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刘成

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刘成

刘成

广西润沣水利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537100

摘要:我国在自身文明发展的早期阶段,便已经开始对江河湖泊进行一定程度的治理,水漫水灾等问题并非是在现代社会才会出现的问题。当时的统治者所建筑的引流,防止大水泛滥的一些措施经过世世代代的变化,发展成为了当下最为普遍的水利治理措施,即堤防护岸工程。这项工程在小农经济时代就已经有了原型,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逐步演化成现代商品市场与工业技术紧密结合的水利设施。我国水利事业在蓬勃成长的同时,也面对着比以往更加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阻碍,因此,在水利工程中起到基础性保障作用的堤防护岸工程,其自身的施工技术水准也必须有能力满足水利工程建筑和水利事业发展的显示需要。本文将就此项工程内容和技术要求做具体叙述,从而对当下施工建议作出一定的总结并阐述。

关键词:堤防护岸技术;施工要求;水利工程发展

引言

堤防护岸工程的完善是水利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江河湖海是囊括水利工程的主要载体,其自身的自然生态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不可估量。但同时对于其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例如山洪,坍塌,海啸等等,并不能就此忽视。此时应当坚持开发与治理齐头并进,在科学利用自然资源带来的效益时,也要注重维护自然资源的平衡发展,这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自然灾害下的人身财产安全,也为了从宏观角度上更好的创建生态文明。因此,水利工程不可或缺,堤防护岸工程作为一项可以迅捷且持久地抵御自然灾害的工程,也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性。

一、把握内容,明确概念

所谓的堤防护岸,是针对江河湖海在奔涌的过程中对两侧岸边造成一定的冲刷或是凹陷,以及涨潮或海啸等等自然现象而言的,由于这些自然现象难免会给周围的生活环境或者是生态环境造成一定损害,就需要建造一定的工程措施对两岸进行保护。具体的工程措施可以大致分为建筑与树木,建筑较为侧重于将灾害与周遭可能受侵害的环境距离拉远,从而产生过渡,减小损失。树木等植物的种植侧重于当建筑能起到的作用受到限制时,运用自身的力量去抵御灾害,山洪便是其中之一[1]。

堤防护岸技术是随着水利工程的要求应运而生的,由于面对的水利问题具有多样性,对于自身工程技术水平也就有了更高的追求。这是为了让水利工程能够发挥更好的性能和效果,也是对人身财产安全,生产活动和社会经营的负责,使相关人力物力财力免受决堤,溃坝等危害。当下的堤防护岸技术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实力,但仍旧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硬实力来应对水利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技术分类,重点护岸

在堤防护岸的建设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护岸需要,可以有不同的施工技术与之相互对应,其分类大致可以总结为坝式、坡式、墙式或其他形式的护岸,具体展开叙述可以从其内容出发,如下:

(一)有所侧重的坝式护岸

坝式护岸是以具体的堤防为依托,根据建造选址的具体地形要求开展不同形状和走向的护岸工程。值得注意的是,坝式护岸的灵活性比较高,它的形状规模往往并不具有很大的占地面积,能够适应不同的河流和湖泊。它的主要作用并非直接对水利灾害进行强力防御,而是将河湖中的水流进行分散或是引流,减小水流的危害力度,从而达到防护的效果。坝式护岸从功能上来讲比较具有侧重性和针对性,起到的影响也并非直接。这也就意味着它可以在重点节段进行施工,对于特定需要的河湖两岸进行关键性建设,从而达到节省施工时长和投资的目的,促进水利工程的效益增长[2]。

(二)广泛运用的坡式护岸

坡式护岸是利用建筑实体来防止灾害侵袭的鲜明表现,在堤防处进行建筑覆盖是它的主要体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坡式护岸的重点在于对堤防整体的全面防护,以此来对抗决堤、漫灌、侵蚀等等。这是对灾害的直接防御,所起到的作用也较为直接有效,具有瞬时性和长期性兼得的优势。同时也要注意,坡式护岸一般的建筑方向是依赖水流的方向才得以施工的,且坡度较为平缓,能够在抵御危害的同时保证河湖的水流能够正常流动。因此其应用较为广泛,河湖海域均有所涉及,并且在较为发达的海岸城市,坡式护岸往往更为全面。

(三)工程较小的墙式护岸

墙式护岸主要是针对河流水道较窄但仍旧会受到过往水流侵蚀的节段,以此来阻挡冲刷和侵袭。墙式护岸的工程特点在于所适应的范围和基数较小,再加上自身建立以后的稳定性,就工程总量而言相对较小。在施工过程中应当注重技术的开发,从而减小工程总量,节省人力物力资源。同时也可以在特定的区域将坡式和墙式的护岸工程加以恰当结合,两者共同治理流域可能会出现的灾害。墙式护岸是水利工程中建造结构优化的体现,也是施工过程中因地制宜因水制宜的客观需要[3]。

三、质量要求,整体发展

对于堤防护岸施工技术的要求本质目的是为了保证和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河湖治理的稳定可靠,生产生活不受安全威胁,要想提高施工技术,就要对堤防护岸工程前中后期的实施进行全面优化。具体的措施可以分以下几类进行叙述:

(一)施工前期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开展施工之前的一系列工作进行敲定和准备。首先,是要选择较为优质的施工方并与之订立合同,选择施工方要根据其是否具备先进的工程设备的专业人才,以及是否具有良好的信誉和综合素质。其次,是要建立业务水平优秀的施工团队,施工方优质队伍的组建,有利于工程的顺利有序开展。同时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各项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合理预测。最后,是需要绘制明确的施工图,施工图是水利工程整体的指导,有着承上启下的领头作用[4]。

(二)施工中期

在堤防护岸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首先是要使用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这样有利于提高工程原料的利用率,节省工期。同时也要认真研究建造选址的地形和土质,分析选址地点是否适合进行护岸工程建筑。并且对于原料的选择方面也要尽量兼顾质量和价格。施工程序和模式必须要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对于施工过程中已完成部分的质量监测也需要要求到位。

(三)施工后期

竣工以后,对于已经建好的防护工程要加强治理和修缮,制定好相应的维修措施和规划。当部分堤防护岸工程发生动摇或者是磨损,应当及时安排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弥补,从而延长工程使用寿命。同时是也不能忽视工程和环境的共同治理,在注重建筑维护的情况下,对于水质的监测,水流状况的评估以及水灾的预测和防范都要纳入考虑。这也是经济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成就与进步的体现,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中的堤防护岸工程实施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它对于水利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因地制宜设计施工方向的同时,也要注重施工技术的提升和进步,建立完善的防护结构和体系,这不仅是当下护岸施工技术的客观要求,也是对水利工程未来更深层次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的必要,是造福民生,推动国家基础产业发展的必要举措。

参考文献:

[1]罗焕玲.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No.538(29):290-291.

[2]刘维荃.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及相关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50(30):159-160.

[3]周芹,周彦伶.堤防护岸工程施工中的环保措施[J].建设科技,2018(1):128-128.

[4]雷胤岗.浅析黄河堤防工程中生态护岸形式及其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0):117-118.

论文作者:刘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刘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