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变迁的社会心理思考(专题讨论)--现代城乡文化变迁中的心理适应_文化论文

文化变迁的社会心理思考(专题讨论)--现代城乡文化变迁中的心理适应_文化论文

文化变迁的社会心理学思考(专题讨论)——现代城乡文化变迁中的心理适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心理学论文,文化论文,专题讨论论文,城乡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4937(2014)04-0103-05

       中国二元的社会结构,使得中国现代社会存在城乡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在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村人来到城市,包括“农民工”“流动儿童”“失地农民”、来城就读及毕业留城的农村生员等等。面临着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巨大差异,农村人和城市人都存在着城乡文化的双重适应,只是城市经济的优势和户籍制度的局限,使得农村人面临着双重文化适应问题更明显,并相应地存在着由文化适应带来的心理适应问题。已有的文化适应研究,一般具有城市中心主义观点,重在农村人对于城市文化的适应,缺乏二元文化观和文化融合观。并且对于城乡文化差异的内涵多停留于文化表现的外在方面,而对其思维观念等文化内核较少分析;有关各方面的文化差异对农村人和城市人的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问题的影响更是缺乏研究。本文拟在双重文化适应的观点下,在较全面地分析中国现代社会中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考察城市中的农村人和城市人共同面临的双重文化适应现象,以及其中的心理适应问题,以期更好地促进中国城乡文化的发展和人们的心理适应。

       一、中国现代城乡文化的差异

       从文化适应的角度来看,城乡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语言,而生产方式既是文化的物质表达,又属于经济基础部分,成为城乡文化差异的决定基础,因此这里也单独列出。

       1.生活环境。生活环境是一个整体性的风貌,包括基础性的自然环境及受此影响的人文环境。反映文化特点的自然环境主要体现在居住形态上。农村是村落集居,聚居地周围大多为广阔的田地、树木或原野。房屋一般为独立庭院式,房屋宽正、院落敞阔、六畜相伴。在这种环境中,会感受到人与自然的亲近和睦。城市则街道集市交错、房屋密集林立。在这种环境中,人与自在自然的距离被拉远。在感受现代文明繁华的同时,也承受着拥挤和嘈杂。

       受自然环境影响,城乡人文环境也具有显著差异:农村家庭往往比较庞大,三代同堂甚至四世同堂屡见不鲜,村落居民一般均具有各种宗族或者亲缘关系,村民因此彼此熟识,人际关系显得单纯、单一。而城市家庭越来越倾向于以核心家庭为主,邻里间往往除了空间关系,其他社会联系较少,相邻居住区域内的居民互不认识也不罕见。但城市中便利的交通和多样的社会活动却又使城市居民间的社会关系复杂多样,具有多元化、开放性,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生活的拥挤嘈杂、流动性、不确定性、充满诱惑和竞争性。

       2.生活习俗。总体而言,农村居民受宗亲聚居影响,彼此相对熟悉,社会关系较为稳定,使其可以生活在由传统观念加以维持的礼俗社会中,彼此更为信任,更重承诺,情感性和随意性更强。城市则因其工商业发展需要,居民流动性更强,现代观念大大加强,彼此交往的理性化和陌生感相对于农村社会也更强[1],以契约、制度与规则相约束的要求也更强。

       3.内化的观念。中国城乡文化在内化观念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人情关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三个方面。

       中国农村宗亲聚居的人文环境和面向土地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决定农村的乡土文化更能体现出传统文化注重道德伦理、人情关系、宗族观念、老乡观念、乡土观念,而不是商业社会的金钱价值和工业社会的工具性功能的一面。由于比邻而居却无宗亲纽带,生存赖于市场交换,城市人彼此的人情比较淡漠,对自身不相干的人或事表现冷漠,疏离感较强[2],宗族和老乡观念也比较弱;平等公约性的规则意识较强,具有明显的社会性,为市民化的、相对独立的个体;人际距离在各种人际关系之间相对一致,注意与所有人都保持一定距离,从而也会尊重个人隐私和差异性[1]。

