性交往群体里,加深了群体间的隔膜。这种因“身份意识”而造成的“差别交往”,直接导致农民工子女处于城市孩子交往“主流圈子”的边缘。
由于衣着、卫生、语言及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容易引发表层文化的冲突,这类冲突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环境的改变能较快地融合。由于学习习惯、生活规范和教育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受生活和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引发中层文化冲突。受传统文化和内在价值观的影响,则容易引发深层文化冲突。①对中层和深层文化冲突的化解,存有一定的难度。文化的冲突和排斥将导致农民工子女的归属感边缘化,产生出更多的被歧视感和被剥夺感,从而形成与他人、与社会的对立感。②
出身差异、区域差异、社会地位差异、文化差异等,都有可能造成彼此之间的不理解和“隔离”。农民工子女除了要接受自己出身的事实,还受到社会环境、同辈群体、媒介、学校等外界环境的“软歧视”,对自身成长十分不利。一方面,他们容易产生身份认同迷失。在城乡二元体制下,他们的家庭被赋予“先天双重性”,并由此被规定了身份、地位和经济状况等固有特征。他们依恋城市,但又无法被城市完全认同与包容,从而造成自我身份认同不明,个人方向迷失,在城市社会的底层探寻“农村人”与“城市人”的平衡点。另一方面,他们缺乏自信,产生自卑。与城市孩子相比,他们有更高的学习焦虑、孤独倾向和自责情绪,渴望能与本地学生平起平坐,但又在交往中缺乏自信,产生退缩、提心吊胆等心理,因此在集体活动中容易受到冷落。由于贯通、融合不了城市价值观念,所以他们对城市生活只能被动适应,长期处于心理边缘化状态,久而久之容易形成自卑、孤僻、意志力薄弱、戒备心理较强等毛病。
由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迫切需要各方面协同努力,对各种教育资源要素进行整合,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达到“1+1>2”的效果,农民工子女的融合教育由此应运而生。所谓农民工子女的融合教育,一般而言,是指在公平的价值理念下,使农民工子女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与本地相融合,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③它的核心思想,就是要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尊重多元文化的环境,让他们增强对自身的积极认识,在流入地和就读学校有归属感。感到被充分认同和接纳,享受到公平待遇,最终获得充分发展,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这种教育思想渗透着人文主义精神,与人权意识、教育机会平等、以人为本等思想都是一脉相承的。
教师是民族兴衰大业的奠基者,是学生生命成长中至关重要的联结人。在农民工子女的融合教育中,教师除了要扮演好传统的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色外,还要扮演好“融合者”这个特殊角色,其角色要求比一般教师更加繁杂。
农民工子女在随父母流入城市的过程中,有着城市和乡村不同生活的特殊经历。他们一方面已经或多或少沿袭了父辈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另一方面又每天所见、所闻、所感大量来自城市的信息、规范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由于社会角色的变化和身处两种不同文化的环境中所遭遇的外力,容易产生心理裂变和道德迁移。④教师应该体察和尊重农民工子女复杂而又特殊的经验和身份,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及拥有的一些诸如朴实、勤劳、自强自立等良好的个人品质,积极引导诸如孤僻、自卑的性格倾向,化解与社会对立的不良情绪。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发展其能力,避免农民工子女在城乡不同区域和文化环境下出现心理“断层”。在适应从乡村到城市的空间转换的同时,在心理上真正实现从“合”到“融”的转变过程。
社会方面,由于农民工家庭的整体进入而带来的社会保障、就业压力,以及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和形象等问题,难免导致一些社会排斥现象的产生。在教育方面,2006年新修订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虽然规定外来务工人员与居住地儿童享受同等“国民待遇”,但流动人口急剧膨胀往往使流入地政府陷入资源困境。农民工子女要“读好书”,除了要实现就学机会平等,更要实现学习过程平等,仅靠提供“同一张课桌”尚不足以解决问题。学校方面,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受到总体升学率以及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有的学校不能对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当地学生一视同仁。或是将农民工子女单独编班,或是存有偏见,在态度和行为上往往会采取一些不恰当、不公平的做法来对待城乡孩子。家庭方面,农民工工作的流动性导致了他们子女的教育缺乏连贯性,而家长或由于自身文化水平有限,无力指导小孩,或为了生计奔波,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往往倾向于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不善于与子女进行心灵的沟通,使其人格发展得不到有力支撑。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承担教育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家庭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又要做好农民工子女的适应和融合工作。他们要帮助解决孩子在与父母分离、流动中带来的学业困难,既是孩子亲情缺位的替代父母,也是学生友情缺失的替代朋友,以及城乡不同孩子群体实现融合的桥梁;既是严格的老师,又是心理调节者。
城乡二元结构也导致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客观普遍存在。由于人们已经在内心确认了“公众文化和模式”,或者以自己的文化或模式为中心,不同群体间会出现“文化隔离”现象。为促进不同文化群体、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间的平等交流与共融,必须正确认识和平等对待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差异”现象。教师将来自不同背景的多元文化进行整合,提供一种多元文化整合的教育,是促进农民工子女教育过程融入的重要途径,也能提供公平、公正的教育视角或窗口。
角色不同,使命也不相同。在融合教育中,教师扮演着“融合者”这个特殊角色,其使命要求势必也就更高、更加艰难。
