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心理护理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影响赵夏静论文_赵夏静

赵夏静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重症医学科;广西柳州545000)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心理护理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接受治疗的3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日期的先后顺序,按照1∶1分配标准,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操作,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患儿病情和年龄特征,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的护理干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对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具有明显的缩短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针对性心理护理;先天性心脏病;引流管;留置时间

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情形[1]。心脏直视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需要在术后放置引流管。有研究证明,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患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具有积极的影响价值。现将研究结果做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接受治疗的36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确诊小儿先天性心脏病。(2)患儿接受手术治疗后,放置引流管。(3)纳入年龄均属于不超过5周岁。(4)看护家属均签署自愿接受调查协议。

排除标准:(1)病情严重有生命危险者。(2)精神障碍者。(3)重要器官功能不全受损严重者。

36例患儿全部符合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标准。随机将3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按照1∶1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18例患儿,其中女12例,男6例。年龄为0.5~5岁,平均年龄为(2.260.84)岁,对照组18例患儿,其中女8例,男10例。年龄为0.5~5岁,平均年龄为(2.370.86)岁。其中,先天性室间隔缺损17例,先天性房间隔缺损6例,先天性动脉导管关闭不全5例,肺动脉狭窄4例,右心室流出道梗阻4例。两组患儿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的护理措施,其中包括:术后密切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病情实时监测、体位引流、测量血压和心率值。观察组在开展常规护理基础之上,给予患儿实时针对性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心理护理 患儿采取全麻手术治疗后,唤醒患儿,加强与患儿沟通。患儿年龄尚少、对于手术室及陌生医护人员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导其正确呼吸,与患者进行沟通。消除其负面心理。帮助患儿保持愉悦的心理,轻松的接受护理和治疗。(2)健康护理,术后2~3小时中,引流液呈多且鲜红状,随后时间引流液逐渐减少,颜色呈淡红色。若引流持续增多,成粘稠且伴有暗红色时,患儿出现血压下降,焦躁不安的临床表现。此时,容易产生凝血或者渗血情况。护理人员持续挤压引流管,避免发生堵管情况。并观测血压值。(3)恢复护理,对患儿家属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正确了解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产生原因和病机。介绍当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鼓励患儿积极配合治疗。形成良好的依从性,保障并配合治疗,提升治疗效果。(4)特色护理 依据小儿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采用播放动画片宣教模式、发放患儿喜欢的粘纸、画册等玩具。针对哭闹不配合的幼儿,采取注意力转移、安抚鼓励、播放舒缓音乐等方式稳定情绪。(5)饮食护理 依据患者的健康情况,建议家长合理搭配膳食。保障食物营养清淡、容易消化,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建议食用丰富的维生素果蔬,增加患儿抵抗力。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拔管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安排专职护理人员做好相关记录。积极与患儿家属沟通,协助记录有关数。

1.4 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36份有效数据通过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X2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均用()表示,以t检验,统计学软件开展数据分析计算,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比对,观察组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后,患儿的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儿。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对缩短患儿拔管和术后住院具有显著效果。 两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防治引流管是便于空腔积液排出,消除积气减少对胸膜残腔,重建胸膜腔负压[2]。常规护理中,合理的体位引流、病情监控是对有效排除胸腔内积液的有手段。患儿长时间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对患儿心理产生消极影响[3]。有研究表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可有效的缩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放置时间。同时,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有助于稳定患儿心理焦躁不安的情绪。增加依从性,有助于术后的恢复。

经调查表明:两组患儿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

综上所述,对小儿先天性心脏手术后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住院时间和拔管时间具有缩短的效果,具有借鉴推广的实践性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巧红. 针对性心理护理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 2019, 31(01):153-154.

[2]王利芳. 针对性心理护理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影响[J]. 医药前沿, 2017(18):13-14.

[3]冯沙, 胡桂梅. 针对性心理护理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影响[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 2(20):90+92.

[4]周梦. 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 4(2):95-96.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编号Z2015171)

论文作者:赵夏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7月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4

标签:;  ;  ;  ;  ;  ;  ;  ;  

针对性心理护理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影响赵夏静论文_赵夏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