       农村人的思维比较简单、纯朴,具有单一和直线型,更强调对传统的遵守,对新鲜事物比较容易拒绝;城市人更加多元,思维具有多向性、活跃性和质疑性[1],往往显得比较前卫,对各种新奇事物具有包容性。在思维的变化性方面,农村人相对比较稳定,显得比较因循守旧和墨守成规,思维方式在代际之间的改变差异不大;城市人的思维变化性大,创新性也强,容易接受新事物,代际之间的改变也非常大。

       马克斯·韦伯说,传统的人属于情感型,现代社会则是工具型和价值型[1],较好地揭示了农村与城市在价值观上的根本不同。另外,受生产方式影响,农村人更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安土重迁、重男轻女、重伦常、长幼尊卑有序、谦逊礼让等价值取向与现代工业化的城市人更为自我中心,强调人的力量,习惯流动和搬迁、男女平等观较强、伦理观淡化,道德弱化,更注重公平和人际平等下的成就和价值的个人实现,更注重竞争、自我主张与彰显形成鲜明对比。

       4.语言。每一个文化都有其特有的语言。有关文化适应的研究几乎都会将语言作为重要的内容。一般来说,伴随农村的乡土性和相对封闭性而保有的各地方言给来自不同地区人的交流带来了很大障碍,而现代城市由于流动性、开放性,会倾向于用普通话。另外,农村的语言往往保留更多彰显人的自然性的“粗俗”内容、脏话,而普通话往往没有这些对应的内容,保留着更多的文雅用语;城市人较注意用“请”、“谢谢”等保持一定人际距离的礼貌用语,而农村人却不习惯此类显得人际关系生疏的话语。

       5.生产方式。城乡生产方式差异是决定城乡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农村的主要生产方式为农业,离不开土地,因此,农村文化也被称为“乡土文化”、“农耕文化”。乡土情结是中国农村文化的缩影和表现形式[3]。农业生产一般以年为周期,对自然规律的依赖较强,使农村文化更多表现出自然性;时间并未被分割为小块对待,又使其表现出一种有张有弛的闲适;世代间对自然规律朴素认识的传承,又强调了宗族血亲的作用。

       城市一般而言是伴随产品的交换和贸易发展起来的。这带来了城市人口的流动性。交换过程的复杂与交换对象的多样化,使城市人在观念上也更为多元化,更具有开放性和独立人格,却对整个社会的依赖性更强。这要求城市人在更加“社会化”的同时保持独立的人格和适当的人际距离,城市文化也称之为“市民文化”。近代以来,随着工业生产力水平飞速发展,在所谓“现代文化”中,人的异化使人本身受到忽视,自然规律受到忽视,原有的传统文化也受到很大的冲击,往往被蒙上“落后”的阴影。

       因此,农村文化可称之为乡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城市文化则为市民文化,也是现代文化的代表。两种文化的差异并不是地区差异带来的,不能如有的研究者[4][5]认为的归为“区域文化”,在中国社会迅速发展的阶段,两种文化更是脱离了地理的局限,可以成为同一空间中并存的两种文化思潮,反映了生产方式的差异、传统与现代的冲击。在现阶段,由于中国对于工业经济和城市发展的战略重视,城市相对于农村具有突出的经济优势。这使得很多人具有城市中心主义思想,认为城市更为进步,而忽略了农村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也就忽视甚至否认了城乡两种文化的互为补充关系。从文化本身的适应价值来说,城乡文化之间并没有孰优孰劣。特别是农村文化保留了中国很多优秀的尊重自然规律看重人本身等方面的传统文化,对于人类更好地面对工业化后的困境应该具有启示作用。

       二、现代城乡文化变迁中的文化适应

       当大量的农村人来到城市,城乡文化变迁表现于外是随着农村人到城市的空间变化而面临的原有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变化,从而相应地产生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问题;表现于内,并且影响更为深远的则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普遍面临的中国农村文化所代表的传统文化与城市文化所代表的现代文化的变化,人们都存在着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问题。

