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1]2004年在《低能离子注入大肠杆菌诱变选育的研究》文中认为离子束生物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诱变技术,它是通过将低能离子束注入生物体内,来研究其生物学效应和作用机理,并将它用于遗传育种和基因工程等方面的一种综合技术。经过近十年的研究,人们对它的生物学效应和作用机理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还没有掌握低能离子注入生物体的作用规律,特别是利用金属离子对微生物进行诱变还没有报道。本研究特选择苯丙氨酸生产菌——大肠杆菌进行低能离子处理,观察和统计了离子注入大肠杆菌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旨在为进一步探索低能离子与生物体互相作用规律的研究打下基础,同时通过筛选高产菌株来进一步提高苯丙氨酸的产量。首先,对实验室保藏菌株进行复壮、培养,通过考察出发菌株的酶活,确定作为用于诱变筛选的出发菌株。并通过紫外诱变来考察出发菌株的受诱变性,研究紫外诱变大肠杆菌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然后,重点讨论离子注入诱变大肠杆菌的生物学效应。利用不同离子(N+、Ti2+),不同能量以及不同剂量的离子处理大肠杆菌,摸索低能离子与大肠杆菌的互相作用规律,统计变异情况,并与紫外诱变的效果做了比较,得到了较高的突变率和较广的突变谱。通过进行大量的筛选工作,在苯丙酮酸的浓度为20g/L的条件下,得到了使L-苯丙氨酸产量提高22.67%的高产菌株U12-25-116-J75。此外,结合N+注入诱变,利用苯丙酮酸梯度平板对耐高浓度底物菌株进行筛选,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方法效果良好,且高效可行。经过这种方法诱变筛选得到的G35,在底物苯丙酮酸浓度为40g/L的情况下,L-苯丙氨酸的产量可以达到27.5g/L,较原始出发菌株提高了17.36%。最后,考察影响高产菌株U12-25-116-J75酶活的主要因素,对其培养及转化条件进行优化,根据实验结果确定了最佳装液量,最佳接种量;通过绘制高产菌株的生长曲线及酶活曲线,确定了最佳发酵时间;另外考察了转化转速和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转化时间和最佳转化转速。通过条件优化,在底物浓度为20g/L的条件下,可以使苯丙氨酸的产率维持在85%左右。
马晓红[2]2009年在《用lacI筛选体系研究离子束高压电场复合诱变大肠杆菌的生物效应》文中研究指明离子束生物技术作为一项新型的诱变技术,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在微生物诱变育种方面取得的成果令人鼓舞。但应看到,人们对它的生物学效应和作用机理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掌握低能离子注入生物体的作用规律,还存在着诱变株的遗传稳定性较差,易发生回复突变等一些问题。而不同诱变剂的组合处理常常呈现一定的协同效应,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诱变效率,这也是当前的发展趋势。近些年来,高压静电场作为一项经济、环保的新技术以及它对微生物既具有促进又有抑制的双向性也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本试验特选择低能离子束和高压静电场组合诱变模式生物大肠杆菌,以被广泛研究的lacI基因作为目的基因,以筛选目的基因突变菌株为中心,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以期待有一个更有效的结果。首先,以不同剂量氮离子注入野生型大肠杆菌,统计变异和存活情况,摸索低能离子与大肠杆菌的互相作用规律,进而确定了最佳注入参数。其次,讨论高压静电场对大肠杆菌存活率的影响。利用不同的电场剂量处理大肠杆菌悬液,发现不同剂量对大肠杆菌有不同的影响。其中,E1(2.2 kv/cm×6min)的剂量对大肠杆菌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存活率提高了35.6%,而E2(5.4 kv/cm×18min)的剂量对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第叁,重点研究了氮离子束和高压静电场复合诱变大肠杆菌产生的生物效应。大肠杆菌经不同复合剂量诱变后,突变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选择对大肠杆菌有明显促进作用的电场剂量E1复合要优于有抑制作用的E2,且以E1与90×2.6×10~(13)ions/cm~2的组合最好。