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支出规模的统计分析_行政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支出规模的统计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统计分析论文,支出论文,行政管理论文,规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行政管理支出规模的测定

行政管理支出作为国家执行其基本职能,进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财力保证,是政府预算科目中一个永恒的支出项目。尽管不同国家用于此方面的开支以不同的名称来表示,不同国家在相同名称下所包含的实际内容也有差异,但从世界各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也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国家财政用于行政管理方面的支出都有一个共同的趋势,即绝对规模的不断增长。

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而且具有历史延续性。直接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经济总体增长水平、财政收支规模、政府职能及其相应的行政组织规模、政府治理结构、财政预算体制、行政效率和行政管理费本身的使用效率等。对于适度的行政管理支出规模,目前尚缺乏理论依据。在没有更加准确的理论依据的情况下,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标准:(1)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应是下降趋势。马克思在谈到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时曾指出:“和现代社会比起来,这一部分将会立即极为显著地缩减,并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减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20页)(2)经济总体增长水平、财政收支规模与行政管理费规模应呈正相关和比较稳定的关系。(3)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速度应与财政总收入和财政总支出增长速度同步。一般情况下,行政管理费的弹性系数(行政管理费增长率/财政支出增长率)应维持在0~1之间。(4)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速度应与社会公众的收入增长同步。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规模分析

(一)我国行政管理费绝对规模过大

一个国家或地区行政管理费的绝对规模应该是多少,多大的规模才是适度规模,理论上并没有统一标准。我们认为可以通过行政管理费占GDP比重、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以及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等三个指标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来确定。

(1)行政管理费占GDP的比重增加过快。本文前面已经分析过,行政管理费绝对规模的适度增长有其必然性,并且经济总体水平、财政收支规模与行政管理费规模应呈正相关和比较稳定的关系。我们选择行政管理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这一指标,就是考虑到随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行政管理费应适度增长,反映到行政管理费占GDP的比重这一指标,应该是相对稳定的数值。我国改革开放前,这一指标在1.5%左右,1980年代在1.6%到2%之间,1990年代在2%左右,2000年接近3%,2005年这一比重达到3.54%,2005年与1978年相比提高了2%。通过数据分析发现,2000年以来,我国行政管理费占GDP的比重明显提高,如果1.5%~2%尚属合理规模的话,则说明近年来我国行政管理费规模明显偏大。

(2)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上升。从理论上讲,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应该呈下降趋势,起码应相对稳定,否则就可以认为该国行政管理费支出规模过大。我国这一指标1978年仅为4.71%,1980年为6.15%,1990年为13.44%,2000年为17.42%,2005年更是达到19.19%,呈逐年上升趋势。如果跟同阶段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相比,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部分国家2000年一般公务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如下:土耳其为3.2%,波兰为4.06%,泰国为5.2%,印度为6.3%,加拿大为7.1%,俄罗斯为7.6%,乌克兰为8.52%,阿根廷为9.13%,美国为9.9%(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财政统计年鉴》2002年)。可以看出,2000年我国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相当于其他国家的2~5倍。以美国为例,政府职能可以说比我国完善,管理的社会事务也非常多,大到立法选举,小到居民家丢失小宠物,“事无巨细,皆辖之”,其2000年行政支出占财政支出的9.9%,而我国竟高达17.4%,几乎是美国的两倍之多。再以印度为例,印度的国情和我国差不多,但其2000年行政支出仅占财政支出的6.3%,仅相当于我国的三分之一。可见,无论是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行政管理费支出规模都明显过大。

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我国行政管理费占GDP和财政支出的比重与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呈负相关关系,凸现了行政管理费的膨胀以及由此而导致的财政支出结构的扭曲。这意味着政府从GDP中集中的份额越来越少,而在集中越来越少的份额中用于行政管理费的份额却越来越大,从而必然挤占实现其他财政职能的财力,特别是相对减少了建设性支出和社会性支出的财力,削弱了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和收入分配职能。

