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的内容及意义
梁 宇*
(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内容之一,是马克思、恩格斯有别于其他哲学家的对于世界的认识方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社会过程研究方法就是将世界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静止的事物来看待。对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的把握,有利于人们树立科学的认识世界的方法;是人们反对历史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基础;有利于人们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认识现存世界,科学地把握未来世界的发展。
关键词: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历史过程;具体方法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世界的认识方法,与其他哲学家对于认识世界的方法具有本质的区别,恩格斯指出:“旧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黑格尔称之为‘形而上学的’方法,主要是把事物当作一成不变的东西去研究,它的残余还牢牢地盘踞在人们的头脑中,这种方法在当时是有重大的历史根据的。必须先研究事物,而后才能研究过程。必须先知道一个事物是什么,而后才能觉察这个事物中所发生的变化。”[1]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这一研究方法,在他们看来,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正确方法就是,要将客观事物置于其发展的具体过程中加以认识,把客观事物与它存在和发展着的过程统一起来认识,才能更好地、正确地、科学地认识世界。
此外,组诗还对统治者进行了歌颂,并如实记录了战后的册封行赏。组诗之十七《大饮至》的诗序叙述了阿桂将军向乾隆皇帝晋献俘虏索诺木、乾隆亲临军营与将士同饮同食之事。诗云:
条目数据:材料特性、程序及设计信息、范例、特定产业和工程领域的方程式及公式、定义、图表;数据来源于图书、百科全书、字典、工程案例
一、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的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是在批判前人思想与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总结出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正确方法的。对黑格尔绝对精神的批判与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对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批判与继承,构成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对他们的哲学思想进行批判中,恩格斯得出:“这样一来,黑格尔的革命方面就恢复了,同时也摆脱了那些曾经在黑格尔那里阻碍他贯彻到底的唯心主义装饰。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2]恩格斯所说的“过程”不是抽象的过程,不是与现实的客观事物的发展相脱离的过程。世界作为“过程的集合体”渐进包含了事物的过程、社会的过程以及思想认识的过程。[3]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物质世界是人类世代活动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所以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不存在任何绝对的事物,人们只有在过程中才能实现对事物的把握,只有在现实世界中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而作为历史过程存在着的人类社会也不是一成不变,也是在不断的发展着的,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类社会“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东西;相反,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4]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东西,最终都会在历史中消亡。人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总是具有时代性,时代性的认识就是具体的认识,人的认识是一个发展着的过程,不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抽象存在。由此可以得知无论是物质世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认识过程都体现了世界运行过程的集合性。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认为社会历史过程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世界是由无数的事物发展过程构成的,是事物发展过程的集合体,这些过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既是连续性的,也是非连续性的,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对于社会历史过程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把握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历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联系和区别,并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社会矛盾。而要深入了解事物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就必须分析事物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社会历史过程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是由事物发展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关系决定的,二者缺一不可。社会历史的进程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螺旋式上升的,强调事物的发展是在曲折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还认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具有主体选择性,社会历史发展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有计划的,是人的活动的结果,这集中表现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是具有选择性的,但主体的选择不是盲目的、随心所欲的,而是有客观标志的选择。社会过程研究方法指出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是具有客观规律性的。恩格斯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5]人类社会的发展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其规律性是由实践的客观性所决定的,而人类的选择会受到现实生活中的生产力状况的制约,此外,人类活动的规律需要服从于自然的规律,达到人的思维规律与自然规律的统一。
二、社会过程研究的具体方法
首先,历史主义方法。历史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的真实,二是历史本质和历史规律的真实。人们认识历史是通过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来把握历史规律和本质。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离不开个人的眼光,但是,当人们在认识以前的社会历史时,必须要注重具体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语境,不能以当下的情况和标准去衡量历史上的事件,要认识历史事件就需要将历史放到当时所处的环境中去,这样才能准确而真实地认识历史事件,同时更不能以个人的好恶,去评判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坚持历史主义的方法,就是要求我们在看待历史时,要用客观的眼光看待,要将历史放入历史进程中,放到历史发生的具体时代中去考察,才能通过历史现象与历史细节发现历史的本质和规律。
(1)建立学生评价交流反馈机制,提高教学效果.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无法使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而网络教学则可以不受时空、信息容量等因素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资源,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真实的网络学习平台将学生的作品放在教学网站上,供同学们欣赏,并让学生评选优秀作品,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动参与讨论.这些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学会积极思考.
其次,科学预见的方法。研究社会历史过程不仅需要认识历史,还需要面向未来,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做出正确的预判,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以推动社会的良好发展。科学预见是依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和客观规律,运用科学的思维认识方法来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社会事件和社会过程进行的预测。主要研究的是与社会发展有关的未来问题,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过程,确立和设计社会发展目标,探寻实现理想目标的有效方法,最终实现社会发展的目标。
第一,有利于人们树立科学的认识世界的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与继承前人的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得出的对于认识世界的方法,人们在认识世界时,运用社会过程的研究方法,将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将人类的认识放到过程中去把握,利于人们正确的把握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对客观的现实世界有正确的认识,能更好地促进世界的发展。
三、学习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的意义
最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主要强调思维的逻辑应当概括地反映历史发展过程的内在必然性。逻辑对历史的反映不是简单的照镜子式的反映,而是“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进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型性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6]因此,研究社会历史过程必须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用科学抽象和逻辑的方式来把握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既坚持了历史的方式,又运用了逻辑的方式排除了历史的各种偶然性因素。
第二,是人们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与历史复古主义的理论基础。历史虚无主义不是全盘的否定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而是虚无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虚无改良主义和反对进步和革命的历史。历史复古主义主要表现在文化保守主义,其基本思想就是全面复兴古代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用一成不变的古代文化解决不断发展着的当代实际。强调社会过程研究方法,将事物放到过程中去研究,就要运用客观的标准评判历史事件与历史细节,不能用主观的模式看待历史事件,历史虚无主义用过于偏颇的眼光看待中国革命,对中国革命持完全否定的态度,是在颠覆历史过程中的历史事件,必须加以反对。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儒家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解决当代的现实问题时,可以将儒家文化与当代文化相结合,以探寻最有效的解决方案。但不能完全照搬儒家文化,儒家文化诞生于春秋时代,而现今中国的发展无论是经济、社会还是生活都与春秋有巨大的差别,不可能用同一种文化来指导现今的发展。坚持社会过程研究方法,就是要求人们客观评价历史,但也要注重历史是一个发展着的状态,不是静止的。
第三,有利于人们遵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现存世界,科学地预见未来世界的发展。波普尔用“历史趋势”否定“历史规律”,认为历史只有根据统计规律计算出来的趋势,没有普遍发生作用的规律。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否定,我们要坚持社会过程研究方法中的科学预见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必然要求。通过科学预见方法,我们可以了解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运用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可以预见未来世界发展的趋势,根据趋势制定一个目标,寻找达到目标的方法,以指导具体的实践,再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完善规律。
第四,坚持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观点,既要反对把历史碎片化、否认历史发展规律的错误倾向,又要反对从逻辑出发剪裁历史,用逻辑统一历史、用逻辑代替和说明历史的错误倾向。
[ 参 考 文 献 ]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徐淼.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D].吉林:吉林大学,2013.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06-0099-02
*作者简介: 梁宇(1993-),女,仡佬族,贵州人,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在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标签:社会过程研究方法论文; 社会历史过程论文; 具体方法论文; 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