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夫
湖南省岳阳市中医院内分泌科 湖南岳阳 414000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降糖活络丸加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12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甲钴胺片联合针灸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服用降糖活络丸。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止疼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9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6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降糖活络丸结合针灸临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明显,患者的疼痛有明显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降糖活络丸;针灸;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Huoxue Jiangtang pill plus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Methods: select January 2014, 2016 2 months in our hospital from diabetes occurred in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neuropathy 128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reatment methods a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ecobalamin tablets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treatment to observed group patients based on the use of Huoxue Jiangtang pill.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pain effect. 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96.92%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treatment of 8 0.65%;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total efficienc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 < 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fter treatment,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ain sco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treatment before, P < 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pain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Huoxue Jiangtang pill combined with obvious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and pain patients have obvious improvement.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患者发病后常能累及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 主要表现在患者肢体疼痛、麻木等[1]。本文主要观察分析降糖活络丸加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特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12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临床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12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将128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共65例,年龄49岁到78岁,平均年龄(59.89±1.23)岁;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31例;病程2年到11年,平均病程(6.79±0.37)年。对照组共63例,年龄48岁到77岁,平均年龄(58.91±2.31)岁;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30例;病程2年到10年,平均病程(6.42±0.69)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甲钴胺联合针灸进行治疗,甲钴胺每天肌肉注射一次,每次500ug;针治疗采用平补平泻的施针手法,取穴:主穴包括:脾俞、胰俞、肾俞;上肢取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取穴为三阴交,足三里,血海。穴位留针15 min,每日1 次。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服用降糖活络丸,每天3次,每次3粒。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止疼效果。
1.4判定标准
(1)判定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生活、活动能力不受影响,神经的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提高10%以上,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生活、活动能力轻度受限,神经的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提高5%以上但不足10%,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生活、活动能力受限,神经的传导速度无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相加。(2)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标准,满分为10分,分数越大说明疼痛越严重。
1.5统计学方法
。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3讨论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度的不断提升,人们饮食、生活习惯不断发生改变,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人数逐年增长,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糖尿病不可怕,主要其并发症对人们危害比较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临床致残率较高,据相关数据统计,由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致残率可以达到60%到90%。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是由于血管代谢、神经等发生障碍,血液成分的改变,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触觉感觉下降,肢体出现麻木,针刺、烧灼感等,对患者的生活、学习等都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原因上不明确,但是临床指出其主要发病因素与缺血、缺氧等有关系。临床目前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的病变主要以纠正患者体循环并给予神经营养为主要手段[2]。
甲钴胺是于维生素B12 衍生物质,对神经细胞有较强的渗透作用,同时还有良好的传递性,机体内的脂质、抗酸蛋白质的代谢也有参与活动,可以促进人体的蛋白、核酸等物质的合成,帮助纠正神经功能[3]。所以作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药物。随着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临床开展,针灸、中药等在临床的治疗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中医的痹症的范畴,由于机体气阴损耗,经络失养等,造成机体气血运行瘀阻,津液代谢紊乱,肢体麻木,乏力等症状。降糖活络丸其成分主要包括丹参、西洋参、黄芪、三七天花粉等,对患者具有滋阴益肾、活血化瘀、气阴双补等功效。针灸主穴的胰俞具有疏肝利胆, 活血化瘀健脾调胃,起到降糖作用;脾俞具有气血生发的作用,使患者机体气血旺盛,得到润养;肾俞具有固肾培元,活血行气的作用。在辅以上肢、下肢等穴位,可以更好的促进患者经络的通畅,气血的运行,滋阴益气,促进药物的吸收,两者具有协同的作用[4-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降糖活络丸结合针灸临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明显,患者的疼痛有明显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狄泽俊.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 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135.
[2]张丽丽,郭治波,杜宇征.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2010,23(3):9-11.
[3]曹萌,张清贵,王涛,等.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0):71-72.
[4]姜茜,黄海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治疗[J],中国民间疗法.2012,20(7):72-74.
[5]郭慧,陈永华.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3):30-31.
论文作者:王松夫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周围神经论文; 患者论文; 糖尿病论文; 针灸论文; 降糖论文; 两组论文; 病程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6年1月第1期论文;