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区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作为当前工程质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应用水平高低对于突破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困境,满足工程建设目标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山区高速公路由于其施工环境,施工技术的应用类型较为复杂,应用难度较大,管理带有较大的挑战。为了有效发挥施工技术价值,针对当前山区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现状分析,提出相对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旨在为实际山区高速公路实现科学化建设发挥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工程技术;应用问题;质量控制
山区高速公路作为当前我国高速公路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施工中相比于市政高速公路等建设而言,其施工环境的特殊性,尤其是地理地势环境的复杂性,导致高速公路无论是地基施工还是主体结构建设都会面临较大的困难,给技术正常化应用带来一定的阻碍。此外,在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建设中,由于山区多山、部分地区地势险峻,以往应用于其他高速公路施工的技术应用到山区中则会存在较大的不适应性,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技术困境,那么为了突破瓶颈,积极创新使用施工技术,通过技术的针对性应对施工困境,促使整个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实现顺利建设。基于以上分析,能够有效发现施工技术在当前山区高速公路施工中的重要性,面对当前技术应用不成熟的地方积极改进,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突破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技术困境,为高速公路实现高质量建设发挥有效的支持作用。
一、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技术要求分析
1.1施工前期技术准备工作到位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技术应用中,为了保证技术在复杂的地理地势环境中得到科学化应用,必须做好前期的技术准备工作。这就需要,一方面,全面勘察山区地理地势环境,在施工规划评估基础上,明确技术将要操作的类型,并进一步分析技术操作可能遇到的困难,明确技术操作重点。这一阶段重点是技术的选择要合理,能够适应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不可盲目使用,影响成本控制;另一方面,前期技术准备工作同时要结合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针对施工现场临时性防排水设施和施工便道等进行积极建设,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不会对技术操作产生不良影响。
1.2 施工设计阶段技术准备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建设中,施工设计阶段相应的风险防范工作科学进行是非常关键的。在这一阶段,为了提升施工技术操作水平,这就需要针对山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在施工设计阶段做好风险防护技术准备工作,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到位。这就需要技术管控人员能够在前期勘测基础上,合理选择公路路线,对可能出现的滑坡和泥石流以及水害等预测,建设相应的防护措施。全面认真的做好施工路段地质构造和岩石地层资料的收集分析,积极借助3S技术对工程地图实现评估分析。此外,在山区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根据地质条件,通过使用钻探等多种测绘方式,明确分析岩土构造,借助计算机技术严格分析施工过程中岩土构造的变化状况,一旦出现大幅度的不良变异现象,立即核查,技术针对性处理,避免发生大范围的不良影响事件。
1.3 施工过程中技术应用到位
就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而言,施工过程中技术操作到位是非常关键的,也是质量建设的决定性部分。在实际施工技术应用中,技术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操作规范施工,针对出现失误的现象强化奖惩措施落实,严格责任核查,提升施工技术人员责任感,保障技术应用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施工技术使用中,管理单位同样还需要做好相关的监理工作,针对技术操作全过程实现动态化监督,通过数据信息的前后对比,直观化的发现技术操作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将每一环节技术应用按照质量建设标准控制到位。
1.4 施工完成后技术验收工作进行
由于技术在山区高速公路质量建设中的重要性,在实际施工技术应用后,进行相关的技术验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技术验收工作进行一方面,针对技术操作结果核查,通过检测仪器设备结果与质量建设标准对比分析,对于误差较大的部分,反复核查,出现质量问题,需要进行返修施工,确保技术应用满足质量建设标准;另一方面,施工技术操作完成后,同时要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总结和经验交流,为下一阶段施工技术科学化应用奠定基础。
二、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施工技术人员队伍水平较低下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的困难性和复杂性,对技术操作应用有较高的要求,为了满足技术操作目标,必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施工人员队伍。但是,当前施工人员队伍建设中,一方面,人员缺乏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的经验,而管理人员过渡将市政高速公路与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难度等同,在技术人员选拔上存在不足,经验不足的人员进入到施工队伍中,不但影响技术操作水平,而且容易产生技术操作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技术操作人员在应对技术操作漏洞中存在盲目性和不足。山区高速公路施工中,技术应用难免会出现问题,而为了降低损失,这就需要施工技术人员有效发现,及时应对,核查处理。但是,往往在出现失误的时候,技术人员便会长时间的停止操作,未能及时补救,更为严重企图蒙混过关,直接影响了技术操作水平,对于工程质量控制是非常不利的。
2.2 技术应用缺乏严格的监督
当前,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技术应用中,严格的、全方面的监督管理体系未能有效建设,导致技术操作问题解决存在较大的迟滞性。技术应用监督管理体系在建设中,未能正确认识到内部监理机构与外部第三方监理机构的协调,针对外部监理机构进入到工程内部未能从资金和平台权限方面给与支持,导致外部监理机构工作开展受到极大的限制,未能就技术操作应用发挥监督价值。
三、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3.1 注重技术人员培训教育,建设高水平的施工队伍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技术质量管控中,为了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施工技术人员队伍,满足工程建设标准。一方面,针对施工技术人员在前期准备工作要做好模拟训练,模拟山区施工环境,通过借助BIM技术带给技术人员一种真实的操作情景,促使施工技术人员明确山区高速公路技术施工可能遇到的困难,提前做好技术操作演练,提升技术操作的灵活性,熟悉山区技术操作过程,为后期正式施工做好准备工作;另一方面,高水平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同时要提升技术操作人员的岗位责任感,针对每一项技术严格操作到位,严格奖惩制度落实,一旦技术操作出现问题,应立即反馈,对于不能够有效反馈处理的人员针对性处理,营造一种严格管控的技术管理环境。
3.2 严格监理体系科学化建设,提升质量建设水平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技术应用中,需要抛开管理部门,从监理机构主体地位出发,立足于公平、公正的层面上,对技术操作过程全面监督,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避免技术操作问题不能及时反馈,导致质量损害范围增大的不良问题出现。在实际施工监理体系完善建设中,内部监督管理机构要给与外部监理机构有效的支持,立足于质量建设的长远目标层面上,从监理自由度、监理资源提供等方面给与支持,促使第三方监理机构科学化的进入到工程项目施工中,为技术高水平应用发挥有效的促进作用。
四、小结
综上所述,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针对技术应用前期准备工作、施工设计准备、施工过程以及技术操作完成后核查工作等方面科学化进行的必要性,对于技术操作出现的问题,能够从建设高水平的施工技术人员队伍以及建设严格的监督管理体系等方面落实,促使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技术标准化实现,满足工程质量建设标准。
参考文献:
[1] 陈晓明. 浅谈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要点与质量管理[J]. 现代国企研究,2016(12):171-172.
[2] 刘存豪. 浅谈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要点与质量管理[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3):00089-00089.
论文作者:赵兰聘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6
标签:技术论文; 山区论文; 高速公路论文; 操作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准备工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