第四,通过考察大肠杆菌突变体的稳定性,发现氮离子束单因子诱变产生的突变株在传到四、五代后出现严重回复现象,若传代过程中复合上电场,从试验可以看出E1和E2都对该菌株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并且似乎初步反映出高压静电场作为与氮离子束复合诱变中的辅助手段很可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起到与氮离子束协同、优势互补的作用。最后,lacI基因已经在突变研究中积累了广泛的数据,是研究突变机理很好的途径。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可以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研究低能氮离子和高压静电场复合诱变以及该复合所引起的突变的机理研究打下基础。
汪杏莉[3]2007年在《低能N~+注入L-Ile产生菌诱变选育及发酵条件研究》文中指出离子注入用于微生物诱变可以在损伤轻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突变率和较宽的突变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菌种对传统诱变源的的抗性饱和等优点。通过对L-异亮氨酸产生菌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AS1.998进行N~+离子注入,结合紫外线诱变及乙硫氨酸抗性筛选,筛选出诱变菌株N24。其L-异亮氨酸产量由原来0.446g/100ml提高到0.642g/100ml,高出出发菌株43.95%,突变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运用单因素法及正交试验法对突变菌株N24摇瓶发酵的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种子培养基为:葡萄糖7%,玉米浆1.8%,蛋白胨0.5%,KH_2PO_4 0.1%,MgSO_4 0.05%,尿素0.4%(单灭)。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12%,(NH_4)_2SO_4 6%,K_2HPO_4 0.06%,玉米浆1.0%,麸皮水解液1.0%。采用优化种子及发酵培养基,突变株N24的L-异亮氨酸产量达0.744g/100ml,较原培养基的0.642g/100ml提高了15.89%。对突变菌株N24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在初始pH7.2,CaCO_3调节pH,接种量10%,装液量25ml/500ml,转速200rpm,28℃条件下,发酵72h,L-异亮氨酸产量达到0.775g/100ml,较原培养条件提高了4.17%。突变株N24在优化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下,L-异亮氨酸产量达到0.775g/100ml,较出发菌株的0.446g/100ml提高了73.77%,并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杨立峰[4]2005年在《低能离子注入大肠杆菌的诱变选育及培养优化》文中指出离子束生物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诱变技术,它是通过将低能重离子注入生物体内,来研究其生物学效应和作用机理,并将它用于遗传育种和基因工程等方面的一种综合技术。经过近十年的研究,人们对它的生物学效应和作用机理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还没有掌握低能离子注入生物体的作用规律,特别是利用金属离子对微生物进行诱变还没有报道。本课题选择苯丙氨酸生产菌---大肠杆菌进行低能离子处理,观察和统计了离子注入大肠杆菌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旨在为进一步探索低能离子与生物体相互作用规律的研究打下基础,同时通过筛选高产菌株来进一步提高苯丙氨酸的产量。本课题实验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对实验室保藏菌株进行复壮、培养,选定酶活高,生长速度快,培养条件粗放的菌株,作为诱变筛选的出发菌株。然后,重点讨论氮离子注入诱变大肠杆菌的生物学效应。利用不同能量、剂量的氮离子处理大肠杆菌,通过绘制存活率曲线比较不同能量、剂量注入下大肠杆菌的存活率,找出最佳的注入能量和剂量。在该能量剂量下对菌株进行反复诱变,摸索低能离子与大肠杆菌的相互作用规律,统计变异情况,通过进行大量的筛选工作,在经过遗传稳定实验后,最终得到一株比出发菌株摇床产量提高6%的突变株。