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中几个问题的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会计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要慎重地对待有否存在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这个问题
质疑之一:全球经济真的一体化了吗?必须承认,当今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世界的经济是不是真正达到一体化?对于众多的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而言,他们所碰到的相同的问题则是,其处境并没有因全球化而发生很大变化。虽然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但各国的处境及对形势的分析是不一样的,我们并没有真正生活在一个国际共同体中。质疑之二:会计真的是纯技术的东西吗?会计作为一门方法的科学,紧密地依存于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会计也具有社会属性。全面地看,尽管技术性支持会计的国际化,但社会属性却要求会计要适应特定的社会环境。如发达国家之间的会计惯例差异之大就是社会属性作用的证明。现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制订国际会计准则中所碰到的许多难题也可以从这个方面去理解。质疑之三:在会计技术方法面前,真的人人平等吗?美国以新国际秩序的领袖自居,声称世界都要实行西方式的民主和市场经济的模式;还认为冲突不再存在,国际社会包括会计在内所存在的矛盾,都能在联合国的框架内得到解决。然而,现实也并非是如此。美国人是想把自己的价值观,进一步地把自己的一切,通过所有手段传给全世界。体现在会计上的技术方法,今天看得更加清楚,他们所说的世界趋同,实际是要趋美国之同,所讲国际化实质上是美国化。会计上的技术方法有许多从来就没有平等过。质疑之四:难道不应该有东方的会计理论吗?在会计理论和会计准则理论研究中,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是完全必要的,但最终能填饱中国人肚子的总还是中餐而不是西餐。既然有西方会计理论,为什么就不能有东方的会计理论?外国的理论,即便是最优秀的,也不能代替我们自己的创造。
会计理论的研究,应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作为立论的主题
我们所面临的是拥有13.7亿多人口、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毫无疑问,会计理论应当以它们为立论的主题,根据国家的实际需要去发展,使研究者同所处社会进行对话。一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原有的理论形态必须根据新的实践和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调整、充实、发展和更新。二是我国所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同样会计也必然会碰到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供借鉴,需要大家做开拓性与创造性的工作。
会计的内涵与外延有进一步发展的必要
随着电子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往会计的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将大部分被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所取代;我们千万的财务大军存在着“三少”的现象:能进行财务分析决策的财务管理人员少,能用财务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财务管理人员少,能履行财务总监职责的人少等。必须居安思危,对会计及其职能进行再认识并重新定位,按实践的需要构建新的会计学科。也就是会计必须与时俱进,向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领域延伸,建立“大会计”的观念。这个大会计的观念既包括原有的财务会计,又包括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方面的内容;在财务会计中又应该包括人力资源会计和社会资本会计。相应地,会计的职能除了反映和监督外,还应具有管理的职能,与财务管理、企业管理交叉融合等等。当然,大会计观念的提出,将对会计学科体系、职能、方法产生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