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在维护和巩固两岸命运共同体中的意义_政治文化论文

中国文化在维护和巩固两岸命运共同体中的意义_政治文化论文

中华文化对维系和巩固两岸命运共同体之意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共同体论文,中华文化论文,之意论文,两岸论文,命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两岸命运共同体”成为大陆对台政策的关键词之一。早在2006年2月,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就针对陈水扁的“终统”发表谈话表示,“经由十几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两岸同胞已经结成实实在在的命运共同体”。这是“命运共同体”的提法首次出现在大陆的对台政策中。此后,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和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都特别强调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提出后,立即在海峡两岸引起强烈反响。不少学者从历史、现实、政治、利益层面对此进行了论述,但笔者认为,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两岸命运共同体”理解为一个政治名词,它同时也是建立在“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两岸同属中华文化”、“两岸同根同源”基础上的一个充满感性诉求的概念。贾庆林主席在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孕育着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因此,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不断拓展的形势下,要想实现两岸关系的有序发展、稳定发展和良性发展,我们就要充分发挥中华文化对维系和稳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功能,不仅要看到其维系两岸同胞情感的一面,更应该发挥其促进两岸民间社会一体化的整合功能。

一、“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意涵

对于什么是“两岸命运共同体”,两岸学者已经有过一些讨论。但是,由于对“命运共同体”基本概念理解上的不同,不少讨论还只是停留在一种感性的认知,如何从理论上进行界定,从理性的层面进行分析,尚有一定的深入研究空间。近几十年来,“共同体”这个词已经出现被“泛用”的趋势。欧盟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日本谋求建立“东亚共同体”,东盟希望建立“安全共同体”。李登辉曾提出台湾人民是“生命共同体”,后来又表示台湾和日本是“生命共同体”。在企业界、学术界,也有不少某某“企业共同体”、“学术共同体”的提法。“共同体”一词的泛用为我们厘清“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真实意涵带来了困扰。

笔者认为,对“共同体”的理解还是要首先回归到词义学,然后将其放入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来诠释。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共同体”的解释是:(1)人们在共同条件下结成的集体。(2)由若干国家在某一方面组成的集体组织。英文的共同体是“community”,从它的词源和构词法来看,是由common(普通的,公共的)加上unity(联合)而构成的,带有“共同联合体”之意。由此可见,共同体的概念强调“共同”、“联合”、“集体”与“组织”。将共同体的概念放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理解,我们就可以发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人类群体的存在形式都可以被看做是某种共同体,但就狭义来说,人类社会意义上的共同体是指人们基于一定的目的和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共同活动和共同交往,并由此结成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和稳定性关系的人的共在共处的组织化形式,是人类历史存在的基本方式。①台湾学者江宜桦认为,在当今时代,共同体之结合更注重建立在共同分享的基础或共同追求的目的上,并关注于内部构成分子之间的有机关联、沟通与分享、认同和参与。②

当今世界人们在使用“共同体”这个词时一般有三种类型:一种强调区域性,如“东亚共同体”、“南部非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等。第二种强调领域性,如“经济共同体”、“金融共同体”、“安全共同体”等。这两种在很多时候是可以结合的,如“欧洲经济共同体”、“东亚安全共同体”等。还有一种提法则带有感性的色彩,如“生命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既模糊又综合的概念。两岸命运共同体就是属于这种类型。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曾经非常感性地描述共同体的概念,他认为“共同体”是一种感觉,它是一个“温馨”的地方,一个温暖而又舒适的场所。它就像是一个家,在这个家中,我们彼此信任、互相依赖。它像一个屋顶,在它的下面,可以遮风避雨;它又像是一个壁炉,在严寒的日子里,靠近它,可以暖和我们的手。在外面,在街上,却四处潜伏着种种危险,当我们出门时,要观察我们正在交谈的对象和与我们搭讪的人,我们每时每刻都处于警惕和紧张之中。可是在“家”的里面,在这个共同体中,我们可以放松起来——因为我们是安全的,在那里,即使是在黑暗的角落里,也不会有任何危险。③大陆学者王茹认为,当我们说到命运共同体,便有着命运相连、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涵义。④笔者认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营造“两岸一家”的感觉,在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文化相通、历史相承的基础上培养和增进两岸同胞相互认同的民族情感,同时,在近20多年来形成的紧密经贸关系的基础上增进共同利益,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扩大两岸经济社会文化的交流,创造破解政治难题的条件,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早日建立。因此,两岸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兼具感性和理性、反映历史和现实、立足当前和放眼未来的概念。