由于用金属离子注入生物体诱变尚未见诸报道,本实验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通过对大肠杆菌注入Ti~(2+)、Ag~+、Fe~(2+)、Zn~(2+)等金属离子,比较和氮离子注入诱变的异同,以及各种金属离子注入诱变存活率曲线的差异,并对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有关这方面的理论还需要实验的进一步证实。最后,在摇床上对高产菌株的培养特性及转化条件进行了优化,初步确定了最佳装液量、接种量、培养转速、培养温度、培养基pH 值、培养时间等培养参数,以及最佳的转化转速、转化温度、转化时间、转化pH 值。并以摇瓶上培养特性为基础,在5L 发酵罐上对该突变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考察其培养条件是否粗放,是否适合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等。通过对通气量、转速、
钱时权[5]2007年在《合成PHA相关基因离子束诱变及其高产突变体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羟基烷酸是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贮存物质,可被微生物完全降解,是一类新型高分子热塑材料,在工业、农业、医药、食品、环保行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利用低能氮离子注入方法对出发菌pCB4进行改良,研究了离子注入适宜的技术参数,进行了产PHA突变体的筛选和突变体遗传稳定性分析,利用PCR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突变体的分子机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采用低能氮离子注入出发菌pCB4后,呈现出一种先降后升再降的“马鞍型”剂量存活曲线。确定出发菌最适注入能量为10keV、注入剂量为7.8×10~(14)N~+/cm~2。2.通过多轮诱变筛选,最终获得了一株高产菌株,并将其命名为pCBH4,对该菌株进行了进一步传代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在合成PHA性状上具有遗传稳定性;通过提取pCBH4突变菌株含合成PHA基因的质粒转化受体菌DH5a,证实高产PHA是由于质粒合成PHA相关基因突变所致。3.研究对所得的PHA样品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PHA样品中组分主要为PHB,占41.33%,比对照提高了48.78%,而样品中其它成分含量则较少,这说明突变主要利于催化合成PHB。4.根据原始序列设计引物,从突变株pCBH4中扩增出了phaA、phaB和phaC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发现突变体phaA基因在序列末端有七处碱基发生改变,导致5个氨基酸发生变化。phaC基因在序列末端有也有七处碱基发生改变,导致5个氨基酸发生改变。碱基突变以颠换为主,颠换频率为78.57%,转换频率为21.43%。突变株phaA和phaC基因碱基和氨基酸序列的变异导致DNA及蛋白质二级结构和部分性质的变化,而phaB基因的碱基序列未观测到变化。5.对突变株pCBH4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选用蛋白胨作为氮源,当接种量为8%,培养基初始pH7.0,摇瓶培养24h,再静止培养36h时,能获得较大的生物量、PHA浓度和PHA含量,分别为2.26g/L,1.81g/L和80.08%,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2.26%,196.72%和62.80%。
张家磊[6]2008年在《产耐高温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及离子束诱变研究》文中指出淀粉和糖原是发酵工业中最常用的有机物质资源,目前对淀粉和糖原降解利用多数是通过化学的方法,但化学方法成本较高,而利用微生物有更多的优点,例如环保、成本低。微生物发酵多数是高温在下进行的,但能在高温下把淀粉和糖原降解的耐高温α-淀粉酶产生菌种类较少,因此对耐高温α-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及人工改造是未来淀粉利用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对多种不同的土壤进行高温淀粉酶菌株筛选和鉴定,利用离子束对筛选菌株进行诱变选育高酶活的突变菌株,并对突变菌的发酵条件和分子变异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从安徽具有典型高温环境地区的近100份土样中筛选分离到11株产高温淀粉酶的菌株,对其中一株酶活较高的菌株RL,经形态观察、16SrDNA测序分析,证实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2.