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热能动力工程问题及其主要性能的应用论文_张文波

发电厂热能动力工程问题及其主要性能的应用论文_张文波

(神华国华(印尼)爪哇运维有限公司 广东省 529228)

摘要: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导致生产所需要的能源越来越多。为了匹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要提高能源供应效率,而目前的社会现状是,不可再生能源急剧下降,无法满足于当今的生产力水平。想要走出困境,提高生产力,就必须要运用新能源。当今我国热能动力工程发展尤为迅速,不但提升了电厂锅炉的运转效率,还为能源的供应提供了稳定输出。就此,本文探讨了发电厂热能动力工程问题及其主要性能的应用,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发电厂;热能动力工程;性能应用

1热能动力工程综述

首先,热能动力工程,是由机械工程学和跨热能动力工程两门学科组成的,其基本的运作原理是将热能与机械能,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互相转化,为设备提供动能,使机械设备可以正常的运转。伴随着近两年来机械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将热力动能工程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希望可以提升热能动力工程效率。其中,热能动力工程在电厂锅炉方面的应用最为典型,不仅提升了电厂锅炉的运转效率,还减少了电厂锅炉的能源消耗量,这对于我国热能动力工程技术的运用是一极大启示。

其次,热能动力工程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科研项目,从它在电厂锅炉中应用的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对于热能动力工程的运用还是具备控制能力的,不仅提升了电厂锅炉的燃烧效率,还提高了电厂锅炉的能源利用率。当今我国对于热能动力工程的研究,主要放在热能与机械能的转化方面,希望可以通过改良设备,提升电厂锅炉的燃烧效率。另一方面,在热能动力工程中加入人工智能化,让热能动力工程更加高效,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这则需要大量的热能动力工程人才和机械自动化人才,这种跨学科的综合创新工作,相比于传统的热能动力工程研究难度更高。但是,如果可以取得科技上的突破,必然可以提高我国生产效率,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这需要科研人员不断的开发和研究,克服科研困难,实现热能动力工程的发展目标。

2发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主要性能的应用分析

2.1节流调节的应用分析

节流调解中没有调节级的说法,在第一级调节即可完成全周进汽。这种设计的优点是,一旦工况发生变化,各级温度的改变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同时表现出较好的抗负荷特性,使节流调节能够应用于基本负荷的大机组和小容量机组。但是,工况彼此会产生一定的节流损失,使发电厂热能动力工程在热电厂的实际运行中表现出较差的经济适用性。因此,减少节流损失显得尤为必要。理论研究表明,可以使用弗留格尔公式(变工况前后机组均未达到临界状态时,机组流量和其前后压力平方根成正比)进行计算,得出最适宜的压力比,进而进行调节。实际调节中,先运用弗留格尔公式计算同流量下各级的压差和比焓降,确定各零件的受力和工作功率,再检查汽轮机是否正常流通。该过程也可以被看做在已知流量的前提下,对各级压力公式符合度进行计算,最终得到节流面积变化,确定节流量。经过多年的验证可以认为,弗留格尔公式的出现不仅保证了有效的节流调节,而且为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热电厂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2.2调压调节性能的应用分析

调压调速指调节电动机端电压使电动机在某一转速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调压调节优点和缺点并行。它的优点为电机运行在整个调速范围内都平稳,具备较强的运行稳定性和负荷适应性,并且具备最大的调速范围,对部分机组的经济效益有提升效果。但是,在高负荷区域,调压调节并不能实现具有经济效果的调节结果。同时,在最低转速时,噪音变大,且这一现象随着负载的增加表现出越发严重的趋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当大机组蒸汽在动叶栅内做功后,存在必然的机械能转化,这种损耗会降低蒸汽余速、造成鼓风损失和斥气损失等,必然会增加汽轮机组运行的成本,缩减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热电厂的应用范围。但是,引起机械能损耗和其他气体损耗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人为操作失误或系统故障,而是机组的运行机理。因此,该损耗无法通过理论或操作消除,需要工作人员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积累,努力探索调节调压的新方法,研发出更为科学合理的产品来弥补能量损耗。此外,在电厂的实际生产中,工作人员也要深入挖掘热能和动能损失背后的原因,吸取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成果,或者配备不同方面的仪器,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需要,进而提高电厂热能和动力工程的使用效率。

2.3湿气损失控制的应用分析

湿气造成的能源损耗主要是湿气流动产生的热损失。另外,水蒸汽凝结也会造成热能损失。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热能,随着热传递的进行,温度较低的湿气会将热能传递到其他地方,进而造成热能的损失。因此,加强湿气的控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耗,保证热能和动力工程在发电厂中的有效运行。结合发电机工作实际,湿气损失的原因为:在湿冷蒸汽受热膨胀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蒸汽发生凝结形成水珠,使蒸汽量减少;水珠的流速远远低于蒸汽流速,进而牵引蒸汽造成部分动能损耗,出现蒸汽过冷状况。湿气损失会使发电机组的动叶进汽边缘产生冲蚀,降低叶片长度,减少叶面实际面积,缩短叶片使用年限,尤其在叶顶背弧处最为严重。为了降低湿气对叶片的损伤,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首先应该除湿,可以选用汽水分离加热器,保证低压缸的效率和安全性;其次,可以选用带有吸水缝的喷灌,降低设备湿度;最后,可以降低机械损失(例如:推力轴承与支持轴承的摩擦力、启动调速器等的机械消耗),使用轴流式汽轮机创造高压向低压的指向力,降低能量消耗,提升运行速率。此外,还可以改进叶片设计,提高叶片抗冲蚀性能。

2.4工况变动的应用分析

工况是运行工作状况。设备工况可以通过一系列有关的运行参数或工况参数来反映,如锅炉的蒸发量、锅炉效率和烟气温度燃料量等。当设备处在某种运行状态时,各参数都不变,此时处于稳定工况。如果设备运行条件改变,这些工况参数就要相应发生变化。当热能动力工程正常运转时,管理人员应该根据设备实际运行状况进行适当变更。影响工况变化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一次调频问题外,机组并网运行也是影响设备运行状况的一大因素。发电厂中,工作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判断。选择合适调配方式是工作人员提升自身技术的途径之一。如果机组处于并网运行中,外接电网就会根据机组的运行状况不断改变,而过于频繁地更替也会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工作人员要立足于对并网运行的正确认识,选择合理的调配,避免因为调配方式的不同而使热能与动力工程应用效用低下。然而,对于一次调频问题,需要根据焓降变化进行恰当的工况变化,以适应热能与动力工程在发电厂中的实际应用。

结语

我国社会科技的发展,对于实际生产利益的影响非常深远,而想要提高科学技术,就必须要加强人才培养,储备更加具有专业性的实干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的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挖掘出更多的可能性。让热能动力工程更加科学,更加高效,并且推动我国电厂的发展,同时推动我国全行业的发展,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减少非再生能源的消耗,为祖国的繁荣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严永辉.热能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有效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8(14):228-229.

[2]王强,徐晓军.热能与动力工程相关问题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1):134-135.

[3]傅仕.热电厂热能动力工程的性能合理运用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8(06):216-217.

论文作者:张文波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6

标签:;  ;  ;  ;  ;  ;  ;  ;  

发电厂热能动力工程问题及其主要性能的应用论文_张文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