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十分的迅速,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地质勘察是岩土工程建设中获得科学投资方案及详细施工资料的有效途径,也是设计最优化建设方案的资料数据来源。地质勘察数据资料精准性的高低,对施工效果有很大影响作用,如果勘察的数据与资料不科学、不准确、不详细的话就会导致设计方案合理性的降低,会导致巨大经济,甚至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为了切实提高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质量,就需要工作人员严格控制对其质量有影响作用的各种因素。基于此,文章就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控制质量因素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质量因素
引言
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岩土工程所处的环境比较复杂,受到施工因素、环境因素、各类意外因素等的影响,勘察工作进度往往得不到有效性的控制。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岩土工程人员必须找到问题的根本,并探究原因,展开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保障管理措施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这需要从工程的本质出发,切实提高工程勘察的结果,这需要完善岩土工程勘察方案,提升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满足工程质量发展的要求。
1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概述
1.1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任务和目的
众所周知,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有一定的系统性,涉及了多种学科,包括水文地质以及大气环境等。对岩土力学以及动态学进行综合分析,是岩土工程施工的重要前提。地质勘察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对岩土工程施工进行基础的数据判断,对相应的基础设计进行数据支撑,进而对施工环境的各种指标参数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从而提高岩土工程施工的有效性,切实提高施工质量。
1.2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内容
(1)地质测绘。对于岩土工程勘察而言,测绘工作是保证其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地质测绘主要是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状况,对拟建场地地形进行综合分析和了解,与此同时,做好对工程建设场地的地质特征的描绘以及观测,进而为工程建设地址以及确定施工方案提供有效的依据。
(2)勘探和取样。所谓的勘探和取样指的是以地质测绘为基础,通过相应的手段对各种地质信息进行收集。在对岩土工程进行勘探和取样时,往往需要使用钻探技术以及探槽技术等,利用这些技术主要是鉴别地层、判定岩土性质,了解土层状态以及分布规律等,与此同时,通过钻孔取样等技术对拟建工程场地的地质状况进行综合判断。
(3)现场检查以及监测。岩土工程现场检查以及监测工作就是对工程建设场地进行相应的检查及核实。在对岩土工程现场进行检查和监测时,需要考虑地质测绘以及勘探取样的结果,对勘探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考虑,同时对当前工程建设中岩土工程问题进行监测。
2工程地质勘察中控制质量的意义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体系即就工程设计及施工要求,针对施工场地的地质状况及岩土土体特性状况展开勘察及分析,常见于工程设计阶段及初步建设阶段,就地质土体的水文状况展开分析及记录,为解决岩土特性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工程设计及施工模块,需要进行岩土土体特性的深入性了解,实现施工工程实践与工程设计环节的有效性结合。这需要遵循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相关原则,实现工程结构的优化设计,做好工程施工技术的筛选工作,在工程施工阶段,需要勘察者就工程实际状况进行勘察技术方案的调整。
3干扰地质勘查的几大因素
3.1制度因素
对于勘查工程地质的相关工作,未构成相应规范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很难科学地管理地质勘查市场。此外,由于相关人员没有遵照流程落实好勘查工作的工作,尤其是在经济效益驱使的背景之下,这样不仅会对工程的地质勘查质量产生一定影响,还极易引发安全方面的相关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市场因素
从实际情况来讲,目前地质勘查市场存在着多种问题,包括市场制度缺失和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地质勘查单位数量每年都在增长,而且一些外挂单位和皮包公司也参与了竞争,为了寻求生存、发展,很多企业对压低报价方式进行采用,极易带来不良竞争的风险。
3.3人为因素
对勘查地质工程工作质量产生影响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即人为因素,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出现了越来越多勘查工程地质的手段和技术、设备,而这对地质勘查人员的操作素质和技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实际情况来看,一线作业队伍当中加入了很多农民工,不仅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更为严重的一点是,很多人员极其缺乏质量意识以及安全意识,因此无法保障勘查地质工作的质量。
4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提高的策略
4.1勘探针对性的提高
针对不同的岩土勘探的侧重点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方法以及勘探指数。在对岩溶地基进行勘察时可以对溶洞内的填充物以及岩土上的覆红粘土层,岩石层地下水的特点等进行分析考量。对软土地基土地进行质量勘察时,需要对土层空隙比,岩土承载力以及岩土的压缩性等进行分析比较,以了解在地表下软土地基是否出现软土地基。勘探方法的选择过程中需要对物探以及钻探进行综合考虑。
4.2原位测试
本场地原位测试方法主要采用圆锥动力触探(超重型N120)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报告。首先根据圆锥动力触探(超重型N120)试验指标,判定场地内的卵石土、全风化及强风化硅质岩夹页岩的物理力学性质,然后在都匀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再根据本场地内钻探情况结合相邻场地勘察资料及在对强风硅质岩夹页岩作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本场地地基承载力。具体的试验情况强风化硅质岩夹页岩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报告。
4.3建立健全各项监督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跟上市场变化的节奏,就必须要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建立健全的各项监督及管理制度,要让岩土工程勘察的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要从当前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现状出发,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工作,提高有关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对岩土工程勘察的每个步骤和环节都要进行跟踪检查,保证岩土工程勘察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4.4引进新的勘察技术
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钻探技术及方法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了保证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得到更好的控制,必须引进更加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化的勘察设备,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效率,减少勘察误差。
4.5提高勘察人员素质
①借助考核或测试的形式,全面掌握地质勘察人员的专业知识及业务能力水平,并为他们量身定制培训计划,逐渐提高他们的勘察能力。②当有新的地质勘察技术及理论研发出来之后,及时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学习,使其可尽早将新理论与新技术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③定期邀请地质勘察行业专家到企业中为工作人员就一定的主题举办讲座,并将他们积累的丰富工作经验进行分享。④制定激励制度,不仅可激发在职地质勘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可将高校地质勘察专业优秀毕业生及社会其他地质勘察企业中的有经验人才吸引过来,以优化人才结构。
结语
在岩土工程实践中,为了提升项目质量,必须健全地质勘察体系,充分发挥其对于工程建设的支撑作用,以降低勘察工作的负面影响。这需要勘察工作者具备良好的工作勘察能力,及时解决工作上的不足。在工程实践中,需要做好充分的调查工作,进行场地土质状况的分析,在外业施工中,进行科学性勘察方案的选择,提高工程勘察效果。
参考文献:
[1]柴森.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控制质量的因素分析[J].智能城市,2018,4(01):20-21.
[2]周永国.浅析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控制质量的因素[J].世界有色金属,2017(15):187+189.
论文作者:丁少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岩土论文; 地质论文; 工作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勘察论文; 因素论文; 场地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