利用Ar~+N~+两种低能离子注入RL进行诱变,研究存活率和突变率,在相同的能量和剂量下,Ar~+诱变存活率低于N~+,但是N~+注入的平均突变率明显高于Ar~+。经过对诱变条件系统地研究,得到出发菌株最适的注入离子为N~+,适宜的注入能量为10keV、注入剂量为2.08×10~(15)ions/cm~2。3.经过两轮诱变和筛选,得到了1株高产高温淀粉酶突变菌株RL-1,经传代实验表明该菌株在降解淀粉的遗传性状上表现稳定,测定突变株RL-1酶活提高了57.1%。4.对RL-1菌株耐高温淀粉酶进行酶学性质分析,结果显示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75℃,属高温淀粉酶,最适反应pH为6.5,60℃以上保温80 min仍可保持80%左右的酶活力,而温度低于20℃酶活迅速下降。在pH4~9的范围内,具有比较良好的pH稳定性。Ca~(2+)对酶有激活作用,Cu~(2+)、Mg~(2+)、Mn~(2+)对酶活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5.利用PCR技术,对原始菌株和突变菌株的高温淀粉酶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发现高产菌株高温淀粉酶基因序列发生了4个碱基的变化,并导致氨基酸序列的部分改变,这为进一步研究耐高温淀粉酶产生菌突变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赵俊平[7]2006年在《产L-精氨酸菌的诱变选育》文中指出实验由高产谷氨酸的谷氨酸棒杆菌诱变得到的产精氨酸菌株414为出发菌株,用亚硝基呱(NTG)、N~+注入、紫外线(UV)等化学、物理多种诱变剂诱变处理,经多重结构类似物磺胺呱(SG)、L-高精氨酸(L-HA)、甲基半胱氨酸(Methyl-Cys)等抗性初级筛选,再经摇瓶发酵培养进行测酸复筛,选择每一级高产酸菌株为下一级诱变出发菌株进行逐级诱变、筛选。突变株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发酵产酸条件的初步研究。 NTG诱变选育:菌株414(产酸0.12mg/ml,结构类似物SG抗性浓度为0.4mg/ml)为出发菌株,经NTG化学诱变,以0.6-1.0mg/ml的SG浓度作为筛选浓度筛选。初筛复筛后得到产酸明显提高并稳定的菌株610,产酸0.24mg/ml,结构类似物SG抗性浓度为0.8mg/ml。 NTG、N~+注入诱变选育:对菌株610继续进行NTG诱变,以1.0-1.4mg/ml的SG浓度作为筛选浓度筛选,初筛复筛后没有得到产酸明显提高的菌株;对菌株610进行N~+注入诱变,以1.0-1.2mg/mlSG、5.0-15mg/mlL-HA组合浓度作为筛选浓度。初筛复筛后得到一株产酸明显提高并稳定的菌株1603,产酸0.32mg/ml,结构类似物SG抗性浓度为1.0mg/ml、L-HA抗性浓度为15.0mg/ml。 UV、NTG诱变选育:对菌株1603进行UV诱变,以1.2-1.4mg/mlSG、15.0mg/mlL-HA,10.0-15.0mg/mlM-cys作为筛选浓度筛选,初筛复筛后没有得到产酸明显提高的菌株;对菌株1603进行NTG诱变,以1.2-1.4mg/mlSG、15mg/mlL-HA,10.0-15.0mg/mlM-cys组合浓度作为筛选浓度。初筛复筛后得到一株产酸明显提高并稳定的菌株G8,产酸0.37mg/ml,结构类似物SG抗性浓度为1.2mg/ml、L-HA抗性浓度为15.0mg/ml、M-cys抗性浓度为15.0mg/ml。 对菌株G8作了发酵条件的正交优化实验L18_3_7,并同等实验条件下重复作了两组,数据分析得到发酵优化条件。以发酵优化条件、试验中最高产酸时的发酵条件和最初的发酵条件同时作发酵测酸对比,得到摇瓶发酵最优条件。菌株G8经最优发酵条件发酵后,产酸0.41mg/ml,精氨酸产量是出发菌株414的3.4倍,得到菌株G8的诱变图谱。