在围绕两岸命运共同体的讨论中,还有一个重点是,两岸是已经成为命运共同体,还是说两岸现在尚未形成共同体,或者是不完整的共同体,从而需要去重新建构或完善成一个完整的命运共同体。一些学者提出两岸要通过建构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来实现两岸的最终“统合”或“整合”,其逻辑前提明显是两岸还没有建立起“共同体”。两岸“命运共同体”就与上述这些“共同体”的论述存在着明显差异。从前者来说,它比较侧重两岸趋同的方面,强调两岸本来就是或已经形成命运共同体,它不需要去重新建构和塑造,而是要被大家所认知、所理解、所接受、所珍惜。大陆对台政策中的表述明显倾向于这一种。而后者则更多看到的是两岸差异的一面,强调要如何整合这些差异,要建立某种组织形式上的共同体。

其实,如果从辩证统一的角度来理解,这两种提法并没有必然的矛盾。从血缘、文化、历史和情感上说,两岸的确早已是命运共同体,但在现实的两岸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关系中,两岸的融合似乎还不尽如人意,台湾部分民众也存在着一些疑虑或抵触,两岸命运共同体似乎也没有组织形式上的保障。因此,笔者提出,稳固两岸命运共同体应该是最为贴切的描述,即两岸命运共同体已然成型,但尚不稳定,也缺乏制度性和形式上的保障,还需要不断夯实和加固。而文化不但有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情感的功能,更有整合的功能,可以为维系和巩固两岸命运共同体发挥关键性和基础性的作用。

二、中华文化对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维系功能

两岸命运共同体不是一个虚幻的概念,而是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来维系,而中华文化是维系两岸命运共同体最为基础性的因素。国台办主任王毅2010年9月28日在会见世界台湾商会联合总会大陆参访团时表示,两岸之间不管存在哪些分歧,不管今后还会面临什么难题,我们毕竟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毕竟拥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文化、共同的传统和共同的历史责任。⑤所谓“文化”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制度规范、价值观念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文化之所以有维系情感的功能,主要是因为文化往往与认同是联系在一起的。文化认同是人与人之间或个人与群体之间共同习俗、共同理念、共同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的一种确认,是对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及其正当性的一种确认。根据建构主义“文化——规范——认同”的范式可以知道,文化因素对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内部成员的行为可以产生规范效应,而普通和被广泛接受的社会规范又有助于建构对国家或民族的认同。美国学者安东尼·史密斯认为,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起始和结果,更是民族主义的核心。⑥台湾学者江宜桦也将文化认同作为国家认同的三个主要层面之一。⑦

两岸之间的文化认同直接关系到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维系。如前所述,命运共同体的建立和维系需要共同的基础和需要,包括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利益追求等。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共享中华文化,就是两岸命运共同体最为坚实的基础。共同的文化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一个民族强大的凝聚力的源泉。与两岸之间的经济利益和其他联系相比,文化的影响更为深远、更为深刻。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的共同认同,可以说是维系两岸命运共同体最为核心的因素之一。有大陆学者就认为,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实质上能够反映出对“海峡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⑧余光中先生也认为,两岸的文化本来就同源同种,在基本层面是一样的,两岸文化不存在实质意义上的分裂。但两岸分离这么长时间,现在两岸迫切需要文化上的交流,在没有太大交流障碍的情况下,强调“文化认同”会好些,我们需要文化认同来增进人们的亲近感。⑨

如果两岸之间没有中华文化作为联结,在1987年两岸开放之时,分隔了近40年的两岸民众感情不会那么快就融洽起来。如果没有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没有两岸开放至今以来热络的探亲、寻根和各种宗教文化交流的热潮。如果没有两岸共同的文化渊源,两岸的经贸合作也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台湾大学经济学教授陈添枝在分析为什么台商投资向大陆倾斜时,就认为第一原因就是语言和文化上的接近,因为文献显示“心理距离”是对外投资地点的重要决定因素,厂商在投资时除了考量各种投资的环境条件外,对“地主国”的亲和感影响投资也极为重大。⑩另一位台湾学者蔡学仪也表示,两岸皆源于中华文化,拥有共同的历史及传统,甚至语言和生活习惯都非常类似,这是对两岸的经济整合形成相当有利的基础。(11)同样,中华文化中“中庸”、“和谐”、“和而不同”等传统思想精华,也比较会对两岸更有智慧地破解政治难题中产生帮助。

