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科学建设与发展的几点思考_科学论文

关于农村科学建设与发展的几点思考_科学论文

构建和发展农村科学的设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村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村是有别于城市的人类聚居地和社区。比照已经初步形成的城市科学,构建以农村中各项事物、各种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农村科学,积极推进农村科学的发展,是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的需要,也是现代科学知识体系进化和完善的需要。

一、构建农村科学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按一般的理解,农村是指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农民所聚居的地域。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认为人类历史始于农村,人类文明源于农村。农村是城市的滥觞,农村文明是城市文明的摇篮。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人口还将逐渐减少,农村的地域面积也会继续缩小。然而,在我们可以预见到的未来,城市农业或工厂化农业尚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农业,农民队伍尽管日渐萎缩却不会完全消失,因而农村仍将继续存在下去。就中国的现实而言,12亿人口有近9亿居住在农村;蓬勃崛起的乡镇企业,90 年代以来每年实现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农村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而且为城市建设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村,整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农村。

以服务人类、造福社会为根本使命的科学,不能不关注农村,不能不研究农村。20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将目光投注于农村,先后创建了农村社会学、农村经济学、农村人类学等学科。然而,同社会的现实需要相比,这些学科对于农村的研究广度和研究深度都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仅需要对农村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研究,而且需要对农村进行全方位、整体性的研究。构建农村科学,积极创建农村科学的新兴分支学科,就是为适应这种需要而提出的一项历史性任务。

农村科学是所有以农村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统称。构建农村科学,有利于全面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之前,城市与农村的差别是始终存在的。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无论在物质文化层面上还是在精神文化层面上,城市与农村均有极为明显的水平差异。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把农村作为重要的战线,必须充分地利用农村科学。然而,对于农村的许多事物和活动目前我们尚缺少专门的、深入的研究。农村科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创建必将逐步填补这些空白,从而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构建农村科学,有利于发挥农村科学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到目前为止,以农村某个侧面作为研究对象的几门学科仍然孓然孤立、互不搭界,其作用的发挥是极为有限的。农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各种事物和过程相互联系的系统。正如城市科学的构建对于城市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产生了整体性的推动作用一样,农村科学的构建必将对于农村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产生具有整合性特征的全方位的推动作用。农村科学是由若干门分支学科构成的,而农村科学的社会作用却不是这些学科个别作用的机械加和。由众多分支学科共同构成的农村科学,能够出现单个学科所不具有的整合性作用力。这也正是我们要从整体上思考如何构建农村科学的原因所在。

二、农村科学体系的构建设想

农村科学应当是一个由众多学科组成的学科群组或学科门类。对照正在蓬勃发展中的城市科学[1], 下表列出了农村科学已有的分支学科和有望建立起来的几十门分支学科。

表1 农村科学的学科结构

(Ⅰ) (Ⅱ)(Ⅲ)

农村学 农村规划学

农村历史学

农村社会史

农村经济史 农村历史地理学

农村建设史 农村地名学 农村地理学

农村文化史 农村经济地理学

农村文化学 农村民族学 农村人类学

农村未来学

农村发展战略学 农村科学技术进步学

农村社会学 农村犯罪社会学 农村防灾学

农村人口学

农村社会心理学 农民心理学

农村教育学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学

农村法学农村犯罪学 农村犯罪地理学

农村政治学 农村治安学

农村政策学 农村行政管理学 农村建设管理学

农村党建学 农村管理学 农村土地管理学

农村领导学 农村环境管理学

农村经济学 农村生态经济学 农村生态学

农村财政学 庭院经济学

农村税收学 农村市场学 农村住宅生态学

农村金融学 农村工商管理学

农村保险学

农村城市关系学

农村体育运动学

自然科学

(Ⅳ) (Ⅴ)