       1.双重的文化适应。中国农村人和城市人都需要面临城市文化适应和农村文化适应,即双重文化适应。但在现代社会下,两种人群的两种文化适应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

       对于农村人来说,无论是成年的农民工,半成年的城市就读学生,抑或未成年的流动儿童,从农村来到城市,他们都具有农村文化的背景,特别是具有受农村文化影响的家庭环境。面临着城乡文化差异,他们需要适应城市文化,原有的农村文化也需要调整。有些外显的行为部分可能需要丢弃或改变,而有些内化的观念却可能不会那么容易改变,并且在与具有同样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时,比如老家的亲戚、同乡,原有的农村文化模式可能更具有适应价值,因此还需要保留。这就使他们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文化框架”,即如文化建构论[6]所认为的那样,不同的文化模式都会同时存在,在不同情境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对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的研究也发现,他们大多为整合型身份认同,认为自己既是城市人也是农村人,随着群体文化情景和情景效价的变化,他们的身份认同也会发生显著变化[7]。

       对于城市人来说,文化适应的双重性不是那么的外显,不是表现在空间的主动变化而需要进行文化适应。城市文化是城市人一出生就接受的一种文化,但是当大量的农村人进入城市,原有的城市文化也必然会一定程度的受到农村文化的影响,尤其在文化的行为方式、环境形态等外在方面,因此,城市人也需要不断调整和适应着城市文化。从时代的变迁角度来说,中国城市人也都一定程度上保存有“农村文化”这样一种文化形态,在面临不断变化的现代文明的冲击时,也存在着对原有农村文化模式的适应,尤其是在文化的内化观念方面。

       2.文化的学习过程。由于城市经济地位的优势,城市文化常成为一种主流文化,因此农村人来到城市,他们面临着非常明显的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差异,会进行“第二次文化学习”,整个文化适应过程遵循着明显的主动学习的规律。他们已经完成的“第一次文化学习”必然会影响着第二次文化学习。两种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得他们不可能如大多数人所认为的,农村人都会被同化,最终融入城市文化,原有的农村文化与新的城市文化之间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或者农民工文化适应的路径是要么市民化要么村民化[8]。相反,原有的农村文化和新的城市文化可能都会被尊重和重视,两者都会被保存下来。笔者采用问卷法直接分析了城市流动儿童的城市文化适应和农村文化适应状况,发现流动儿童存在着Berry[9]提出的四种文化适应策略,即农村文化适应和城市文化适应都比较高的整合型,城市高而农村低的同化型,城市低而农村高的分离型,两者都低的边缘化型。同样,城市人也有一个被动的学习过程。这在城市儿童身上比较明显,他们也存在着相应的四种文化适应策略。

       显然,第二次文化学习的程度,受到学习者对于该文化的接纳和学习意愿的影响,而这又取决于学习者所处社会群体中该文化是否处于主流地位,以及该文化群体对于学习者的接纳态度。研究发现[10],流动儿童占比例高(大约80%)的学校中,比起流动儿童占比例低的学校(大约20%),前者的农村文化适应明显更好,而城市文化适应更低。这就反映了双重文化适应程度受到他们身边直接接触的文化是否为主流的影响,即反映了生态系统观中微环境对于人的直接影响。

       已有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已经表明,主流文化对于少数文化越尊重,越持有开放接纳、容许其独立存在的态度,少数文化越是能学习主流文化,最后越可能被融入主流文化[9]。而目前中国存在着城市人对于农民工的歧视态度[11],国家政策也让他们在享受社会资源上明显处于劣势。流动儿童感受到的被排斥感,不仅仅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具有更高的孤独感[12],而且影响他们的学习适应,即在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语言方面较难融入[13],使其文化适应策略更多同化,而较少整合,甚至是分离或者边缘化。运用个案法分析农村籍大学生的城市适应的研究[14]发现,他们的文化应对有三种,文化固守,文化自杀,寻求补偿,基本上对应于分离、同化和整合,而第三种很少。另外,文化的学习是一个逐步的过程,随着进入到主流文化的时间越长,农村人对于城市文化的适应也就越好,而文化的消退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起初并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只有离开原文化到足够长的时间,文化适应的减弱才会慢慢开始发生。