但是,由于两岸在历史上几十年的隔阂,加上李登辉和陈水扁当政时期在“本土化”、“去中国化”、“文化台独”等问题上的一系列政治操弄,使得部分淳朴善良的台湾民众在中华文化认同这个问题上产生了模糊的认知,学界还出现了某些诸如“台湾文化与中国文化已经呈现完全不同面貌”,“各自成为两个有相关却日渐不同的文化体系”,“中华文化是台湾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等各种谬论。李登辉和陈水扁当局的上述做法,其根本目的还是要影响台湾民众政治上的“国家认同”。台湾学者李允杰就指出,“去中国化”运动是企图以台湾本土文化对抗中国现代文化,强调两岸政治文化的差异和不相容。(12)台湾学者刘文斌也认为,“去中国化”就是将台湾民众“国家认同”中对于传统中国在制度面、文化面和族群面的认同祛除,转而以台湾文化、族群及制度作为认同主体,在主张“台湾独立”的民进党主政下,就具有全面彻底的追求“台湾独立”的意涵。(13)

值得欣慰的是,李登辉和民进党当局的操弄并没有从根本上影响到台湾民众的文化认同,台湾绝大多数民众并不否认两岸文化的血脉联系,也承认中华文化是台湾文化的核心要素,文化对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维系功能依然强劲。当前,两岸领导人都看到了文化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胡锦涛多次表示,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台湾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马英九也表示,要打造“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发展出一个丰富中华文化的模式”。(114)这些都为文化在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了机会和条件。

三、中华文化对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整固功能

如果说维系更多强调的是维持“不分”的状态,是一种略带消极的描述,那么整合强调的就是要从积极的角度思考如何进行“巩固”的问题。文化不仅仅只有维系情感的功能,更有整合社会价值、规范社会行为的功能。文化对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整合功能首先表现为文化自身的整合功能。大陆社会学家司马云杰认为,文化整合是指不同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当有不同文化的族群杂居在一起时,他们的文化必然相互吸收、融合、涵化,发生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逐渐整合为一种新的文化体系。(15)海峡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两岸的文化整合是同一民族内部的不同区域之间的次文化整合,而非两个不同民族之间的跨文化整合。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是同质性的文化,其内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中华文化是台湾文化的根基和核心,台湾文化传承了中华文化的传统,并非是独立于中华文化之外的另一种文化。朱双一教授认为,尽管台湾文化呈现出比较繁杂的多元包容性以及自己的地方文化特色,但并没有逸出中华文化的范畴之外,而是中华文化整体中的一种地方文化形态,这是由文化核心要素或“民族性格”的根本属性决定的。(16)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文化是历史的投影,台湾历史的特殊性也造就了台湾文化的特殊性,当代台湾与中国大陆在政治、经济制度上的差异,导致了文化上的明显差异,只讲台湾与大陆在文化上的一致性是片面的,同样,只讲台湾文化的特殊性也是片面的。(17)正是因为大陆文化与台湾文化的差异性,才导致两岸在进行社会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一些民众对对方的某些与自己不同的观念和行为不理解、不认同、不接受,才产生了一些需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问题。当然,这种差异性并不是根本性和核心性的,也不能以此认为大陆文化与台湾文化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文化,更不能以此否定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渊源关系。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应该认真思考两岸文化差异的接轨和整合问题。如果两岸在文化领域都无法实现整合,就可能导致两岸之间的社会文化差异在交流交往中更加凸显,无法消弭两岸人民长期不了解所带来的隔阂和误解,甚至可能产生越交流误解越深的状况。

两岸文化的整合对巩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功能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整合是建立两岸民众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重要途径,也可以影响和导正台湾部分民众在中华文化问题上的一些误解。两岸有共同的中华文化基础,两岸民众在某些问题的认知价值上即使有差异,也是正常现象,关键是双方能否将心比心,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试着去理解和尊重对方的合理想法和诉求。文化整合可以扮演这样的沟通和桥梁角色,透过文化整合的过程,两岸民众之间可以有更多的交流、接触和了解,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减少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上的冲突,并逐渐向趋同的方向发展。胡锦涛所提的对台湾同胞要“理解他们、信赖他们、尊重他们”,其实就是鼓励一种包容的文化价值。只要两岸在文化上相通融合,协商签署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协议,尝试建立某种形式的“社会文化共同体”,都是顺理成章之势。