魏明宝[8]2004年在《构建蒽高效降解遗传重组菌的研究》文中提出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一类广泛分布于天然环境中的有毒有机污染物,难于生物降解。环境中的PAHs易进入生物体和沉积物中,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潜在危害。生物修复的生物强化技术是治理多环芳烃污染的重要方法。An2是高效多环芳烃降解菌,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较好的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能力,本实验通过对An2低能N~+诱变和铜绿假单胞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然后进行细胞电融合,以期得到降解多环芳烃能力更强的遗传修饰菌。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设计了上下游引物P1和P2,通过对铜绿假单胞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研究,构建了铜绿假单胞菌标记系统,获得带有EGFP标记的菌株,为进行相关的跟踪研究创造了条件。该菌株绿色荧光标记性能稳定,通过转化子基因组DNAPCR和斑点杂交检测,外源EGFP基因存在于转化子染色体上。 2.通过蒽降解菌An2低能N~+诱变,获得突变株An815,对蒽的耐受能力和降解能力显着提高。 3.通过对An815和带EGFP标记的铜绿假单胞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进行正交实验,探讨各因子对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影响水平,确定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优条件。 4.通过An815与带EGFP标记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EGFP)原生质体电融合,得到一株融合子R2,该融合子不仅具有An815菌高效降解蒽的能力,而且具有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能力,蒽的降解效率显着提高。 5.通过采用摇瓶好氧试验,用融合子R2改善常规生物处理,对焦化废水进行了生物强化降解初步研究。加入融合子R2的改良污泥对焦化废水COD的去除率达到66.4%,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16.2%,证明融合子R2投加提高了活性污泥对焦化废水的降解率,在焦化废水的降解中具有应用潜力。
宋智青[9]2012年在《离子束和高压电场诱变大肠杆菌K12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在国际上,人们对转基因物种的担忧越来越严重,因而传统的物理因子生物效应,特别是诱变育种研究被更多学者重新关注起来。电场,离子束是比较常见的物理诱变因子,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一些诱变机理性的课题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电场对生物体的效应是可遗传的,还是当代效应?或者说电场有没有诱变效应,一直以来科学界都不置可否,未有定论,本文以模式生物大肠杆菌K12为研究对象,首先考察了几种平板电场对野生大肠杆菌K12的诱变率。结果发现高压直流、交流、半波整流平板电场处理大肠杆菌K12,3种电场在低剂量处理时(1.5kV/cm时)都表现为对大肠杆菌K12的刺激效应,随着电场剂量增大,3种电场对大肠杆菌K12逐步变为抑制效应。其中直流平板电场的效应最为明显。交流和半波整流平板电场对大肠杆菌K12诱变率变化不大,均未达到对照组的2倍。直流平板电场在4.5kV/cm时,突变率达到极大值5.8×10-6,是对照组的2.32倍。所以,我们认为,高压直流、交流、半波整流平板电场对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诱变效应,但是其诱变效应不明显。随后,我们用场强为1,2,3,4kV/cm的高压芒刺电场处理大肠杆菌10分钟,在场强为1kV/cm时,突变率为31.2×10-6,分别是自发突变(1.2×10-6)和对照(2.5×10-6)的26倍和12倍。此结果表明高压芒刺电场是一种损伤低、突变率高的很好的诱变剂。碱基置换是高压芒刺电场处理组的主要类型突变,30%碱基置换属于G:C→A:T转换,70%为A:T→T:A,G:C→T:A,A:T→C:G,G:C→C:G颠换。与自发突变相比,电场处理组中的碱基置换、碱基插入、碱基缺失的增加很明显。同时在突变热点处5'→TGGC-3'的缺失/增加从82%下降到26%。但此位点的绝对突变率有所增加。高压芒刺电场组还发现了自发突变组中没有发现的A:T→T:A的颠换和280bp的大片段缺失,同时还有G:C→A:T的增加。这表明高压芒刺静电场处理组的突变谱与SOS反应产生的突变谱有明显相似的地方,本文认为高压芒刺静电场对大肠杆菌的诱变效应是由于电场作用引起大肠杆菌SOS反应而导致的;高压芒刺静电场诱发lacI的突变谱中有一个长达280bp的大片段缺失突变,这在以前的研究中是没有报道过的,同时从单碱基插入缺失以及多碱基插入缺失的发生比例也可以看出,细菌基因组进化偏爱于删除。