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科技发展十分迅速,机电设备是企业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企业的机电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转对企业的工业生产质量、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机电一体化设备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和机电一体化设备预防维护的策略,以保证机电设备能够安全生产,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设备;安全管理;预防维护措施
引言
在科技发展大浪潮中,机电一体化设备频繁引入医院设备使用各环节。由于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复杂化,加上运行环境的影响,运行中故障问题频繁发生。医院管理科室必须深层次剖析机电一体化设备运行中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深化安全管理和预防维护环节,实时提高机电一体化设备日常运行安全度和稳定度,高效控制机电一体化设备使用成本,实现“长、中、短”期运行目标。
1我国医疗仪器的应用现状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科学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医疗仪器之中,例如:微处理器、微系统等。然而,由于一部分医技工作人员缺乏正确地操作与使用医疗仪器知识,致使现代医疗仪器使用不当。因此,医技工作人员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掌握医疗仪器的方法,否则,先进的医疗仪器的某些功能则会废弃不用。例如:较之以前的监护仪器,多功能监护仪器,未将相应的按键与开关清晰地标注在仪器上,取而代之的是通过在仪器内部的菜单中设置参数与选择功能,一般都是一键多用,甚至一部分由英文、字符、数字、波形等形式显示。
2机电一体化在医疗仪器中的应用
2.1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诊断仪器中的应用
在现代医学中,医疗诊断仪器已经成为了诊断患者的主要仪器,诊断心率的心电图仪器,诊断脑电波的脑电图仪器,还有超声诊断等等,这些仪器都在诊断时发挥着不能撼动的作用。打个比方,血管造影设备,是一个诊断心脑血管疾病的设备,十分好用,在需要诊断时,对需要被诊断的对象注射造影剂,计算机先記录造影剂在未到达患者病灶的图像,待造影剂到达患者病灶的时候,再记录造影剂的图像,再用计算机处理两组图像的像素改变,这样就能够测出患者血管的分部情况,使医生的诊断方便、快捷和精准。
2.2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临床检测仪器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在基因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也更加深入,人们为了得到更快速、精准的诊断,机电一体化技术得到了大力的推广,机械科技、微电子科技、信息科技和生物化学科技的相互结合,融会贯通,研发出了许多能够快速精准的诊断或辅助医生诊断病人的医疗设备。大量机械一体化设备的研发,推动了我国医学的发展,改革了传统的医学方式,使一血诊断更加精确与高效。
2.3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监护仪器中的应用
人口的增长,人们生活状态亚健康,对于医疗的速度与质量的要求都大大的提高了,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推广是一定的,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为基础,结合其他技术创造出的伽马刀、手术机器人等设备,在进行微创手术时,展现出了他们的威力,医疗设备能够学习医生的手术操作,计算机把信号传导到设备的灵巧的手,模仿医生做出相应的手术动作,机电一体化设备大量减少了医生的操作,使手术方式发生了变革,增快了手术速度,减轻了患者手术的疼痛,降低了手术的失败率,强化了手术的质量。
2.4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治疗机械
监测仪器的应用改变了医生了解病人的方法,是医生对病人病情的控制更加的准确,心电图可以不间断的反映记录病人的心率,脑电图设备可以反映患者脑部的情况,这些都是关乎病人生命的信息,十分重要,这些可以随时随地的放映患者生命指标的一起,都是依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才能够创造出来的,相信,随着技术的越来越成熟,监视病人生命健康的仪器不在巨大,甚至可以随身携大,达到随时随地的检测。
3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医疗的发展重点方向
2.1医学成像
医护工作人员在清晰的图像的帮助下,为其提供准确地信息,有利于医生更好地进行手术操作,为合理的医疗方案制定奠定坚实基础。20世纪70年代,医学成像的研究便开始了,而后普遍应用核磁共振技术与超声CT,改变以往X射线成像的状况,完善诊断、分析、鉴别内脏器官疾病的方式,医学成像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现阶段,医学成像技术位于各国的医疗产业的竞争首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电子仪器
由于脑电图仪器与心电图仪器中应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其性能的稳定性,并且操作更加便利。心电图仪器性能不断地更新,为医护人员监护患者提供更多便利,例如:运用智能化的心电图仪器,能够实时地监护患者。智能化的诊断仪器与医疗器械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3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医疗的发展措施
3.1成像仪器
现阶段,与国外相比,我国医疗成像设备相对比较落后,因此,需要研制新型的压电材料,改进图像的微机处理技术,提升仪器原件的质量等。
3.2监护设备
国外各大医疗机构,具有十分完善的监护设备,对危重病人进行实时监护,然而,国内却缺乏类似的病房,即使设立监护病房,所需的更新时间较长,因此,我国医疗机构急需监护设备,所以,医疗机构应提高对监护设备发展的重视程度。
3.3提高诊断的客观性
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医疗中,不仅需要以机电工业为基础,更需要具备客观的、真实的医疗数据,提高检测验证方面的医疗器械的实用性。
结语:综上所述,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医疗中,应提高对医学成像技术治疗仪器及电子仪器等的重视,根据现有的科学技术及实际需要,运用合理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促进医疗仪器的发展。
4机电一体化的发展
人类发明机械以来,一直希望机械设备能够更加智能和便捷,在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各项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早期的机电一体化应用如雷达伺服系统,展现出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巨大潜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工业的生产方式和理念逐渐落后,信息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从而推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革命。机电一体技术渗入到生活和工业生产的方方面面,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空调、电视、复印件、汽车等都运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生产中大量引进的数控机床、工作机器人等也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对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机电一体化技术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重视机电一体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经三十多年的努力和发展,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有了巨大进展,满足了人们对机电一体化产品的需求,生产制造业已经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生产安全。
未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网络化、微型化、节能化、光机电一体化。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机械实现了智能控制,利用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控制器具有智能判断和决策的功能,实习了设备智能化控制,保证了机械设备操作的精确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网络化成为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方向,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来说是极大的利好,计算机网络使得机电一体化产品能够实现远程控制,机电设备与互联网相联也使得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功能更加丰富和便捷,如网络家电系统,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控制家电,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科研人员一直致力于机电设备的微型化,设备体积减小能够保证更加灵活的操作和更少的耗能,在医疗领域微型机电系统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前景。传统机电设备耗能巨大,人们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目的之一就是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浪费,提高设备工作效率,实现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节能化成为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方向。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光学技术不断地交叉渗透,逐渐产生了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相比于传统设备,光机电一体化设备有着更小的体积、更少的质量、更精准的操作。这给当今医疗领域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各种医疗检测仪器和治疗仪器。
结语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综合自动化发展的关键所在,是企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全运转是车间工人生产安全的保障,也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关键所在,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机电一体化设备安全管理中要强化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相关法律工作,还要增强安全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机制,提高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管理水平和加强对供电保护系统的管理。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预防维修中要先制定更完善预防维护制度,提高机电一体化设备检修和维护人员的综合素质,让员工合理地操作机电设备,同时做好保养与维修工作。
参考文献:
[1]甄恩赐.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管理[J].山东煤炭科技,2014,9(4):122-123.
[2]吴自明.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管理探索[J].科技风,2013,12(19):109-109.
[3]赵文会.探讨机电一体化条件下的煤矿设备管理策略[J].科技创业家,2013,22(23):76-76.
[4]赵晓平.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管理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2(21):108-108.
论文作者:徐国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机电一体化论文; 技术论文; 设备论文; 仪器论文; 医疗论文; 手术论文; 操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