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区域不同试题设计的比较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题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使用的214幅图表中,“出镜率”最高的是区域图,有51幅之多。有些区域在不同试卷中多次出现,出现频率较高的两个区域是:①美国(山东卷第26题、福建卷第37题都选取美国西部地区,全国大纲卷第3~5题、浙江卷第36题都围绕五大湖展开);②新疆(北京卷第36题塔里木盆地,江苏卷第29题新疆、江苏区域发展比较,四川卷第36题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区域自然环境及经济发展,上海卷第23题~25题天山降水量分布、第28题绿洲农业分布)。本文拟对上述区域试题进行比较分析并找出共性与差异,以期探究试题特征和命题规律,为教学与备考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法与策略。
一、同一区域不同试题设计的比较
1.以美国西部为背景的试题比较
2.以新疆为背景的试题比较
(1)北京卷36题:以塔里木盆地区域地图为载体综合考查该地区气候成因、河流补给、资源开发、环境承载力以及城镇发展等。该题考查的重点是地理要素间的联系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其实质是自然和人文地理事象的成因分析,对应的能力要求主要是描述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2)江苏卷29题:以江苏省、新疆简图为背景考查两省区自然环境、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区际联系,试题设计自然人文并重、注重方法引领(列表比较)、突出区际联系的重要性,对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
(3)上海卷第23题~25题:依托地形剖面图、降水分布变化图考查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及根据降水判断地形单元;第28题考查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间分布特点的差异及其原因。这两组试题对信息获取与解读能力的要求较高。
(4)四川卷第36题第(2)问:考查塔里木盆地内城市间适宜发展航空运输的理由,其落脚点是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以看出,新课程教材中“问题探究”“活动”等栏目已在四川高考中有所体现与反映。
二、区域地理试题的主要特点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以区域为背景的高考地理试题有如下特点。
1.试题立意——基于区域的问题探究和案例分析
新课程倡导“某个具体区域只是说明某一地理问题的案例”,因此高考试题选择哪个区域并不重要,其目的是将其作为一个具体的区域案例来学习。在这些试题中,具体的区域只是作为背景、思考对象提供问题素材和知识载体,不是考查区域的具体地理知识,而是区域地理事实、现象背后所蕴含的地理原理、规律,其中,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规律、因地制宜以及可持续发展是贯穿始终的主线与思想核心。
2.考核目标——地理思维能力和基本研究方法
以区域为背景的试题设计回归学科本质,立足区域研究,强调空间概念的建立、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区域发展的认识等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试题设计以区域空间为背景,从自然、人文、区域发展的不同角度展开问题,在“地”与“理”的结合中联系实际,在“知地、析因、究理”中注重思维过程,在图文信息的运用中形成表达结论,意在考查考生用地理知识、方法和观点分析、评价、阐释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3.呈现形式——题不离图,注重图表组合使用
地理图表是区域信息的载体,表征着区域地理事象的数量关系和时空分布、变化规律,也为考生判断分析问题提供了内容丰富的信息平台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区域地理高考试题的图表呈现形式主要有:利用局部地区轮廓图、剖面图判断相应的地理事物,描述区域特征;提供区域图或统计资料,分析、描述区域内某个地理要素或地理事物的特征与成因;结合区域地图分析评价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或反思人类的行为;不同区域的差异比较(影响因素或综合评价;区别不同点,寻找共同点);采用模式图,结合热点,从时间的角度考查同一区域不同时期的变化、区域开发及区际联系等。
近年来,高考地理综合题在试题建构与情境设计上多采用图表组合的形式,内涵丰富、信息量大,巧妙隐藏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考生综合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逻辑分析能力及空间推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4.设问指向——凸显课改理念,突出区域比较
2011年高考地理区域试题设计着力体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创设实践性情境和探究性、开放性问题,对现实地理现象或地理问题进行抽象、模拟、假设,鼓励考生以自身视角观察分析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领。如山东卷26题以地理野外综合考察的形式和内容作为设题线索,通过考察线路将沿途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区域差异的比较贯穿起来,充分体现了“重视探究和体验,凸显地理学习实践价值”的新课程理念;全国新课标卷延续“菜单式”问题的命题思路,如第36题为该国(新加坡)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第37题分析图示资料,以某城市或某区域为例,说明其吸引制造业企业总部的优势条件。这类菜单式试题设问开放、答案多元,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渗透和体现了辩证思维、创新品质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
2011年各地高考试卷在区域试题设计上不谋而合,大多采用区域比较的方法,注重区域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分析。例如,天津卷12题河南省与广东省的比较,13题尼罗河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比较;山东卷26题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农业区域差异比较;江苏卷29题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比较;上海卷27题长江流域与河套灌区农业生产比较。其中,山东卷26题、江苏卷29题、上海卷27题采用表格形式。表格比较作为一种常见的学习方法,在培养地理概括能力、开拓求异思维、训练应变能力方面优势明显,也必将对教与学起到很好的方法引领与示范作用。
三、区域地理备考的有效策略
高考试题离不开区域,但不考区域事实知识。区域地理试题的设计多采用“主题+区域”或“区域+问题”的形式,因此,在备考中要发挥区域的载体功能,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突出“地”与“理”的融合,用系统地理的原理和规律阐释区域地理事实、解决区域发展中的问题。在区域案例分析中提高技能、掌握方法,学会触类旁通以及联想建构的创新能力。
1.掌握区域综合分析方法