农村交通学 农村交通工程学

农村交通规划学

农村土地规划学 农村地质学

农村自然地理学

农村地图学 农村地貌学

农村地形学

农村计划生育学 农村优生学

农村灾害学 农村水利学

农村水资源管理学农村水工学

农村公共工程学 农村抗震工程学

农村电力工程学

农村建设学 农村电信工程学

农村环境学 农村环境保护工程学

农村住宅学

农村建筑学 农村建筑工艺学

农村防疫学 农村医学

农村卫生学 农村地方病学

* 表中黑体字标示的学科,为农村科学的主干分支学科。

农村作为农村科学的研究对象,是集自然、环境、生态、资源、地理、技术、经济、人口、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为一体的社会物质存在形态。农村同城市一样,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农村本身的这种综合性,决定了农村科学必然也具有相应的综合性特征。农村科学既包含一些源于自然科学的学科,又包含一些源于社会科学的学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绝大多数学科门类,都可以以农村为专门研究对象,建立相应的分支学科。例如,地质学、自然地理学、人口学、管理学、市场学、法学、政治学等将触角伸向农村,即有可能建立起农村地质学、农村自然地理学、农村人口学、农村管理学、农村市场学、农村法学、农村政治学等新兴边缘分支学科。

构想中的农村科学,从学科属性上看,所有学科可以分为五组。第Ⅰ组是比较纯粹的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是社会科学一系列门类(如历史学、社会学、教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以农村为特定研究对象而形成的分支学科,包括农村历史学、农村社会学、农村教育学、农村法学、农村政治学、农村经济学等及其二级分支学科。第Ⅴ组是比较纯粹的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是自然科学的一些学科(如地质学、自然地理学、水利学、水工学、医学等)以农村作为特定研究对象而形成的分支学科,包括农村地质学、农村自然地理学、农村水利学、农村水工学、农村电力工程学、农村医学等及其二级分支学科。第Ⅱ组、Ⅲ组、Ⅳ组则是介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第三组学科自左向右递进,社会科学属性越来越弱,而自然科学属性越来越强。因而从整体上看,农村科学既不能完全归属于社会科学,也不能完全归属于自然科学。同城市科学一样,农村科学也是一个介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门类。

在笔者主持编纂的《社会科学交叉科学学科辞典》[2]中, 仅收有四个冠以“农村”二字的学科,即农村社会学、农村经济学、农村人类学、农村金融学。这四门学科,是在20世纪初以来的近百年时间里先后形成的。这表明,人们对于农村还缺少应有的热切关注,以农村为对象的学科的增长速度远远地低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众多门类的学科增长速度。这种情况恰恰表明,农村科学潜藏着无限的发展生机。上表中所列出的学科,除了已经形成的四门学科之外,绝大部分学科为待建学科。

应当指出的是,上表中开列的这些待建学科仅仅是笔者依据现有知识所“虚拟”出的一部分学科。由于笔者的知识面所限,肯定会有大量遗漏。只要存在社会实际需要或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只要某些现存学科有向农村延伸并对农村进行单独研究的必要,农村科学的分支学科就会不断增加。

农村科学的现有分支学科和待建分支学科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还有可能进一步分化出许多门二级分支学科以及三级分支学科。例如,创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农村经济学,除了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列于表中的农村财政学、农村税收学、农村金融学、农村保险学、农村生态经济学、庭院经济学、农村市场学等边缘分支学科而外,还有可能形成农村布局经济学、农村经济结构学、农村工业经济学、农村商业经济学、农村建筑经济学、农村交通运输经济学、农村技术经济学、农村经济效益学、农村资源经济学、农村会计学等边缘分支学科。再比如,农村社会史作为农村历史学的二级分支学科,也有可能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形成农村人口史、农村家庭史、农村家族史、农村民俗史等三级分支学科。

农村科学与农业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农业科学就其性质而言与农村科学有相同点,它也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门类。其中既包含大量属于自然科学的学科,如农业物理学、农业化学、农业生物学、农业植物学、农作学、作物栽培学、养蚕学、养鱼学、捕捞学、农业工程学等;又包含若干门属于社会科学的学科,如农业史、农业人类学、农业社会学、农业经济学、农业生产经济学、农业生态经济学、农业布局学、农业会计学、农业财务学、农业区划学、农业考古学、农业发展学、农业企业管理学等。在目前阶段,农业尽管仍以农村为主要基地,但它作为一个经济部门或生产部门(注:农业通常被定义为“通过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以生产物质资料的社会生产部门”,狭义的农业,则专指种植业。)与作为一种聚居地和社区的农村,毕竟还是存在着诸多差异的。农村科学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应当而且必须以发育程度相对较高的农业科学作为参照系,从中获得必要的启示,加强相关学科间的相互扶持(如农业人类学与农村人类学、农业社会学与农村社会学、农业经济学与农村经济学等)。然而,农村科学与农业科学终究不宜相互混同,农业科学的发展也无法代替农村科学的构建和发展。