低能离子束生物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我国科学家发现的,具有损伤轻、突变率高、突变谱宽的优点,被用于植物和微生物育种,然而通过这些年的研究,也发现离子束的生物效应在某些物种上在后代遗传中丢失,即遗传不稳定。同时其诱变机制还不太明确。本文用keV氮离子重复注入诱变大肠杆菌K12,发现离子束重复注入可以增加突变菌的遗传稳定性,同时离子束多次重复注入诱变与一次诱变相比产生的突变型可能更为广泛。从中筛选了离子注入多次诱变,基于lacI基因的稳定遗传大肠杆菌K12突变菌S55,运用lllumina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S55进行测序,得到S55的精细结构图谱,与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发现共有18个SNP,2个Indel,9个大片段Deletion。18个SNP中11个是A,T,C等叁种碱基变成G。碱基颠换占55.6%,碱基转换占44.4%。2个Indel中,+GCCA发生在突变筛选目标基因lacI基因上。4个SNP (3SNPs发生在rlpB基因上,1个发生在ygbN基因上)所在基因与生物膜及输运有关,这些基因的突变可能有助于增强大肠杆菌对离子注入刻蚀损伤的适应能力。S55中,所有的9个结构变异都属于碱基对删除类型,每个删除片段都大于1000bp,并且均包含插入序列。其中6个是属于插入序列插入引起的非功能化的假基因,1个为含插入序列的长度为23252bp的Rac噬菌体区。本实验结果说明,大肠杆菌基因组进化中的deletion bias现象皆与基因组中非功能区的丢失有关。这些插入序列也是基因组中的非稳定因素,离子重复注入引起这些片段的删除有利于大肠杆菌突变菌S55基因组的稳定性。
许波[10]2003年在《强电场常压离子注入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超强电场常压离子注入生物效应的方法研究(项目编号699010001)”,利用介质阻挡强电离放电加速电子及其激励气体分子的极端物理疗法,在常压条件下形成折合电场大于400Td,电子平均能量大于12eV,电子密度大于10~16/cm~3的强电场气体放电。首先分析了强电场放电常压离子注入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分别以N_2、N_2+H_2为电离介质,在强电场中将其电离离解成高密度的N2~+、NH_2~+、NH~2+、H~+等离子,并定向的轰击样品,如有机小分子、微生物等。常压离子注入方法,可有效的克服真空低能离子注入剂量小、不能做含水样品及真空下冷冻损伤等局限,扩大了离子注入技术在DNA损伤和生物体诱变中的应用范围。为基因工程提供了一项新的诱变方法和外源基因导入方法——常压离子注入介导法。 实验研究了强电离放电常压离子注入对无水甲酸钠、无水乙酸钠、无水苯甲酸钠以及含水乙酸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强电场常压N离注入能有效地将N_2~+入到乙酸钠等有机小分子中,在样品分子中检测出了α-NH_2。强电离放电常压离子注入大肠杆菌使微生物细胞受到由表及里的刻蚀损伤,经离子注入的大肠杆菌可以在含有Cu~2+(300ppm)和头孢氨苄(0.5mg/ml)的LB固体培养基上良好生长,而对照组完全死亡:离子注入大肠杆菌变异株No.1、No.2之后表现了很好的正突变诱变效应,其发酵生产苯丙氨酸的转化率最高提高了21.1%。
参考文献:
[1]. 低能离子注入大肠杆菌诱变选育的研究[D]. 张宁. 南京工业大学. 2004
[2]. 用lacI筛选体系研究离子束高压电场复合诱变大肠杆菌的生物效应[D]. 马晓红. 内蒙古大学. 2009
[3]. 低能N~+注入L-Ile产生菌诱变选育及发酵条件研究[D]. 汪杏莉. 郑州大学. 2007
[4]. 低能离子注入大肠杆菌的诱变选育及培养优化[D]. 杨立峰. 南京工业大学. 2005
[5]. 合成PHA相关基因离子束诱变及其高产突变体分子机制研究[D]. 钱时权. 安徽农业大学. 2007
[6]. 产耐高温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及离子束诱变研究[D]. 张家磊. 安徽农业大学. 2008
[7]. 产L-精氨酸菌的诱变选育[D]. 赵俊平. 河南农业大学. 2006
[8]. 构建蒽高效降解遗传重组菌的研究[D]. 魏明宝. 武汉大学. 2004
[9]. 离子束和高压电场诱变大肠杆菌K12的实验研究[D]. 宋智青. 内蒙古大学. 2012
[10]. 强电场常压离子注入方法研究[D]. 许波. 大连海事大学.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