区域地理的学习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入乎其内”就是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为核心推导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归纳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评价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探讨区域发展问题。“出乎其外”即从个到类,用典型区域案例分析中习得的方法迁移、扩展运用到其他区域中,也就是获取“开发下一个宝藏的钥匙”。
在备考中,我们要以系统地理的视角认识区域地理,从高考能力的要求统领区域地理,复习的重点不是记忆区域地理事实知识,而是以经纬网和等值线为载体的区域定位、区域特征分析与表述,以及解决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区域综合分析方法(见上图)的基本思路是:区域定位(确认区域位置,描述区域位置特点)→特征描述(自然、人文地理事象的时空变化特征;不同区域地理特征的差异比较)→成因分析或条件评价(推导各要素间的联系,解释地理现象和特征的成因;分析评价发展条件)→开发利用(运用人地关系原理确定开发利用的方向及主要方式)→问题及解决措施(区域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因地制宜、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综合分析的思维主线。
2.以区域图为载体提升学科能力
高考试题中的“具体区域只是说明某一地理问题的案例”,实质是对地理思维方法和地理学习能力的考查。因此,区域综合分析要以提升地理学科能力为核心,其有效策略有以下几方面。
依托区域地图,强调地理要素在特定区域的叠置分析,提高以地形、气候、河流为对象的信息获取与解读、描述与阐释问题的能力训练。从地形要素的判读入手:通过解读等高线地形图、河流分布说明地形特征、地势起伏和地貌类型,分析地形对气候、河流及农业、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从气候要素的判读入手:通过空间定位结合气候统计图、等值线图判断该区域气候类型及特征,分析气候对河流、植被及农业、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从河流水文要素的判读入手:通过解读河流,整合地形、气候信息说明该区域水系、水文特征,分析河流对农业、工业、交通和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
注重区域案例的拓展与延伸,以区域实证性、应用性现实问题为切入点,提高以“解决区域发展中的地理问题”为主题的论证探讨问题及由此及彼的迁移运用能力。针对所选区域,挖掘区域发展中的现实地理问题,如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流域综合开发、区域农业开发、区域工业化、城市化、区际联系等,依图设题提出选择和回答的相应要求,引导学生正确阐明人地关系,论述和说明区域发展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体现因地(时)制宜、可持续发展。对于同一主题,要采用区域替代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迁移变通,如从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横向拓展到黄河、长江、珠江、闽江、澜沧江流域,带动地形、气候、矿产、水利、水力、土地资源、人口、城市等层面的分析与综合。
3.构建区域问题思维模型
尽管高考中区域的选择是多变的,但不同区域中的“理”是相通的,即地理原理的应用和地理问题的分析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备考中可指导学生学会“抽丝剥茧”,围绕学科的知识核心构建思维模型,使繁杂的知识有序化,为学生熟练地调动和运用知识、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现以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几类问题为例,说明区域问题思维模型的构建。
(1)区域位置的描述及其价值 ①纬度位置——半球、热量带、气候类型;②经度位置——大洲、大洋归属,东、西岸及内陆,气候类型;③海陆位置——气候型(大陆性、海洋性),交通通达度;④相对位置——下垫面环境的特殊性。
(2)地理特征描述 ①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地势起伏;②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季节;③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含沙量+结冰期,水系特征=支流+流程+流域+流向;④区域特征=自然环境特征(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社会经济特征(产业、交通、城市、人口等)。
(3)地理成因分析 ①地形成因=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从地壳运动——板块碰撞或张裂、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的角度分析;外力作用应先根据区域特征判断外力作用的类型(流水、风、海浪、冰川等),进而找出对应的外力作用形式(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②气候类成因=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及季风环流)+下垫面(地形、海陆、洋流)。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决定下的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是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决定因素;局部地区气温和降水发生改变是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下垫面因子影响的结果。③“水环境”成因=气候+地形+植被。④环境问题成因=自然原因(地形、气候、土壤、水文和植被)+人为原因(侧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⑤自然灾害成因=天(气象、气候、常见天气系统)+地(地形、地质、地貌、植被等)+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4)区位分析与评价 ①区位因素结构:各种人类活动的地域形态都受自然因素(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土地等)以及社会因素(政策、环境、科技等)的影响,因此要用综合的观点观察分析区位因素。②区位分析方法:根据区位分析与评价的不同要求,构建区位分析微观模型。如主导因素分析(理清各区位因素间的主次关系,找出决定性因素);动态分析(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某类或某地区位因素的变化);综合分析(从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分析);辩证分析(从有利、不利或优势条件、制约因素两方面分析);比较分析(找出两者或两地区位因素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对人类活动形态的影响)等。因地制宜是区位选择的“魂”,因此,要以区域为背景对区位因素进行描述与阐释,使区位分析与评价“区域化”。
(5)区域发展“问题一措施”分析思路 针对限制性因素或人地关系矛盾,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遵循“人地协调、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原则分析措施建议,思维线索是:区域特征、资源优势→开发方向(发挥地区优势);制约因素→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加快交通建设加强区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