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病的降血压治疗分析论文_陈建平

高血压脑病的降血压治疗分析论文_陈建平

黑龙江省第四医院道外分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病的降血压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病患者30例,早期行降血压治疗,未用脱水药,观察其病情变化。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d内病情好转,意识障碍减轻者24例,病情稳定者6例,无病情恶化者。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伴发高血压脑病,尽早和快速降低过高的血压,提高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高血压;高血压脑病;降血压治疗

高血压脑病是由于血压突然升高超过了脑血管的自动调节高限,引起局限性或弥漫性脑水肿而发生的一种变化急骤的脑功能障碍,常伴有剧烈头痛与神志改变,有时还出现肢体活动障碍、抽搐,眼底检查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视网膜小动脉痉挛,伴或不伴有出血、渗出或水肿,降压治疗后可迅速恢复[1]。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病患者30例的降血压治疗的临床方法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符合条件的30例出血量不多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39~80岁,其中小于60岁6例,60~70岁15例,大于70岁10例;入院血压160~200/100~130mmHg5例,>200/130mmHg25例;影像学检查;首次颅脑CT检查:<10mL10例,10~20mL16例,21~30mL4例,大脑皮层出血1例,壳核出血28例,丘脑出血1例,治疗1~2d复查颅脑CT,血肿无扩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9~10分7例,11~12分13例,13~14分10例。

1. 2方法

心痛定10mg含服,硝普钠5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避光缓慢静脉滴注,一般从1~2μg/(kg·min)滴起。此药起效快,但失效也快,需2~3min测1次血压,适当调节滴入速度,可使血压维持在任何水平。若用量<3μg/(kg·min),使用时间<72h,一般不会发生硫氰酸盐中毒。硝普钠渐减量停用,出血急性期后血压慢慢降到正常,对症治疗。

2 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天内病情好转,格拉斯哥昏迷(GCS)较治疗前提高1分17例,提高2分5例,提高3分2例。意识障碍减轻者24例,病情稳定者6例,无病情恶化者。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及后遗症多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恶性高血压、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高血压、子痫、铅中毒、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醛固酮增多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过量、妊娠中毒等可引起高血压脑病,但亦可发生于正常血压者[2]。高血压脑病起病急骤,常因过度劳累、紧张和情绪激动而诱发,病情进展快,进行性加重,病程长短不一,长者可达数天之久,短者仅数分钟。患者在原有高血压基础上,血压突然急骤升高,舒张压高于17.3kPa(130mmHg),平均动脉收缩压20~27kPa(150~200mmHg);或者突然血压升高的幅度收缩压>7kPa(53mmHg),舒张压>4kPa(30mmHg)。高血压脑病发生后以脑水肿症状为主,多数患者具有头痛、惊厥、意识障碍三大特征,谓之高血压脑病三联征。头痛为早期症状,呈弥漫性剧烈头痛,为全头痛或以前额部、后枕部为主,清晨明显,紧张、咳嗽或用力时加剧;伴有恶心、呕吐,当血压下降后头痛可得以缓解,随着脑水肿进行性加重,于头痛数小时至1~2天后出现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甚至昏迷,同时可伴有躁动不安、定向力障碍、谵妄。患者可出现暂时性失语、偏瘫、肢体麻木和听力障碍,若视网膜动脉痉挛时,可有视力模糊、偏盲或黑矇[3]。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水肿、火焰状出血、绒毛状渗出物、动脉变细、动静脉交叉压迫征明显。亦可见全身性或局限性惊厥,惊厥时患者神志丧失、瞳孔散大、两眼上翻、口吐白沫、呼吸暂停、皮肤紫绀、肢体痉挛,并可有舌头被咬破及大小便失禁等,历时1~2min后,惊厥停止,进入昏迷状态。惊厥可反复发作,主要由脑水肿引起,因抽搐而脑缺氧又可加重脑水肿,致使颅内压进一步升高,甚至形成脑疝致死。

高血压脑病急性期应严密监测血压。在不可逆性脑损害出现之前,尽快降低血压。降压前先了解患者既往有无高血压病史,即以往脑血管自动调节作用(Bayliss效应)是处于较高水平还是正常水平,使用降压药将这两种患者的平均血压下降25%~30%时不会影响脑血管自动调节作用,但下降40%时则可出现脑低灌注的脑缺血症状。重症高血压的脑血流自动调节恢复需18~48h,故降压要慢些进行。对老年及以往有高血压者应降低至较高水平[4]。对以往血压正常者24h内的降压目标是18.7~21.3/12.0~13.3kPa(140~160/90~100mmHg)。硝普钠能直接松弛周围血管,降低外周阻力而使血压下降。作用迅速,给药后5min即有效,停药后作用能维持2~15min。若用量<3μg/(kg·min),使用时间<72h,一般不会发生硫氰酸盐中毒。如果用药超过72h,尤其是伴有肾功能不全或低钠饮食的患者,可引起硫氰化物中毒,故应每日测定血中硫氰酸盐浓度,其浓度>12mg/ml时则应换用其他降压药物。

总之,高血压脑病治疗的基本宗旨是把血压降低到脑血流的自身调节范围,从而终止脑组织的高灌注状态。降压的幅度应仔细调整,以免突然降低过度,促进脑缺血。因此,所选用的降压药可以任意调节其进入的剂量和速度,而且不产生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如镇静或催眠等。一般情况下,硝普钠是高血压脑病最常选用的药物。一旦血压下降至高血压的低界,如舒张压在95~110mmHg,即改为口服降压剂维持。高血压脑病可能需要数小时或数日方逐渐恢复。

参考文献:

[1]杨期东.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1-145.

[2]谢才兰,林宽,杨灵等.高血压脑出血脑疝晚期抢救1例体会[J].中华医学杂志,2006,8(11):849-851.

[3]全振球,张生,赵连友,等.实用高血压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840-935.

[4]孙志华,李威,张云亭.高血压脑病的MRI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25(6):511-514.

论文作者:陈建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1

标签:;  ;  ;  ;  ;  ;  ;  ;  

高血压脑病的降血压治疗分析论文_陈建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