三、发展农村科学的若干措施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这片土地带来了勃勃生机,也为现代科学在中国的繁荣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为推进城市科学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今,中国学术界也应当为农村科学的崛起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推进农村科学的发展,有许多事情要做,当前首先应做好如下三项基础性工作。

核心集结 每个学科门类或学科群组都有一、二门起着核心作用的主干、基础学科。在农村科学的现有学科和待建学科中,农村学可视为它的核心基础学科,其地位类似于城市科学中的城市学。20世纪70年代,在城市历史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获得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日本学者出版了世界上的第一部城市学专著。80年代后期,中国学者也先后出版了三部城市学专著。这表明,城市学这门核心基础学科不是与城市科学的第一批分支学科同时出现的,而是形成于城市科学呈现整体性发展格局的关键阶段。可以认为,农村科学目前恰好也处于与此相类似的关键阶段,农村科学的整体性建构提出了创建农村学的实际需要。因为农村学的任务是探讨有关农村和农村科学的一般性问题,诸如农村的形成与历史沿革,农村的性质、特征与功能,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农村与城市的相互关系,城市化对农村的影响,农村布局与规划原则,生态农村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道路,农村管理体制与模式,农村科学的体系结构,农村科学的发展态势与发展对策等。很显然,农村学对于农村科学各个分支学科和农村科学的整体发展都具有“纲举目张”的特殊作用。目前,我们应将较为有限的农村科学研究力量集结起来,积极开展农村学的开创性研究,力争三五年内出版几部各有特点的农村学专著。

协力推进 农村科学大量待建学科的创生和发展,不仅需要有农村社会学、农村经济学等先行学科研究者的参与,更需要有大批非“农”学科研究者的积极参与。具有综合性特征的农村科学,在社会科学工作者、自然科学工作者面前展现着诱人的可拓展学术空间,为他们提供了发挥创造力、扩展研究视野的新的用武之地。例如,教育学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管理学研究者和管理工作者可以分别以农村教育、面向农村的管理活动作为对象开展专门研究或专题研究,参与农村教育学、农村管理学的草创。同样,建筑学研究者和建筑工作者、自然地理研究者和地理工作者可以分别将研究范围延展到农村建筑、农村自然地理现象方面,加入创建农村建筑学、农村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行列。进入农村科学待建学科研究领域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既不远离原有的学科知识背景,又有可能找到新的知识生长点,从而做出创新性的贡献。为此,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应当关注农村科学的发展态势,积极地参与“支农”、“扶贫”行动,协力推进农村科学各个分支学科的创建和发展。

筑基固本 一个学科门类或学科群组能否获得正常的发育,还需要具备其他一些基础性条件,如一定数量的专门研究机构,在高等学校中设置相关专业等。就农村科学而言,专门研究机构的数量目前尚嫌不足。不仅各级政府主管的研究部门应当设立农村科学研究机构,有条件的科学研究单位(研究院、研究所等)和高等学校,也可以组建跨学科的综合性农村科学研究机构。这类由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机构,有利于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汇综合。设于高等学校中的农村科学相关专业,是推进和保持农村科学长期稳定发展的人才基地。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在新增的“管理学”门类中,设有宽口径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公共管理类,代码110302)和属于农业经济管理类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代码110401)、“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代码110402)。1997年6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实施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在“管理学”门类中,设有“农林经济管理”和“公共管理”等一级学科。这些专业、学科以及列入“法学”门类的“社会学”、“社会工作”等专业、学科,都可以名正言顺地作为培养综合型农村建设管理人才和农村科学研究人才的专业依托。有意识地培养农村科学的相关专业人才,是今后农村科学异军突起和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

标签:;  ;  ;  ;  ;  ;  ;  

关于农村科学建设与发展的几点思考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