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普外护理中的效果评价吴国华论文_吴国华

吴国华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花丛中心卫生院;四川巴中636085)

【摘要】目的:就人性化护理在普外护理中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抽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普外科进行医治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将两组普外科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针对两组普外科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有明显的降低,且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也有明显提升,两组数据相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的护理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普外科;人性化护理;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9)02-0058-01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抽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普外科进行医治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中女性患者有19例,男性患者有21例,最大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24岁,平均年龄为(58.5±4.25)岁;观察组中女性患者有17例,男性患者有23例,最大年龄为80岁,最小年龄为27岁,平均年龄为(61.5±4.5)岁。本研究均提前征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两组普外科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进行比较,没有发现两组数据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对。

(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普外科的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科学、合理的指导患者用药,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做好患者的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内容:1)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在患者入院后,相关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保持亲切、热情的服务患者,进一步消除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提升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积极改善患者住院及治疗环境。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应注重对患者医疗环境的改善,将人文关爱和护理操作紧密结合,相关护理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应及时告知患者此护理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感,促使其积极配合,让患者感受到温馨、舒适的护理服务。同时,为防止患者意外跌倒,还需加强对患者安全意识的提升,及时消除病房或走廊存在的安全隐患,在病房的卫生间铺设一些防止患者滑到的垫子,在清洁的过程中要将醒目的标示放置在清洁处,以避免不必要的意外事件发生。3)针对性干预。在实际的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要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其针对性护理服务,要进一步分析、掌握患者的各方面情况,如针对幼儿或老年患者,由于其在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恐惧、害怕、孤独等不良心理情绪,相关护理人员就需经常的陪伴患者,加强对病房的巡视,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为患者提供全方面的优质护理服务。4)强化健康宣教。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积极的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为患者讲解其疾病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可通过成功治愈案例法帮助患者明确疾病治愈的治疗方法、护理方法,提升其治疗的依从性,同时针对治疗过程中疼痛感较强的患者,可采取一些方法来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如播放轻音乐、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等,进一步培养患者乐观面对疾病的治疗态度。

(3)观察指标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两组普外科患者的各项临床情况进行观察,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依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的焦虑程度进行评分、比较。同时,还需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将问卷调查发放给患者,待患者填写完成后收集起来进行分析,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满意及满意三个标准。

(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予以卡方检验,通过检验p值在0.05以内,则表示两组数据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对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后,其患者的焦虑程度有明显降低,两组数据相比较,观察组的HAM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中,普外科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患者多、人流大,疾病类型多样,治疗方式多以手术为主,因此多数患者会在住院期间出现各种焦虑、恐惧心理。人性化的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对患者进行真心诚意的护理,倾听患者的心声,使患者感到舒心与惬意,进而减少病魔对患者身心的影响,提升治疗效果。

本研究表明:针对普外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后,其患者的焦虑程度有明显的降低,且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也有明显提升。因此,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答复,在患者主诉时,不可情况轻易打断,要认真、耐心的倾听,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患者的不安、恐惧等负面情况,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进一步确保患者的心理健康;当患者没有家属陪伴护理时,相关护理人员应多关注患者的各方面情况,主动帮助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助打开水、买饭菜等,把患者当作亲人一样照顾,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参考文献

[1]毕华,张敏,李蕊.人性化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6:119-121.

[2]徐磊.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24:175.

[3]欧阳丽波.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哈尔滨医药,2017,02:66.

论文作者:吴国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2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  ;  ;  ;  ;  ;  ;  ;  

人性化护理在普外护理中的效果评价吴国华论文_吴国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