第二,文化的整合可以为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人文环境,可以促使两岸经济相互依赖继续向纵深发展。两岸过去20多年间经济关系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拉近了两岸差异文化的距离,两岸经济交流和互赖深化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文化交流整合的过程,两岸经济活动所带动的不仅仅是资金流、货物流,还带动了人员的频繁往来和观念的碰撞,有助于台湾民众对大陆的了解和对中华文化的进一步认同。但经济的整合并不能取代文化的整合,在两岸经济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文化的整合势必要提到日程上。有评论就此提出,“两岸经济联系日趋密切,现在就是开始文化整合的时机”,两岸已经开始“尝试从经济利益的交换进入文化整合的开端”。(18)同样,两岸的文化整合可以使两岸发展经贸关系的人文环境更加优化,使两岸投资经商者的心理距离更为接近,从而创造更多的商机和利益,促进两岸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最终形成正常化和机制化的两岸经贸关系,或称之为某种形式“经济共同体”。

第三,文化的整合可以为两岸达成政治共识营造良好的氛围。笔者曾提出,政治共识是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支柱之一,所谓的“政治共识”就是两岸之间需要对政治领域所存在的问题和分歧有起码的认知交汇。这些问题至少包括台湾当局的政治定位问题、台湾参与国际活动问题、台湾方面的安全顾虑问题、两岸结束敌对状态、签署和平协议等问题。这些是两岸关系中分歧或对立比较严重的问题,有些是涉及核心或重要利益,解决起来难度比较大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在解决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凸显分歧、激化矛盾,在一定时期内可以考虑暂时搁置,但这些问题无法长期回避。两岸之间需要通过接触、协商、谈判创造解决问题的氛围,争取达成一定的共识,才能够有利于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框架。两岸文化的整合无法完全取代两岸针对政治难题的协商,但至少可以为破解政治难题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一定的条件。

四、结语

中华文化是两岸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文化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文化领域。文化的维系与整合功能是两个不同的维度,一个起到“维稳”的作用,一个起到“加固”的功效,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以中华文化的传统来维系两岸同胞的情感,以文化的整合来巩固两岸在经济、社会、政治领域已有的成果,才能够推动两岸命运共同体向组织型、制度性“共同体”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两岸命运共同体才不仅仅只是一种“家的感觉”,更是实实在在承载两岸人民情感和利益的实体,才能够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国家的最终完全统一发挥最大的作用。

注释:

①胡群英:《共同体: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及其现代意义》,《甘肃理论学刊》,2010年第1期,第73页。

②江宜桦:《政治社群与生命共同体——亚里士多德城邦理论的若干启示》,转引自许纪霖主编:《共和、社群与公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128页。

③齐格蒙特·鲍曼著,欧阳景根译:《共同体》,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7页。

④王茹:《两岸命运共同体与两岸公共生活的建构》,《台湾研究集刊》,2006年第3期,第2页。

⑤《王毅在为世界台湾商会联合总会首次大陆参访团举办的欢迎酒会上的致辞》,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网站,http://www.gwytb.gov.cn/gzyw/gzyw1.asp?gzyw_m_id=2542.

⑥Anthony D.Smith,National Identity,Las Vegas:University of Nevada,1991,p.52,p.74.

⑦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15页。

⑧赵森、李义虎:《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载周志怀主编:《新时期对台政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华艺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210页。

⑨《余光中:两岸文化没实质分裂只需互相认同》,中评社北京2009年6月30日电。

⑩陈添枝:《全球化与两岸经济关系》,台湾《经济论文丛刊》,2003年第3期,第336页。

(11)蔡学仪:《两岸经贸之政治经济分析》,台北:新文京开发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73页。

(12)李允杰:《台湾政局与两岸关系》,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13)刘文斌;《台湾“国家认同”变迁下的两岸关系》,台北:问津唐书局,2005年版,第219页。

(14)《马英九:打造具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中评社台北2009年10月10日电。

(15)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16)朱双一:《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17)陈孔立:《台湾历史与两岸关系》,北京:台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235、226页。

(18)(新加坡)《联合早报》,2009年6月17日,2009年7月13日。

标签:;  ;  ;  ;  ;  ;  ;  ;  ;  ;  

中国文化在维护和巩固两岸命运共同体中的意义_政治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