       三、双重文化适应背景下的心理适应

       1.双重文化适应程度对农村人和城市人的影响不同。中国现代社会,城市文化成为主流文化。双重文化适应相应成为城市中的农村人更需要面对的凸显问题,对他们的心理适应影响极大,对他们的心理影响更具有“双重性”。城市人则更主要是受城市文化适应的影响。

       农村文化作为农村人所习惯的文化模式,所保留的行为习惯、习俗、语言等,必然会让农村人具有更高的心理舒适感,在与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时,更具有适应性,因此会对其心理安宁具有保护作用。但是另一个方面,外在的非主流文化行为模式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与主流环境的“异样”。当他们对外界的主流文化很敏感时,就会影响到自我评价。对流动儿童的研究发现,文化适应策略为整合型的流动儿童生活满意度最高,他们的农村文化适应和城市文化适应都与生活满意度正相关;同化型的流动儿童自尊最高,他们的城市文化适应与自尊正相关,而农村文化适应却与自尊负相关;农村文化适应增加了他们的孤独感,但是城市文化适应并不会减弱其孤独感。显然主流文化对于农村文化的排斥,使他们对农村文化适应也产生负面消极的评价,从而使其自尊弱化。而文化的生活适应价值,使他们的两种文化适应都对其生活满意度具有积极影响。

       对于城市人来说,城市文化并不具有凸显性,因此,城市文化适应不会影响其自我评价,而文化的适应价值会使得城市文化适应能增加其心理安适,增强其生活满意度。相应的,农村文化未成为城市生活的主要内容,因此,农村文化适应不会对城市人的心理适应具有明显影响。但是,农村文化重视人情关系和家庭中的长幼有序,可能会促进人际关系质量,特别是家庭关系。研究发现,城市文化适应对城市儿童的自尊没有影响,但是与生活满意正相关;农村文化适应对家庭亲密性、适应性都具有积极作用;对于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都具有较高适应的城市儿童,其生活满意度最高[10]。

       2.不同文化适应内容的影响不平衡。对所有人来说,对文化表现的适应是一个不均衡的发展过程。已有的文化学研究称之为文化堕距,即文化相依赖的各个部分发生变迁时,各部分的变迁速度是不一致的。相应的,文化适应的不同内容对于心理的不同层面也具有不同的影响。外在的行为适应和语言获得是文化适应最为外显的部分,也是比较容易获得的内容。对于城市中的农村人来说,城市文化是需要学习的,而农村文化是被要求或者明显感到需要更改的。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中的外在行为适应和语言获得会对其自我感受和评价产生直接影响;而内化的观念作为文化的内核,相对来说具有稳定性而不易改变。例如,无论对农村人还是城市人而言,农村文化中人情关系的观念,在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际交往方面,都对关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与此相一致,研究发现,对于农村文化的行为适应,是流动儿童生活满意度的来源,可能在于它们赋予了流动儿童所习惯的、感到舒适的生活方式,但是却对他们的自尊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而且,农村语言的适应,可能妨碍了他们与城市人的交流,因此会降低自尊感,并增加孤独感。语言的这种作用与其他对农村成年人的研究也一致[8][14]。而城市语言的适应价值也非常明显,会显著增加其生活满意度、自尊,并降低孤独感。与文化适应的外显部分相对,农村文化的内化观念适应对流动儿童的家庭紧密性、家庭适应性、友谊质量均具有较高的正相关,与其生活满意度也有较高的正相关,而对其自尊没有影响;农村文化的内化观念适应对城市儿童的家庭适应性也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经济和教育的决定作用