教师应尊重并接纳学生的多样性。教师在课程安排、教学和评价中,尊重来自不同省市的农民工子女家庭背景、区域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多元化,是实现融合教育的前提。也就是说,教师所提供的教育是全纳性的,平等地尊重每一位学生是其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只有尊重并接纳了学生的多样性,教师才能识别偏见与歧视,消除对农民工子女固有的、以偏概全的刻板印象,以正确的心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一是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差异也是一种资源,尤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和提倡不同文化所构成的不同观点和思维的碰撞,促进多元文化在同一个班级中实现交流与互动。不求文化的统一,而是在多元文化的磨擦与融合中实现文化的进步,这正是课堂教学的目的之一。这种多元文化敞开、接纳和认同的融合教育,这种不仅认可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认可他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多元认可模式,能有力地推动城乡两类不同群体相互了解、相互欣赏并取长补短。二是开展“无痕”教育。学校在开展融合教育的过程中,倘若事先有意地拉开城乡两类群体间的差距,再通过一系列特殊关照,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差别对待或补偿,这种痕迹太重的融合教育,反而容易强化农民工子女的弱者心态,效果适得其反。所以,教师必须避免贴“标签”的嫌疑,尊重农民工子女的主体地位,注重过程,体现公平性。在师资配置、班级编排等方面一视同仁,以潜移默化或不易觉察的方式教育和感化受教育者,遵循教育规律,实现自然融合。三是加强心理疏导。无论是成绩还是性格的差异,抑或是心理的缺陷,教师都要对所有的学生同等对待,从内心给予关怀,并努力做好他们的心理转化工作,在生活和精神上进行同位鼓励和支持。心理疏导的目的,就是有意识地淡化农民工子女的群体化心理,减弱其群体心理的边缘化趋势,同时有意识地弱化城市居民孩子的优越感和排斥心理,进而实现两个群体间的融合。掌握学生心理健康基本状况,分析并把握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对加强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推动实现融合的进程有着极大的帮助。
农民工子女应提升其对城市教育的主动融入意愿。社会融入与其说是一种被动适应和接受改造的过程,不如说更是一种主动和主观融入的过程。同样,农民工子女对城市社会和城市教育体系的融入,是被城市制度和文化认可的过程,也是农民工子女主动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农民工子女能否真正融入教育过程,除了依靠学校、教师和教学等因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身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主动融入的意愿。一是建立一种交际荣誉感。交际是获得一种能力,尤其是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交往,更能显示获得能力的荣誉感。通过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不同伙伴活动的机会,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之间进行对话、交流,以获得不同文化的经验和感知。⑤二是提高自我认同感。通过优化师生关系,加强课堂教学、大型活动、班队活动的开展,实施激励性评价。培养农民工子女自立、自主、自强、自信等内在精神品性,让他们提升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体验到“自己也是学校的主人”,也能为学校、班级工作的开展出谋划策。三是增强移情能力。鼓励城市学生和农民工子女从与自身文化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历史的、当前的教育事件。⑥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引导城乡学生之间建立起基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认同感和亲和感,让学生从异质文化的角度思考并评价问题,推动他们之间的社会互动关系朝良性发展,从而主动地融入校园。
家长和社会外界力量应加强联系与互动。社会学家阿布德认为,对某一群体了解越少,就越容易对其产生否定的认识。⑦对于城市家长,只有更多地接触和了解农民工子女,才会对他们形成更多的肯定性认识,促进相互间的欣赏和接纳。对于农民工子女的家长,教师应带着平等和友善的态度加强与他们的联系,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开发多层互动或分层指导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增强其对孩子心理的了解,建立起融洽的家校合作关系。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邀请家长参加主题班会课、学科观摩课,举办“家长沙龙”等方式,让家长们分别对城市的孩子和农民工子女的优秀品质都有直观的感悟,树立起平等的价值理念。同时,扩展学生与社会互动的机会。从表面看,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后,就可以接触到城市的各类优质教育资源,但情况并非如此。实际上,农民工子女在社区的融入程度,对他在学校的融入程度有直接影响,倘若在社区遭到排斥和歧视,这种负面的心理感受就会被带到学校,从而直接抵消学校融合教育的努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社区的各类活动,争取社区的支持与配合,并在社区树立良好形象,赢得社区居民的认可;也可以邀请社区人员到班级做有关的交流和辅导,加强与社会的互动,实现资源的共享。这些,都是学校融合教育可以进行的尝试。
总之,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推动融合教育,实现教育的融合,是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平等教育权利的主要途径,是教育公平中过程公平的重要方面。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处在直接接触受教育者的一线,更扮演着“融合者”的重要角色,举手投足间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
注释:
①汤林春:《农民工子女就读城市公办学校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10期。
②吴新慧:《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融入状况——社会排斥的视角》,《社会》,2004年第9期。
③⑦湛卫清:《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的困惑与对策》,《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第1期。
④卢军、周红、江文:《伦理视域下的农民工子女个体心理城市融入》,《理论观察》,2009年第4期。
⑤⑥徐丽敏:《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教育过程中的社会融入研究》,《学术论坛》,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