(二)我国行政管理费增长速度过快

分析表一列出的各相关指标,我国行政管理费的增长速度可谓“一枝独秀”,明显高于同期GDP增长和财政支出增长,远远高于居民收入增长。

(1)行政管理费增长快于GDP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83956亿元,位居世界第四位,与1980年相比,增长39.5倍,年均递增16%(未扣除物价因素),而同期行政管理费增长了85倍,年均递增19.5%,比GDP增长高出3.5个百分点。

(2)行政管理费增长明显快于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增长。我国财政收入2005年比1980年增长了26.3倍,年均递增14.1%,同期财政支出增长了26.6倍,年均递增14.2%,行政管理费25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比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高5.3%。从理论上讲,行政管理费的弹性系数应该在0~1之间,我国的实际情况是,1980-2005年的26年间,除1990、1991、1997、2005年的弹性系数小于1以外,其他年份都在1以上,有些年份远远大于1,2000年甚至达到1.8。

(3)行政管理费增长远远快于居民收入的增长。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5年比1980年增长了21倍,年均递增13.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6倍,年均递增12%,行政管理费年均增长比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分别高6.3%和7.5%。

事实上,我国行政管理支出规模要远远超过上述分析,由于支出项目不明或统计口径不同,有些数据并未统计在行政管理支出中。(1)行政管理支出中未包括行政机构的基本建设费。严格意义上讲,行政管理支出应包括行政管理机构的经费和基本建设费两部分。因为行政管理部门的基建经费也是政府进行行政管理活动所必不可少的财力保证,只有这样,才是完整意义上考虑了行政管理费用,而且只有对它进行分析,我们才能更加清楚和全面了解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在本文的分析中,之所以没有对这一内容加以考虑,主要是出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为了和我国的国家预算支出科目中的行政管理费口径保持一致,便于数据口径的统一。二是在我国,用于行政管理机构的这部分经费,是与事业单位的基建费用一起在其他基本建设经费中列支的,由于没有更加详细的资料,我们无法将行政管理部门的基建经费从中分离,再与行政管理科目下的数额加以合并。(2)上述分析中未包括预算外资金支出中的行政管理费。我国现行财政统计中,预算外资金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乡镇自筹、统筹,其他收入;预算外支出包括:行政事业费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城市维护支出,乡镇统筹、自筹资金支出,其他支出。从历年的统计看,我国预算外资金收支总额中,行政事业性收入和行政事业费支出占收入和支出总额的比重一般在75%~80%,如:2004年山西省预算外资金收入为103.57亿元,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为78.43亿元,占总收入的75.9%;预算外资金支出为96.05亿元,其中,行政事业费支出为76.70亿元,占总支出的79.9%。根据现有资料,我们无法从预算外资金中分离出行政管理费的具体数额,但由此引起的行政管理支出规模的增加则是客观事实。(3)许多隐性的行政支出无法统计。虽然经过多年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但党政不分、政企不分、行政权力过大、行政审批过多等问题仍未根本解决,许多党政机关凭借手中权力进行钱权交易,占用下属单位的人、财、物等行政资源,私设“小金库”,从社会和市场手中非法夺回一部分“行政经费”,用于改善行政管理机关的办公条件、提高行政人员的福利待遇。这一部分费用往往处于“地下”状态,无法统计,但客观存在。

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我国行政管理支出规模明显过大,与经济发展和财政收支不相适应,尤其应该注意的是,改革开放以来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速度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财政收支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增长,行政管理支出呈现加速膨胀态势。如果说行政管理费支出的适度增长尚有其合理性一面的话,那么我国近年来的这种快速增长绝对属于不合理增长。行政管理费的过快增长不仅加重了财政负担,加剧了财政收支矛盾,而且扭曲了财政支出结构,弱化了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这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标签:;  ;  ;  ;  

行政支出规模的统计分析_行政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