       本文所分析的城乡文化变迁中的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主要是在中国现代经济形势和社会形态下的现象,经济和教育具有决定作用。

       1.经济悬殊造成适应困难。中国现代城乡经济发展速度的不均衡,造成了城市的优势地位,而户籍制度的地域限制,因其对于城市资源分配机会的影响,更凸显了城市人的优越性及其文化的主流地位。来到城市中的农村人都会被认为是城市文化所改造的对象,所以才会有城市中的农村人对于城市文化的主动学习,而城市人又会对农村人具有排斥和歧视的态度;农村人会因为自己行为方式的异样性,而产生消极自我评价等心理适应问题。

       对于需要进行主动文化学习的弱势群体而言,经济水平在其主流文化的融入方面具有关键作用。经济水平越高,他们能够获得的社会资源越多,感受到的主流文化群体的排斥也越少,对主流文化的融入意愿越强,对原有农村文化的保持意愿越弱。对流动儿童的研究发现,经济水平对其城市文化适应并不会具有促进作用,但是会减少城市文化适应困难[5],而且对其农村文化适应具有显著的削弱作用[10]。

       2.教育影响适应程度。教育内容决定了人们对于各种文化的了解程度,从而会影响人们对于少数文化的接纳态度。中国目前的教育是以城市文明为主要内容,以西化的平等观念、人的主动性观念等为主要思想,而对中国农村文化和传统思想传承得较少。因此,受过高等教育的,对于城市文化的熟悉性就强,开放性也高,城市适应就会更好。农民工受教育年数对其城市文化适应具有正向影响[15]。而流动儿童的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其双重文化适应具有不同的影响。父亲受教育程度为大专以上的,流动儿童城市文化适应更好,主要体现在语言和内化观念上。而母亲受教育程度对流动儿童的农村文化适应产生影响,母亲受教育程度越低,流动儿童农村文化适应越强,尤其具体表现在身份定位上,越倾向于认为自己是农村人。这说明了母亲对于传统文化的维系作用和父亲在文化的更新和开放上的作用。这与已有研究所发现的中国个人自我往往与母亲形象在大脑定位上是重合的[16]相一致。

       3.经济和教育对于双重文化适应的改变作用。可以设想,当城乡经济水平差异变得不那么显著时,或者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对农村文化的优秀部分、特色部分更为重视时,人们将更具有开放多元的文化观,农村人和城市人遇到空间变化而发生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转换时,文化适应就是一个对等的关系,而其中心理适应问题就会少很多。

       我们应该看到,城市化进程只是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之后,中国必将在政策、制度上再次优先发展农业。而农业是人类最中心、最迫切、最必要的活动之一,人类想要生存下来,就必须发展并扩展农业生产。未来土地上的工作只会变得更加重要、更加中心化[17]。当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现代化程度足够高,农村作为一种生产方式,它与城市的工业、商业生产方式将只会存在生产对象的不同,而经济水平将可能不会具有根本差异,这样两种文化就会真正具有对等性。那时,人们对于文化的适应问题就会如同现在各个城市之间的区域文化一样,自然也将不存在明显的心理适应问题。

       总的来说,本文一反现有的城市中心主义思想,站在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同样重要的立场,采用双重文化适应的视角,分析了中国现代社会下城乡文化差异的主要内容,其表现形式和差异原因,提出了来到城市中的农村人和城市中的市民都具有面临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双重影响的观点,分析了该文化适应过程的规律,以及现代社会下双重文化适应中的心理适应特点。特别指出,该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现象的时代性或者经济决定性的作用,以及教育可以起到的积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本文的很多观点还需要进一步在农民工等成年人群体中得到验证,更多运用双重适应的视角和实证研究对城市中的农村人的文化适应规律进行探索。

       收稿日期:2014-03-27

标签:;  ;  ;  ;  ;  ;  ;  

文化变迁的社会心理思考(专题讨论)--现代城乡文化变迁中的心理适应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